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2024年大学试题(农学)-耕作学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复种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水分和()。2.为什么生产上还存在着大量的连作?3.间套种技术中,作物及品种选配应注意哪些问题?4.土壤耕作措施选用的依据是什么?5.保护性耕作的优点有减少风蚀水蚀、保墒、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改善耕层结构、农耗时间少、节约成本。6.坡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最基本的耕作措施是()A、等高耕作法B、沟植沟播C、免耕D、翻耕7.一般豆科植物残体()25:1,有利于有机质分解且给土壤提供大量氮素。A、>B、8.下列关于气相型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慢,较完全的循环B、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慢,不完全的循环C、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快,不完全的循环D、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快,较完全的循环9.在引种工作中,若将北方长日照作物引种到南方,生育期将()A、缩短B、不变C、延长D、无法确定10.粮食作物中,最主要的是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和()五种作物。11.为什么说用地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内容?12.简述我国多熟种植的发展方向。13.下列物质属于恒定性资源的是()。A、水资源B、矿产C、化肥D、人类14.以下哪项不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所带来的后果?()A、全球气候变暖B、季节不变C、种植面积向高纬度扩展D、干旱加剧15.碳的循环(耕地生态系统)16.下列作物中哪种是喜温作物()A、水稻B、马铃薯C、小麦D、大麦17.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应、补偿效应和正对等效应。18.根据作物对光的适应性可将作物分为()。A、喜光作物与喜凉作物B、C3作物与C4作物C、喜光作物与耐荫作物D、短日照作物与长日照作物19.我国的喜凉蔬菜作物主要有()A、甘蓝B、萝卜C、白菜D、生姜E、胡萝卜20.下列哪些属于瓜类作物()A、甘蓝B、冬瓜C、南瓜D、马铃薯E、玉米21.连作引起作物受害的原因是什么?2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较贫乏的国家,北方主要为()A、资源性缺水;B、水质性缺水;C、工程性缺水;D、污染性缺水。23.中国的多熟种植中大量采用间套作技术,间作与套作在形式上没有绝对界限。24.基本耕作措施有哪些?25.一般来说决定一种作物能生存的是地学因素(即土壤、肥力、地貌等),而决定其能繁荣的则是气候因素26.豆科植物氮素利用率大,主要是由于与豆科共生的根瘤菌从寄主接受(),作为使()还原必需的能源,再把生成的()供给寄主。A、分子态氮,氨基酸,氮素B、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分子态氮C、氨基酸,分子态氮,氨基酸D、碳水化合物,分子态氮,氨基酸27.根据作物对地力的消耗程度不同,可将其划分为()。A、高产作物B、耗地作物C、兼养作物D、养地作物28.种植制度主要包括()A、熟制B、作物布局C、种植方式D、轮作E、连作29.翻耕法的特点是什么?30.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31.简述土壤耕作的意义?影响耕性的因素(质地和水是主要)是什么?什么是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其中每种措施的特点是什么?熟悉几种农具的特点?为什么粘土是耕性不良的土壤(3方面)?简述三种质地土壤耕作的顺序?32.制定培肥方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A、有机无机相结合B、生物养地C、化学养地D、秸秆还田33.简述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34.下列属于复种的种植模式是:()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豌豆D、稻—稻—稻35.为什么说多熟种植是提高耕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36.不同作物对连作反应不同是连作存在的根本原因。37.一种作物收获后,间隔一年又种相同作物称为倒茬。38.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3作物()A、甘蔗B、水稻C、高粱D、玉米39.怎样进行合理的作物搭配?40.我国的稻田养鱼主要的形式不包括()A、沟鱼式B、田沟式C、深环沟式D、流水沟式41.关于氮循环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小循环为主B、总量无限C、生物小循环无口D、半气相型42.在同一田地上种植顺序为: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它属于()A、轮作B、连作C、复种式轮作D、复种式连作43.对作物布局、多熟制起决定性作用资源条件是什么?44.休闲是一项必要的农业技术措施。45.我国最早引进耕作学的是()。A、刘巽浩B、蔡旭C、姜秉权D、孙渠46.下列哪种作物是禾本科作物()A、小麦B、马铃薯C、大豆D、甘蔗47.下列关于气候变暖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不大B、极端气候现象也是气候变暖的重要表现C、气候变暖有利于粮食增产48.耕作制度的发展规律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是什么?49.农业生产的实质是通过作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因此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50.作物产量由出于相对最低数量的因素决定,这个因素是()A、最小因素B、生活因素C、肥力因素D、限制因素51.建国初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稻麦两熟为主,现在已发展成为双季稻三熟制区。52.只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偏施、病虫害的防治就可以根除连作造成的危害。53.农田物质循环的输出部分包括()A、收获物B、水土流失C、淋失D、人为损失E、牲畜破坏54.中耕作物的中耕深度,一般规律是()A、浅─浅─深B、深─浅─深C、浅─深─浅55.灌溉农业的作物布局原则是什么?56.下列哪些属于根茎类作物()A、小麦B、马铃薯C、胡萝卜D、油菜E、甘薯57.影响作物茬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58.我国经济作物布局特点不包括()。A、商品率高B、布局较为分散,专业性强C、投入高,经济效益多D、技术性强59.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以及优缺点。60.在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状况下,土壤肥力在逐渐变坏61.盐碱地进行深耕翻有利于减轻盐碱危害62.简述作物布局与轮作的关系。63.简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64.指出下列富氮作物()A、大豆B、小麦C、棉花D、甜菜65.简述翻耕的优点和缺点。66.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包括()A、橡胶B、油棕C、可可D、椰子E、玉米67.决定一个地区能复种的主要条件是()A、热量,水分B、肥料,劳力C、技术,资金68.为了保证复种作物正常成熟,采取的争时技术有()A、育苗移栽B、套作C、间作D、地膜覆盖69.在下列土壤耕作措施中,控制病虫草害效果最好的是()。A、翻耕B、耙地C、中耕D、深松耕70.目前农田生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力不足71.什么是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72.简述连作应用的必要性。73.有关作物布局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适当集中、灵活多样B、满足社会需求C、追求高产D、合理的经济效益74.下面不属于翻耕对土壤作用的是()。A、翻土B、碎土C、松土D、覆盖75.旋耕和深松耕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上下土层不乱B、能打破犁底层C、有利于翻埋残茬D、碎土和混土能力强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间套作的意义是什么?2.简述农业系统的组成。3.全国耕作制度共分为()个一级区,()个二级区。A、9,38B、12,38C、10,41D、9,414.简述作物轮作的作用有哪些?5.连作的弊端有哪些?消除连作弊端的途径是什么?6.下列作物哪个是适粘土性作物?()A、马铃薯B、西瓜C、水稻D、花生7.基本耕作主要类型主要有翻耕、深松耕、旋耕。8.体会:从种植业的区划→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作物(家畜)区域化生产→地区间、不同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增加社会总供应量和价格便宜的双赢(不等式区间),体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主要区别?9.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3大核心:以生态环保与食物安全消费为核心,以资源高效利用与与节能减排为核心和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及科学管理为依托和保障促经经济高效增长为核心。10.复种的争时技术包括()A、育苗移栽B、套作技术C、残茬覆盖D、地膜覆盖E、轮作11.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A、10-15%B、20-25%C、50-55%D、75-80%12.翻耕是世界各国采用最普遍的一种耕作制度,主要工具是()。13.耕作制度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技术指导和()。14.简述养地的两个手段之间的关系?15.什么是游耕制、休闲耕作制、常年耕作制、集约耕作制?16.在世界农业发展中,为何我国复种特点非常突出,原因何在?17.世界各地区由于纬度不同及地形的差异,造成了光照分布的变化,因此在栽培技术及引入外来的作物或品种时就需考虑作物的光周期特点。下列不属于短日照作物的是()A、大豆B、棉花C、大麦D、玉米18.土壤次级耕作措施,主要包括()、耱地、()、()、起垄、()。19.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是什么?20.关于耕作制度今后我国的发展总趋势是()A、休闲耕作制B、撩荒耕作制C、轮种耕作制D、集约耕作制21.复种的效益原理是什么?复种技术有哪些?22.与现实生产水平最接近的是()。A、气候生产潜力;B、光合生产潜力;C、光温生产潜力;D、土地生产潜力。23.旋耕法的特点是什么?24.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25.简述连作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6.我国热量条件的特点是北高南低。27.作物布局设计的步骤有哪些?28.世界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最长。A、原始农业;B、传统农业;C、现代农业;D、观光农业。29.连作有很多弊病,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在生产上杜绝连作。30.我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耕地供远远大于求。31.碳循环的特点是总量无限,直接进入食物链,快、均匀、充足,大气二氧化碳年增1ppm。32.简述耕作制度的发展规律。33.我国温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包括()A、山东B、河南C、陕西D、广东E、河北34.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任务,主要包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效益问题与生态问题。35.连作在生产上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资源条件适合发展某种作物B、不同作物对连作反应不同C、生产任务大,某作物比重高D、经济效益较高36.什么是熟制?举例说明如何衡量耕地的利用程度。37.土壤风蚀与风速立方成正比,风速越大,能量越大,土壤风蚀就越强。38.旋耕具有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的双重作用39.烟草的主要产区在()A、西藏B、山东C、新疆D、贵州E、黑龙江40.连作危害的消除途径主要包括()A、化学方法B、物理方法C、更换品种D、生物方法E、合理轮作41.简述水稻对土壤耕作的要求。42.保护性耕作的缺点有风蚀、水蚀严重,水分损失,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破坏土壤耕层构造,能耗与成本增加。43.以下关于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说法正确的是()。A、长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B、短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C、短日照作物南移,发育延迟D、长日照作物南移,发育提前44.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耕作制度是多目标的,总体来说它要兼顾三大效益即(),(),()。45.我国光资源的特点之一是()A、纬度北高南低;B、纬度北低南高;C、经度东高西低;D、海拔低高高低。46.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A、农业用地内部调整B、城镇建设C、工矿用地D、人为占地E、交通用地47.土壤剖面可分为四层:表土层、种床层、犁底层和()。48.四川盆地从温、光、水资源分布特点看,“大春作物”常为主作,副作要为主作适当让路,在旱地(麦/玉米)和稻田(早茬口和肥茬口)的全年作物茬口安排上有何特点?49.土壤培肥的措施有哪些?50.耕作主要功能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层和地面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51.下列属于套作的有:()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豌豆D、稻—稻—稻52.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53.农业生产具有()特点。A、强烈的地域性B、明显的季节性C、生产的连续性D、管理的高效性54.举例说明生物养地的方法及作用。55.深松耕法的特点是什么?56.简述生物养地的主要作用。57.土壤耕作的实质是什么?58.沙田耕作法是以()为覆盖的一种耕法。59.简述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目标。60.中国干旱区的降水量一般为()A、250mm以下B、250—500mmC、600—1000mmD、1000mm以上61.免耕的机理是什么?62.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级。A、三B、五C、六D、四63.在人口稀少的原始社会,土地充足,人们以狩猎生活为主,单页烧毁森林草原播种谷物,肥力下降后开辟新的荒地加以利用,这属于休闲耕作制。64.下列哪种循环属于气态型循环()A、氮循环B、磷循环C、钾循环D、硫循环65.耕作制度演变经历了撂荒制、休闲制、连年耕种制和集约农作制等典型阶段。66.耕作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行着不断的演进,现在耕作制只演进到了常年耕作制。67.棉花,油菜属于()A、富碳耗氮作物B、富氮作物C、半养地作物68.在一定条件下,种植中耕作物土壤有机物损失最多。69.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多少个一级区()A、3个B、6个C、9个D、12个70.棉田中耕应遵循浅—深—深的原则。71.麦-玉复种连作制主要分布在()。A、南方稻区B、黄河流域南部平原区C、东北平原地区D、辽东半岛72.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73.耕作制度的内容包括哪些?74.社会资源包括()等。A、工业装备与农用物资B、经济条件与地理位置C、人力资源D、科技与信息75.简述翻耕对土壤的作用?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养分条件2.参考答案: 1.社会需要决定连作。 2.资源利用决定连作。 3.经济效益决定连作。 4.作物结构决定连作。 5.作物的耐连作特性及新技术应用为连作提供了可能。3.参考答案: (1)生态适应性的选择 选用共生期内对环境条件大体相同,但生态位有差异的作物 (2)作物形态生理互相适应 要求不同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相互适应,以有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资源 (3)经济效益要高于单作。 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才能在生产上大面积地推广使用4.参考答案: ①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进行土壤耕作的最基本的依据:作物要求土壤有深厚的活土层,而且固液气三相比适当,要求土壤内没有有毒物质,及杂草、病虫危害; ②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虑的主要依据: a.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作用; b.水蚀与风蚀; c.降雨与蒸发:保住夏秋降雨可以防止春季干旱,土壤中的水分可以通过蒸发散失。 ③土壤特性包括土壤的沙粘程度、土壤盐碱度及地形因素等; ④农业生产的其它技术措施也要求有相应的土壤耕作措施的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浇水、施肥等。 综上所述,土壤耕作是以土壤为基础,以农机具为手段,以调节土壤肥力条件为中心,以作物高产稳产为目的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因气候制宜,因作物而宜的原则(看天、看地、看庄稼)。此外,还要考虑耕作措施之间的关系(贵在配套),耕作的成本(经济效益),机具的耕作质量等,力求以最少的耕作次数,满足作物需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豆类11.参考答案: 从耕作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 (1)原始农业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实行刀耕火种,用地水平低,无养地措施。 (2)休闲农作制时期,由于人口增长,人民定居,通过休闲使土地得到恢复,养地水平较低,用地程度也不高。 (3)轮种农作制时期,生产力有一定发展,通过精耕细作提高作物产量,通过使用有机肥、秸杆还田、禾豆轮作等措施培肥地力,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4)集约农作制时期,生产力水平高,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大量施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生物产量提高,有更多的有机肥还田,使用地与养地达到较高水平。12.参考答案: 1.不断挖掘高产潜力 2.多元化、高效化发展 3.现代新技术、新材料广泛应用 4.农机农艺配套 5.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13.参考答案:A14.参考答案:C15.参考答案: 属气态型循环,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一小部分土壤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形成有机质,然后又通过动植物残体与排泄物再施入土壤,经微生物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再回到大气。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密植效应18.参考答案:B,C,D19.参考答案:A,B,C,E20.参考答案:B,C21.参考答案: (1)营养物质偏耗。由于作物的吸肥特性决定了作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相对稳定。连年种植,势必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匮乏而引起减产。 (2)有毒物质积累。活根、叶片的分泌物及作物残体分解产生的物质如Mn、H2S、有机酸等对作物的根生长产生影响。 (3)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 (4)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 (5)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发生变化22.参考答案:A23.参考答案:正确24.参考答案:基本耕作措施有翻耕,深松耕,旋耕。25.参考答案:正确26.参考答案:D27.参考答案:B,C,D28.参考答案:A,B,C,D,E29.参考答案: 1、土地进行的全面耕作能彻底翻埋肥料、杂草、绿肥、病虫卵块,为后作创造清洁地面; 2、翻耕结合晒垡,有利于熟化土壤,有效养分增加; 3、翻耕消耗能量多,并且必须有表土辅助作业,成本较高; 4、年翻耕土壤有机质消耗快,降低土壤潜在肥力; 5、耕由于频繁的田间作业,在改善土壤结构的同时又破坏了土壤结构; 6、耕后留下的疏松而裸露的耕作面易引起风蚀、水蚀,在干燥多风的气候条件下易跑墒。30.参考答案: (1)人均资源短缺 (2)生态环境问题仍较突出 (3)土地资源浪费 (4)劳动生产率低 (5)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6)农业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较低31.参考答案: 意义: (1)创造和维持良好的耕层构造 (2)减少根系生长阻力,增强根系活力 (3)节水保墒 (4)利用干湿和冻融交替,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5)防除田间杂草病虫 (6)建造适宜苗床 影响耕性的因素: (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决定土壤耕性好坏的最基本条件。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多,能使粘质土疏松,粘结力、粘着力、可塑性减少;而砂土有机质多吸收能力和粘结性亦强。另一方面,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相应的增加了有效腐殖质含量,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结构良好的土壤,团粒内部的土粒结合紧密,团粒间的接触点大大减少,土壤的粘结力和粘着力降低,土壤的下塑限提高,因此,有机质多的土攘易于耕作,耕作质量好,且宜耕期较长。 (3)土壤水分:水分多少影响土壤物理机械特性,因而影响土壤宜耕性,同时还影响宜耕期的长短。 基本耕作:又称作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作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包括翻耕、深松耕、旋耕。 翻耕: ①使土壤疏松空气、水分流通; ②上下土层翻转,调节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 ③使杂草、残茬掩埋; ④扩大根域; ⑤利用晒垡、冻垡作用,疏松土壤,并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提高有效养分含量。 深松耕: ①分层松耕,不乱土层; ②节约动力; ③可以保持地面残茬覆盖,防止风蚀,减轻土壤水分的蒸发,雨水多时可以大量吸收和保存水分,防旱防涝; ④可以保持脱盐土层位置不动,减轻盐碱伤害。 旋耕:具有碎土、松土、混拌、平整土地的作用。 表土耕作:或叫次级耕作,是在基本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消灭杂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播种出苗和生产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包括耙地、耢地或耱地、中耕、镇压、作畦、起垄。 耙地:耙碎土块,附带耙碎残茬(清除杂草、混合肥料)、平整地面作用较小,有一些轻压作用,在紧实土地上亦有破除板结的浅松作用。 耢地或耱地:平整地面,附带进一步细碎和压紧地面,达到上虚下实适于播种;干旱地区还有保墒作用,工具简单。 中耕:具有破除表土板结、增加通气性、减少地面蒸发、铲除杂草,促使土壤养分有效化土壤和促进根系发育作用。 镇压:过于疏松时,压紧耕作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保墒作用;对播种后镇压有提墒作用;小粒种子减少“掉籽”对发芽出苗尤为重要。 作畦、起垄:北方水浇地作畦便于灌溉、田间管理;北方垄作可提高土温、防风排水;山区垄作可加厚土层,保持水土;薯类栽培多在平地或坡地起垄,垄上栽种作物,抗旱排涝、增大土壤温差、有利于地下产品的生长。 南方降水多,地下水位高,开沟作高畦(厢)是排水防涝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粘重的土壤),常用人工或开沟犁完成。粘重的土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块要深沟窄厢,厢沟、腰厢和边厢三结合,深度逐步加深,便于排水。 农具的特点: 三角犁、铧式犁:深度为15-20cm,动力消耗大,翻转土层显著,适应各种气候、平地,但干旱地区风蚀严重,斜坡地易水土流失。 深松铲:深度为30-50cm,动力消耗大,碎土显著,适应各种气候、平地,特别是干旱地利于防止风蚀,多用带状耕作。 旋耕机:深度为12-15cm,动力消耗小,翻转土层效果微,碎土表层显著,适应各种气候、平地,间隔一定年限后用有壁犁耕翻。 耙、耱:深度小于10cm,动力消耗小,碎土表层显著,平整地表层显著,适应各种气候、平地。 粘土是耕性不良土壤的原因: (1)土壤含水量低,粘结力大,抗剪阻力强,比阻大,难于耕作,耕后易形成大土块。 (2)当土壤水分处在可塑性范围时,土壤坚实度、抗剪强度比较小,但结持力仍相当大,粘着力达到最大值,同时出现可塑性,耕性阻力大,耕后易形成大土垡,也不适于耕作。 (3)土壤水分过大或处于饱和时,土壤结持力、粘着力、坚实度都很小,但机具易下陷,难于耕作。 三种质地土壤耕作的顺序:壤土﹥砂土﹥粘土。32.参考答案:A33.参考答案: (1)要与市场要求有效对接。 (2)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吻合。 (3)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5)要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34.参考答案:D35.参考答案: 多熟种植指的是在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或几种作物,是作物种植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集约化,它包括复种、间套作两个方面。前者以充分利用时间为目的,后者则侧重于空间的利用。 1949年以来的40年间,我国种植指数增加了29%,也即增加播种面积近4亿亩,间套套面积近3亿亩,增加农产品折粮1000亿公斤。目前实行复种的耕地面积(7亿多亩)占全国的1/2多,其播种面积(14亿亩)占全国的2/3,而多熟土地上的粮棉油产量约占全国的3/4。长城以南的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大多数作物都种在多熟区。可见,多熟种植已在我国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我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产与美国差不多,但耕地年亩产却比它高得多,多熟制起了关键作用。36.参考答案:正确37.参考答案:错误38.参考答案:B39.参考答案: 采用喜光作物与乃荫作物合理搭配,还可以在采光上起到异质互补的作用,充分用光,在生产上,多采用喜光喜温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甘蔗,小麦,大麦等作为高位作物,而以在相对较耐弱光的豆科,马铃薯和某些蔬菜作为矮位作物。怕光的砂仁和三七,喜光的薄荷和地黄,还有怕光的多种食用菌都是合理间(混)/套作中可供选择的作物。40.参考答案:C41.参考答案:C42.参考答案:D43.参考答案: 热量资源。 (1)≥0℃活动积温(简称积温)。0℃是喜凉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 (2)≥10℃的活动积温或有效积温。日均温度高于10℃的温度是各种农作物生理活动较活跃的温度。也是喜温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人们常以一地区≥10℃以上的有效积温或活动积温来衡量该地区的热量条件。 (3)无霜期长短。无霜期是指一年内连续无霜日平均数。是决定某些窄温性作物适宜生长温度和日数综合指标。如无霜期的长短对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香蕉、甘薯等作物易受霜冻影响而死亡。 (4)某些作物生长或分布的临界温度。例如,水稻抽穗温度下限(18~20℃)。 (5)作物分布极限温度。例如,冬小麦分布北界(月极端低温-20~-22℃)。44.参考答案:正确45.参考答案:D46.参考答案:A47.参考答案:B48.参考答案: (1)耕作制度发展的规律:自然条件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社会需要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用地程度与养地程度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内涵;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是耕作制度演进的重要原则。 (2)针对每条规律分别谈一谈对农业生产的制导意义。49.参考答案:错误50.参考答案:D51.参考答案:正确52.参考答案:错误53.参考答案:A,B,C54.参考答案:C55.参考答案: (1)有水则水,无水则旱; (2)多种“雨季作物”; (3)同心圆型作物布局。56.参考答案:B,C,E57.参考答案: (1)覆盖度。 (2)作物根系生长的特点。 (3)有机物和养分的平衡状况。 (4)生物种群。 (5)作物生长期与收获期。 (6)耕作措施。58.参考答案:A59.参考答案: 1933年5月12日,长期运用平耕耕法的美国南部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黑风暴”,带走三亿吨肥沃的农田表土,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部研究部门和农民一起研究员风蚀的原因。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至20世纪60年代终于使免耕在美国得以推广应用。 (一)优点:地面有秸秆、残茬或牧草覆盖,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明显减轻,同时可缓和雨强,减少雨滴直接打击表土和土粒移动,也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覆盖的作物秸秆和作物根系腐系后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法免去耕作作业,可节省能源和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在生育期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时,采用免耕法作物收获当天就可直接播种后茬作物。扩大复种面积,争取更多积温。 (二)缺点: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需要有高效而杀草谱广的除草剂,病虫危害,防虫防病用药量大。加上农药成本不低于常规耕作法的成本,同时加重环境污染。秸秆覆盖是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在作物生长季节内,10厘米土层的温度,常规耕作地段比免耕地段高出1-3度(而夜间相反),导致高纬度地区春播作物的播种于出苗推迟,又是延长十天左右,对安全成熟是一个大问题。地面覆盖和地表增湿降温的条件,促使土壤呈酸性,而且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带苯环的有毒物质。60.参考答案:错误61.参考答案:错误62.参考答案: (1)作物布局对轮作起制约作用或决定性作用。作物的种类、数量及每种作物相应的农田分布,直接决定轮作的类型与方式。旱地作物占优势,旱地作物轮作为主;水稻和旱作物皆有,则实行水旱轮作;城市、工矿郊区以蔬菜为主,实行蔬菜轮作。作物种类多,轮作类型相对比较复杂,较易全面发挥轮作的效应。 (2)作物布局也要考虑轮作与连作的因素。63.参考答案: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中很是重要的一个原因,植被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壤侵袭,良好的植被覆盖地面,截持降雨、分散径流,减缓流速,能减少或防止土壤侵蚀。植被一旦遭破坏,土壤侵蚀就会加剧。在地面植被良好的情况下,大部分地区自然侵蚀是十分缓慢的,当参与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地面植被遭到严重破环后,侵蚀的强度显著增加。64.参考答案:A65.参考答案:优点:土壤松碎,利于翻埋有机肥和秸秆残茬、杂草、病菌;缺点:跑墒,耗能高,成本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66.参考答案:A,B,C,D67.参考答案:A68.参考答案:B69.参考答案:A70.参考答案:正确71.参考答案: 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该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类、数量、作物生产的时空设置以及农田土壤农耕活动等内 种植制度:是指某一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生产的方式方法。包括3方面:作物布局,种植方式,作物熟制。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免耕少耕技术、沿海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建立等。72.参考答案: (1)社会需要决定连作。 (2)资源利用决定连作。 (3)经济效益决定连作。 (4)复作物结构决定连作。73.参考答案:C74.参考答案:D75.参考答案:D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增产。 2、增效。 3、稳产保收。 4、协调作物争地的矛盾。 间套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参考答案:农业系统由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合而成。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密不可分。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 (1)调养地力: 1.调节土壤肥力状况; 2.改善土壤化学性状; 3.调节土壤物理状况。 (2)减轻作物的病虫草害。 (3)减轻田间杂草危害。 (4)合理利用农业资源。5.参考答案: 弊端: 1、连作导致营养物质的偏耗 2、土地水分大量消耗 3、有毒物质的积累 4、土壤物理性质的恶化 5、病虫草害加重 6、土壤供肥能力降低 消除的途径: 1、及时足量的灌溉施肥 2、合理使用各种农药 3、有计划的进行品种更换 4、采取适宜有效的土壤耕作 5、控制病虫草害的各种方法合理运用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正确8.参考答案: 作物栽培学:一季高产;单一资源利用;单一种、养业研究。 耕作学:全年高产;综合持续资源利用;到系统研究。栽培学侧重于研究各个作物生长发展规律、栽培技术,而耕作学侧重于全面增产的布局与技术体系,它吸取农业经济学、生态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等某些理论与指标作为分析耕作制度的各个侧面。9.参考答案:正确10.参考答案:A,B,D11.参考答案:C12.参考答案:犁13.参考答案:宏观调控与决策14.参考答案: (1)增加肥力因素,改善肥力条件的内容; (2)增加肥力因素所能达到的效果; (3)改善肥力条件所能达到的目的; (4)增加肥力因素,改善肥力条件对土壤的影响。15.参考答案: 游耕制(ShiftingCultivation):利用荒地原有肥力进行作物生产,能源物质投入甚少的一种自给性耕作方式。 休闲耕作制(fallowsystem):土地种植作物1~3年以后,休闲1~2年,然后再种农作物。土地利用率约20%~50%。 常年耕作制(permanentfarming):土地连年种植,不休闲,土地利用率达100%,多实行连作或轮作。这种耕作制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地。 集约耕作制(intensivefarming):高投入高产出的耕作方式。高投入指人工投入多,科技水平高,资金投入多;高产出包括高产量、高效益和高土地利用率。16.参考答案: (1)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优裕。 (3)适于复种的热量条件尚可。 (4)社会资源也在不断地提升。17.参考答案:C18.参考答案:耙地;镇压;中耕;作畦19.参考答案: (1)增加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作物年产量 (2)复种有利于缓和作物争地的矛盾。合理提高复种指数,扩大复种面积,有利于解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饲料作物、蔬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 全国有6600万亩绿肥依靠复种或填闲种植。 (3)合理利用复种可以保养地力。 第一,在复种方式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绿肥或豆科作物,增施肥料,可以补充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第二,复种可以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土壤冲刷和土壤养分的流失。 (4)复种是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缓和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与开垦荒地相比,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种植在解决人地矛盾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能增加复种的耕地,水、热、肥条件较好,生产能力相当于新垦地的2倍; 第二,农田基本建设不必从头开始,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 第三,能增加复种的耕地大都位于人口稠密的地区,提高复种而增加的农产品,能就近供应。 (5)复种有利于稳产。我国地处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复种有利于年内作物产量互补。这对保证农作物全年产量的稳定有重要作用。20.参考答案:D21.参考答案: 效益原理是:复种提高光能的集约利用,提高热量的集约利用,提高地力的集约利用,与水分的集约利用,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复种技术: 1.作物组合技术 (1)充分利用休闲季节增种一季作物。根据休闲季节的长短以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作物。 (2)利用短生育期作物代替长生育期作物增加熟制。 (3)开发短间隙生长期的填闲作物。如种植绿肥、饲料、蔬菜等填闲作物。 (4)生长季节富裕地区选用生育期较长的作物。 (5)利用某些作物的再生习性,发展再生种植。如水稻、甘蔗等。 (6)选择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与主体大宗作物组配。 2.作物品种搭配技术。 (1)生长季节充裕地区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 (2)生长季节紧张的地区宜选用早熟高产的品种类型。 (3)选择可抗避当地灾害性天气的品种类型。 3.超额利用生长季节技术。 (1)改直播为育苗移栽,缩短本田期。 (2)留头再生。可作为克服热量条件不足而实现多熟复种的有效方式,而且成本低,效益高。 (3)运用套作技术。 (4)合理利用免耕播种技术缩短农耗期、促进早熟。 (5)作物晚播技术。因晚播的营养生长期比较短,植株比较矮小,分蘖或分枝少,密植有利于主茎发育和提早成熟。22.参考答案:D23.参考答案: 1.旋耕碎土能力较强,用于旱地与水浇地,能使土壤高度疏松,地面平整; 2.一次作业可达到耕松、搅拌、平整的效果,节省劳力; 3.可作为表土作业消灭杂草、疏松表土层,破板结效果好; 4.长期使用旋耕导致耕层变浅,理化性状变劣,应与翻耕结合进行。24.参考答案:混作25.参考答案: 1、连作应用的必要性: (1)社会需要决定连作; (2)资源利用决定连作; (3)经济效益决定连作; (4)作物结构决定连作 2、连作应用的可能性: (1)作物耐连作特性允许连作; (2)新技术推广应用允许连作26.参考答案:错误27.参考答案: (1)明确对产品的需要。 (2)查清环境条件。 (3)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 (4)作物生态区、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与适生地的选择。 (5)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6)作物组成的确定。 (7)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划或配置。 (8)可行性鉴定。28.参考答案:A29.参考答案:错误30.参考答案:错误31.参考答案:正确32.参考答案: 1、自然条件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 2、社会需要是推动耕作制度发展的动力 3、用地程度与养地程度的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内涵 4、继承与发展结合是耕作制度演进的重要原则33.参考答案:A,B,C,E34.参考答案:正确35.参考答案:B36.参考答案: 熟制:是指耕地利用程度的一种简便表示方式,主要包括一年一熟制,多熟制:三年四熟,两年三熟或复种指数,一年两熟,两年五熟,一年三熟。 利用种植指数:种植指数表示耕地利用程度的高低,即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传统上也称复种指数。 种植指数(%)=全年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37.参考答案:正确38.参考答案:正确39.参考答案:B,D40.参考答案:A,C,E41.参考答案: (1)一定深度的耕作层。 (2)松软的耕作层。 (3)较充分的含氧量。 (4)地面平整。 (5)防除田间杂草。42.参考答案:错误43.参考答案:A44.参考答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45.参考答案:A46.参考答案:A,B,C,E47.参考答案:心土层48.参考答案: 四川盆地从温、光、水资源分布特点看:小麦为代表的耐寒作物仅占全年的1/3左右,而以水稻为代表的喜温作物占全年的2/3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师范大学《计算机网络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病患满意度调查与改进措施计划
- 西南医科大学《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手术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 手术室剖宫产小讲课
- 《增强法律意识》课件
- 西昌学院《简笔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合肥市工会系统招聘考试试题
- 龙门吊拆装合同中的质量保修条款(2024版)
- 培训幼儿园教师拼音
- 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设备运维部年终总结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英语期中考试卷(含解析)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花道-插花技艺养成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受限空间施工方案安全专项方案
-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住建部编
- 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