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文言虚词梳_第1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_第2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_第3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_第4页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理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2、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5、何陋之有?(《陋室铭》)6、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7、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8、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代词他代词这助词的代词我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准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准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动词到动词到之一.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4、结构助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5、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三、用作动词,到……去。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4、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5、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7、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8、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是句子结构。《小石潭记》11、以八月十三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12、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13、(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1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16、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五人墓碑记》17、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辞》18、皆以美于徐公(《信陵君窃符救赵》)19、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2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用按照凭借凭借把因为介词因为介词因为介词因为连词因为连词“于”在“与”和率而且、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表目的表修饰因此认为把……作为以一、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可译为“把”。

3、表示原因,其后所接的是词语或短语,可译为“因”、“由于”。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

“率”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并列、承接、递进、因果、目的、修饰)三、动词认为、任用四、是以:因此五、以……为:认为把……做为让……担任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秦王恐其破壁。3、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4、请归取其孥5、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其说可得闻乎?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8、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9、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1、其若是,孰能御之?12、其信然耶?其梦耶?(《祭十二郎文》)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他们的他自己的你的那些这种表揣测大概难道、表反问还是、表揣测一定、表命令如果、连词表假设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助词、无实义其1、代词(人称:我、我的、他、他的、你指示:这、这些、那、那些)2、语气副词(揣测大概,反问难道,期望还是,命令一定)3、助词,无实意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假设如果表修饰表因而表目的代词、你的而连词: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但是,却假设,如果目的,来,用来因果,因为代词:你的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4、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6、项王乃引兵而东,至东城乃剩二十八骑。(仅,才)(《垓下之战》)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意。(《赤壁之战》)8、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崤之战》)

你的这样才于是、就竟然于是仅仅、才就是恐怕……吧?乃连词:1、顺承于是就副词:1、才

2、竟然、却

3、是、还是

4、仅仅代词:1、你的

2、这样固定搭配:无乃……吧:恐怕……吧?1、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2、故为之说,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焉用亡郑以陪邻?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6、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8、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10、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代词、相当于“之”代词、相当于“之”为什么、哪里怎么助词兼词、在哪里助词助词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焉1、代词相当于“之”2、疑问代词,相当于“何”。3、兼词。①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那)里”“对他(它)”“向他(它)”

②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往哪里”。4、助词。①句末表陈述,一般不翻译。②句末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③句中表示舒缓、提顿,相当于“也”。

5.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地”。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水何澹澹

《观沧海》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疑问副词多么何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疑问副词:为什么、怎么副词:多么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2、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伶官传序》)4、与尔三失,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6、蹇叔之子与师。(读本《崤之战》)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侍坐篇》)8、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读本《季氏将伐颛臾》)9、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替、给、介词和介词和连词给、动词结交、动词参加、动词赞同句末语气助词,呢与……相比,哪一个更……与1、介词,译作“跟”、“为”、“替”等。2.作连词,译作“和”

3、作动词。“给,给予”“结交;亲附”“参与,参加”“赞同”4、语气助词,通“欤”

5、复音虚词“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1、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3、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6、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而且况且尚且却将要暂且况且且连词:1、表并列,而且

2、表递进,并且

3、表让步,尚且

4、表转折,但是,副词:1、将要

2、暂且且夫

复音虚词:表示下一步的议论1、汝识之乎?(《石钟山记》)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5、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归去来兮辞》)6、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7、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前赤壁赋》)9、相与枕藉乎舟中。表疑问表反问表揣测表感叹句中语助,无实义句中语助,无实义……的样子……的样子“于”乎句中语助:1、相当于“于”

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无实意句末语助:1、表疑问

2、表反问

3、表感叹

4、表揣测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矣!(《鸿门宴》)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5、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字结构所字结构被动被动名词地方……的原因用来……所助词:1、所字结构

2、表被动“被”名词:处所、地方所以:1、……的原因

2、用来……1、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读本《晏子使楚》)4、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5、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6、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7、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8、若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9、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10、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向、对替当为了因为因为被被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为1、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替”“给”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⑥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2、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1、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5、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6、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8、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9、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10、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10、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代词你的代词你们代词如此连词至于连词如果连词如果动词象动词比得上连词或者至于若一、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这(个)”。二、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或者”等表递进,“至于”三、动词相当于“像,好像,如同”“比得上”四、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至于”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5、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8、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表判断表判断表陈述表疑问表疑问表感叹句中语助句中语助也一、句末语助1、表陈述2、表疑问3、表感叹4、表判断二、句中语助表停顿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4、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5、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7、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9、孝公既没,……因遗策,南取汉中,……(《过秦论》)10、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因为趁趁机凭着,凭借凭借由此,趁此通过,经由于是于是、就沿袭凭借

因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方式,可译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3、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二、动词1、沿袭,根据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齐桓》)5、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9、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于是、就原来是如果那么或者就、表并列却,表转折是、就是表判断则一、连词

1、表承接关系“于是”“就”

2、表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如果”用在后一分句,“那么”“就”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转折关系“却”“但是”二、副词“是”、“就是”。

如果1、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2、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4、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6、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9、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10、业精于勤荒于嬉1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1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13、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在

向到和对于给比被被因为在这件事对此于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