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郑州市等2地2022-2023学年高二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加剧,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项正确;“共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两大文明间的冲突激烈,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夏观念的增强,未涉及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段话说明,该时期()A.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B.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答案〗A〖解析〗材料主旨认为东周在动乱中孕育经济和社会变革,最终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选项A符合这一主旨,为正确选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是否发生了深刻的经济变革,排除B;选项C只强调了动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3.下图是某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部分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夫民,神之主也。(《左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A.民本思想 B.民主观念 C.家国情怀 D.天人关系〖答案〗A〖解析〗根据“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夫民,神之主也。(《左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可得出,不同时期的内容反映的都是关注“民”,即以民为本的思想,要求统治都要关注民本,A项正确;古代并没有民主,排除B项;材料主旨都强调“民”,而没有体现家国情怀与天人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4.下表为明末清初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和思想。据此可知,当时()思想家言论和思想张履祥提出无论为农为士者,均须耕读相兼。耕则力耕,学则力学,须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颜元重视“习行”,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了“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A.士人开始投身于基层教化 B.存在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C.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 D.盛行礼法结合的理学教育〖答案〗B〖解析〗张履祥提出耕读相兼、颜元要求学生学习农学知识、孙奇逢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思想家如张履祥、颜元和孙奇逢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都主张实行“耕读”教育,B项正确;“开始”用词不准确,材料为明末清初,之前已有士人注重基层教化,排除A项;宋朝理学家注重儒学的世俗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再者仅通过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没有基层的表现的史料,无法说明儒学已经逐渐向基层渗透,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耕读”的关系,并不是“礼法”,排除D项。故选B项。5.近代中国在文化反思上,经历了“文化自卑”向“文化自强”的转变,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古今”“中西”之争异常激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A.本土性 B.包容性 C.连续性 D.多样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可知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B项正确;本土性是指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排除A项;连续性是指中华文化绵延不息,传承至今,排除C项;多样性是指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排除D项。故选B项。6.在古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到赫拉克勒斯通过艰苦的奋斗取得十二项丰功伟绩;奥德修斯通过木马计最终帮助希腊联军取得特洛伊战争的胜利;伊阿宋通过武力与计谋最终夺取了金羊毛;普罗米修斯运用计谋欺骗宙斯为人类盗取火种。上述古希腊神话故事()A.突出表现民众对神灵信仰 B.侧面说明了对战争的崇拜C.主张人与神应该合二为一 D.赞颂人类拥有智慧的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古希腊神话中的各类故事均以人类的活动为主题,强调人拥有智慧可以解决处理各类问题,渗透出对人的歌颂,侧重人文主义,D项正确;材料主体是人而非神,故与神灵信仰无关亦无法体现人神间需结合,排除A项;战争仅作为材料中的一部分,无法全面说明对战争的推崇,重点突出人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主体是人而非神,所以不能说主张人与神应该合二为一,排除C项。故选D项。7.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经阿拉伯文版本保存,后重新回到欧洲,从而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起到促进作用,即阿拉伯文化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C项正确;阿拉伯文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不是决定,排除A项;文艺复兴促进欧洲社会转型,并非阿拉伯文化促进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排除B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回到欧洲,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8.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公民都是城邦的一部分。在教育儿童时,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再及于理性方面,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其强调教育的目的是()A.完善雅典民主政治 B.服务国家未来发展C.实现公民地位平等 D.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儿童时循序渐进,通过习惯到理性再到理智,对于儿童的教育目标是使其能够成为城邦的一个合格的公民,因为他认为“每个公民都是城邦的一部分”,对公民的教育最终是为了推动城邦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儿童的教育最终服务于城邦发展,但城邦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民主政治,排除A项;教育可以启发儿童理智,但其无法实现公民地位平等,能够实现公民地位平等的是雅典的民主制度,排除C项;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儿童时注重培养儿童的理智,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民主政治的合格公民,而非为了传播人文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9.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兴起。例如,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卢梭提出“健康和体力日益增进……是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途径。”这表明()A.机器大工业推动大众体育思想的形成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助推了思想解放C.近代体育竞技精神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D.体育健康理念是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体育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卢梭提出“健康和体力日益增进……是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途径。”,B项正确;马丁路德时期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A项;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排除C项;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10.历史学家吴于廑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一文中指出,从公元前二千纪中叶迄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在打开地区间闭塞、扩大彼此物质和精神文明交往,乃至促使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方面,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的是()A.印欧人的迁徙 B.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C.亚历山大远征 D.蒙古西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公元前二千纪中叶迄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在打开地区间闭塞、扩大彼此物质和精神文明交往,乃至促使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方面,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印欧人的迁徙农业革命使人类开始告别石器时代野蛮的部落文化,迈入文明社会,欧亚大陆和北非先后出现诸古代文明,排除A项;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使大量的游牧民族从中亚地区向欧洲移动,导致欧洲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同的民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导致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增加,排除B项;蒙古三次西征,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把中国的发明,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传到西亚及欧洲等国;同时亦将西方的天文、医学、历算等传入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确实对中国史有极深远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1.读下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有()(单位:千人)年份原住民白人黑人合计17007502232710001820325788417729981——数据来源:《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代到1970》等A.当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B.屠杀、奴役和传染病导致原住民大量死亡C.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D.美国在法律上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导致黑人人口激增〖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00-1820年(美洲)。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黑人人口激增是因为黑奴贸易,美国在法律上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后,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1700-1820年,美洲总体人口增多,原住民数量下降,白人与黑人数量增多,当地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方殖民者到美洲之后,对印第安人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人带来传染病,导致原住民大量死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图表可知,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2.1949年,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小说《人间王国》问世,作者运用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描写了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法国统治下的海地,黑奴传播非洲迷信故事、土著和黑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教堂里的巫术气息等现象。据此可知,该作品()A.反映了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 B.具有深刻的种族歧视倾向C.真实再现了法国殖民扩张的史实 D.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珍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黑奴传播非洲迷信故事、土著和黑人皈依天主教、西班牙教堂里的巫术气息”可知,非洲文化、印第安人文化与西方殖民者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种族歧视,而是强调拉美不同种族文化的交融,排除B项;小说故事情节为虚构,因此无法真实再现法国殖民扩张的史实,只能从侧面反映,排除C项;材料强调文化融合,并未说明人民对和平的珍惜,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1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全球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近824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与2019年创下历史新高的7950万人相比,又增长了近4%。全球难民人数再创新高。这表明()A.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B.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无法解决C.难民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D.跨区域人员的自由流动已实现〖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近年来,被迫流离失所的难民人数逐年增长,连创新高,表明难民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C项正确;联合国难民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无法解决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跨区域人员的自由流动已实现与材料内容和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唐代有诗云:“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该诗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幅“丝绸之路”贸易的画面。下列各项中,对诗中描述的这条“丝绸之路”的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全长2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B.玉米,马铃薯等经由此路从印度,缅甸传入中国西南地区C.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D.中国生产的丝绸等通过此路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答案〗D〖解析〗材料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西域到中亚、西亚,最远可达北非、欧洲,D项正确;A项讲的是波斯帝国的“御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讲的是西南丝绸之路,不符题意,排除B项;C项讲的是草原丝绸之路,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西部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川藏、陕甘茶马古道。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何美,羌马—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茶马古道的发展()A.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D.反映了边疆治理能力提升〖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茶马古道是联系内地和西部边疆地区的古代交通线,通过茶马古道,加强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从而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C项正确;茶马古道是内地和西部边疆之间的交通线,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宗藩”秩序无关,排除AB项;茶马古道是经贸往来路线,并不是政府边疆治理提升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16.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葡萄牙人此举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B.西印度公司和股份公司出现C.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扩展和延伸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所以葡萄牙此举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A项正确;西印度公司主要归属荷兰和法国,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延伸,属于对传统商路的扩展,葡萄牙此举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于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A项。17.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英国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可以用来论证()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C.文化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原产于中国的茶叶在欧洲逐渐盛行,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未体现文化融合,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8.19世纪,有关行政事务方面的国际机构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际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到1914年这类组织已增加到30多个。此外,一些非官方的国际团体也建立起来,如各国议会联盟、国际工会联合会以及有关宗教、科学、文学、体育的团体。这反映了()A.世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 B.世界各国依存度不断加深C.国际法权威性不断增强 D.国际争端得到了和平解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有关行政事务方面的国际机构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此外,一些非官方的国际团体也建立起来”可分析得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B项正确;材料未直接体现世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际法的权威性不断增强,排除C项;国际争端得到了和平解决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9.蒙古西征过程对工匠技艺之人留存、带回蒙古本部草原。至元16年(1279年),“囊加带括两淮造回回炮新附军匠六百,及蒙古、回回、汉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师”。这种现象说明()A.民族间的战争以争夺工匠为目标 B.统治者对工艺技术的重视C.少数民族对中原先进文明的仿效 D.元朝时期中国火炮技术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材料“对工匠技艺之人留存、带回蒙古本部草原”“蒙古、回回、汉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师”反映出统治者对工艺技术的重视,B项正确;民族间的战争以争夺土地、人口、财富等为目标,而非“以争夺工匠为目标”,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蒙古统治者对工匠技艺的重视,并非对中原先进文明的仿效,排除C项;元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火炮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20.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技术,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互不相容的。然而,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对公司的忠诚,集体环境内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因素对东亚很多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有相似之处 B.东亚地区发展主要因素是内部团结一致C.日本、新加坡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亚洲许多国家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多数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互不相容,但到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了儒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由此可见亚洲许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D项正确;欧洲模式并没有儒学的推动,排除A项;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学者都认识到儒学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但不能得出东亚内部的团结一致,排除B项;儒学属于日本、新加坡的传统文化,并非外来先进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 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直接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直接促进了革命”,未涉及殖民体系瓦解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思想意识领域的觉醒,而是强调“战争直接促进了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格局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22.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承认全球化和社会变革进程除了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据此可知()A.文化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 B.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适应新形势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全球化需要统一文化价值标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全球化和社会变革进程除了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但也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受到威胁,因此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适应新形势,B项正确;全球共识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排除C项;全球文化是多元发展的,不存在统一标准,排除D项。故选B项。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整体改造,将“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还在故宫设立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陈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陈列室”等专题陈列室,并向公众开放。这次故宫博物院改造()A.顺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B.宣告了封建专制帝王时代的终结C.破除了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 D.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风貌〖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移至外东路,将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将清代的帝后生活陈列馆签到外东路,而彰显人民特色的手工艺馆迁至内东路,反映出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风貌,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故宫博物馆的改造,未涉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排除A项;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排除B项;故宫博物馆的改造彰显出人民当家做主,并未涉及破除广大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4.对于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联,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有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下列,符合重构论观点的是()A.历史事实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B.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C.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D.历史学家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可知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B项正确;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排除A项;“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的表述过于绝对,重构论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逼近历史实在”,所以可能会揭示部分历史真相,排除C项;“历史学家也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是建构论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52分)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向他行匍匐礼。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由当地人担任的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毁的马都克神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同时,他的80个战友也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女儿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他们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三百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1)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产生影响的异同。(2)谈谈你对国际战争与文明交流的认识。〖答案〗(1)相同: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2)认识: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解析〗【小问1】相同:根据材料一“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材料二“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可得出,都通过战争扩大帝国疆域;根据材料一“经过十年征伐……他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材料二“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可得出,都对占领区造成侵犯和破坏;根据材料一“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都推动了本国(或地区)文明向外传播;均促进了区域文明联系的加强。不同:根据材料一“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材料二“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可得出,亚历山大远征积极吸收占领区既有制度文化,拿破仑对外战争着力摧毁占领区的落后制度文化。【小问2】认识:根据材料二“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方面,国际战争会造成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发展。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资料夹】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载道:“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⑧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酝酿……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答案〗(1)传播路径:根据材料②,中国在12世纪初已明确记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根据材料①④,可得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不晚于12世纪末已学会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根据材料③⑥,中国在宋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交往交流密切。由此推断,中国的指南针技术在13世纪初之前已传至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⑤,11—13世纪,欧洲和阿拉伯帝国战争频繁,结合所学知识,战争促进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综合上述材料,可推知中国的指南针技术于12世纪末之前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根据材料⑦,在中国明朝时,指南针已东传至日本。(2)历史影响:指南针的应用加速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等人类重大航海事件的发生,使世界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指南针的应用传播至欧洲,加速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优势地位逐渐确立;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紧密了全球经济联系;为早期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给亚洲、非洲、美洲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加速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阿拉伯帝国、欧洲。由材料“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中国在12世纪初已明确记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由材料“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可知,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不晚于12世纪末已学会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由材料“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可知,中国在宋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交往交流密切。中国的指南针技术在13世纪初之前已传至阿拉伯帝国;由材料“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及所学可知,战争促进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国的指南针技术于12世纪末之前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由材料“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可知,明朝时,指南针已东传至日本。【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近代世界。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欧洲封建社会的转型、世界贸易的发展、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指南针的应用加速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等人类重大航海事件的发生,使世界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指南针的应用传播至欧洲,加速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优势地位逐渐确立;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紧密了全球经济联系;为早期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给亚洲、非洲、美洲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加速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07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建的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最高学府。朝廷赐其“经书、《孝经法帖》《渊鉴斋法帖》”,予帑金以支持其办学、学术科研及藏书建设。康熙至嘉庆年间,福建各级官吏捐俸或拨付田产,资其购置图书。1838年,“置古今经著四百六十种”,除经、史、子、集外,闽人著述和刻印书籍为数也不少,农桑、占星、巫医等稀见。其《藏书章程》规定:各书备士子观览后,应查修贮存;肆业生取阅,登记档册;夏月应行晒晾。1851至1908年,藏书先毁于战火再呈“中兴”,呈现传统经典史籍与体现洋务、新学、西学、时务等书籍收集并重。书院曾培养出林则徐、陈化成等。1901年,书院改为学堂,藏书由近代图书馆接收。——摘编自陈明利《唐至清代闽台书院藏书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的历史价值。〖答案〗(1)特征:藏书数量多,类型多样;保存规定详细;历史与现代并存;具有教育特征;具有近代化发展特征。(2)历史价值:培养了相关人才;推动了我国藏书业的发展;为我国藏书保存提供了范本;丰富的藏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解析〗【小问1】特征:根据材料“‘置古今经著四百六十种’,除经、史、子、集外,闽人著述和刻印书籍为数也不少,农桑、占星、巫医等稀见”可得到藏书数量多,类型多样;根据材料“其《藏书章程》规定:各书备士子观览后,应查修贮存;肆业生取阅,登记档册;夏月应行晒晾”可得到保存规定详细;根据材料“1851至1908年呈现传统经典史籍与体现洋务、新学、西学、时务等书籍收集并重1901年,书院改为学堂,藏书由近代图书馆接收”可得到历史与现代并存;具有教育特征;具有近代化发展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