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1页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2页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水体污染成为一种趋势。微生物溶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细菌、真菌等生物对藻类进行消耗的方法,对于处理水体中的藻类污染具有巨大的潜力。当前已有多种微生物对藻类污染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溶藻机制的了解还很不充分。铜绿微囊藻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藻类,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和水生生物有较大危害。因此,研究微生物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可为治理淡水水体中的藻类污染,减少微囊藻毒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和鉴定一株具有较高溶藻活性的细菌,并探究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产生的溶藻物质特性,为淡水水体中藻类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三、研究内容1、分离一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高溶藻活性的细菌,并鉴定其分类地位。2、初步研究该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包括透过孔、分泌酶、吞噬等方式,探究溶藻物质的类型和特性。3、对产生的溶藻物质实验室进行分离和纯化,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特性,并通过质谱技术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四、研究方法1、采用限稀平板法从水样中筛选溶藻菌株,并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检测鉴定其分类地位。2、培养铜绿微囊藻和溶藻菌株,利用显微镜观察溶藻现象,探究溶藻机制及溶藻物质的类型和特性。3、对产生的溶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等化学分析手段。五、预期结果1、筛选出一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高溶藻活性的细菌,并鉴定其分类地位。2、初步揭示该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探究溶藻物质的类型和特性。3、从产生的溶藻物质中分离出有效物质,并初步鉴定其化学成分和特性。六、研究意义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1、揭示微生物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为治理水体中藻类污染提供新思路和方法。2、探究微生物产生的溶藻物质及其特性,可能为开发新型消藻剂提供基础。3、对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预计总共用时两年左右。第一阶段(6个月):采集水样,分离筛选溶藻菌株。第二阶段(10个月):初步研究溶藻机制及溶藻物质的类型和特性。第三阶段(8个月):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溶藻物质。八、参考文献1.王义杰等.淡水藻类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13.2.XuL.N.,etal.Areviewofalgaltoxinremovalthroughmicroorganismdegradation.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16.3.CarriasJ.F.,etal.Coproductionsofmicroalgalandbacterialexopolymers:Convergenceofagricultureandwastewat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