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_第1页
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_第2页
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_第3页
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_第4页
试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互联网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能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平等性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新空间.等等。但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大学生上网行为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校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我们对济南市九所高校共500名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学习6813.6%游戏11222.4%购物5010%下载10020%聊天11623.2%其他5410.8二、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1、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互联网在强化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着他们的民族意识。所谓网络“新人类”。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很强的国际色彩。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但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互联网还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或可能产生影响和冲击。2、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具有正面作用。但是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3、互联网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年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也在增多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学生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兴味进行约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也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4、互联网的虚拟性将导致数字化人的出现,造成青年学生的非人性化的倾向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这两种存在之问的反差十分巨大。造成了许多青年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同时,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和识别,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4、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消解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冲击网络社会存在大量的虚拟组织,有社交类、消费类、职业类、娱乐类、学术类等等。网络组织既有健康的、利于青年学生发展的类型,也有不健康的、不利于他们成长的类型。它们基本游离于有效管理之外,对现实社会中合法的、健康的组织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只要我们主动地去了解各类网络组织,与其加强联系,并以有效的方式介入到他们的运作、管理之中,各种虚拟组织并不是不可以为我所用的。也可以通过网络形成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开展利于青年学生发展、成才的活动。5、加强网络管理,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大学生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网络犯罪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为网络发展的伴生物,网络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颗毒瘤。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网络立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的情况,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学生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对于保护学生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学生网络犯罪都有重要作用。6.互联网前教师角色要转变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互联网前,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要做引导员或咨询员:互联网上有大量信息和知识供学生选学,但由于学生自身阅历、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局限。面对互联网纷繁的知识,可能会无所适从,而教师却可凭借自身的阅历、经验、知识优势辨别、筛选大量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自学。要做保护人:互联网可以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但大量的信息中也有不少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信息。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意识的保护人,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不出思想偏差。结束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