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叠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能够佐证,中华文明具有()A.同源性特征 B.多元性特征 C.连续性特征 D.互补性特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叠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以及玉器与其他多个地区出土的文物有着相似之处,三星堆与中华大地其他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发展,B项正确;青铜文化与玉文化并不相同,不符合同源性,排除A项;连续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多种文化的互补,排除D项。故选B项。2.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初则赋予“天命”以道德内涵,强调“以德配天”,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有德”而非血缘。这一变化表明,周人意在()A.实现神权与王权结合 B.强化政治集权色彩C.适应地方制度的调整 D.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统治者认为政权的获得是受命于天,希冀祖先神灵和“天”的庇佑,体现了神秘色彩;而西周统治者认为天是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循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D项正确;周人强调“以德配天”,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商周时期实行分权政治,还未出现政治上的集权色彩,排除B项;材料体现周人意在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未涉及地方制度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3.周朝建立后,统治者反复强调“用保乂民”“用康保民”“唯民其康乂”“惠康小民”,文献中还有“裕民”“民宁”“恤民”等相关记载。这些言论和记载()A.旨在强调对小农经济重视 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C.说明周朝放弃了鬼神思想 D.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统治者反复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体现出浓厚的民本观念,B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周朝是奴隶社会,排除A项;“放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确保了周朝的长治久安”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4.西周时期,统治者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周王则为受天之命而王天下的“天子”。同时,统治者也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民”"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天子既要“敬天”,又要“保民”,才能维护“天命”。这种思想()A.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 B.催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萌芽C.表明统治者放松约束民众 D.成为维系宗法分封的纽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西周时期,统治者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统治者也强调人事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出现了“敬天保民”思想,这种思想是对统治者的一种约束,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A项正确;“敬天保民"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排除B项;“敬天保民”思想要求统治者自我约束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民众的约束,排除C项;血缘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纽带,排除D项。故选A项。5.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A.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 B.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C.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 D.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可知,墨子认为,做为统治者,既要“贵义”又要“尚利”,义是达到利的手段,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与儒家学说在道德价值观的范围内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同,体现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C项正确;墨子表达了其对义利的观点,并非是反传统的启蒙思想,排除A项;墨子对义利的描述,体现的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政治立场,而非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排除B项;墨子认为既要“贵义”又要“尚利”,并非是对法家的重义轻利观的否定,排除D项。故选C项。6.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史料出处“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 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中提及秦末战争也焚毁了大量的文献书籍,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未强调焚书带来的具体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有没有下令焚烧书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焚书对文化的具体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7.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A.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 B.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C.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 D.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虽然“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四名官员得到官方祭祀体系认可,这四名官员的行为实际上都迎合了两汉政府的需要,是中央强化文化大一统的表现,A项正确;南阳、洛阳都是北方城市,因此不能体现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内容不是主流思想强调的内容,而是强调的是中央强化文化大一统,排除C项;上计是对官员的考核,民众观感并不是基础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8.在汉代,朝鲜半岛官方曾邀请中国医生前去讲学,也有半岛人主动到中国学习中医,朝鲜半岛传统医学著作《东医宝鉴》就是在中国医学典籍《素问》《伤寒论》等基础上编撰形成的;8世纪时,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A.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的密切C.东亚文化具有同源性 D.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周边的朝鲜和日本深受中华医学、经典著作及教育制度等文明成果的影响,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东亚地区的辐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教育制度而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仅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影响,B项中“交流互鉴”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文化具有民族性、多元性特点,C项中“同源性”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9.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成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A.文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B.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C.先进文明强大的吸引力 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可知,我国古代中原和西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胡饼”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饮食,通过材料“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可知,文化交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民族的影响,不能体现相互性,排除B项;就古代中原农耕文明和少数民族游牧文明相比较,农耕文明更先进,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属于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影响,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化,材料也没有体现差异的逐渐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10.“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重要方法。近代《清会典》载“凡格致之学有七”,“一曰力学,二曰水学,三曰声学,四曰气学,五曰火学(即热学),六曰光学,七曰电学。”这一变化()A.推动了中国传统儒学近代化 B.标志物理学在中国的诞生C.是“西学东渐”必由之路 D.为引进西方科技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格致”原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近代成为对力学、光学、电学等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统称,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了解加深,将西方科技与传统的儒学联系起来,有利于国人对西方科技的接纳,这些为引进西方科技创造条件,D项正确;代指近代西方科技的“格致”与传统儒家的“格致”有根本不同,体现传统儒学与近代西方科技的碰撞,而非儒学的近代化,排除A项;近代科学诞生于西方而非中国,中国的近代物理学是从欧洲传入的,排除B项;“西学东渐”的路径是多样的,并非只有一种,排除C项。故选D项。11.明清时期,“中学西渐”逐渐达到高潮。罗马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把中国的儒学经典“四书”译成拉丁文;卜弥格的医学生物学著述《中医津要》和《中国药物标本》则是关于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论著。据此推知,“中学西渐’()A.有利于冲破礼教的束缚 B.促使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C.启迪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开端〖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明清时期中学西渐,如罗马出版《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卜弥格则受到中国医药学的影响发表了医学生物学著作,据此可知推动中学在西方的传播,推动了西方在科技思想上的发展,启迪了欧洲的思想解放,C项正确;中古时期束缚西方的主要是宗教,而非礼教,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的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排除B项;在明清时期之前中华文明就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存在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首次刻印,到1852年仅有2个版本,1866年后被翻印,至1902年国内共有14个版本;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于1848年首次刊印,到1866年后才被翻印,此后多至18个版本。这一现象说明,19世纪40—60年代()A.西学还没有受到普遍关注 B.西学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展C.中华文化遭受到西学冲击 D.学习西方成为清政府共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魏源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首次刻印,……1866年后被翻印,至1902年国内共有14个版本;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于1848年首次刊印,……此后多至18个版本”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近代先进国人编译的外国历史地理著作在国内不断被翻印发行,这说明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国人对西学的关注仍然不足,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19世纪40—60年代西学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展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西学对中华文化的冲击,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清政府形成了学习西方的共识,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晚期,晚清学者陈虬在《经世博议》中说:“夫科目者,人材之所出、治体之所系也。今所习非所用,宜一切罢去,改设五科:曰艺学科;曰射;曰算……曰西学科,分光学、电学、汽学、矿学、方言学、化学六门,试以图说、翻译。”据此推知,这一主张()A.促进了西学传播渠道的有序化 B.说明科举考试的程序亟待完善C.遭到封建统治力量的全面抨击 D.迎合了国内对实用人才的需求〖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陈虬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教育制度,废除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科目,学习光学、电学等西方科技,迎合了国内对实用人才的需求,D项正确;材料中陈虬强调学习西方科技,与“西学传播渠道”关系不大,且材料未提及陈虬观点被付诸实施,不能得出促进西学有序传播,排除A项;材料所述属于教育内容改革,未直接提及科举,间接与科举考试内容而非程序有关,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当时封建势力对陈虬观点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1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天国运动()A.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C.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D.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由材料太平天国运动的举措可以看到,太平天国运动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反封建,没有体现反侵略,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与材料“农村自耕农数举增加”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A.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B.增强民族凝聚力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厉行文化专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并结合所学可知,蒋介石的论述从侧面说明了其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的特色的,蒋介石意在表明新文化运动不应该和“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打破一切纪律”“盲目崇拜外国”画上等号,蒋介石的意图是维护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秩序,消除对外国的盲目崇拜,故蒋介石的意图是通过批判新文化运动来增强民族凝聚力,B项正确;其真实意图并不是在单纯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而是通过批判新文化运动来增强民族凝聚力,稳定统治秩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排除C项;蒋介石并非厉行文化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锌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教的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的区别如此之大,以至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百年。——摘编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材料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历史价值。〖答案〗(1)特点:南北文化统一;文化统一依赖于政治统一;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融入外来宗教思想;具有包容性、开放性。(2)历史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价值体系;强调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秦汉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锌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可知,南北文化统一;根据“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可知,文化统一依赖于政治统一,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根据“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百年”可知,融入外来宗教思想,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2)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二中“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个人的发展和进步等方面分析可知,儒家文化对于培养中国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价值体系,强调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材料二“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答案〗(1)背景:西学中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现象;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中体西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2)影响: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会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但这些学说,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解析〗(1)背景:西学中源:根据材料一“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可以得出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现象;根据“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根据“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结合所学从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角度进行补充。中体西用:根据材料二“‘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可以得出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根据“千年变局”、“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2)影响:根据材料一“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材料二“‘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都是思想解放的表现,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会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依据材料一“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材料二“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学说,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18.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画像石拓片——拓片源于滕州市汉画像石博物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四幅图片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状况,并综合分析其成因。〖答案〗状况:孔子见老子图反映了汉代尚学重教的风气以及儒学传播和儒家思想受尊崇;水榭、垂钓、庖厨图表现了汉代贵族奢侈享乐生活,反映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耕牛图描绘了农业技术进步,农耕经济发展;胡汉水陆攻战图反映了当时的民族关系和中央政权的强大。成因:西汉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政府强大,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民族交融加快;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家重视农业技术改进和农业发展;汉代实现了思想统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官学教育体系,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第一小问社会生活状况,通过观察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映的汉代社会生活状况即可。具体来说,第一幅图中“孔子见老子”的场景和仪态,反映了汉代尚学重教的风气,说明儒学得到传播,儒家思想受到尊崇;第二幅图片中的水榭、垂钓和庖厨,描绘的是贵族奢侈享乐生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富足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第三幅牛耕图描绘了汉代铁犁牛耕的生产场景,展示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耕经济的发展;第四幅图中的胡汉水陆攻战场景,体现了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大和国家组织能力的提高。第二小问成因,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先分析政治上,西汉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政府强大,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再指出经济上,汉代社会经济繁荣,国家重视农业技术改进和农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疫苗接种率提升策略-洞察分析
- 样条方法在机器学习中的优化问题探讨-洞察分析
- 艺术表演中的智能照明与舞台设计-洞察分析
- 氧气传感器改进-洞察分析
- 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分析-洞察分析
- 合作承诺意向书(13篇)
- 艺术品市场的波动与趋势-洞察分析
- 医院支援采集核酸个人工作总结(8篇)
- 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洞察分析
- 亚硝酸钠临床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金色年终汇报PPT模板
- 防护材料生产企业现场审核表
- 沭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草案公示1
- C++初学者入门全篇
- 超星尔雅学习通《舌尖上的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课件
- 某工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论文
- 警犬行为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前融合教育的理想与现实课件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