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病 机_第1页
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病 机_第2页
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病 机_第3页
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病 机_第4页
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病 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病机一、单项选择题1、疾病发生的最基本病理是:()A、经络的功能失调B、阴阳失调C、脏腑的功能失调口、内生五邪病变2、在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人、肝B、肾C、脾口、心3、热盛于里,舌红苔黄,并见四脚厥逆、脉沉伏等,此属:()A、阳盛阴虚B、阴盛伤阳C、阳盛格阴D、阴盛格阳4、下列除哪项之外都是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A、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面化热B、感受阴邪,从阳化热C、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D、阴液不足,阴气浮动5、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A、气血的盛衰B、邪正斗争之间的盛衰变化C、气机失调D、脏腑阴阳失调6、促进疾病向恶化或死亡等不良结局转化是由于:( )A、正气衰竭,邪气独盛B、正邪相争剧烈C、正气不足,邪气亦衰D、邪去而正不复7、表证时的高热,寒战是因:()A、邪正俱盛B、邪正相持C、邪盛正衰D、正胜邪退8、不属于心阳,瘀血痹阻心脉表现的是:()TOC\o"1-5"\h\zA、肢冷或汗出肢厥8、心烦失眠多梦C、脉伏而不出口、心悸怔状9、何项为痰迷心窍病证的主要特点/( )A、眩晕、昏冒B、狂言、骂唇C、神昏、痴呆D、胸闷、心悸10、病人喜笑不休,多为:( )人、心气虚8、心血瘀阻C、心气实口、心血不足11、口涎增多,常自口角流出,睦后更甚,常提示:( )A、肾气亏虚B、脾虚不摄C、脾虚湿热D、痰涎12、病人体倦、多汗,易感冒,皮毛不泽展:( )A、肺气虚弱B、肾气虚C、脾肺气虚D、肺气失宣13、形成脾气虚损的原因,下列何项是确切的:( )A、劳倦过度B、禀赋素虚C、嗜酒过度D、久病耗伤TOC\o"1-5"\h\z14、下列除……外,都属脾的病理表现:( )A、水肿B、崩酒C、黄疽口、自汗15、呕吐腹泻,厌食腹痛,暖气吞酸是由于:( )A、外感暑湿B、痰饮停胃C、饮食所伤D、感受湿邪16、肝火上炎的临床表现,下列何项是错的?( )A、咯血吐血B、头胀痛,面红目赤C、晕眩目花口、耳暴鸣或暴聋17、肾虚封藏失职,最有代表性的症状是:( )A、滑精8、自汗C、遗尿D、久泄脱肛18、在肾病的临床常见症状中,下列哪一项是特有的?( )人、耳鸣B、夜尿多C、水肿D、气喘19、肾不纳气的喘,其特点主要是:( )A、咳喘胸憋B、动侧气喘,呼多吸少C、喘促痰涎壅盛D、喘而鼻煽20、舌赤糜烂,小便短赤或尿血多属:( )人、心火亢盛B、湿热蕴结膀胱C、4肾阴虚口心火下移小肠21、病人因情绪波动动后,出现胸胁痞闷不舒以及腹泻之症是由于:( )A、肝气犯胃B、肝气郁结C、肝气犯脾D、脾气虚弱22、喘咳胸满与大便秘结兼见,采用通腑法治疗的理论根据是:( )A、上病下取B、肺与大肠相表里C、六腑以通为用D整体观念23、不属于气陷的临床表现是:( )A、子宫脱垂B、腰腹胀满重坠C、里急后重D、久利脱肛24、久泄,脱肛伴内脏下垂是:( )A、肾气不固B、脾气虚弱C、中气下陷D、宗气下陷25、热极生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较少见:( )人、目睛上吊B、高热C、手足濡动D、神昏诡语26、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不气不能内守者,可称为:( )A、气郁B、气陷C、气脱C、气闭27、血瘀的病理表现,下列哪一项不确切?( )A、肿块B、胸胁胀痛C、肌肤甲错口、面目黎黑28、不属于气机失调的病理是:( )A、气逆B、气虚C、气滞D、气闭29、气逆的病理表现下列哪一项不确切?( )A、暖气、呃逆B、头胀痛、甚则昏厥C、咳逆、气喘D、眩晕、耳鸣如蝉TOC\o"1-5"\h\z30、下列哪项不属于内燥的病理表现:( )A、大便燥结B、肌肤干燥C、鼻干目涩D、烦渴引饮31、真热假寒的病理是:( )A、阴盛格阳B、阳虚则寒C、阳盛格阴D、阴盛则寒32、病人有阴虚内热症状,而且又出现畏寒肢冷,大便溏泄等,其病理变化属:()A、阴盛格阳B、阳损及阴C、阳盛格阴D、阴损及阳33、阴偏衰的病机是指:( )A、阳气亢盛,阴气相对不足B、精血津液不足,机能虚性亢奋C、精血津液亏乏,导致阳不敛阴D、阳热病邪侵袭34、阳偏衰的病机是指:( )A、阳气虚损,阳的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B、阴寒邪侵,伤及阳气,阴盛阳虚C、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不足D、阴寒病邪积聚,阳气受抑而不升TOC\o"1-5"\h\z35、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 )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B、阳气虚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C、外感湿热阳邪,伤及阴液D、阳气不足,不能制阴,导致虚寒内生36、下列从邪正斗争状况来预测疾病的转归错误的是:( )A、正盛邪衰则病退B、正虚邪衰则病危C、邪盛而正未衰则病变为实D、正气衰竭,邪气独盛,导致阴阳离绝则死亡37、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火亢盛的临床表现:( )A、口苦B、多梦C、失眠D、易怒38、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可损及:( )A、脾阴B、肾阴C、胃阴口、心阴39、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易致:( )A、巅顶疼痛B、少腹拘急疼痛C、肢麻抽搐D、两胁不舒40、肝气上逆的临床表现,下述哪项不确切?( )A、昏厥B、呃逆C、头胀痛D、咯血吐血41、在脏腑气机升降中为升降之枢的是:( )A、肝气的疏泄B、肺气的宣肃C、脾气的主升D、以上都不是42、症见食后腹胀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常为:TOC\o"1-5"\h\z( )A、肾阳不足B、脾肾阳虚^脾胃虚寒口、脾胃气虚43、热极生风的临床表现,理列哪项比较罕见:( )A、神昏谵语8、手足蠕动C、痉厥口、目睛上吊44、与全身气虚,最密切的脏是:( )A、脾气虚B、脾肺气虚C、肺肾气虚口、心气虚45、内湿的形成除与脾有关外,还与何脏腑关系特别密切?( )人、三焦B、肺C、小肠D、肾46、形成血虚的原因,下列哪项不确切?( )A、久病不愈,慢性消耗B、思虑无穷C、劳力过度耗伤D、失血过多47、形成津液不足的原因,下列哪项不确切?( )A汗、吐、下太过B、五志过极化火C、忧愁思虑过度D、燥热之邪所伤48、气机不畅,出现上升不及时,可形成:( )A、气消B、气陷C、气逆D、气滞49、气机郁滞不畅形成原因,下列哪项不确切?( )A、情志所伤B、痰湿阻滞C、脏腑功能减退D、宿食积滞50、气滞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不确切?( )A、水湿停滞而见腹胀B、水饮内停而见心悸怔仲C、胃脘痞满不舒D、两胁胀满疼痛二、多项选择题:、1、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有:()A、感受阳邪B、五志过极C、久病耗伤D、大吐、大泻E、大出血TOC\o"1-5"\h\z2、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 )A、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B、禀赋不足脏气衰弱C、各脏腑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D、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E、气血津液的生成不足3、导致心阳,心气虚的可以原因有:( )A、宗气不足B、肾阳虚衰,水气凌心C、血瘀气滞D、脾虚不运,痰浊内生E、正不敌邪,阳气暴脱4、心阴不足的证候可见:( )人、五心烦热8、心神不安,虚烦不得眠C、舌质红D、盗汗E、脉细数5、心血不足的症状可见:( )人、心悸失眠B、烦热盗汗C、脉细无力D、神思难以集中,甚则神思恍惚£、面白无华6、形成肺气虚损的可能原因有:()A、肺失宣肃,日久不复B、久病C、劳伤过度D、房室劳伤E、肝升太过7、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常的原因有:()A、肺气虚B、肺阴虚C、外邪袭表D、痰浊内阻E、肝升太过8、引起气滞的原因有;()A、食积B、情志内郁C、痰湿D、血瘀E、肝、肺、脾、胃等脏腑功能障碍9、属“心火”症状是:()人、目赤肿痛B、失眠多梦C、狂言昏乱D、易怒E、口舌糜烂疼痛10、虚火灼肺的病理表现:( )A、五心烦热B、自汗C、潮热颧红D、痰中带血E、干咳无痰11、面色无华,眩晕、夜寐梦多,两目干涩,肢体麻木不仁,筋肉紧动,脉细舌淡,属于:()人、心血高虚B、肝阴虚C、肝血不足D、气血两虚E、阳盛化风TOC\o"1-5"\h\z12、肾阳虚,命门火衰的病人,其小便改变可表现为:( )A、小便不利B、小便清长C、小便频数D、小便刺痛E、夜尿多13、肾精亏虚临床表现为:( )A、婴幼儿生长发育不良B、脑髓空虚,智力减退C、水液代谢失常而发为水肿D、壮年早衰E、“天癸”迟至,生殖器官发育不良14、津液不足可表现为:( )A、口渴引饮B、形体瘦削,手足麻木C、口鼻干燥D、皮肤干燥£、目陷瘪瘩15、形成血虚的原因:( )A、失血过多,血脉空虚B、久病不愈,慢性消耗C、思虑过度D、劳力过度耗伤E、饮食营养不足16、气虚的临表现:( )A、自汗B、眩晕C、精神萎顿D、易于感冒E、倦怠无力17、经络病机主要有:( )A、经络的气血衰竭B、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C、经络的气血逆乱TOC\o"1-5"\h\zD、经络的气血偏盛E、经络的气血偏衰18、“亡阳”的危重证候可表现为:( )A、神疲B、脉微欲绝C、大汗淋漓D、肌肤手足逆冷E、倦卧19、经络的气血逆乱可导致:( )A、脘腹剧痛E、上吐下泻C、厥逆D、呕血、吐血E、瘘瘤20、血脉寒滞可见:( )A、形寒肢冷B、大汗淋漓C、胸口憋闷、刺痛口、心悸怔仲E、脉涩元力或迟、或结代21、导致失眠多梦的原因,可由:( )A、血不养心,心神浮越B、痰火抗动心神C、邪热扰心口、心阴不足£、心血虚22、胃阴虚的病理表现:( )A、口糜B、干呕^搅面舌D、不思饮食£、胃中嘈杂,消谷善饥23、引起气滞的原因有:( )A、瘀血B、痰湿C、食积D、情志内部E、饮食寒温不适24、邪正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影响着:( )A、疾病阴阳转化的病机B、疾病的发展与转归C、疾病的表里转化的病机D、疾病的寒热转化的病机E、病证的虚实变化25、肺气失于宣发,可出现:( )A、无汗8、自汗C、盗汗D、鼻塞E、喉痒而咳26、脾的阳气虚衰可导致:( )A、腹泻B、水肿C、口淡D、便血E、眩晕27、肝火可出现的症状有:( )A、口舌糜烂8、面红目赤C、五心烦热D、急躁易怒E、耳鸣、耳聋28、胃气虚的临床表现有:( )A、纳呆B、脘腹胀满、隐痛C、暖气D、腹胀便溏E、干呕29、形成“心肾不交”的原因有:( )人、心阴不能下交于肾8、心阴不能制约心阳,心火独亢C、心火不能下降于肾D、肾阳不能温煦心阳E、肾水不能上济于心TOC\o"1-5"\h\z30、形成“内火”的主要原因是:( )A、气郁血滞B、食积C、精血亏少D、五志过极E、虫积31、气随血脱的理论根据是:( )A、气血相互化生B、气血相互依存C、气能行血D、血能载气E、气能摄血32、肾中精气不足,可出现:( )A、小儿颅门迟闭B、遗精、滑泄^早衰口、耳聋耳鸣E、工便失禁33、与形成“内寒”密切相关的是:( )人、心阳虚B、肾阳虚C、寒邪直中D、脾阳虚E、恣食生冷三、填空题1、实,主要指亢盛,是以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2、虚,实主指 不足,是以 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3、邪正斗争所发生的虚衰变化,不仅关系疾病的 ,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和,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变化。4、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 期和期,或由于 等滞留于体内引起的病证。—5^证,多见到素体虚弱或疾病的 期,以及多种性病证。6、疾病的转归,取决于邪正的消长盛衰, 胜退,疾病趋向好转和痊愈:胜衰,则疾病趋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7、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若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出现邪正或正邪,邪去而正气不复等情况,则常常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慢性疾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8、阳气不足,一般以之阳盛为主,其中尤以阳为诸阳之本。9、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而有;后者是以为主,象不明显。10、阴液不足,一般以 之阴虚为主,其中尤以 阴为诸阴之本。11、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区别:前是者,面有;后是是以 为主, 象并不明显。12、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 脏阴阳,及 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13、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阳虚,形成以 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14、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15、 盛格 ,又称真寒假热证。16、阴盛格阴,又称真一假证。17、阴亡,则阳无所 而散越,阳亡,则阴无以而耗竭。18、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继而出现亡阴,这是由于机体的阴和阳存在着 的关系。19、气机失调引起的病理变化有气、气、气、气20、气虚,系指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抗病能力的病理状态。—21、气的 是气的基本运动形成。22、气不内守为气 ,气的流通障碍为气 ,气的上升不足为气23、肝肺,脾胃,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4、气逆于上,以 为主。但也有因 而气逆者。25、气陷,是气一病机的一种,以气的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态。26、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 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 、 等重证"。27、血的失常,包括血、血、血。28、血热的临床表现,既有 象,又有 血,血及伤为其特征。—29、气血不荣经脉,是指因气血 或气血 ,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失常或异常的病理状态。30、血为气血脱,则气失去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31、气滞血瘀多与 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多先发生而后导致。3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气的运动和气的功能。33、津液化为汗液,主要是肺的功能,津液化为尿液,主要是肾的蒸腾 功能。34、风气内动,即内风。与 的关系较密切,故称 。35、寒则气收,这主要与 不足有关。36、脾肾阳气虚衰,温煦失职,最易表现 之象,而尤以虚衰为关键。37、“内寒”临床特点,主要是 而有 ,以为主,“外寒”临床特点则主要以 为主。38、内湿不仅是 虚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且与有密切关系。39、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及为多见。40、人身正常的阳气,中医称“ ”,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41、经络的气血逆乱,多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为 。42、脏腑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铲,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 失调。43、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各脏的气血虚亏,与关系极为密切。44、心的、失调,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45、肺的阴雨不血失调,均可出现 异常, 的生成和

代谢障碍等病理表现。一46、肝的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 常为有余;常为不足。47、在肾往往只言 之不充,而无 的失调。这是因为肾中 是肾阴肾阳之本。四、名词术语解释1、病机2、实证3、虚证4、气虚5、气滞6、气逆7、气陷8、气闭9、气脱10、血虚11、血瘀12、血热13、内风14、血虚生风15、内湿16、内寒17、内燥18、内火19、阴盛格阳20、阳盛格阴21、亡阳22、亡阳23、五志化火24、五气化火五、问答题(一)简答题1、何谓病机?中医病机从总体来说包括哪些内容?2、气的失常病机包括哪些内容?3、中医学认为血得热面行,为什么火热之邪也能造成瘀血?4、血虚证是如何形成的?5、何谓内生五邪?(二)论述题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病机有哪些内容?2、阴阳学说的病机变化包括哪些内容?第七章病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第七章病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C11、B12、A13、CB20、D21、C22、BB29、D30、D31、CD38、B39、C40、BC47、C48、B49、D5、B6、A7、A14、D15、C16、C23、C24、C25、C32、D33、B34、A41、D42、B43、BC50、B8、B9、C10、17、A18、B19、26、C27、B28、35、B36、B37、44、B45、D46、二、多项选择A、ABCDE2、ACD3、ABCDE4、ABCDE5、ACDE6、ABC7、ABCDE8、ABCDE9、BCE10、ACDE11、BC12、ABCE13、13、ABDE14、ACDE15、ABCEABCDE19、BCD20、ABCDE21、ABCDEBE25、ABCDE26、ABCDE27、BDEABCDE31、BD32、ABCDE33、BD血43、肾、脾肾45、呼吸、气、津液47、精气;气血;精气四、名词术语解释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2、实证: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三、填空题1、邪气;邪气3、发生;发展;转归;虚实血5、后;慢7、相持;虚;恋9、虚;寒;寒;虚11、虚、热、热、虚13、生化;阴虚15、阴;阳17、依附;化生19、滞、逆、陷、闭、脱21、升降出入23、升,降,升;降25、虚;无力升举27、虚;瘀;热29、虚衰;失和;运动;感觉31、肝;血瘀;气滞33、宣发;气化35、脾肾阳虚37、虚;寒;虚;寒39、肺、胃、大肠41、厥逆16、ABCDE17、ABCDE18、22、ABCD23、ABCD24、28、ABC29、CDE30、2、正气;正气。4、初;中;痰;食;水;6、正;邪;邪;正8、脾肾;肾。10、肝肾、肾。12、肾;肾14、生化;阳盛16、热;寒18、互根互用20、元气、衰退、下降22、脱、滞、陷24、实;虚26、出入;厥、脱28、热;耗;动;阴30、载体;依附32、升降出入;气化34、肝;肝风36、虚寒;肾阳38、脾阳;肾40、少;壮42、太过;不及;阴阳、气44、气血、阴阳46、肝阳肝气;肝阴肝血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力都比较强,正邪相搏剧烈,临床上出现亢盛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3、虚证:是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难于出现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出现一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谓之虚证。4、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如精神萎顿、倦怠、四肢无力、自汗、易于感冒等。5、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6、气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7、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8、气闭:是气机出入失常,气的外出受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9、气脱:是气机出入失常,气不内守而外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10、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11、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12、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13、风气内动(又称内风、肝风内动):指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反映,称为风气内动。14、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营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15、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死回生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16、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出现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1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18、内火: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19、真热假寒(又称旧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20、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系指阴寒之邪滞盛于内,遏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暇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21、亡阳:指由于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22、亡阴: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23、五志化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化热,因之火热内生。五志,即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24、五气化火:五气、即风、寒、暑、湿、燥五种外邪,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表现为火热的病理状态,称为“五气化火”。五、问答题(一)简答题1、何谓病机?中医病机从总体来说包括哪些内容?答: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中医病机从总体上来说,有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和经络功能失调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2、气的失常病机包括哪些内容?答:气的失常病机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1)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的病理状态。(2)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