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规范DL/T5046-2018》详细解读1总则2术语3废水综合利用4废水收集和贮存5化学废水处理6脱硫废水处理7灰水处理contents目录8含油污水处理9生活污水处理10含煤废水处理11IGCC气化与净化废水处理12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13废水排放和监测14其他要求附录A电厂排水及废水水质资料contents目录附录B设备、构筑物及管道材质与内防腐附录C废水处理系统在线仪表配置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contents目录011总则保护环境规范发电厂废水治理,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废水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发电厂的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体健康避免废水对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1.1目的和意义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等各类发电厂的废水治理。包括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等。发电厂类型废水来源1.2适用范围确保废水治理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二次污染。安全原则在满足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经济原则根据发电厂的实际情况和废水特性,选择适用的治理技术和设备。适用性原则考虑废水治理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1.3设计原则022术语定义指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包括冷却水、化学废水、生活污水等。特点发电厂废水通常含有较高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2.1发电厂废水2.2废水治理定义指对发电厂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回用或排放的全过程。目的废水治理的目的是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定义指对发电厂废水治理工程进行设计时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0102作用设计规范是确保废水治理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重要保障。它包括废水治理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设计规范也是政府部门对废水治理工程进行监管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发电厂废水治理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2.3设计规范033废水综合利用废水综合利用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电厂应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和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废水综合利用方案,并纳入全厂水务管理计划。废水综合利用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要求。3.1一般规定发电厂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回收用于生产、生活杂用、绿化、消防等,但应符合相关水质标准的要求。废水回收及利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监测和控制措施,确保废水处理效果和综合利用的安全性。对于不能直接利用的废水,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同时,应积极探索废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提高废水综合利用水平。废水回收及利用设施的设计应满足处理工艺的要求,并考虑处理设施的检修、维护和管理等因素。3.2回收及利用044废水收集和贮存03防止泄漏对收集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废水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01分类收集根据废水来源和性质,将废水分为不同类别进行收集,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含油废水等。02收集系统设计合理的废水收集系统,包括收集管道、泵站等设施,确保废水能够及时、顺畅地收集起来。4.1废水收集123建设符合规范的废水贮存设施,如废水池、废水罐等,确保废水在贮存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贮存设施根据废水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合理的贮存时间,避免废水在贮存过程中发生变质或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贮存时间对废水贮存设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围栏、警示标志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安全措施4.2废水贮存055化学废水处理化学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化学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纳入发电厂总体规划,并与发电工艺相协调。处理设施的选择应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1一般规定化学废水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主要处理和深度处理等部分。主要处理是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调节水质,以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性。深度处理是进一步提高废水水质,以满足特定要求或实现废水回用。5.2系统设计0102045.3设备选择设备选择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并满足处理工艺的要求。主要设备应有可靠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并易于维护和检修。对于易产生腐蚀、结垢等问题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应满足现场运行管理的需要。03化学废水处理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并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处理设施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以满足操作、检修和运输的要求。管道和阀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并考虑防腐蚀、防冻等问题。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噪声的处理设施,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010203045.4布置要求066脱硫废水处理03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气等应得到妥善处理或处置,避免二次污染。01脱硫废水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优先考虑回用。02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的要求。6.1一般规定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中和、沉淀、絮凝、澄清、过滤等单元,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系统设计应考虑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应与其他废水处理系统相协调,确保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6.2系统设计关键设备如泵、阀门、搅拌器等应考虑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适应脱硫废水的高腐蚀性和高含固量特点。设备选型应考虑其维修性和更换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脱硫废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6.3设备选择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尽量减少占地面积。管道布置应避免死角和盲管,确保废水在处理过程中的流畅性。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间应留有足够的操作和维护空间。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周围应设置围堰或排水沟,防止废水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6.4布置要求077灰水处理灰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排放标准,确保环境安全。灰水处理设施应与发电厂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灰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渣等应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7.1一般规定灰水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处理及后处理等环节,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处理环节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生物处理等,确保灰水达标排放。7.2系统设计预处理环节应包括格栅、沉砂池等设施,去除大颗粒杂质,减轻后续处理负荷。后处理环节应包括消毒、过滤等设施,进一步提高灰水水质。01灰水处理设备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满足长期稳定运行要求。02关键设备如水泵、风机、搅拌器等应选用可靠品牌,降低故障率。03设备选型应考虑处理工艺要求、处理规模、场地条件等因素,确保设备适用性。04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确保安全稳定运行。7.3设备选择7.4布置要求灰水处理设施应靠近灰水产生源,缩短管道长度,降低投资成本。管道布置应避免死角、盲管等不合理现象,确保灰水顺畅流动。设施布置应紧凑合理,节约用地,方便操作管理。设施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护栏等安全设施,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088含油污水处理123含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设计时应考虑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应根据含油污水的来源、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8.1一般规定8.2系统设计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应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主要处理阶段应选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如重力分离、气浮、生物处理等,以去除污水中的油分和有机物。后处理阶段应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达到排放标准。8.3设备选择01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处理工艺的要求,并考虑设备的性能、效率、耐用性和维护方便性等因素。02对于重力分离设备,应选择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的设备。03对于气浮设备,应选择气泡细小、上浮速度快、处理效率高的设备。04对于生物处理设备,应选择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污泥产量少的设备。2014010302048.4布置要求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应紧凑、合理,方便操作和维护。对于易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应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处理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方便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阀门和计量仪表,方便调节和监测水流量。099生活污水处理010203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与发电厂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和再生水利用等法规、政策及标准的要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和环境容量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和技术。9.1一般规定01预处理单元应包括格栅、调节池等设施,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均衡水质水量。生物处理单元应选用高效、节能、低耗的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并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深度处理单元应根据需要选用过滤、消毒、膜分离等工艺,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单元,并根据需要配置污泥处理与处置、臭气处理等设施。0203049.2系统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应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效率高、能耗低、维修方便的产品。关键设备如水泵、风机、阀门等应选用可靠的品牌和型号,并考虑备用和互换性。设备选型和配置应考虑处理工艺的要求和现场条件,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9.3设备选择ABCD9.4布置要求处理构筑物应按流程顺序布置,并考虑管线短捷、操作方便、维修管理便利等因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设施周围应设置绿化带或隔离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施内应设置必要的计量、监测和控制系统,确保处理效果可实时监测和调整。1010含煤废水处理
10.1一般规定含煤废水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废水处理后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含煤废水处理设施应与发电厂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10.2系统设计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主要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预处理环节应设置格栅、沉砂池等设施,去除废水中的大块杂物和砂粒,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主要处理环节应根据废水水质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混凝沉淀、生物处理等。深度处理环节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提高废水回用率。10.3设备选择设备选择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确保设备性能满足废水处理要求。设备材质应耐腐蚀、耐磨损,适应含煤废水处理环境。关键设备如水泵、风机、搅拌器等应具有高效节能、低噪音、长寿命等特点。设备安装和维护应方便,降低运行成本。含煤废水处理设施应靠近废水产生源,减少输送距离和能耗。管道布置应避免死角和盲管,确保废水顺畅流动。设施周围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雨水和生活污水进入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设施布置应紧凑合理,节约用地,方便运行管理。10.4布置要求1111IGCC气化与净化废水处理IGCC气化与净化废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废水处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废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11.1一般规定应合理设置废水收集池或调节池,确保废水能够均匀进入处理系统。废水收集系统针对IGCC气化与净化废水特点,选择适当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方法。处理工艺选择应设计合理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案,避免二次污染。污泥处理与处置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自动化控制11.2系统设计设备性能选择的设备应满足处理工艺要求,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设备材质根据废水性质和处理工艺要求,选择耐腐蚀、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的材质。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调试过程中应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处理效果。11.3设备选择11.4布置要求废水处理设施应合理布局,方便操作和维护,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根据地形和处理工艺要求,合理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管道布置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弯头和死角,方便清洗和维修。废水处理设施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管道布置安全防护1212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设计前应充分调查垃圾电站渗沥液的水质、水量及其变化情况,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工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12.1一般规定12.2系统设计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系统应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确保全面去除污染物。生物处理环节可采用厌氧、好氧等生物反应器,有效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预处理环节应设置格栅、调节池等设施,去除大颗粒物质并均衡水质水量。深度处理环节可采用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关键设备如泵、风机、搅拌器等应选用可靠品牌,降低故障率。设备选型和布局应充分考虑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方便日常管理和维修。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设备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12.3设备选择112.4布置要求垃圾电站渗沥液处理站应远离居民区和敏感区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处理站内各构筑物应根据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管道短捷、顺畅。站内道路、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应完善,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处理站应设置必要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进出水水质和处理效果,确保稳定运行。1313废水排放和监测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和法规要求。废水治理设施应确保稳定运行,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废水排放口应规范化建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13.1一般规定13.2水量水质监测与控制应建立定期的水量和水质监测制度,确保废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监测项目应包括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废水治理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13.3核电厂常规岛非放射性废水槽式排放排放槽应具备一定的容积和防腐能力,以满足废水排放的需求。应对排放槽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槽式排放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废水能够顺畅排出。排放槽应设置液位控制装置,防止废水溢出或干涸。1414其他要求药品应分类贮存,避免相互反应或污染,同时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药品的计量应准确可靠,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且应定期校验计量器具。对于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的药品,应采取特殊的贮存和计量措施,确保安全。14.1药品的贮存和计量14.2管道及阀门管道设计应合理布置,减少弯头和死角,降低流体阻力。阀门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损、密封性能好的产品,且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修的位置。管道和阀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01对于易腐蚀的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如涂覆防腐涂料、采用耐腐蚀材料等。02防腐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且应考虑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方便性。03定期对防腐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14.3防腐设计仪表应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产品,且应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控制系统应可靠稳定,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高废水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对于重要的仪表和控制设备,应设置备用系统或冗余配置,确保其连续稳定运行。14.4仪表和控制15附录A电厂排水及废水水质资料包括机组运行过程中的锅炉排污水、化学水处理系统排水、工业冷却水排水等。经常性排水包括机组启动排水、事故排水、停炉保护排水、化学清洗排水等。非经常性排水电厂排水分类电厂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如煤粉、灰尘、金属氧化物等。悬浮物含量高由于电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燃料和润滑油,因此废水中常含有较高的有机物。有机物含量高电厂废水可能呈现酸性或碱性,对处理设备和管道造成腐蚀。酸碱度不稳定部分电厂废水温度较高,不利于生物处理。温度较高废水水质特点表示废水的酸碱度,对废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有重要影响。pH值反映废水中悬浮固体的含量,影响废水的清澈度和处理效果。悬浮物(SS)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衡量废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反映废水中氨的含量,对废水处理工艺和排放标准有重要影响。氨氮(NH3-N)废水水质指标16附录B设备、构筑物及管道材质与内防腐123包括碳钢、不锈钢、塑料等,根据废水性质和处理工艺选择。常用设备材质采用涂料、衬里、电镀等方式,防止设备内部腐蚀。设备内防腐措施考虑废水腐蚀性、设备使用寿命、经济性等因素。设备材质与防腐的选择原则设备材质与内防腐03构筑物材质与防腐的选择原则考虑构筑物使用环境、耐久性、安全性等因素。01构筑物材质包括混凝土、砖石、钢筋混凝土等,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02构筑物内防腐措施采用防水涂料、耐酸碱涂料等,增强构筑物内部防腐蚀能力。构筑物材质与内防腐包括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等,根据输送介质和压力选择。常用管道材质采用涂料、衬里、阴极保护等方式,防止管道内部腐蚀。管道内防腐措施考虑输送介质腐蚀性、管道使用寿命、经济性等因素。管道材质与防腐的选择原则管道材质与内防腐17附录C废水处理系统在线仪表配置用于监测废水处理系统中各关键节点的流量,如进出水口、回流口等。适用范围根据测量介质、量程、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流量计,如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选型原则流量计应安装在直管段上,前后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管段,以保证测量精度。同时应避免安装在有振动、强磁场干扰等地方。安装要求流量监测仪表适用范围01用于监测废水处理系统中各关键节点的水质指标,如pH值、浊度、电导率、溶解氧等。选型原则02根据测量原理、量程、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仪表,如pH计、浊度计、电导率仪、溶解氧仪等。安装要求03水质监测仪表应安装在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上,取样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应注意取样管路的清洗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精度。水质监测仪表选型原则根据测量介质、量程、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压力监测仪表,如压力表、压力变送器等。适用范围用于监测废水处理系统中各关键节点的压力,如泵出口、阀门前后等。安装要求压力监测仪表应安装在流体稳定的地方,避免安装在有脉动或冲击的地方。同时应注意取压口的位置和取压管路的安装,以保证测量精度。压力监测仪表适用范围用于监测废水处理系统中各关键节点的温度,如进水口、出水口、反应器内等。选型原则根据测量原理、量程、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温度监测仪表,如热电偶、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典型案例与创新模式研究
- 2025版大型商业综合体水电安装工程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合同:地方政府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3篇
- 2025版学校食堂承包合同包含食品安全培训与监督3篇
- 2025版微信公众号与电商平台跨界合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绿化苗木培育与种植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信息服务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便利店加盟店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广告宣传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品牌授权及区域保护合同3篇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2024年食品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全屋整装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学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GB/T 44423-2024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2024年中考英语专项复习:传统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表达)(含答案)
- 音乐培训合同与培训机构的合作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图文类内容的打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