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国诗—课件那么欧洲人呢?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比较思维导语:
你喜欢读诗吗?“诗”其实是“干”的,是干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钱钟书—玩转中西文化魔术师
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1911年,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1949,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杨绛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著作书目《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人·兽·鬼》短篇小说集;《围城》长篇小说;《谈艺录》诗话;《管锥篇》文论;《七缀集》文论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题目解说回肠荡气: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诗心: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
补充注释笼统lónɡ精髓suǐ
羡妒
dù
梵文fàn轻鸢yuān
剪掠
luė
蹙cù颦pín
撩人liáo慨kǎi叹
饶恕shù
叫嚣xiāo
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6)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7)阅读文章,思考问题: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比较文学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1)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6)(2)富于暗示性;(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是什么?(1)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文章思路中国诗根本立场:比较文学(1)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2)具体特点(3—6)结论: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7)第一部分:“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本段提到了几类人?只读中国诗的人,能欣赏他国诗的人。结合本段,完成下列表格。只读中国诗的人能欣赏他国诗的人发出概论的疑问作概论的态度对文学的态度不会会分宗派或时期说明特点不作概论不尽职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理解: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这句话语意比较含蓄,弄清句中“尽职”的特指意义是解读整个语句的关键。为此,需要关照全段中与此相关的语句(“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后面“因为……”说的是“不能尽职”的原因)。“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公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如何理解?
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坚实的基础,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如何理解?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如何理解?本句隐讽那些不懂西方文化却装懂的人。
根据思维方向,类比可分为单向类比、双向类比和多向类比等类型。
1)单向类比
单向类比是拿某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进行单方向类比。例如上面的“以己推人”式类比、“以人推己”式类比、“以人推人”式类比、“以物推物”式类比、“以人推物”式类比、“以物推人”式类比都属于单向类比。我们平常所说诸如“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用的就是这种类比。理解:“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一句中,“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分别指此段中的什么?并结合全段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中国的艺术指诗歌和绘画;思想体构指哲学(逻辑和辩证法)。这句话是作者对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的一种评价,指出了中国艺术和思想体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而又缺乏坚实的基础。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第三部分:第一层:本段提出了一个比较对象,是谁?爱伦·坡比较得出中国诗的什么特征?短中国诗简短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由于韵律的要求。“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闪电战”“轻鸢剪掠”指的是什么?“闪电战”“轻鸢剪掠”都比喻中国诗短,可以一会儿读完。“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义是什么?“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而篇幅的短小也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形象地表明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解释“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的含义。诗心在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看得远”指悠远的意味,“每把眉眼颦蹙”指把诗的篇幅弄短。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根据文意解释“易尽”和“无垠”的含义。短小的篇幅悠远的意味第二层:“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怀孕的静默。”
“怀孕的静默”喻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怀孕”指有所包含,内蕴丰厚。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课文思路:
引子:方法比较中国诗早熟,最先产生的是抒情诗(发展:成熟早)
抒情诗虽短却有悠远的意味富于暗示和爱用疑问语气结束
(形式:篇幅短
技巧:韵味长)
中国诗因短而词气安和(语言:词气和)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上无甚两样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形式上内容上“怀孕的静默“引用了那些人的话?魏尔兰
空泛联接着确切。济慈
听不见的更美
白居易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识无声弦指妙王士桢陶渊明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柳宗元李白不知心恨谁云深不知处贾岛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维荣
余人安在哉
鲍照
王勃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明年花开人谁在
刘希夷同来玩月人何在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赵嘏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莎士比亚拜伦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明)言的境界。“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连接着确切。”的含义
中国诗歌“富于暗示”,有哪几种具体表现形式?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①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②诗意不了了之③问而不答,以问为答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第三层:“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比重”在这里指诗所承载的内容以及诗所用的篇幅和诗的音调的总和。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心句作者认为“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与哪两点原因有关?(1)跟语言的本质有关。
(2)中国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
“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此句的“谈话”“演讲”分别比喻中国诗的斯文和西洋诗的狂放。“像良心的声音”这个比喻充分写出了中国诗无声胜有声的特点。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例子:外国也有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陶渊明李白中国外国格雷歌德“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试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中西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作风”是什么含义?陶渊明和李白的两首被“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诗和英国的格雷、德国的歌德的两首诗,都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抒发对这种生活的感受。这里的“作风”用上文中的近义词来解释,可解释为“情调”。(答“风格”“借景抒情的写法”等亦可。)第四部分: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对外国诗了解越深,越能了解本国诗。“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此句通过对狗的不同叫法来阐述不管是中国诗还是外国诗,首先它们是诗。为什么说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
(1)因为是诗最为重要,诗有诗自己的特质。
(2)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依据全文,谈谈你对“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一句含义的理解。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对比中外诗歌,目的还是要回归本国诗歌,体会其中的精妙,否则只注重外国诗歌的特点,对把握诗歌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此句用旅行最终要回家来阐释读中国诗的目的,诗要使人知道什么是诗。主题归纳: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
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通古今
如关于诗的历史,钱钟书的看法与其他人就不同。他认为中国没有史诗,而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对于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对中国诗相当熟稔,那是不可能的。
谈到中国诗的深厚意韵之时,钱钟书引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识无声弦指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等语加以证明。而在谈到中国诗的表达方式时,钱钟书也是信手挥出,“壮士皆尽死,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象这样的例子文中还有很多。通中外钱钟书在中国近代学人中,对于中西文化了解最为透彻的一个人。有人称之为文化昆仑,恐怕原因即在于此。从此文中,我们也可一斑。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中外古今的一切文史资料。下面我们仅以引用外国的文史资料为例:1)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英一次)
2)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他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拉丁一次)
3)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法一次)
4)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印一次)
5)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美一次)
6)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而的轻鸢剪掠。(英一次)7)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英一次)
8)用最精细的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法一次)
9)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绕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英、法、德.意、俄、捷克各一次)
10)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英一次)
11)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的问。(英一次)
12)西洋诗的音调像乐团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吹着芦管。(英一次)13)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英、德、法、美各一次)
14)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拉丁一次)
15)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会风。(意一次)16)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两节。(英一次)
17)第二首是歌德《漫游者的夜歌》。(德一次)
18)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英一次)
19)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就有了。(美一次)
20)希腊神秘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有家居,出门,回家。(希一次)通学理
所谓通学理,是指钱钟书对于所涉比较文学有着精深的学养,且他能把高深的问题通过浅豁的语言达传输给读者(听众),做到雅俗兼容,雅而不奥,俗而不庸。而他所阐述的每一个道理都是言之有据的。全文要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诗的特点,他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而是深入浅出,运用各种可能的比拟(诗与画与音乐与故事与传说与寓言等等),把读者引入他的论述之中。如开篇就合情合理地告诉读者,要评价一个诗人或评价一个国家的诗,必须用比较、联系的观点。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
提示: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手法,语言轻松、幽默,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再如结尾段中的比喻,有的诙谐中带有无恶意的轻微嘲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他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一句,先用狗做比,巧妙诙谐地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论者“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特点。然后紧承这个的比喻,用语幽默,倾向鲜明地对中西本位文化论表示反对。鉴赏艺术: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本文中他采用了如下手法:①比喻的谜底②博喻③曲喻④一喻多意⑤分喻⑥反喻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说过:“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②博喻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③曲喻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④一喻多意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⑤分喻“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报告
- 十年陈花雕酒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新型轻质条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原创动漫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钢制紧固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0101-192148
- 2025承包土地转让合同样本
- 2025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委托合同
- 2025建筑(安装)委托加工定作(安装)合同(标准文本)
- 2025中学食堂工作人员临时聘用合同
- 2025裙楼外墙装饰幕墙工程劳务合同
-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
-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彭吉象
- 51job在线测评题集
-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
- 趣味知识问答100道
- 紫砂壶介绍课件
- 2023年度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考核试题(附答案)
- 伊朗政府与政治课件
- 上交所金桥数据中心用户手册
- 互联网金融(同济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同济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