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中山大学《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中山大学《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中山大学《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中山大学《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2年中山大学64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64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山大学646新闻传播学基础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山大学646新闻传播学基础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山大学64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

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中山大学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

考研真题及详解

附录赠送资料(非售卖内容,仅供

参考)

2008年中山大学838传播学考研真题

2009年中山大学851传播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09年中山大学852传播学概论考研

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中山大学846传播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10年中山大学847传播学概论考研

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山大学848传播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2011年中山大学849传播学概论考研

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64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2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简答题(四选三,每题l5分,共45分)

1.你如何看待新闻的客观性?

答:(1)客观性作为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在20世纪初的美国首先提

出。美国新闻界在经历了“党派报纸”的黑暗年代后提出这一理念。他们

认识到,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任意歪曲客观事实,只能败坏报刊的生

于,从而失去读者。因为读者最关系和注重的是新闻事实,而不是借题

发挥的观点,于是客观报道的后号应运而生:“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

见”。竭力排除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和选择性成为严格的新闻信条。

(2)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传播者思想烙印

的客观事实,但它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来面目。

①新闻客观性来源于客观事实并作为新闻事实的属性而存在,它与主观

性的对立统一中得以实现,避免那种仅仅把新闻客观性归于客观事实的

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②不能随意改变新闻事实的客观本质,新闻主观性始终为新闻客观性所

规范和制约,避免了西方新闻学者那种仅仅把新闻客观性归结于新闻传

播者“客观态度”的主观主义倾向。

(3)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当遵从新闻客观性原则,并且把它作为自

己的行为准则。要客观地报道新闻,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闻工作者要舍弃个人对事实的主观看法,尽可能的用公平、客观的

眼光看待事实,并且用平实、中立的语言来报道。

②新闻工作者应该在辨别并确认消息来源的真实和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

之后再报道出来。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从网络上获取消息后就立即报

道,看似获得了独家,但很多时候只是假新闻,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

响。

③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不应该带着党派色彩和牵扯个人利益;

而是应该保持中立,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是客观

地说出事实。

④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让自己的报道引起受众的注意,常常运用一些耸

人听闻的词语,或者歪曲事实,或者隐瞒部分事实,完全违背了新闻客

观性原则。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用词,尽可能地做到客观的叙述

事实。

2.格伯纳“培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是通过

怎样的研究获得的?

答:(1)“培养”理论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

本观点具体如下:

①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

会有一种“共识”,也即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

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

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

实现协调。

②提供这种“共识”是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

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

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③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

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

制度的“文化武器”

④“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无论多么重大

的事件或问题,不经电视报道就很难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所认知;反

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

目的“重大事件”。

⑤电视节目尤其是“描述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中包含着大量的虚构因素,

一般受众很难将这些虚构与现实区别开来,而容易把虚构当作现实来接

受。在现代人的头脑中,电视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

了很大的混淆。

(2)“培养”理论通过如下研究获得:

①为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1976年,格伯纳等人就电视的接触量与人们对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之间

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这项调查结果说明,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

或卷入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但许多人却认为这种可能性在10%

以上,这一估计大大超过了客观现实的可能性而更接近于电视画面中

的“社会景象”。

而且,无论人们的社会属性如何,属于什么性别、职业和年龄层,电视

接触量越大,这种倾向也就越明显。他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电视节

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

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

不安全感越强。

②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

影响。

根据一系列实证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

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

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

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

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

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3.框架理论(flamingtheory)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并用其举例分析。

答:(1)框架理论的含义

贝特森认为框架是指就如何理解彼此符号,传受双方相互约定的诠释规

则。戈夫曼认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

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

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框架是人们解释外在真实世界的心理基模,用来作为了解、指认、以及

界定行事经验的基础。框架一词深受麦克鲁汉的影响,探讨世界经验的

组织方式,是理解社会事件时的基本参考架构。

(2)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来自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和微观层面

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①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特定的诠释框架来理解日

常生活。通过对于社会角色、社会情境的诠释,使人们能够了解特定行

动场景中自己应有的交往行为和表现,从而协调与他人的行为,使日程

生活井然有序。框架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

期望,这即是象征互动视角。

②心理层面的研究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信息和建构信息的方法。人们倾

向于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去体验现实,并根据这种框架采取行动,从而

建构现实,这即是预期理论。

③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它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

畴。新闻媒介框架在戈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心理学层面的预期理论视

角的基础上得来。新闻媒介框架由瑟尔斯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介倾向于

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造议题。

(3)框架理论运用

①新闻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信息,将受众

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长期的狭隘的

程式化的报道难免会产生刻板印象,框限了受众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活

动,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

②但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建构社会现

实的。因此,在社会现实的建构中,存在着新闻工作者的框架和受众个

体的框架,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4)案例分析:框架理论在农民工报道中的运用

新闻媒体在农民工的新闻报道具有以下几种新闻框架:

①“农民工欠薪”的常态化框架。

从2001年开始,农民工工资问题成为农民工报道的首要议题。这个议题

从2001至今,始终是农民工新闻报道的最高频词语搭配,“拖欠”、“克

扣”、“维权”、“合法权益”都是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延伸。

②农民工报道的“问题化”框架。

近年来,对农民工的报道始终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农民工报道的“问题

化”成为农民工新闻的又一框架。农民工的诉求包括工资、医疗、社

会、子女教育、创业、民生等一系列的问题。

③农民工的弱势身份固定化。

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建构了农民工一个始终弱势的身份。近年来,虽然

农民工的诉求有了变化,从原先的工资诉求到后来的生活诉求、子女教

育诉求等等,但本质上农民工始终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

4.简述发展传播学的主要内容。

答:(1)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①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

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

是其中一种。

②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化理论基础上的。在

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式:国家发展

等于现代化、现代化等于经济增长。而历史证明,将现代化狭隘地理解

为经济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倾向于重新定义现代

化。发展传播学研究的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的作用。

(2)发展传播学的基本观点

①丹尼斯·麦奎尔: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

a.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

重要的位置上。

b.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

c.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②威廉·哈森:发展传播学具体化的5个方面:

a.所有大众传播工具都应由政府进行调动,完成支援国家建设这一伟

大任务。

b.媒体因此应该支持政府,而不应对它挑战。因此可以根据社会发展

的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

c.信息(或真相)因此成为国家财产,它是一种稀有的国有资源,必

须被用来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目标服务。

d.一个暗含、并不经常被表述的观点:当大多数实行发展理念的国家

仍不得不面对包括疾病、文盲以及种族在内的种种问题时,个人言论自

由及其他公民权在这些问题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着边际。

e.这种提倡媒体应接受指导的理念进一步表明,在控制外国记者进出

国境,以及穿越国境的新闻流动进行控制方面,每个国家都拥有至高无

上的权力。

(3)发展传播研究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研究:进化论范式。

将发展和传播看做是从传统社会结构转变为现代社会结构的过程,并假

定运动、变化和转化,导出相应的阶段。传统社会的人要变成现代人,

必须改变或调适其态度和行为,已转向现代化的个体,而这种转变是借

助传播来完成的。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勒纳、施拉姆和罗杰斯

等。

②第二阶段研究:对旧范式的批判。

发展传播理论一度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制定传播政策的理论依据,但经

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这些理论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参考价值,同时

也不乏局限性和片面性。据此而制定的政策,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

果,而且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和消极效果,不少发展中国家遇到了意想不

到的困难。传播学界开始反思早期的理论,以勒纳、施拉姆为代表的第

一代发展传播理论范式,受到质疑和修正。

③第三研究阶段:新范式的兴起。

a.80年代以来,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为发展传播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其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b.研究者进一步肯定大众传播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普遍以多元的立场对待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选

择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和道路,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发展传播模

式。在批判学派的影响下,发展传播学者更重视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传播

的影响,进一步意识到传播无法独立产生效果,从而把传播视为整个社

会发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传播事业的发展,必须

以其整体发展政策、战略为前提

二、论述题

A组题:请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来回答(每题35分,共70分)

1.请联系实际简述新闻和宣传的异同。

答:(1)新闻和宣传的不同点

①新闻注重事实性,宣传注重思想性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而宣传对于事实的选择则不同,宣传的

事实,是为了宣扬传者的思想和观点,为了体现思想性而在报道选题、

范围和内容上有所取舍。

②新闻注重新鲜性,宣传注重重复性

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鲜有看点,老生常谈的内容丝毫不能吸引受众的眼

球。宣传则是为了使受者对于某种思想的印象不断加深,达到宣传效

果。这决定了在宣传手段上,传者需要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对公众进

行重复性的传播。

③新闻注重时效性,宣传注重时机性

新闻要反应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事物。这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线。离开了时效性,新闻便成为明日黄花,成为旧闻了。对于宣传而

言,把握宣传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在恰当的时机合适地发布某些信息,

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是即时的。对于宣传

者而言,信息的时效性要服从于时机性。

④新闻注重受众的需求,宣传注重传者的操控

在新闻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满足受众需求是新闻报道的趋势之一,新闻

的选择,特别是对于软新闻的选择,是为了引起受众的关注,产生较大

的社会效应。而宣传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是掌控受众的思想,同时

向他们宣扬并接受传者的思想或观点,并不是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行

为。

⑤新闻注重信息平衡,宣传注重突出重点

新闻的责任是在传播信息时,沟通各方,在对事实进行报道时,追求完

整和全面。但宣传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传者在宣传行为中,会有意无意

地忽略掉某些事实,而突出某些重点。这些重点是为宣传思想和观点服

务的。

(2)新闻和宣传的共同点

①新闻始于宣传。纵观新闻史的长河,无论是中国的《邸报》还是外国

的《威尼斯公报》,早期的报刊都是政治或宗教集团的宣传工具。

②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它们都属于传播的范畴。

③现代宣传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宣传作为一种传播活动,理论上可

以通过各种传媒进行,而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活动是现代宣传的独特之

处。

2.请以《南方周末》、CCTV《焦点访谈》或其他媒体或栏目为例,谈

谈舆论监督的内涵、功能,及其在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局限。

答:(1)舆论监督的内涵

①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

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

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②监督舆论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

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经过传播而形成社会舆论

时,便代表着众多人的看法和意志,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③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

式,其主要监督方式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发内参等,但其核心

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

a.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环节:一是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

形成舆论的事实和情况,使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充

分的了解;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

有关人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b.在信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舆论批评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人们对

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论辩、辩驳乃至争论,即众多个体意见的充分互

动,最终达到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

意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整个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2)舆论监督的功能

①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表现有三方面:a.表现在它对社会

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检测作用;b.表现在对社会发展过程

的监视;c.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效果评价。

②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

节、疏导和重新整合,充当社会公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传达呼

声,宣泄积怨,平衡心理,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

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③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非强制性的软控制,通

过舆论、宣传、教育等手段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

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它能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模式,调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时揭露

和批评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如《南方周末》的《山西“割舌事件”真相

调查》、《三秦反贪第一案》等。

④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权力的

设限和抗衡上。

(3)舆论监督的现状——以《南方周末》为例

①南方周末批评报道的主体是大量有关新闻事件的深度调查,偏重于对

一个个案例的独家报道,强调挖掘案例的来龙去脉和事实真相,因此影

响力大、可读性强的大案要案报道及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成为该报头版头条题材的两类主要内容。

②记者在个案调查中陈述新闻事实,并引述背景、案卷材料和当事人的

介绍加以证明,引用专家观点站在客观中立立场上进行评述的内容较

少。但新闻材料及事实的选择并不能掩饰记者报道的倾向性,而且在报

道事实非常准确的情况下,编辑对新闻的处理也乐于显示这种倾向性,

这种报道方式使报道能够把读者带入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新闻场”,时而

令人拍案而起,时而令人潸然泪下,时而令人压抑无语。

③南方周末不遗余力地报道大案要案,不但树立起了“新闻界良心”的标

杆,迅速提高了公信力,而且由于其在报道中体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建

立在理性调查、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同情弱者的倾向,也被读者誉为“弱

势群体的代言人”。

(4)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局限

①媒介官方化,新闻舆论监督依然脆弱。新闻舆论监督对象级别低,只

敢打苍蝇,不敢打老虎。

②新闻舆论监督介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道德等相关社会领域的深

度还远远不够,对一些重大事件,重大问题还不敢触及和报道。舆论监

督缺席、逃避现象时有发生。

③舆论监督报道不及时,许多新闻事件是在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得出结

论之后才作的报道。

B组题(每题35分,共70分)

3.以传播政治经济学或批判文化研究学派为例,谈谈该学派主要关心

什么问题?在今天中国的语境下,它可以帮助你提出哪些有意义的研究

问题?

答:(1)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起源和发展。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承了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学术精髓,试图将传

播现象放在一个更广泛的历史、经济和社会背景下来研究,探讨媒介和

传播系统如何强化、挑战或影响现有的阶级与其它社会权力关系。

与经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传播制度和传播生产问题的研究相反,

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心任务是“研究资本的逻辑是如何塑造文化工业的结

构与内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强调结构性因素与劳动过程,尤其是经

济因素对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审视所有权、支持机制(如广告)和

国家政策对传播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影响。

传播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①分析政治经济压力与

限制对传播与文化实践主义制度下资本是如何左右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的;②研究传播产业在信息化全球资本主义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上升地

位。

(2)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

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

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

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政

治经济学派关注的焦点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

会后果。他们认为,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正是垄断资本控制着文化生

产和流通的明证,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

识形态和统治权力。

(3)在今天中国的语境下,许多媒体都实现了转企改制,在这个过程

中,垄断的问题将逐步出现。在这种情形下,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来看,如何才能有效控制资本对媒介的控制,怎样才能让媒介保持内容

制作和传播的独立性,如何保证媒介声音的多元性,这些都是将来可以

研究的问题。

参考答案二:

(1)传播研究的批判学派所关心的问题

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批判文化研究学派都是传播的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

济学在北美、欧洲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都颇有影响,它和起源于英国、着

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文化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的文化研究一

道,形成西方传播学领域的批判学派。

①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

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

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

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②政治经济学派关注的焦点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

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正是垄断资本控制着文化生

产和流通的明证,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

识形态和统治权力。

③传播政治经济学是西方传播学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它完全有别于

美国的经验学派,它着重分析西方传播体制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运行

过程,从而揭示文化工业的复杂性和通过资本实现的文化活动对社会过

程的影响。通过对传播的所有权、生产、流通和受众消费等层面的分

析,传播政治经济学试图展现传播的社会权力关系。

(2)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①在今天中国的语境下,许多媒体都实现了转企改制,在这个过程中,

垄断的问题将逐步出现。在这种情形下,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

看,如何才能有效控制资本对媒介的控制,怎样才能让媒介保持内容制

作和传播的独立性,如何保证媒介声音的多元性,这些都是将来可以研

究的问题。

②随着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电信从中型、通常是家族控制的企业演变

成20世纪工业秩序中的大企业,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分析传播业的产业

结构和资本积累过程,以及大型传播公司的权力运用问题。从传播的生

产层面入手,传播政治经济学考察传播企业的扩张、广告对传媒结构和

内容的影响、传播业的垄断与集中及其与更广泛的政治经济权力部门的

关系。

③随着国家在传播中的角色扩张,传播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分配

者、和规则制定者,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关注国家在构建民族国家的电

信、广播和信息体系中的角色,并对以公共政策和市场为基础的不同管

制方法所带来的政治与社会文化结果进行评估。传播政治经济学偏向于

支持要求扩大公众介入和控制传播体系的社会运动。随着以市场化、自

由化、私有化、全球化和放松管制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兴起,传

播政治经济学者又探讨这个过程兴起的制度和结构根源和社会影响。近

来,随着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的不平等结果的加深,传播政治经济学者

探讨如何以公共领域、公民社会和社区传播的发展来改变传播权利不平

等的问题。

④鉴于西方大国在传播领域的权力向世界其它国家的扩张,信息技术日

新月异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机构在传播政策和制度的塑造方面

所起的作用不断加强,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国际与跨国传播中的权力关

系、传播与社会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媒体全球化与民主化、市民

社会的兴起与全球媒体治理等问题,而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争论一直

延续不断。

4.关于互联网新媒体是否促进了民主,是今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和转型国家都非常关心的命题,请结合相关理论和实例谈谈你的看

法。

答:参考答案一:

(1)互联网媒体的含义和优势

①互联网新媒体又称“网络媒体”,是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

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

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媒体相对

于早已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又是“第四媒体”。从严格

意义上看,互联网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

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②与其它媒体比较,互联网多媒体主要有以下优势:

a.传播范围最广:全球性

传统媒体无论是电视、报刊、广播还是灯箱海报,都不能跨越地区限

制,只能对某一特定地区产生影响。但任何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分布在

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都可以在他们的计算机上看到。

b.信息数据庞大:全面性

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包括影象、动画、声音、文字;庞大的信

息数据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等各行各业。

c.操作方便简单:傻瓜化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聊天等功能即时实现,具有傻瓜化的

易操作性。

d.交互性沟通性强:全动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

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商也可

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以往用户对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大多

是被动接受,不易产生效果。

e.成本低、效率高:最经济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

也不菲,而网络由于成本大大降低,成为最经济的传播方式。

f.强烈的感官性:全接触

多媒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

声、像的形式,传送大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

服务。

(2)互联网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公共舆论是民主社会的基础。在传统媒体上,民众的舆论表达空间非

常有限,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使民众能自由地利用“自媒体”讨论当

前的问题,这对于扩大舆论的影响力,增强民主程度是很有利的。

②传统媒体资源有限,并且集中程度较高,民众的政治意见和建议很少

有表达的渠道。而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民众的政治表达提供了新平台。

③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而民众的政治参与程

度是民主水平的体现。2012年人大代表选举的时候,出现了不少高校学

生在微博上参加竞选的情况。他们虽然没有竞选成功,但是,微博参选

成为了一种广受关注的政治参与方式,也使民众对政治参与有了更多的

热情。

④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政治信息,有利于民众了解真

相并作出正确的政治选择。

⑤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增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促进民主发

展。传统媒体互动性差,很难构成双向传播。而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

使官民能即时的双向交流,为民众表达政治诉求和意见提供了方便。例

如,中国总理温家宝就多次通过互联网和网民沟通交流,倾听民众的声

音。

参考答案二:

(1)互联网新媒体促进民主进程

①公共舆论是民主社会的基础。传统媒体资源有限,并且集中程度较

高,民众的政治意见和建议很少有表达的渠道。在传统媒体上,民众的

舆论表达空间非常有限,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众的政治表达提

供了新平台,使民众能自由地利用“自媒体”讨论当前的问题,这对于扩

大舆论的影响力,增强民主程度是很有利的。

②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而民众的政治参与程

度是民主水平的体现。2012年人大代表选举的时候,出现不少高校学生

在微博上参加竞选的情况。他们虽然没有竞选成功,但是,微博参选成

为了一种广受关注的政治参与方式,也使民众对政治参与有了更多的热

情。

③互联网和新媒体为民众提供了更丰富的政治信息,有利于民众了解真

相并作出正确的政治选择。

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增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促进民主发

展。传统媒体互动性差,很难构成双向传播。而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

使官民能即时的双向交流,为民众表达政治诉求和意见提供了方便。例

如,中国总理温家宝就多次通过互联网和网民沟通交流,倾听民众的声

音。

(2)网络表达:公民实现表达权的新形式

①新媒体产生了自由表达的社群

传播的最高价值是社群,采用平行的而不是垂直的传播途径,构成自愿

结合和网络性的传播方式,突破传统的单方向的和无反馈的传播体系,

有利于建立更加民主的社会制度。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的出现,导

致越来越多的不同爱好的群体的产生,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相互就彼此关

心与感兴趣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同一时间对共同事物交流各

自的观点。

传统的统一传播模式被传播工具的非群体化所破坏,社会公众细分为更

多的小群体。这些比较小的、分散的集团,彼此互相接受并发出大量他

们自己的形象信息,用他们的交流行为变革了促进民主政治的方式。表

达自由是民主社会的根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新媒体为网民创造了这

样一个自由表达的新渠道、新方式。在网络空间,网民既可以是信息阅

读者,也可以是信息发布者,既可以是信息消费者,也可以是信息创造

者。

②无序的网络表达会损害政治民主

a.网络表达在实现公民表达权的同时,如果缺乏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

管制,将会损害公民的其它权益。网络表达的自由、开放使其比现实表

达更加尖锐、偏激。一些极端的、不理智的、不符合主流道德标准甚至

违法的言论充斥于网上。网络群体的年轻化使非理性的声音常常占据上

风。网民的意见经常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而且常常是负面舆论压倒正面

舆论。网上的民意有可能只代表了部分利益群体的主张,甚至有可能完

全不代表民意,只是个人不满情绪的发泄。这些失真的民意,容易使民

众做出错误的判断,也可能导致政府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多数人

的利益。

b.网络表达具有强大的聚合功能,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

方式,为各种政治、社会力量在网上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这

种聚合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为非理性舆论引发群体性

事件留下了隐患。无序的网络表达不仅不能实现多数人的权利,还会威

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3)信息公开:政府满足公民知情权的新举措

①开放与民主是新媒体时代政府适应社会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是全民提供线索的时代,民众关心并调查政府在做什么,

官员遭遇全面监督和直接批评成为一种常态。新媒体的政治参与,使现

行的政府运作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冲击是革命性的,政府必须用最快

的速度应对。旧有的管控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需求。在

新媒体时代,采取压制的手段是危险的,只有公开和透明才是消除网络

谣言取得民众信任最好的方法。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官员要重新学习如

何执政。不仅要转变管理理念,重视并善待网络媒体,还要认真学习网

络知识,掌握使用网络的基本技巧和与网民沟通的基本方法,消除网络

恐惧症,避免采用堵的方法和远离的态度。

②政府和网民的双向成长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条件

在中国,网络正在进行着回归现实、干预社会、监督政府的尝试。网络

媒体的这种尝试,不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的呼应,也逐渐得到

政府公权利和代表委员的响应,正在形成一种合流的态势,积极的促进

政府的良政和善治。政府不应只满足于重视网络民意,而应将其创造性

地转化为一种新的治理手段,发挥其能量和效率,从善待、善管走向善

用。网络公民也需要更加理性和成熟。社会重大事件中,不应成为麻烦

制造者而是建设性推动者。

2013年中山大学64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4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简答题:(从以下题目中选择4道来回答)(每题20分,共80分)

1.你怎样理解新媒体?你认为新媒体的核心特征是什么?简要阐述之。

答:(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

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

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新媒体的核心特征

新媒体的特点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

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

之间的边界。

①媒体个性化突出。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

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

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受众最终接

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

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②受众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

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

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这就打破

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发布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

求;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不同,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受众有

更大的选择,可以自由阅读,可以放大信息。

③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

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

容变成“活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

全世界的信息存储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

点:可以随时存储内容,查找以前内容和相关内容非常方便。

④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

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与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

轻松地实现24小时在线。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

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摆布,而是可以

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⑤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a.传播状态的区别

——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型,变为新媒体的多点对多点型。b.主

导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变为新媒体的受众主导

型。c.受众状态的区别——由传统媒体的普通大众型,变为新媒体的

细分受众型。

2.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包括各个阶段出现的时

间、背景及主要内容)。

答:(1)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和影响力强弱的认识而言,传播效果研究大致

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为第一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

末为第一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为第二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为第二时

期;70年代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70年代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

(2)各阶段出现的时间、背景及主要内容

①早期的“子弹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

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

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

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②“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传播流”。

40年代以后,“魔弹论”的效果观受到否定。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

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

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有三个研究领域:“传播流”有三个研

究领域:“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性传播

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③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

20世纪70年代,克拉帕出版的《大众传播效果》提出了有限效果论,认

为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

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

系才能发挥作用。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

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

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革产生效果需要

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

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3.什么是数字鸿沟?其可能的社会后果是什么?

答:(1)数字鸿沟的定义

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

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它的产生,从世界范围看,就

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信息

不对称;从发展中国家看,就是由于地区、行业、所有制以及企业规模

等差异,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

(2)数字鸿沟的社会后果

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今

天,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因特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操作技术普及水平差

异,造成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巨大差距,进而影响弱势国家的经济实力

与国际竞争力;不同人群之间因为收入、受教育水平、所处地域及种族

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地对因特网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不

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机遇、待遇不等,出现“信息落差”、“知识分

隔”和“贫富分化”等问题。

数字鸿沟已不只是国家间或国家内部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的使

用、电子化服务方面差别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

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牵扯到国家或地区科

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

4.在现代民主国家,新闻是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如何理

解“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名字”这个陈述?

答:(1)民主是指全体公民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民主是保护

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

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

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2)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新闻自由源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人

类一致要求的权利。从社会文化的观点上看,言论自由是人类社会进步

必具的条件。新闻记者,和其他人类一样,要求他们必有的言论自由的

权利,同时他的任务和职责更需要他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因为他要言人

之所未言、论人之所当论。通常说新闻记者是站在时代的前面,报纸是

指导社会的,这不是对于记者的恭维,而是加重了记者的责任。

(3)新闻记者要执行他的任务,便需要充分的言论自由。通讯与言论

自由,乃是民主自由的基本要素。若没有这种自由,则失去说话自由权

的个人,必同时失去其他自由,自由既丧失,那就与奴隶无异,不能算

是国民。一个国家,如果其所统治的人民没有起码的说话自由,则其统

治必属独裁。所以争取言论和通讯的自由正就是争取民主的先着。新闻

是民主的另一个名字。

5.新兴媒体的出现总是会对旧的媒体产生冲击,请简要阐述广播、电

视和互联网出现后对报纸产生了哪些冲击?报纸如何应对,对报纸这一

媒体的形态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报纸受到的冲击

报纸传媒的出现是人类传播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产物。报纸有易保存,有

利于流传后世,携带方便,信息容量的优势,而且有些优势是目前其他

传媒都无法替代的,这使得报纸能存在于激烈的传媒竞争中,而不可能

消亡。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传播事业的发展,在报纸之后

出现了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传媒对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①广告下滑,利润缩减。由于报纸关注度的降低,报纸广告的投入逐年

下滑,经济效益越来越差。报纸是以印刷文字的形式向读者传递信息的

传媒,这意味着它对读者的文化素质和识字率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接受

过教育,目不识丁的受众是无法阅读报纸的,而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可

能会对报纸上的信息出现误读、错读的问题,最终导致信息传播没有往

传播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报纸针对的必须是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并

且对报纸传递的信息有能力正确理解的受众。

②读者及受众群的转移。报纸读者从原来单一的纸媒体受众转向多元化

的媒体受众群。报纸传递信息的方式是靠文字和图片,而文字和图片相

对于电视的声形并茂来说,就显得过于静态和枯燥,倘若信息量相同,

受众自然愿意选择声像俱美的电视传媒。

③人才的流失。和手抄时期传播比,报纸传播信息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把大量信息传到千家万户。而电台、电视台、互联网

的出现在这点上更加完善,现场直播,实况播映等方式使受众能在第一

时间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而报纸受到工作程序的影

响,不可能实现现场直播。因此在时效性和传播范围上面的优势并不明

显。很多编辑记者因为待遇的原因离开了报社去网站等地方工作。

④互动场所的转移。报纸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读者来信、读者

座谈等形式实现,报纸传媒通常通过这些形式来接受反馈信息,以更好

地调整自己的版面和报道内容,但这种方式耗时长久,而且效果不是很

好。尤其和双向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媒介相比,报纸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并不强。

(2)报纸的应对

①加强对新媒体的关注和研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明显的区别。新

媒体是以技术为引领,面向用户的一种媒体形式。在新媒体的传播范式

中,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策源地,每一个事件都能成为社会的关注

点。从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网络关注、网民意愿等成为大家关注的

焦点。网络正在逐步地走向主流。而同时,传统主流媒体,正伴随网络

媒体的兴起而逐步被边缘化。影响力的逐步减弱和社会关注度的下降,

只是其中最为显性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及早关注新媒体,研究新媒

体发展的规律和内容倾向。

②及早介入区域性网站的建设和运营。在山东,包括大众网在内,还没

有形成强势的地方性网络媒体。各种网络媒体,诸如新浪的“新闻服

务”、腾讯的“即时通讯”、网易的“电子邮件”、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

和众多的SNS社区网站都已经上升为“网络基础应用”的层面,而下一步

能够进入“基础应用”层面的网络模式,已经非常至少。基本上说,最易

于操作的就是“生活服务”网站。而生活服务,必然受制于地域性,大规

模面向全民的网站的生活服务网站是没有出路的,而相反依托于一个

市、一个县、甚至一个省的生活服务类网站确是此类网站的“王道”。

③充分发挥传统报纸内容优势。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将是

新媒体时代中最为明显的竞争武器。互联网虽然是技术引导的产业,但

是,从其文化产业的属性来说,它仍然为无法摆脱“内容为王”的运营模

式。内容,就是新媒体的魔咒,就是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里特之剑”。

报纸,将来一直扮演着新媒体“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而我们却忽视了利

用此类内容来谋取我们的利益和发展。在进军新媒体的过程中,这将是

我们最为有利的条件。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在中国社会转型的今天,你如何理解国家与传媒的关系,又如何理

解市场与传媒的关系,请选择一种或几种理论视角来阐释你的看法。

答:(1)国家与传媒的关系

在我国,推动新闻媒介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健全现代舆论监督制

度。打造传媒与政治和谐关系下的新闻媒介环境,要做到以下四点:

①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公器功能,新闻媒体通过自身得天独厚的舆论监

督加大增进了公众对媒体的介入和信任,促进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

媒体与民众沟通互动构成了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有效机制。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载体,具有公共服务性

和社会共享性,“社会公器”性质更加突出和强化。

②把握“政治传媒化”的管理策略。“政治传媒化”是媒体发展到一定历史

阶段的结果,其前提是媒体相对独立于任何政党和财团。在政治传媒化

的过程中,政治宣传要按照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和专业逻辑去传播事实。

③尊重公众的信息知情权。从传播学意义上说,媒体和受众一起共同构

成了完整的新闻传播活动。从政治传媒化的角度看,尊重公众的信息知

情权也就成为衡量政府部门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

④打造传媒生态视域下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

的政治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

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传媒所具备的影响舆

论的功能,以及它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形成所起到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

政治文明得以正确实施的重要力量。

(2)传媒和市场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完善,媒介市场化的力度也不断加

大,我国新闻业的产业属性也逐步确立起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走上

市场化道路的中国媒体相对于改革前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国抑或现在,媒体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现代

媒体发展的历史,市场化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市场是媒体发展的最大

助推力。

②市场化的过程里,特别是政党报纸向市场化报纸过渡的进程里,虚假

报道、内容媚俗、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等我们统称为“媒体失范”的现象

尤为突出,且难以避免。

③市场是媒体产生诸多问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如在上文所述,如果没

有市场化,媒体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自身难有发展。这些问题

的出现,确实归咎于市场化,是媒体市场化进程中的“附属品”。

2.你怎样理解新闻业的职业使命?如何理解其在当代中国这样的转型社

会的角色,如何理解其面临的新媒体的冲击?请选择相关理论结合实例

加以说明。

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将面临更加

严峻的挑战,新闻宣传工作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

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和道德修养,把新闻做得更权威、

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广大群众的基本诉求。

(1)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在旧中国面度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祖国,许多新闻工作者为民族的兴

亡呐喊,为人民大众的疾苦而呼号,他们不畏惧反动派的迫害,勇敢地

拿起手中笔,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甚至献出自己宝贵

的生命,如新闻战线的楷模邹韬奋、范长江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

样。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许多新闻工作者为之

欢欣鼓舞。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及时采访、报

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以鼓

舞人民、教育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新闻工作者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每逢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关头,新闻工作者总

是站在历史的前沿,吹响时代的号角。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为解决北京等地饮水的问题,国

家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牵扯到巨大的移民问题。移民问题,

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配合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实施,广大新闻工

作记者,走出办公室,离开大城市,到偏远的乡村,到基层,去实地采

访报道移民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

历史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敢

于担当,把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具有强烈

的忧国忧民意识。新的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和强烈的事业心。

2014年中山大学646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6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你如何理解新闻的客观性,你认为新闻的客观报道与新闻报道的追

求对对社会现实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吗?请结合报道案例阐述你

的理解。

答:(1)新闻客观性的含义

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

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

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它有两层意思:①内容

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

有、凭空捏造;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

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

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

见解,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2)报道中立和追求对社会的影响的关系

①新闻的客观性即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

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是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

的客观是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报

道者寓贬褒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两者并不冲

突。

②追求对社会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中表现为新闻倾向性。新闻倾向性客观

地存在于整个新闻报道之中。新闻倾向性产生于新闻传播的过程。新闻

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很多,新闻机构既无必要也

无可能都作报道。于是要进行选择。在选择事实、制作稿件、传播新闻

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态度、学术观点、价值观念、经济

利益、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是非、

褒贬、爱憎等不同的倾向。

③在阶级社会里,新闻倾向性的重要表现为阶级性、党派性、政治性。

各个阶级、集团、党派,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集团、党派,必然

会用或明或暗的手法,影响、控制新闻机构,有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制

作、传播新闻,通过新闻报道替某个阶级说话,为某个阶级的利益服

务。

④新闻的倾向性不仅表现为阶级性、党派性、政治性,还表现为思想

性、战斗性、趣味性等。凡是通过事实的报道,体现某种思想,宣扬某

种观点,批判某种现象,去影响受众的思想、行动,都属于新闻的倾向

性。

⑤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广

大读者,做到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辩证统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

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所具备的首要条件。

2.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报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有人预测2040最后一个

报纸读者将会阅读最后一份报纸,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认为数字化对

报业的冲击涉及哪些方面,未来报业可能的形态会是怎样?

答: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报纸不会消亡,但是其市场占有份额将

大大缩小。

(1)网络对报纸的冲击

网络的兴起,之所以能对传统报纸产生摧毁式的冲击,是因为它与传统

报纸媒介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

①广容性。网络中的超链接方式可以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的发布,

而且其内容不受限制,所以网络可以称得上资源最丰富的数据库。网络

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新闻链接,将同类新闻或当前消息的背景材料告知

受众,以方便受众查询。

②及时性。网络更新速度快,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编制等因素的限

制,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做到同步发送。

③交互性。报纸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网络却可以做到即时的双向

互动。网络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网络中的传者与

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受者在上一秒钟可以是传播者。

④多媒体传播。网络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来传达信息。网络

借助它们中任何一种或是几种组合进行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

的传播方式。

⑤人性化。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

容,传播者积极地把信息推向受众,受众消极地等待信息的到来。网络

中,人们有了更高的主动性、个人参与性和操作性。受众不再是被动地

接受,而是主动掌握和控制媒介传递的信息。

⑥“开放性”。网络是没有边界的,不受地域限制。

⑦“个性化”。这是互联网媒体的一个本质的特征,由于技术的局限,以

往所有的媒体都是大众化的,而互联网却可以做到面向特定的受众,面

向个人。

⑧网络中自由的表达、强有力的主张、反馈的及时以及匿名性等都让这

一新兴媒体充满了诱惑,而这些诱惑轻易地对传统报纸素来的形式构成

了威胁。

(2)未来报纸的形态

当前看,报纸经营除采取多元化发展、多媒体融合的战略外,未来

的“全真电子版”报纸的推出与发展,将成为报刊发行的最新形态。

①网络纵深发展的产物

“全真电子版”报纸,简单说就是“无纸化”的“新平面”报纸。“新平面”,

正是指替代了纸张的“电子(屏幕)平面”。美国的研究者提到,储存在

电子阅读器中的“全真电子版”报纸,可称为“电子便携式”报纸。

②“全真电子版”发行露端倪

网络迅速兴起后,国内报纸媒体也及时与网络进行了“对接”,报纸的新

闻内容及时“拷贝”到了互联网。这种纸介报纸网络化的做法,只是纸介

报纸电子版的初级形态,仅仅意味着纸介媒体的信息内容“拷贝”到互联

网上,还没有真正实现平面报纸的“全真电子版”模式。

③制约无纸化发行的因素

a.“全真电子版”技术与发行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b.世界各地民众的传统阅读习惯,目前还未有根本性改变。

c.颠覆传统的发行形态

目前,网络对民众的传统阅读习惯已经有所改变,上网人群增多,年轻

人正“远离”报纸。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学者正在研发的两种新产品――

便携式阅读器与电子纸,可能会加速民众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极大地

推动“全真电子版”报纸的发行推广,让传统媒体形式渐渐失去固有的优

势。

3.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共同继承者,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和文

化研究学派理论取向异同何在?

答:(1)两种学派的含义

①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

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

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

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

②文化研究学派又称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

S.霍尔、D.莫利等人为代表。该学派继承了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新

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

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

(2)两个学派的相同之处

①属于广义的批判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都属于批判学派,他们关注的都是媒

介存在的意义。前者注重的是“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

的宏大批判”,后者关注的则是媒介文本意义产生的要素及其受众对媒

介文本的能动解读能力。他们的媒介文化研究都是与美国传统的传播学

研究大异其趣的。

②作为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

文化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的政治参与方式,他们都通过一种学术

研究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或者解读某种文化

现象的方法。他们都以一种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且

都有着强烈的直接干预公共政策的理论冲动。

③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他们都动用了跨学科的

研究方法,有的自成一格,形成了媒介文化研究方法的鲜明特色。法兰

克福学派的成员是由哲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构成

的,他们都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从

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3)两个学派媒介文化观的不同之处:

①研究视角与旨趣的不同

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于法西斯猖獗的年代,理论上比较关心媒介文化的压

制功能;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适逢战后小人物造反的时代,研究者更加

强调媒介文化的抗争功能。

②截然不同的受众观

法兰克福学派基于对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立场,把批判

的矛头指向于资本主义文化生产(包括媒介文化生产)对大众意识的控

制方面。

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促使媒介文化研究理论开始关注媒介文化生产中

的能动力量。“他们不只是固执知识分子立场,抨击资本主义文化控

制,而且同时站在民间社会的立场,去发现民众参与对话时所具有的能

动解码实践。”

③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分野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表现出了强烈的精英主义文化价值取向,

它备受人批评的地方也在于此。法兰克福学派囿于精英立场和二元化价

值取向,对具体鲜活的媒介文本不做体验和深入研究,甚至避之唯恐不

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媒介文化的先验偏见和拒斥。

④具体方法论的差异

由于两个学派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虽然他们都是采用跨学科的研

究方法,但是他们在具体分析媒介文化现象时所运用的方法则是不同

的。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文化研究运用的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

形态批判;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方

法(主要是民族志研究方法)+符号学方法。

4.媒介对于人们认知的影响是媒介发生作用的主要方面,通过有关传

播理论的学习,你认为媒介对于认知是如何让发生影响的,请列举相关

理论,并介绍他们的基础发现。(提示区别于媒介对态度形成的影

响)。

答:阐述媒介对人认知影响的相关理论包括:

(1)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

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

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

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

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

型”;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

高、接触量大。

(2)刺激—反应理论

刺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发

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之为“枪弹理

论”或“皮下注射理论”。“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

理论形成的基础。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反应理论”机制

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

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

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

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

的反应。

(3)恐惧诉求理论

恐惧诉求又称“警种效果”,是指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

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

常见的说服方法。“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①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

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②它

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

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

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

生负面影响。

(4)“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是由霍夫兰提出的一种传播技巧。对某些存在

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一种是仅向说服

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

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

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前者能够对己方观点

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

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后者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

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

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

对方做宣传的结果。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哈贝马斯的所言的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具有什么意义?这一理论对

于我们讨论今天中国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公共意义有何启示?你如何

让理解专业新闻与公共领域概念的关系。

答:(1)公共领域的含义

公共领域是指一种概念上的、存在于社会中的“空间”,这种空间位于私

人生活领域以及倡导自身目标(有时也是公共的)的机构与组织之外。

在这个空间中,导致民意形成的公共联系和公共辩论是存在的,这些又

可以导致政治运动和政党的形成,以监督私人利益。德国哲学家和社会

学家哈贝马斯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出版《公共领域的结构转

型》一书,其核心概念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此后,公共领域成为欧

洲主流政治话语的一部分,欧美各国学者的专题性著作和论文层出不

穷,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受到高度审视。现在,媒介可能是公共

领域的主要机构,而公共领域的品质则有赖于媒介的品质而定。从极端

方面看,特定的媒介结构倾向,包括集中、商业化与全球化,都会对公

共领域产生危害。

(2)对微博微信的启发

以哈贝马斯所提出的这三个条件来反观微博,不难发现微博离真正的公

共领域还任重道远。

①微博中公众可以对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自由、平等和深入的讨论,

而不必受权力、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的约束,为公众话语权的实现提供

了有效保障。但这个空间的自由交流程度是多大呢?以当前的情况看,

仍然受到很多限制,包括权力的限制。当一种声音比较弱小的时候,权

力不会控制它。但是越来越强的时候,权力就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控

制与管理它。所以虽然自由是有的,但是自由的程度还是有限,把关人

依然起着作用。把关人依然可以通过删微博、禁止转发、评论或以某种

方式将某些内容放到更显著的位置,吸引人们的眼球等把关手段实现控

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本质上还是需要信息更进一步公开和透明化,

需要制度的建设。另外,微博可能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如近几年出

现的“水军”就是一种通过伪造民意来实现意见把关的手段,其中很多和

商业因素有关,表明微博传播受到了经济利益的侵染。

②公众具有独立人格。网络中参与者一般都是匿名的,具有虚拟性的特

征。也正是由于虚拟的特征,网民相对现实世界而言在网络世界中能自

由的发表言论。但虚拟性也滋生了很多非理性的言论。从哈贝马斯的理

想角度出发,没有实名,只是一个随便的账号就可以随便发言,当人们

不敢公开表明自己的身份时他也无法真正承担责任。因此,此时的讨论

很可能是非理性的,会消解公共领域。从这个层面而言,公众要具有独

立人格,能平等理性参与交流,本质上还是需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提高公众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以建设性的态

度参与,遵守法律制度和规范。

③自由辩论,理性公开批判达成共识。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可以辩论批

判,有些话题却不能自由辩论和批判。比如关于“钓鱼岛事件”,在微博

上显然是不能自由充分交流的。而理性批判如前文所述在当前的微博环

境中也并不乐观,加上作为普通公众要想使自己微博上的某些信息受到

关注并被广泛转发评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舆论,其实并不容易。

④哈贝马斯所说的理想的公共领域终究是一种理想,现实中会受到经济

利益和政治权力的侵染。虽然微博的出现确实使理想的公共领域成为可

能,但公共领域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终还需要体制改革和

制度的完善,需要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

(3)专业新闻与公共领域的关系(略)

2.前些年我国互联网空间的关键词是“网络问政”,打捞“沉没的声

音”,而今年8月份以来,关键词变为了“造谣传谣”、“寻衅滋事”、“揭批

大V”和治安处罚等,这种变迁折射了技术、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

关系,请结合相关理论来论述。

(1)网络问政

网络民意的凸显,一方面在于网媒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成长,另一方面

更在于执政者对于网络民意的日益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

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成为“中国第一网民”,重视程度

可见一斑。据相关调查,超七成公众认为网络表达将成中国民主建设的

新通道,近六成人认为有助于拉近政府与民众距离。

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亦风起云涌。一项

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

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回看过往,从当年的孙志刚事件到一波

三折的虎照丑闻,从黑砖窑官员的撤职、复职、再撤职到“天价香烟局

长”周久耕被立案调查,从公务员出国“考察门”到“一夫二妻”区委书记

董锋被曝光后半月成为阶下囚,网络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巨大的能量。在

网络面前,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一个全民反腐的时代已经到来。

(2)沉没的声音

2011年5月26《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评论

中说,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

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

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

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层

面,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又鲜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甚

至无法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同样薄

弱。

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

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

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所在。

(3)打击谣言,共守七条底线

2013年8月15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

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8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举行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就承担社

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七条底线”达成共识。“七条底线”是:法律

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

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4)从积极倡导“网络问政”、打捞“沉没的声音”到打击网络谣言,共

守七条底线,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舆论生态环境的变迁。

从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是这种变化得

以实现的基础性前提,媒介形态的变迁使广大网民了解并参与国家大事

的讨论成为可能。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海量性、易得

性,以及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充分保证了网民的参与热情,人人

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一些在现实

社会中有极大的影响力的各行各业的代表纷纷在网络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