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老子》四章《五石之瓠》语文基础测试 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表格里。一、选择题(一)关于《老子》四章相关题目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矜者不长

矜:夸耀强行者有志

强:顽强B.凿户牖以为室户牖:门窗常于几成而败之几:几乎C.不贵难得之货

货:财物当其无,有车之用当:当做D.埏埴以为器

埏:粘土物或恶之恶:厌恶答案:B解析:A、强:勉强而行C、当:有了D、揉合2.下列各项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余食赘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我世世为洴澼絖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答案:C解析:A、行:同“形”,形体B:泮:同“判”,分离C、①龟:同“皲”,皮肤冻裂;②累:同“蔂”,土筐D、洸:同“纩”,棉絮3.对下列各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曰余食赘行赘行:赘瘤B.其安易持持:持守C.其未兆易谋兆:显露迹象D.其微易散微:含蓄隐晦答案:D微:细微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无执,故无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客有吹洞箫者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为之于未有答案:A、解析:A、两个“之”都是取消独立性,不译B、①无:没有②无:无论C、前一个“者”是的人,后一个“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D、①于:从②于:在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死而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而败之B.千里之行

复众人之所过C.贼其君者也

不失其所者久D.凿户牖以为室

是以圣人欲不欲答案:D解析:A、而:连词,表转折B、之:结构助词,的C、其:代词,自己的D、①以:介词,把②以:介词,因此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生于毫末

毫末:极其细微的萌芽。B.复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C.故有道者不处

处:为,做。D.企者不立

企:踮着脚跟。答案:B复:弥补、补救7.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有之以为利金就砺则利B.无之以为用用心一也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屈平正道直行D.物或恶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答案:D、①物:指众人、人们②物:指人解析:A、①利:形容词作动词,方便利用②利:锋利B、①用:动词作名词,作用②用;以,因为C、①行:通“形”②行:名词,路程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见者不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B.自是者不彰以彰其咎《出师表》C.自伐者无功平伐其功《屈原列传》D.埏埴以为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答案:B解析:A、见:同“现”,显露,显现,出现B、①彰:彰显②彰:表明、揭示C、伐:夸耀D、以为:把。。。。。。制作成;把。。。。。。作为“胜”是文言中的一个重要词语,下列句子中的“胜”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胜人者有力②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③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④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⑤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⑦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A.①②⑤⑥/④/⑦/③⑧B.①②⑥/⑤⑦/③④⑧C.①②/⑤/⑥/④/⑦/③⑧D.①②/⑤/⑥/④⑦/③⑧答案:C解析:①战胜②战胜③尽、完全④承担、承受⑤克服⑥胜利、成功⑦超过⑧尽、完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有车之用B.死而不亡者寿/常于几成而败之C.故有道者不处/知足者富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答案:A解析:A、①之:代词,之“天下”②之:助词,的11.下列加点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B.自伐者无功C.胜人者有力 D.复众人之所过答案:A、不行,古义:不能远行;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不如也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答案:C、①固:顽固②:固:顽固、固执解析:A、①固:实在,确实②固:本来B、①固:本来②固:确实D、①固:本来②固:稳固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孙伏伽(人名)谏以为法不当死。B.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当是时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安步以当车长歌当哭答案:D、①当做、替代②作为、代替解析:A、①抵得上,相当于②应当、应该B、①承担②通倘,倘若,假如,表假设C、①彼、那②抵挡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凿户牖以为室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B.企者不立

不学《礼》,无以立C.故有道者不处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D.自见者不明

在明明德答案:A、以为:把。。。。。。作为/制作成解析:B、①踮起脚尖②立身之处C、①为、做②居留、占据D、①显明②彰明、彰显15.下下列对《老子》四章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答案C不是对比论证,而是比喻论证16.下列对《《老子)四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虽是要彰显自己,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假如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答案C,“自胜”比“胜人”更重要(二)关于《五石之瓠》相关题目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魏王贻我大瓢之种作《师说》以贻之B.聚族而谋之曰族庖月更刀C.裂地而封之籍吏民,封府库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答案:AA.“贻”:动词,赠送。句意: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贻”:动词,赠送。句意:写了一篇《师说》来赠送给他。B.“族”:名词,族人、家人。句意: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族”:形容词,一般的。句意: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次刀C.“封”:动词,封赏。句意:吴王划土地封赏他。/“封”:动词,封。句意: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封闭(收藏财物的)府库。D.“虑”:动词,用绳结缀。句意: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虑”:动词,担心。句意: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故选A。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坚不能自举也举:承受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买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掊:击破客得之,以说吴王说:劝说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拙:笨拙D.越有难,吴王将之将难:困难请与之与:给与答案:D、难:发兵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与越人水战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C.自伐者无功D.吴王使之将答案:A名作状,其他是名作动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吴王使之将B.剖之以为瓢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以说吴王

以盛水浆答案:D目的连词,用来(A助词,的;代词,他。B动词,作为;介词,因为。C介词,在;介词,对)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B.五石之瓠 迩之事父C.非不呺然大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相与枕藉乎舟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介词,用、拿/介词,把。B项,助词,的/助词,用于调整音节。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表转折。D项,均为介词,相当于“于”。故选D。2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的是()A.见贤思齐焉B.其坚不能自举也 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D.能不龟手一也答案:D解析:A、形作名,德才兼备的人B、形作名,坚固的程度C、形作名,大的东西D、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23.下面对“举”的意思判断全对的是()A.其坚不能自举也举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举起B.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列举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议书》)举行C.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发动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推荐D.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拿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尽答案:D解析:A、①支撑B、②施行C、①被攻占24.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一致的一项是(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请买其方百金

B.治之于未乱

仁以为己任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合抱之木,生于亳末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答案:C.状语后置解析:A、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B、状后/宾语前置D、判断/宾语前置,不能举自25.下列对课文章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四章)因此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提高难以得到的货物的价格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五石之瓠》)先生您太固执,不善于发挥事物“大”的功用C.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五石之瓠》)冬天和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吴王)于是割地来封赏他D.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想要使心意真诚的人,要先到有智慧的人那里去,智慧的人才能推究事物的原理答案:C2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说明大葫芦大而“无用”,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却反过来遭到庄子的批评。B.宋人只知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