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_第1页
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_第2页
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_第3页
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_第4页
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宿、徐”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4.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所见》《村居》《小儿

垂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儿童生活的美好。今天,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诗一一《宿新市徐公店》。

2.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指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宿新市徐公店: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3)介绍作者。

杨万里,号诚斋,南宋大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教师: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却为奸臣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杨万里的诗吸收了大量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在农村,

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那么,诗人

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

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正音。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徐公"''篱落”“疏疏”等词语,指名认读并正音。

(2)课件出示第一首诗中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4)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后临写。

(6)教师巡视指导。

3.出示全诗节奏,指名朗读诗句,检查自学情况。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学生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画面。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指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一、二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①(理解字词)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②理解诗句意思时调一下顺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板书:篱笆径)

过渡:这句诗描写的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看到的景象。作者紧接着收回视线,从远望

到了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

①(理解字词)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②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③理解诗句意思:叶子没有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④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斑。)

⑤教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

图,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画面,那就是

后两句所表达的内容。

4.学习第三、四句,理解诗句。

(1)作者抓住了哪些对象?(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2)(理解字词)走:跑。急走:快跑。处:地方。寻:寻找。

(3)理解诗句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

也找不到了。

(4)课件出示后两句动画图,引导体会。

[这两句写了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是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

使我们倍感亲切。]

5.指名读诗句,说说全诗的意思。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枝上的叶子还没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

着追逐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6.学生再次读诗句,说说自己眼前浮现的景象。

7.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的心情。

(1)指名读全诗,齐读。

(2)讨论:诗中表达了什么心情?(板书:对乡村景色和儿童生活的喜爱)

8.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什么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

诗中通过、、、这些景物来表现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

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

到了什么呢?

(1)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预设:儿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

逐着黄色的蝴蝶,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2)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

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预设:黄(绿)

3.学生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4.小结:学习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

生活的爱,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

六、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集体背诵古诗。

七、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1.练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小练笔:以“捕蝶”为题目,按《宿新市徐公店》第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儿童

捕蝶这一场景,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字词展开想象。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田园生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朝范成大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3.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没有固定的题材。

二、初读古诗,简介作者。

1.简介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

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

园杂兴》是范成大所作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

写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学生自由读古诗,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3.组内“开火车”读诗,交流学习,扫除障碍。

4.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读准字音。

杂兴稀蜻蜓

5.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回顾旧知: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弄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的意思,有哪些

方法?(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

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自学。

(1)词语意思。

①篱落:篱笆。②峡(jid)蝶:蝴蝶的一种。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养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

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这里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

笆飞来飞去。

(3)讨论、交流: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诗中描写了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蝴蝶,展现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再读古诗,回归整体。

1.学生比赛读古诗。

2.引导背诵。

(1)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的顺序背诵: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蝶蝶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3.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

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了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

彩鲜丽的画面。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景象。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

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

蜓峡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五、学以致用,自学诗词。

1.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清平乐•村居》。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

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的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2.展开想象,描述情境。

(1)过渡:这户人家虽然住的一一“茅檐低小”,但周围的环境很美一一“溪上青青草”,

翁媪之间一一“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

赖,溪头卧剥莲蓬”。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了,请同学们选

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从诗句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

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练、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描

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一一热爱、向

往、羡慕。

六、想象画面,巩固练习。

1.背诵三首古诗词,想象画面。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1古诗词三首

一”+公八+篱落一径树头(静)

宿新市徐公店,

1儿童——急走黄蝶——飞人(动)

1梅子——金黄

杏子——肥

书麦花____雪白

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X

菜花——稀

篱落——无人过

蜻蜓峡蝶——飞

一口茅檐青青草吴音翁媪

清平乐・村居

大儿中儿小儿

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采取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方式,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

教流利、有感情,然后再引导读懂诗意,理解诗中的情感,效果较好。

学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启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诗句的描述想象画面时,

反学生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生动。

思教学建议:指导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展

开丰富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准确表达。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

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

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直上书包

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间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

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下划线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①26②后③值o(4)lu6

"背"字应选择读音①至i@bei

(2)给空白处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luo;bei

(2)"?,?”,:

(3)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8),第四段:(9-11)«段意:是

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段意: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

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

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

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

确使用标点符号。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概括段意,

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

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①Iu6;②b目

(2)"?,

(3)1、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8),第四段:(9-11)o段意:

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2、段意: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

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

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主要考查给短文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天地。

特殊的面试

经过一轮轮筛选后,我们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我们五个人,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可能被聘用,

谁都可能被淘汰。正因为这样,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具悬念,更显得激烈和残酷。

早上9点钟到达面试现场。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前半个小时赶到了。忽然,一个青年男

子急急忙忙地赶来了。我们纳闷地看着他,因为在前几轮面试中都不曾见过他。他似乎有些

尴尬,然后主动自我介绍说,他也是前来参加面试的,由于太粗心,忘记带钢笔了,问我们

是否带着,想借来填写一份表格。我们面面相觑。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还半路杀出个"程

咬金",竞争岂不更加激烈?要是不借笔给他,那不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从而加大了自己

成功的可能?我们几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没有人出声,尽管我们身上都带着钢笔。

稍后,他突然瞥见了我口袋里夹着的钢笔,脸上掠过一丝惊喜:"先生,可以借给我用用

吧我一下子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说:"哦......我的笔......坏了。"

这时,我们五人中那个沉默寡言的"眼镜”走了过来,递过一支钢笔给他,礼貌地说:"对

不起,刚才没墨水了,我掺了点自来水,勉强可以写,不过字迹会淡些。"

他接过笔,十分感激地握着"眼镜”的手,弄得"眼镜"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四个则轮番用白

眼瞟了瞟"眼镜"一一埋怨他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

规定的面试时间过去了20分钟,面试室却丝毫不见动静。我们按捺不住,去找有关

负责人询问。谁料里面走出来的却是刚才借钢笔的青年人,他拍着"眼镜"的肩膀微笑着说:

"结果已见分晓,这位先生被聘用了。"他看了看我们4个人,说:"作为一家处在发展中的

公司,我们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人才。但是很遗憾,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

啊,怎么会是这样?

(1)解释词语。

①势均力敌一一

②莫名其妙-----------

(2)根据短文意思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共有5个人。

②向我们借钢笔的青年人是临时增加的面试者。

(3)5个面试者谁都没借给青年人钢笔。

④最终被聘用的是借给青年人钢笔的戴眼镜的应聘者。

(3)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我们”的()。

A.语言B.动作C.心理活动

(4)如果你就是这个公司的负责人,请写出你录取“眼镜”而不录取其他人的理由。

【答案】(1)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说不出其中的奥妙(道理)

(2)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3)A

(4)因为只有“眼镜"诚实,不自私。把钢笔借给了那个人,而其他人都怕增加竞争对手不

借给"假应试者"钢笔。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

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评价。

故答案为:(1)①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②说不出其中的奥妙(道理)

(2)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3)A

(4)因为只有“眼镜"诚实,不自私。把钢笔借给了那个人,而其他人都怕增加竞争对手不

借给“假应试者"钢笔。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3.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

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

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

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

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

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

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

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

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

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一一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A.弟弟B.同学C."我”D.爸爸

(2)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

(3)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

(4)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

语概括。

诉苦__――半信半疑__

(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答案】(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

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

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就能找到答案。

(4)、(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

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

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

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

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

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

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

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

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

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

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

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一一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

(3)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

(4)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

语概括。

诉苦一一半信半疑一一

(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答案】(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

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

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解析】【分析】(1)、(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5)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

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

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

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

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点评】(1)、(2)、(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积极生活就是爱

韩松落

有段时间,很喜欢法国电影,却对法国电影里总要出现的"爱"感到不耐烦。

以法国女歌手伊迪斯・皮亚芙生平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玫瑰人生》里,记者向坐在海滩上

的皮亚芙发问:"您对少女们有什么建议吗?""爱。您对青年们有什么建议吗?""爱。""您

对孩子们有什么建议吗?""爱。"……在法国电影里,爱是最重要的事,电影里的男人女人,

不断地告诉自己和别人,要爱,要示爱,要落实爱。后来读到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书

《爱的多重奏》,这是他在71岁时一次访谈的文字稿。此时的他,清澈洞明,对这种"爱文

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深刻的阐述。他所论述的爱,是爱情,但又不仅仅是爱情。人本来是

单个的,以单数形式存在,而爱情,却让人从"一"变"两",在这个过程里,人得打破自己身

上的封闭,试着通过另一个人的角度去看世界。两个人的爱,是"最小的共产主义单位”,但

这种形式,却是一种更大规模的集体之爱的演习,让“从两个人过渡到人民"成为可能。

在他看来,爱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得靠忠诚去维护,得不停地宣示爱意,"尽管在一开

始就己经宣布,爱仍然需要不断地被重新宣布"。而这,显然需要巨大的行动力,需要不断

激发自己身上的热情和能量,所以,他所谓的爱,是一种更朴实的态度:积极生活。去爱,

去行动,去寄托,去反省,去剔除焦虑,去解决不安,去认识命运,去抵抗死亡。

(1)短文写了里的"爱",还写了里的"爱"。

(2)"在法国电影里,爱是最重要的事,电影里的男人女人,不断地告诉自己和别人,要爱,

要示爱,要落实爱。"其中"爱"的意思是,"示爱"的意思是,"落实爱”的意

思是。

(3)"爱,是一种更朴实的态度:积极生活。"作者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积极的生活就是爱"你赞同这个观点吗?简要写出你的认识。

【答案】(1)《玫瑰人生》;《爱的多重奏》

(2)关爱、爱情;表达爱;把爱融于生活

(3)爱,是一种更朴实的态度:积极生活。去爱,去行动,去寄托,去反省,去剔除焦虑,

去解决不安,去认识命运,去抵抗死亡。

(4)赞同,用爱去感受生活,积极生活,生活就会多姿多彩,犹如那七色的花朵,带给人

浓浓的郁香。

【解析】【分析】(1)、(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

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

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玫瑰人生》、《爱的多重奏》

(2)关爱、爱情;表达爱;把爱融于生活

(3)爱,是一种更朴实的态度:积极生活。去爱,去行动,去寄托,去反省,去剔除焦虑,

去解决不安,去认识命运,去抵抗死亡。

(4)赞同,用爱去感受生活,积极生活,生活就会多姿多彩,犹如那七色的花朵,带给人

浓浓的郁香。

【点评】(1)、(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

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4)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

顺即可。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

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士白蚁行踪诡秘,为害

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

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就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小

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

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白蚊的

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工、蚊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

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

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

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对堤坝造成很大的危害。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

入蚁道、蚊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

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

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米,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F

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量必将成为现实。

(1)请为文章加个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屡见不鲜:星罗棋布:

毁于一旦:固若金汤:

(3)第二自然段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白蚁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4)文中使用是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其中的两种,并举例说明

说明方法:例子:

说明方法:例子: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A.由整体到部分B.由主要到次要C.由概括到具体D.由结果到

原因

(6)文中加线词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1)白蚁的破坏作用

(2)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

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毁

灭。;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3)日蚁种类:自蚁分工;白蚁巢穴;白蚁危害

(4);;;

(5)D

(6)不能去掉,因为对士大自然来说,这些是很平常的现象;白蚊有属于它们的地位。但

是对于人类来说,对人类有害的,就得消灭。这是相对而言的。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

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

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

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6)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故答案为:(1)白蚁的破坏作用;

(2)①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②罗:罗列;布:分布。象天

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③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

完全毁灭。④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

城河。

(3)日蚁种类;自蚁分工;白蚁巢穴;白蚁危害;

(4)略;

(5)D;

(6)不能去掉,因为对士大自然来说,这些是很平常的现象;白蚁有属于它们的地位。但

是对于人类来说,对人类有害的,就得消灭。这是相对而言的。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

7.课外阅读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报酬买的礼物一一一块德芙巧克力,就是我

平时最喜欢却舍不得买的那种。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的

表情。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家卡拉0K厅当

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一看电视就来劲,一翻

书本就打呵欠,一碰上考试就发抖。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这辈子

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便垂头不语。现在回想,

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作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

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

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

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

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一一这些优点,

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这一些的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予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

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也许,这才是他给我

的最好礼物。

(1)文中插叙的部分是第自然段,其作用是:。

(2)"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这一些的分数",请说说是哪些方面的表现?

(3)说说你对文题"儿子的礼物"的理解。

一是:;二是:;

(4)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A.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表示转折

D.表示中断

(5)下面对文意的分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多些理解和鼓励,子女对父母也应该多些理解和回报。

B.宽厚、真诚、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C.作者反思过去,认识到只重视儿子的学习成绩,以致忽视了他身上许多优点是不对的,并

表示了深深的自责。

D.在作者看来,年轻人踏入社会的首次成功,足以撑起一生的自信。

【答案】(1)3;与儿子现在的懂事长大形成对比

(2)品德、性格、能力等。

(3)指用自己的劳动报酬买的巧克力;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4)B

(5)C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文章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

短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

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