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B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D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A.A B.B C.C D.D2.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2P2O5 B.4Fe+3O22Fe2O3C.Mg+O2MgO D.C+2O2=CO23.阿司匹林(化学式为C9H8O4)是常用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药物,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作用。水溶液显酸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属于有机物 B.阿司匹林由21个原子构成C.阿司匹林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石蕊溶液滴入阿司匹林水溶液中显蓝色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验H2的纯度BFe在O2中燃烧C排水法收集H2D干燥O2A.A B.B C.C D.D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甲会析出晶体,乙则不会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质量(g)17m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7.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D.共享单车出行8.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ACO2HCl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B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CFe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足量的Zn粉,过滤DK2SO4溶液MgSO4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A.A B.B C.C D.D9.吸水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泥沙吸水 B.生石灰吸水 C.活性炭吸水 D.纸巾吸水10.“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 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资料: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和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方案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_____色;④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方案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肽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乙曲线所示。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填离子符号)。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填“增大”或“减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塑化剂(DMP)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15%,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33.0%,且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请回答:(1)塑化剂(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取整数,下同);(2)一个DMP分子中共有_____个氢原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今年的6月7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化肥的化学式为_____,这种有机化肥能_____和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嫩茎、嫩芽、竹笋等,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_____,供_____。我国人民碘过量引起甲状腺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跟长期食用碘盐有关。用竹筒高温烧制出的低碘或无碘竹盐已悄然成为近年来一种主要食用盐,竹盐中的黑色粉末为竹炭,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_____,还可以_____,除去臭味。14.有以下三组溶液:甲组:FeCl3、NaOH、H2SO4、NaCl,乙组:无色酚酞、NaOH、稀盐酸、NaCl,丙组:Na2CO3、稀盐酸、CaCl2、NaCl.要求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可以用组内试剂相互滴定的方法进行鉴别,其中:可以用组内试剂一次性鉴别其余三种试剂的是_____组,其余两组分二到三次滴定可鉴别,其中首先被鉴别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氯化钠;Ⅱ.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Ⅲ.溶质为_____;IV.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其中猜想____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_____不成立(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________证明猜想Ⅲ成立[问题讨论]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Ⅲ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6.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________。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写一种猜想)(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则________的猜想正确。②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的猜想正确。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碱性、酸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B、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A【解析】

A、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也正确,故A正确;B、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正确,反应条件也正确,但配平错误,未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C选项错误;D、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正确,配平正确,但未加反应条件,故D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遵守四个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3)要正确使用箭头符号,不能忽视反应条件;(4)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调位”。3、A【解析】

A、由阿司匹林的化学式可知,阿司匹林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阿司匹林是由阿司匹林分子构成的,1个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21个原子,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比可得,阿司匹林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4)=1:8,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阿司匹林的水溶液显酸性,根据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质变红的原则可知,石蕊溶液滴入阿司匹林水溶液中显红色,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解析】

A、检验氢气的纯度,试管口应倾斜向下,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试管口向上,氢气会逸出,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铁在氧气中燃烧,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试管,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用排水法收集氢气,为方便取出试管,导管放在试管口即可,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试题分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是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都会析出晶体,故D错误。故选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6、B【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1+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17+m+6+11,故m=1g。Y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反应前后,X物质质量增多,Y质量不变,Z质量减少,W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反应后Z质量为6g,Y质量为1g,故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反应后剩余6gZ,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反应后剩余的W为11g,消耗的W为16-11=5g,故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7、C【解析】

A、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有效的减少“白色污染”,而且可以避免土壤污染。A做法正确;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和滴灌的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B做法正确;C、焚烧落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既会污染大气,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C做法错误;D、骑行共享单车,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做法正确。故选C。8、B【解析】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B、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FeSO4溶液和CuSO4溶液均能与足量的Zn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D、MgSO4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点睛】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9、B【解析】

发生化学反应必然有化学变化存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此题只需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即可。【详解】A.、泥沙吸水只是泥沙的状态改变,未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吸水会生成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C、由于活性炭自身有许多微小毛孔,所以很容易形成毛细现象,把水吸入,未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纸巾吸水只是状态改变,未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10、B【解析】

A.多乘交通工具、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均符合这一理念。故B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Ba(OH)2+H2SO4=BaSO4↓+2H2O无CANa+、OH-、SO42-减小【解析】

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浓度越大,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详解】(1)①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甲曲线M点时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酚酞为无色,混合液体呈无色。④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和结合成,和结合成,故A正确;B、M点时二者刚好完全反应,离子浓度几乎为零,故B正确;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溶液中和都在增大,故C不正确。故选C。(2)①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呈碱性,溶液为红色,故A不正确;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故B正确;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故C正确。故选A。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故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离子符号为、、。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减小。【点睛】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9410【解析】

(1)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设氢原子的个数为x,则,x=10,故一个DMP分子中共有10个氢原子。【点睛】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O(NH2)2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放出能量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不溶性物质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解析】

(1)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可使用氮肥,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肥为尿素,其化学式为CO(NH2)2;这种有机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2)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3)竹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点睛】掌握肥料的作用、竹炭的性质和用途等即可顺利解答。14、丙FeCl3溶液稀盐酸【解析】

甲组:FeCl3溶液是黄色的,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另取其他三种溶液少许,分别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硫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将红褐色沉淀分成两份,分别滴入硫酸、氯化钠溶液,能使沉淀消失生成黄色溶液的是硫酸,不能使沉淀消失的是氯化钠;乙组: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后变红色的是无色酚酞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色溶液中,能使红色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则首先被鉴别的试剂是稀盐酸。丙组: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可以用组内试剂一次性鉴别其余三种试剂。【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以用组内试剂一次性鉴别其余三种试剂的是丙组,其余两组分二到三次滴定可鉴别,其中首先被鉴别的试剂分别是FeCl3溶液、稀盐酸。【点睛】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氯化钠和氯化钡IV氯化钡和碳酸钠在溶液中不可能共存Ⅱ有白色沉淀产生能【解析】

[做出猜想]: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钠。则反应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有三种可能,一种是恰好完全反应完,则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是氯化钡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一种是碳酸钠过量,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而溶质不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三者共存。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会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答案为:氯化钠和氯化钡、Ⅳ、氯化钡和碳酸钠在溶液中不可能共存;[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溶液不显碱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