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编制说明_第1页
国标《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编制说明_第2页
国标《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编制说明_第3页
国标《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编制说明_第4页
国标《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组

2023年3月15日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1〕41号)

的要求,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织国网

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电力储能用锂离子

电池监造导则》(以下简称《标准》)。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建设了大量的电化学储能电

站,其主要使用磷酸铁锂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单个储能电站电芯多达

十几万只,电池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储能站安全运行,然而现场无法对

电池进行试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电力设备的质量和安

全,设备监造是行业惯例,但是前期调研发现,国内生产储能电池企

业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生产环境、管理制度、质量把控均不统一,

有些企业相对规范,但有些企业相对粗放,造成电池质量差异很大,

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电池性能差异大,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大量研究

表明电池起火爆炸原因主要与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制造

工艺等有关,只有生产阶段才能发现这些问题,为了尽可能的将储能

电池制造质量缺陷消除在厂内,有必要制定专门针对电化学储能用锂

离子电池监造及出厂试验标准,从而有效指导监造人员开展储能电池

质量监督及试验验收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

1

立项阶段

2021年12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国标委发【2021】41

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

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计划编号:

20214480-T-524),标准编制工作正式立项。

起草阶段

2022年1-2月,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确立标准编写的总体工作

目标,确定参编单位及人员,开展标准前期研究工作。

2022年3-5月,编制组广泛邀请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以及科研

院所的专家代表开展技术研讨,并组织编写组集中工作,标准编制组

经讨论,明确了编制工作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并确定各单位分工

及标准编制计划。

2022年6-7月,标准编制组通过对电网公司、储能锂离子电池制

造商等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并组织召开两次编制组内部集中工作,确

定标准框架结构和主要章节内容,形成了标准初稿。

2022年8月,标委会组织召开大纲暨初稿审查会,会议听取了

编写组对《标准》大纲的介绍,讨论了大纲内容及工作计划,提出了

修改意见和建议,明确了标准编写单位的任务分工。

征求意见阶段

2022年10月,标委会组织召开了初稿修改督导会,逐条讨论初

稿,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编制组根据初稿审查会反馈意见,组织

参编单位逐条修改《标准》初稿,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

2

2022年11月-2023年2月,编制组以线上和线下会相结合的方

式召开了多次标准编制工作会,并根据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初稿内容

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形成《标准》征求意见修改稿。

2023年3月11日,标委会组织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会,

会议听取了编写组对《标准》内容介绍,逐条讨论《标准》征求意见

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编写组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了《标

准》征求意见正式稿。

3.本标准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湖南省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

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宁德时代新能

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主要起草人:万涛、徐松、查方林、吴俊杰、段新宇、龚尚昆、

刘奕奕、魏加强、梁剑、周挺、毛文奇、黄海波、徐志强、黄博文、

吴冠军、谭建国、谭清武、崔庆芳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体例格式主要符合GB/T20001-2001的要求,框架结构

编排及技术要素内容主要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3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并遵循如下

原则:

(1)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基于国内电化学储能电站发展现状、

电池制造企业生产水平调研,充分考虑了国内不同电力储能锂离子电

池制造企业监造工作的需要。

(2)完整性原则。本标准对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及部

件、生产工艺、成品质量检验、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监造工作进行了

详细的说明,全面反映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从材料到出厂全过程

监造工作要求。

(3)兼容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写时,确保了与现行国家、行业、

企业、团体的有效兼容。

2.主要内容

(1)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所引用的标准、

技术规范和规程。

(3)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无新定义术语,DL/T586和DL/T

2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第4章“总体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

造范围,监造方式,明确了监造时应检查制造单位的锂离子电池生产

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技术标准等文件,核实生产人员资质,

制造单位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合格证等试验报告,审核制造、检

验、试验等设备和制造场地环境等应满足生产要求等。

4

(5)第5章“原材料及部件”主要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油性粘结剂、水性粘接剂、铜箔、

铝箔、盖板、外壳、连接件、传感器、线缆、紧固件、冷却部件和辅

助材料等监造项目及见证方式,明确了对电池质量影响较大的项目指

标进行旁站监督,并在必要时现场抽检。

(6)第6章“生产工艺”主要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单体生产过程

中应对制浆、涂布、干燥、切片等主要生产工序进行监造,电池模块

生产过程中应对锂离子电池单体成组、支架固定、焊接、冷部件装配

等主要生产工序进行监造,电池簇生产过程中应对锂离子电池模块组

装、汇流排安装、正负极连接、检测试验等主要生产工序进行监造。

(7)第7章“成品质量检验”主要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单体、模

块、簇等成品出厂前应检查的试验项目、试验报告,明确了应抽样复

核的项目及检测方法。

(8)第8章“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主要规定了规定了锂

离子电池标示、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监造要求。

(9)附录A、B、C(资料性)推荐了监造日志、问题通知单

和监造报告格式,附录D、E、F(规范性)规定了原材材料及部件、

生产工艺、成品质量检验等详细的监造项目和监造方式。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

无。

5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无。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无。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监造导则》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

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九、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十、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无。

6

十一、代替或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

7

目次

一、工作简况...................................................................................................................................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国家标准主要内容.......................................................................................3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5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6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6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6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6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6

九、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6

十、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6

十一、代替或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7

十二、其他予以说明的事项...........................................................................................................7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1〕41号)

的要求,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织国网

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电力储能用锂离子

电池监造导则》(以下简称《标准》)。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建设了大量的电化学储能电

站,其主要使用磷酸铁锂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单个储能电站电芯多达

十几万只,电池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储能站安全运行,然而现场无法对

电池进行试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电力设备的质量和安

全,设备监造是行业惯例,但是前期调研发现,国内生产储能电池企

业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生产环境、管理制度、质量把控均不统一,

有些企业相对规范,但有些企业相对粗放,造成电池质量差异很大,

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电池性能差异大,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大量研究

表明电池起火爆炸原因主要与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制造

工艺等有关,只有生产阶段才能发现这些问题,为了尽可能的将储能

电池制造质量缺陷消除在厂内,有必要制定专门针对电化学储能用锂

离子电池监造及出厂试验标准,从而有效指导监造人员开展储能电池

质量监督及试验验收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

1

立项阶段

2021年12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国标委发【2021】41

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

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计划编号:

20214480-T-524),标准编制工作正式立项。

起草阶段

2022年1-2月,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确立标准编写的总体工作

目标,确定参编单位及人员,开展标准前期研究工作。

2022年3-5月,编制组广泛邀请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以及科研

院所的专家代表开展技术研讨,并组织编写组集中工作,标准编制组

经讨论,明确了编制工作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并确定各单位分工

及标准编制计划。

2022年6-7月,标准编制组通过对电网公司、储能锂离子电池制

造商等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并组织召开两次编制组内部集中工作,确

定标准框架结构和主要章节内容,形成了标准初稿。

2022年8月,标委会组织召开大纲暨初稿审查会,会议听取了

编写组对《标准》大纲的介绍,讨论了大纲内容及工作计划,提出了

修改意见和建议,明确了标准编写单位的任务分工。

征求意见阶段

2022年10月,标委会组织召开了初稿修改督导会,逐条讨论初

稿,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编制组根据初稿审查会反馈意见,组织

参编单位逐条修改《标准》初稿,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

2

2022年11月-2023年2月,编制组以线上和线下会相结合的方

式召开了多次标准编制工作会,并根据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初稿内容

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形成《标准》征求意见修改稿。

2023年3月11日,标委会组织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会,

会议听取了编写组对《标准》内容介绍,逐条讨论《标准》征求意见

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编写组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了《标

准》征求意见正式稿。

3.本标准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湖南省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

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宁德时代新能

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主要起草人:万涛、徐松、查方林、吴俊杰、段新宇、龚尚昆、

刘奕奕、魏加强、梁剑、周挺、毛文奇、黄海波、徐志强、黄博文、

吴冠军、谭建国、谭清武、崔庆芳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体例格式主要符合GB/T20001-2001的要求,框架结构

编排及技术要素内容主要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3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并遵循如下

原则:

(1)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基于国内电化学储能电站发展现状、

电池制造企业生产水平调研,充分考虑了国内不同电力储能锂离子电

池制造企业监造工作的需要。

(2)完整性原则。本标准对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及部

件、生产工艺、成品质量检验、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监造工作进行了

详细的说明,全面反映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从材料到出厂全过程

监造工作要求。

(3)兼容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写时,确保了与现行国家、行业、

企业、团体的有效兼容。

2.主要内容

(1)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第2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