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稳定性_第1页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_第2页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_第3页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_第4页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大二轮总复习高考必考题型突破1B-MSMJ2L-SW-QG第1讲种群与群落高考题型命题省份第1题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2011·北京·T2、2011·浙江·T5、2011

·海南·T2、2011·重庆·T4、2011·江苏·T25、2011·上海·T19、20

10·海南·T17第2题群落的结构与演替2011·安徽·T6、2011·江苏·T17、201

1·海南·T23、2011·海南·T24、2010·

广东·T2、2010·安徽·T6、2010·海南

·T19、2010·重庆·T31Ⅱ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新课标试题中突出考查种群的特

征与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与演替。2.从考查题型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常以选择题为主。3.从命题趋势看:以曲线和表格形式考查种群增长的规律。1.(2011·海南·T23)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

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

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

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

增大第1题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思路提示】(1)明确种群、群落的概念;(2)从食物链中理解

种群密度的变化。【解析】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南极冰藻不只包括一种生物,故不能称之为一个种群;企鹅以

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减少,磷虾减少后又可

导致企鹅数量减少,二者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

衡;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在-2℃~2℃范

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2.(2010·新课标全国·T31)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

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右图所示,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

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

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

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

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

的数量约为

个。【思路提示】(1)根据图中两曲线的变化判断a与b的关系;(2)

根据题干中的食物链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3)明确抵抗力稳

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4)利用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进行种群数量的计算。【解析】(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a和b由于争夺生存资源而

形成竞争关系。(2)根据a、c、d三个种群的营养关系a→c→

d可判定:当食物链中的d大量死亡后,c由于其捕食者数量的

大量减少而大量繁殖,同时对a的捕食增多又导致a的种群密度减少。(3)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其固定的太阳

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的源头,c和d都直接或间接

以a为食。若a大量死亡,则会导致c和d种群密度降低。(4)生

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当受到外界轻微的干扰

后,都能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营养关系简单,自我

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5)设c种群的数量为N,根据

第一次捕获数∶种群数量(N)=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

即50∶N=5∶40,得N=400。【答案】(1)竞争

(2)ca

(3)降低(或快速降低)

(4)恢复

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低

(5)400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

条件①食物充足、空间足

够;②气候适宜、无天

敌、无疾病等理想条件①食物、空间有限;②

天敌增多等有限条件对种群增长曲线的理解与辨析

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包括“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曲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条件和特点,现总结如下: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增长到一定数量后,种

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增长率先增大后降低至

0有无最大值无有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

数量增加联系“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1)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均呈“S”型增长,包括外来物种入

侵,除非题目中明确强调以下信息才可以考虑为“J”型曲线:①理

想条件下;②实验室条件下;③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

有天敌等几个条件均满足;④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⑤无环境阻力

状况下。(2)“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是Nt=N0·λt,λ表示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l时,种群密度增加;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3)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当种群数量超过K/2时,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但个体数目仍然增多。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解题时,要抓住题图中

①②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要清楚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而年龄组成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种群特征的概念

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

龄组成。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春运期

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D2.下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

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

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量最大;D点时,出生

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组

成,而超过D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年龄组成才属于衰退型;维持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

长,维持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

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

、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

小。【答案】D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下图曲线甲);在有

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下图曲线乙)。下列有

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时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解析】防治蝗灾时应控制害虫数量越少越好,如果到达C

点,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而不易防治;E点后种群数量相对稳

定,是由于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J”型与“S”型曲线的

区别在于“S”型曲线有环境阻力,即阴影部分表示的是生

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K值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环境的变

化而改变。【答案】C4.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

度随时间变化为弱→强→弱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群间有共同交叉点,并且一种

生物(乙)的生存时间远大于另一种生物(甲),故二者可能是竞

争关系,且甲的竞争力小于乙,刚开始时由于数量少,因而竞

争强度较小,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竞争强度变大,以后另一

种群的数量减少引起了竞争强度又变弱;t2~t3时间内甲种群

增长速率下降,表明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

呈正增长,故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t3~t5时间内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t1~t2时间内甲、

乙种群近似于“J”型增长。【答案】C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其判断(1)明确图示类型①模式图2统计图3曲线图(2)关注组成特点,准确判断类型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

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4柱形图1.(2011·安徽·T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

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

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思路提示】(1)明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2)明确群

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别。第2题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无植

被覆盖,故在该岛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

演替,B项错误。初生演替的时间较长,D项正确。人类的参

与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

项正确。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即物种的镶嵌

式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项正确。【答案】B2.(2011·江苏·T1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

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类

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

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

数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思路提示】(1)明确群落演替的概念;(2)明确垂直结构与水

平结构的含义;(3)据表分析问题。【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

果,但这种差异不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故不

属于群落的演替,A项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

了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不同,某一区域中植物类群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B项错误;

蝶类的生存离不开绿色植物,且与生存地的气候条件有关,表

中显示不同海拔区域内的植被类型不同,蝶类的种数也不同,

故蝶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也与不同植

被类型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1.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演替类型项目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个从来没有被植被

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

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

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

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

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

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相对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

的演替2.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增强。【特别提醒】(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是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

很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2)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

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1.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A.生物种类增多B.不会有某些物种的灭绝C.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丰富【解析】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是在原来没有群

落的地方出现了群落,因而生物种类会增多,种间关系会越来

越复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丰富,在演替过程中,

也会有某些物种的灭绝。【答案】B2.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

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

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物种丰富度、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趋于稳定,导致

总光合量、净光合量、生物呼吸量不断增加,最终趋于稳定。【答案】D3.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农药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影响的相关性结果。据表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离污染河

流的距离/

km0.10.51.02.04.0污染物平

均浓度/mg

·kg-10.450.360.250.120.08动物类群

数/类2023375058动物个体

总数/个36566575019832490A.污染区内动物个体总数显著升高B.该实验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动物数量及丰富度C.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对土壤动物的影

响越小【解析】由图表数据可知污染区内动物个体总数明显减少。【答案】A高考题型命题省份第1题生态系统的结构2011·新课标全国·T31、2011·海南·T

28、2011·四川·T31Ⅰ、2010·海南·T20、2008·广东·T15、20

09·广东·T51第2题生态系统的功能2011·福建·T4、2011.海南·T21、201

1·天津·T9、2010·山东·T6、2008·广东·T18、2010·广东·T26第3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1·海南·T22、2009·福建·T2、200

9·天津·T5、2011·山东·T26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4题生态环境的保护2011·江苏·T20、2011·安徽·T29Ⅱ、

2011·广东·T28、2010·北京·T5、2010·江苏·T14、2009·广东·T13、20

08·宁夏·T61.从内容上看:近五年高考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

功能、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等内容。2.从题型上看:常以非选择题为主。3.从命题趋势看:仍将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和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命题。1.(2009·广东·T14)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

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第1题生态系统的结构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思路提示】(1)明确食物链条数的确定方法;(2)明确食物网

中各成分和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3)明确消费者级别及营养

级级别的区别。【解析】据图示知,该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磷

虾只捕食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硅藻,属于第二营养级;蓝鲸是地

球上最大且最重的动物,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严禁过度捕

杀;生产者遭到破坏时对食物网影响最大。【答案】C2.(2011·新课标全国·T31)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

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

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

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增加

、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

增加而

(增强、减弱、不变)。【思路提示】(1)明确该题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2)明确

食物网的构成。【解析】(1)因人捕食狐,故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又因人牧

羊,从而获得羊肉或羊奶,狐捕食羊羔,故人和狐之间又存在

着竞争关系。所有的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的。(2)绘制食物

网时,注意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为牧草,羊和野兔

以牧草为食,狐捕食羊和野兔,而人可从羊、野兔和狐三者获

得食物。(3)因第5年野兔数量大大增加,故在岛上资源有限

的条件下,野兔种群内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使种内竞争强度增加。(4)被捕食者数量很多时,种群内体质较弱的个体容易

被病毒感染而患传染病,因而容易被捕食,但随着捕食者的种

群密度增加,则被捕食者中体质较弱的个体容易被捕食而被

淘汰,剩下的被捕食者大多为体质较强的个体,不容易被病毒

感染。【答案】(1)竞争和捕食寄生

(2)

(3)增加

(4)减弱(1)由上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及作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

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3)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

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1.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解析】图中应有4条食物链。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可处于

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

在捕食关系。若兔大量减少,鹰可以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

食物,所以鹰不会大量减少。【答案】C2.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导致荒漠化。为了遏止鼠害对草

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下图中的曲线分别代表

羊、鼠和狐数量的年变化,这3条曲线对应的动物正确的是

(

)A.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C.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D.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解答时要抓

住狐与鼠之间的捕食关系这一关键点并注意左右Y轴数值

大小。狐是鼠的天敌,当狐数量减少时,鼠大量繁殖;当狐数

量增多时,鼠的数目又急剧减少。【答案】C3.下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B.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C.b点时甲的数量下降主要是由天敌的减少引起的D.a点时甲的数量上升主要是由食物增加引起的【解析】分析图形可知,乙是生产者草,甲是虫,丙是鸟;鸟类

的锐减造成生态系统中虫的数量增多,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b点时,若甲的天敌减少会造成甲数量增加;由图分析,a点时

甲数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其天敌鸟减少。【答案】B1.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的特例与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

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

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

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

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2.不能对复杂食物网中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做出准确的推断,只注意局部、不注意整体分析是做错该类试题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出错应做到:(1)准确找出各种群之间的营养关系,是正确解答这种题型的前提;(2)应从其食物来源和天敌两个途径对某种群数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当从多种途径分析所得的结果不一致时,应从中找出对结果影响最大的途径,通常以所经食物链最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为准。1.(2011·海南·T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思路提示】(1)明确能量流动的特点;(2)明确信息传递的作用。【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某一营养级的第2题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约是其上一营养级的10%~2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但并非对所有捕食者都有利;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与生物的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答案】A2.(2010·山东·T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思路提示】(1)明确恒温与变温动物代谢强度的差异;(2)明

确能量的传递效率的含义;(3)明确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差异。【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

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哺乳动物与其

上一个营养级(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应表示为③/(①+未获

取量);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③/②值,这样才能促

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③/②值无法比较。【答案】C(1)比较比较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来源太阳能生物圈生物或非生物途径食物链或食物网多种途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

递减反复利用、循环

流动引起生物发生生

理或行为的变化范围食物链各营养级

之间群落与无机环境

之间生物与生物或生

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联系共同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关系图例(如下图所示)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②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种基本功能,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三者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群落的繁衍,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下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

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量为y,那么x

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y=90ax+10xB.y=25ax+5xC.y=20ax+5xD.y=10ax+10x【解析】本题考查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有关的计算问题,明

确题干中的“至少”和各种食物的比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由题意“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答案】C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图中的生产者是1,只包括全部的绿色植物B.碳元素在图中1、2、3、4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C.图中3是分解者,它通过呼吸作用将含碳有机物最终分解

成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图中1→2→3可构成食物链【解析】图中1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光能细菌、化能

细菌等),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无机环境,5是呼吸作用,6

是光合作用(主要)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在1、2、3之间以有机

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传递。【答案】C3.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破坏,下图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

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1)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由图可知,

营养级

(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2)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3)若某村落由于自然灾害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得到外界援助,但

尚可农耕及畜牧养殖,此种状态下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例如,若

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可供养的

人口数量将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解析】(1)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流出肉食动物

的总能量-流入肉食动物的总能量=(肉食动物呼吸消耗的热

能+流入顶位肉食动物的能量+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肉食动物未利用的能量)-(植食动物同化的总能量+补偿输

入植食动物的总能量-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热能-植食动物未

利用的能量-植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2.1+0.25+0.05+

5.1)-(14+2-4-9-0.5)=5(103kJ·m-2·a-1);补偿输入到植食动物、肉

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能量分别为2、5、12,进而可知,营

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2)在人为

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植食动物)与第三营养级(肉食动

物)之间的传递效率=从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的总能量/流

入植食动物的总能量=(2.5÷16)×100%≈15.6%。(3)人因摄

食植物性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植物→人;人因摄食(草食)动

物性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植物→草食动物→人。假设现在村落中人们获得的总能量为A,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当

膳食结构是(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1时,需

要植物提供的能量为:(1/2)A÷10%+(1/2)A÷10%÷10%=55A,

当膳食结构是(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4时,

需要植物提供的能量为:(4/5)A÷10%+(1/5)A÷10%÷10%=28A

。改变膳食结构后节约的能量为55A-28A=27A,可以多供养

的人口是原来的27A/28A≈0.96倍。因此,改变膳食结构后,

原有能量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为原来的1+0.96=1.96倍。【答案】(1)5×103kJ·m-2·a-1较高

(2)15.6%

(3)1.96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几个易错点分析对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和相关过程的实质理解不到位是导致

出错的主要原因。正确的理解:一是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只

有3个方面,不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二是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实质

是呼吸作用;三是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对生产者而言是

“固定”而不是“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是“同化”而不

是“摄入(包括排出的食物残渣)”或“储存”。2.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图示中各种成分的判断根据①与③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①是生产者,③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①②④的碳都流向⑤,可确定:②是初级消费者;④是次级消费者;⑤是分解者。1.(2009·福建·T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

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

力稳定性就越强【思路提示】(1)明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2)明确生物多第3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样性的价值;(3)明确生态系统稳定性两种类型的影响因素。【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和功

能的协调来实现的,其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受到

破坏后越难以恢复,故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所以A、B选项正

确,D选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每种物种都维系

着它们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C选项正确。【答案】D2.(2009·天津·T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

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思路提示】(1)准确识图,找准两曲线的变化差异;(2)明确

新物种产生及次生演替的判断依据。【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气候发生变化,甲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比乙

强,①正确;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至极低,其后

由于气候条件逐渐适宜,群落经次生演替,种群类型数量又逐

渐增加,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④正确。【答案】B(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

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

力稳定性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

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量

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

弱。1.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

稳定性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弱【解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

定性。【答案】B2.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

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点种群增长率最大B.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C.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能力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要从甲、乙

、丙的相对数量变化关系和振幅的含义入手来解答该题。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点后丙数量下降,所以

A点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根据三条曲线的变化关系可确

定食物链为:乙→丙→甲。图示曲线反映了甲、乙、丙的种

群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能力。曲线的振幅越小,说明受环境影响越小,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答案】A调节方式比较内容

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

统达到和保持平衡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

态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

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

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

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

的数量变化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

状况加剧正、负反馈调节的比较图示

1.(2008·广东·T16)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

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思路提示】(1)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2)明确各选

项所述产生的结果。【解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C第4题生态环境的保护2.(2011·江苏·T29)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

、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

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

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

方式称为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

起到对水体的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

交换,其目的有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进行调控。【思路提示】(1)明确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设计原理;(2)明

确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解析】(1)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少,恢复力稳定

性高。水体受污染后生物死亡导致微生物数量增加,促进水

体溶氧量下降,导致鱼类等死亡,又进一步促进环境恶化,说

明调节过程中,最初的变化经调节后变化更大,从而说明该调

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2)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与传统养

殖池塘相比,新增加的是生态塘和潜流湿地的工程设施。栽

植水生植物或放养滤食动物,可促进对N、P的利用,从而达

到水体自我净化的目的。(3)前一池塘的上层水流流入后一

池塘底部,使得水层充分与植物和动物接触,从而增加水的溶

氧量和提高饵料利用率。(4)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

容易升高,这样后面池塘的N、P含量越来越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植物、动物生存。(5)该养殖系统经过各个

养殖塘后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N、P,因此可通过排出部分

水,再补充其他水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大小

进行调节。【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