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
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
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
功能
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它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我国城市50-
60岁年龄男性组肝硬化年死亡率为112/10万。
[分类]
(一)按病理形态分类
1.小结节性肝硬化其特征是结节大小相等,直径〈3mm,结节失去正常肝小叶结
构,周围被纤维包围。纤维间隔较窄,均匀。
2.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不一,直径>3mm,也可达数厘米,纤维间隔粗细
不等,一般较宽。大结节内可包含正常肝小叶。
3.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为上述两项的混合。
(二)按病因分类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在国
外,特别是北美、西欧则以酒精中毒最多见。
1.病毒性肝炎乙型与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发展成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
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但更重要的演变方式
是经过慢性肝炎的阶段。病毒的持续存在是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从病毒性
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达20-30年。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重
叠感染常可加速肝硬化的发展。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96,我
国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10%左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酒精
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乙醛增加脂质过氧化,刺激中性粒细胞,
形成超氧化物,通过剌激星状细胞和细胞因子增加胶原合成;与磷脂结合影响细
胞膜功能;干扰线粒体电转运链;抑制细胞核修复;激活补体;干扰微管功能引起
肝细胞内水及蛋白滞留、肝细胞肿胀。乙醇转变为乙醛过程中,辅酶I(NAD)与
还原型辅酶I(NADH)比例下降,减少乙酰辅酶A形成,抑制三竣酸循环,脂肪
氧化减弱,肝内脂肪酸合成增多,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时发展为酒精
性肝硬化。一般而言,每日摄入乙醇50g10年以上者8%-15%可导致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仅次于上述
二种病因的最为常见的肝硬化前期病变。病因有代谢异常综合征、空回肠分流术、
药物、全胃肠外营养、营养不良等。
4.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酊、甲基多巴、四环素等,或长
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磷、础、四氯化碳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
变为肝硬化。
5.长期胆汁瘀积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在本章附录中分别讨论。
6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
称为代谢性肝硬化。
(1)血色病(hemochromatosis):系由铁代谢障碍,过多的铁质在肝组织中沉着
所引起的肝硬化。多数病例呈小结节性肝硬化,晚期病例亦可表现为大结节性
肝硬化。临床上主要有肝硬化、糖尿病、皮肤色素沉着及性腺萎缩等表现,均系
含铁血豆素沉着于脏器和组织所致。
(2)肝豆状核变性(hepatoTenticulardegeneration)或称Wilson病:多见于
青少年,由先天性铜代谢异常,铜沉积子肝脑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病变为
双侧脑基底核变性和肝硬化,临床上出现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和肝硬化症状,
并伴有血浆铜蓝蛋白降低、铜代谢障碍和氨基酸尿等。
(3)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为婴幼儿及少年疾病。由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
缺乏半乳糖代谢所需的半乳糖磷酸-尿甘酰转换酶,以致大量半乳糖-1-磷酸
和半乳糖堆积在肝细胞,造成肝脏损害,并可致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为呕吐、腹
泻、营养不良、黄疸、腹水、白内障、智力迟钝、半乳糖血症、半乳糖尿和氨基
酸尿等。
(4)aI抗胰蛋白酶(al-antitrypsin,a1-AT)缺乏症:a1-AT是由肝脏合
成的低分子糖蛋白,占血清a1球蛋白的80%-90%,有抑制胰蛋白酶和其他蛋
白酶如弹力蛋白酶的作用。a1-AT基因位于第14对染色体上,基因异常导致a
1-AT缺乏或产生异常的a1-AT,在肝脏堆积,导致肝硬化。
(5)糖原贮积病(glycogenosis):只有第4型糖原贮积病(又名Andersen病)
伴有肝硬化,多见于儿童。由于缺乏淀粉(1,4,1,6)-转葡萄糖甘酶而致
肝细胞内有大量糖原贮积。临床表现肝呈大结节状进行性肿大,常伴有脾肿大、
黄疸和腹水,因肝硬化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最后可有肝功能衰竭。
(6)酪氨酸代谢紊乱症:或称酪氨酸血症(tyrosinemia),是由酪氨酸代谢紊乱所
引起。肝硬化,低磷酸血症引起的佝偻病,多发性肾小管回吸收缺陷,血和尿中
酪氨酸浓度增高为其临床特征。
7.肝脏瘀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
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和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disease
,VOD),均可使肝内长期瘀血、缺氧,而导致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
和消失,网状支架塌陷和星芒状纤维化,称瘀血性肝硬化。由心脏引起的肝硬
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根据患者体内循环抗体
的不同,可分为I型(狼疮样)、IIa和Hb型。
9.隐源性所谓隐源性肝硬化不是一种特殊的类型,而是由于病史不详,组织病
理辨认困难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等原因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约占5%-10%o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营养不良、血吸虫病、肉芽肿性肝损、感染等。
[病理]
(一)肝脏
1.小结节性肝硬化在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病例肝脏体积大多正常或增大,特
别当伴有脂肪变时。肝的硬度增加,肝包膜常增厚。肝脏的颜色变化视黄疸、脂
肪沉着、纤维化与充血程度而异。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多呈橘黄色、红黄色或
棕栗色。表面不平,呈弥漫的颗粒状或结节状(图18-40-1),结节细小而均匀。
肝切面可见无数比较整齐的圆形或近圆形的岛屿状结节,多数直径小于3mm,颜
色为橘黄或带绿色,结节间有纤细的灰白色结缔组织间隔。镜下变化:肝内广泛
增生的结缔组织,破坏了正常的肝小叶结构。肝实质被纤维间隔分割为大小不等、
圆形或近圆形的肝细胞集团称为假小叶。在有些纤维隔内可见到较多的成纤维细
胞、假胆管(小胆管样结构)和炎症细胞,表示纤维隔是由汇管区伸向肝小叶的。
如纤维隔内细胞很少,没有假胆管而有脂褐素或铁色素,则表示纤维隔是来自小
叶肝细胞间网状纤维聚合形成的胶原纤维。假小叶中的肝细胞大小不一,可萎缩、
正常或增大。有的假小叶肝细胞再生活跃,再生肝细胞体大,排列很不规则,胞
质色淡,核大而色深,并可有双核。假小叶常由几个不完整的肝小叶构成,因此
中央静脉的位置不在小叶的中央,数目可以多到2-3个,也可以缺如。在假小
叶的中央有时可发现汇管区。假小叶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
死以及胆汁瘀积、胆色素沉着等(图18-402)。
早期酒精性肝硬化可有酒精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变性的肝细胞内含有乙醇透
明小体,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汇管区因炎症而增大,并有单核细胞浸润和小
胆管增生。
在瘀血性肝硬化,由于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央区首先发生肝细胞萎缩坏
死,并出现明显的纤维化。肝脏体积略缩小,质硬,呈红褐色,有红黄相间的斑
纹,表面呈细颗粒状。
2.大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是在肝实质大量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肝
硬化中常见的类型。由于肝脏各叶坏死程度不一,肝轮廓变化常较显著,重量多
有减轻,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和深浅不同的塌陷区(图18-40-3),有时左叶完
全萎缩,有叶不规则隆起成为巨块,状似肿瘤。最大结节的直径可达5cm以上,
一般均大于3mm,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大小不等,形态不整齐的假小叶被厚实且宽
度不等的纤维隔所分割。在结缔组织中有时见到儿个汇管区挤在一起,往往有假
胆管增生和圆形细胞浸润,假小叶是由再生的肝细胞团形成的。在坏死程度较重
区域,假小叶中肝细胞不再呈辐射状排列(图18-40-4),坏死可呈带状分布,甚
至涉及整个小口卜。肝细胞形状不一,有胆汁着色,无或仅有轻微脂肪变化,常可
见到异形的肝细胞,在坏死轻微的部位,许多小叶仍保持正常结构。
如果汇管区呈不规则增宽,有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假小口卜周围的肝细胞有
碎屑状坏死、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等则表示活动性肝炎继续存在。慢性乙型肝
炎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常为大结节型,用荧光免疫方法可显示肝细胞内HBsAg;在
光学显微镜下含HBsAg的肝细胞呈毛玻璃样;用地伊红(orcein)染色法,胞质内
的HBsAg呈光亮的橘红色。
慢性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也为大结节性,淋巴滤泡、散在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胆管病变和小叶及门静脉炎症支持本病的诊断。
(二)脾脏常中等度肿大,由于门静脉压增高后,脾脏慢性瘀血、脾索纤维组织
增生所致。镜检可见脾窦扩张、窦内的网状细胞增生和吞噬红细胞现象。脾髓增
生。脾动脉扩张、卷曲,有时可发生粥样化。脾静脉曲张,失去弹性,常合并静
脉内膜炎。
(三)胃肠道由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和直肠粘膜下层静脉可曲张、瘀血,
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胃肠粘膜常因瘀血水肿而增厚,胃粘膜血管扩张、充血
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时伴有慢性炎症。本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并不少见。
(四)肾脏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常可引起膜性、膜增殖性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
肾炎及肾小球硬化。产生门静脉高压和腹水形成时,肾皮质血管特别是肾小球入
球动脉出现痉挛性收缩,初期可仅有血流量的减少而无显著的病理改变,但病变
持续发展则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持续的低血钾和肝功能失代偿时,胆红素
在肾小管沉积,胆栓形成,也可引起肾小管变性、坏死,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内分泌腺睾丸、卵巢、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等常有萎缩及退行性变。
[病理生理]
上述各种病因引起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内星状细胞
激活,细胞因子生成增加,胶原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细胞外间质成分变化、肝
窦毛细血管化、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纤维隔血管交通吻合支产生以及再生结节
压迫,使肝•内血液循环进一步障碍,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功能进一步减退,形
成肝硬化。其中窦周纤维化和内皮下基底膜形成(即肝窦毛细血管化)对于纤维化
造成的临床后果起主要作用。由于弥漫性屏障形成,降低了肝细胞的合成功能,
和/或影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窦变狭、肝窦血流受阻),造成肝细胞缺氧和营
养供给障碍,加重细胞坏死,使始动因子持续起作用。此外,门静脉小分支与肝
静脉小分支之间通过新生血管或扩张的肝窦等发生异常吻合,门静脉与肝动脉之
间也有短路形成。上述肝血管网结构的异常,常是发生肝功能不全和门脉高压症
的基础。
(一)门静脉高压症正常成人的肝血流量约1500ml/min,其中2/3的血液和1/2
的氧供来自门静脉。门静脉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6-10mmHg(0.8-1.3kPa)
称为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病人一般在20mmHg左右,门静脉压力取决于门静脉内
血流量和门静脉阻力,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全身的高动力循环又引
起门静脉血流量增多,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
环建立,继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等,称为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时产生的门静脉高
压主要是窦性和窦后性的,产生的原因为:①狄氏间隙胶原沉积使肝窦变狭;②肝
窦毛细血管化导致肝窦顺应性减少;③再生结节压迫肝窦和肝静脉系统,门静脉
血流流入肝血窦时发生瘀积及窦后肝静脉流出道受阻;缩血管激素(如5-羟色胺,
5-HT)作用于门静脉上受体,增加血管阻力;末端肝小静脉旁或窦周从激活的肝
星状细胞转化而来的肌成纤维细胞收缩,引起血窦的直径缩小,从而引起肝内阻
力的增加。肝动脉分支与门静脉属支沟通吻合,使肝动脉压传到门静脉,使门静
脉压力更升高。
(二)侧支循环的建立与扩大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有广泛的交通支,在门静脉高
压时,为了使瘀滞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这些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成为曲
张的静脉,其与体循环的静脉发生吻合而建立侧支循环,因此门静脉血可不经肝
脏而直接回到右心。主要的侧支循环有下列各路:
1.在胃底部,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肋间静脉、膈静脉、食管静
脉和半奇静脉吻合,形成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静脉由不结实的粘
膜下层组织所支持,经常受到食物的摩擦和反流到食管的酸性胃液侵蚀,容易发
生破裂而出血,严重者可以致死。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危险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门静脉压力升高(>12mn)Hg)是胃食管静脉曲张形成及其出血的主要
因素。曲张静脉壁张力(T)是决定是否会出血的主要条件:
T=(P1-P2)•R/W
Pl为曲张静脉内压,与门静脉压力相关;P2为食管腔压力,(P1-P2)是门静
脉血流施加于食管静脉壁上的透壁压;R为曲张静脉的半径;W为静脉壁的厚
度。故门静脉压力增加、曲张静脉体积粗大(>5mm)、壁变薄(红色征)均可使T
升高超过弹性限度而导致破裂出血。测定T值对预测静脉由张出血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
2.脐周围的皮下静脉在胎儿时期与脐静脉相通.出生后,脐静脉闭塞。在门静脉
高压时由于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脐周围和上腹部可见到皮下静脉曲张。
3.门静脉系的上痔静脉与腔静脉系中、下痔静脉吻合,形成房核。
4.在所有腹腔器官与腹膜后组织接触或与腹壁粘着的部位,均有侧支循环的建
立,包括肝至膈的脐旁静脉、脾肾韧带和网膜中的静脉、腰静脉或后腹壁静脉,
以及剖腹术后瘢痕组织内形成的静脉等。大量门静脉血液不经过肝脏而进入体循
环,可引起肝性脑病、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并发症。
(三)腹水形成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相当复杂,最基本的始动因素是门静脉高
压和肝功能不全。随着疾病的发展,许多其他因素也参加作用。
1.门静脉压增高是形成腹水的主要原因。当门静脉压力<12mmHg时很少形成腹
水。肝硬化门脉高压时产生的高动力循环导致内脏和外周小动脉扩张,动脉循环
充盈相对不足,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增加抗利尿激素(ADH)释放,造成肾脏血管收缩和钠水滞留,潴留的
体液漏到组织间隙形成腹水和水肿。同时由于肝窦压力的增加激活肝内压力受
体,造成肝肾反射,加重了钠潴留。肝窦压力的增加还可使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正常人每天经胸导管引流800-1000ml淋巴液,经左锁骨上静脉到体循环。肝
硬化患者可产生淋巴液8T0L/d,最多达20L/d。当胸导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淋巴
液时,就从肝包膜直接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肝硬化病例,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退,蛋白
类食物的摄入不足和消化吸收障碍以及血浆白蛋白不断漏入腹腔,因此血浆白蛋
白量可显著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随之下降。一般当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L时,
常有腹水或水肿产生。实验性门静脉梗阻,如果不同时造成实验动物低白蛋白血
症,常不足以产生腹水。临床上常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可无腹水,但在食
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或由于其他原因使血浆白蛋白量减低时,随即产生腹水,
一旦血浆蛋白量恢复正常,即使门静脉高压情况不变,腹水亦可以消退。
3.肾脏因素肝硬化时由于肾脏血液动力学的明显改变,最后导致钠和水的潴
留,从而促使和加重腹水的形成。
(1)有效血容量减少:肝硬化时内源性扩血管物质如胰高糖素、一氧化氮增多以及
缩血管物质G蛋白依赖的传导途径受损引起的对缩血管物质的低反应性,造成高
动力循环内脏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降低,肾脏灌注量也降低。
(2)肾血管收缩:有效血容量的降低,肾灌注量的不足,均可导致RAAS活力增强,
从而使肾血管收缩和肾血流量再分配。SNS兴奋时增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
肾动脉收缩。内皮素、腺背及肾脏生成的白三烯均是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局部因子。
肝细胞功能衰竭和侧支循环形成的内毒素血症,也可使肾血管收缩。
(3)肾血流量重新分配:正常时肾脏皮质血流供应占肾血流量的90%左右,肾髓
质部分仅占10%左右。皮质内肾小球动脉口径细,入球小动脉壁上有丰富的交感
神经末梢,而髓伴血管的口径大,阻力小,动脉壁上无交感神经末梢分布。当肝
硬化门静脉高压,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肾血流量减少时,肾血管强力收缩,肾皮
质的血流明显减少,而髓质部的血流相对增多。皮质缺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髓质血流增加,髓拌浓缩和重吸收增加。临床上出现少尿或无尿,以及水、钠滞
留。严重者则可形成所谓功能性肾衰竭。
4.内分泌因素的作用
(1)RAAS的活力增加:SNS兴奋时,剌激肾脏近球小体合成肾素,同时由于肝
脏对肾素灭活减少,造成肾素活性增加,进而引起血管紧张素H合成增加,其剌
激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并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剌激肾上腺皮
质合成醛固酮。后者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
(2)ADH增多:ADH的分泌受视上核感受血浆渗透压的细胞受体和血容量及动脉
压变化的(非渗透压性)调节。肝硬化患者ADH分泌主要受后者调节。有效血容量
的减少和动脉压下降刺激ADH分泌增加;肝功能损害造成其灭活降低。ADH通过
与集合管细胞基底侧膜上V2(水通道2)受体结合重吸收水,造成排水功能障碍
和稀释性低钠血症。
(3)心钠素的减少:心钠素有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钠的
回吸收和抑制醛固酮的释放作用。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效血容量减少,心房内压降
低,血浆中心钠素相对不足或机体对心钠素的敏感性降低致钠水游留,促使腹水
形成。
(4)雌激素:有促使水钠潴留作用,肝功能损害时,雌激素灭能作用减弱,以致
水钠潴留。
(5)其他内分泌因素:前列腺素A(PGA)、前列腺素E(PGE)有明显的排钠利尿
作用。肝硬化时,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水钠潴留而促进腹水形成。血管活
性肠肽(VIP)可引起肾灌注量和尿钠排出的降低,在肝功能衰竭时,灭能作用减
弱,以致钠潴留。
另外,大量腹水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更加重门静脉阻塞程度,并影响肾静脉
血液的回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排尿量更为减少。
综上所述,可见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清白蛋白的减少
是引起水钠潴留的重要因素,而门静脉高压则是使水分主要潴留在腹腔内的主要
原因。
(四)内分泌变化
L性激素的紊乱
(1)雌激素的增加:肝脏是雌激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时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和
在尿中排泄增多,其原因为:①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现认为这是主要机制。
肝病时由于睾丸酮转化及肾上腺产生雄烯二酮增多,使后者经周围组织芳香化产
生雌二醇(E1)增多。E1经肝脏及脂肪组织转换,雌三醇(E3)随之增多,睾丸酮
与E1可转化为雌酮(E2).E1和E3的增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性
腺轴,导致促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而引起女性化。②肝脏对雌激素灭能作用减退。
③雌激素随胆汁排泄减少,经肝肠循环的回吸收减少。
(2)雄激素减少:男性雄激素的减少,不一定由于睾丸萎缩和肝功能减退,而是
由于雌激素过多,反馈地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所致。
另外,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转换率较正常增加。
2.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3.皮质醇皮质醇水平多数正常,部分因糖皮质类固醇减低或促皮质素释放因子
受抑制,ACTH分泌减少而减低,部分因血浆皮质素结合球蛋白及白蛋白均低,
或肝灭活障碍而提高。
4甲状腺激素肝硬化病人血清总T3、游离T3减低,游离T4正常或偏高,严重
者T4也降低。上述改变与肝病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由于肝病时5'-脱腆酶
活性降低,T4转化为T3减少,反T3(rT3)形成增加,临床上可致生化性低T3
综合征。此外,肝硬化血氨增高时,多巴胺类物质减少,可使TSH水平增高。
(五)血液改变
1.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阻性充血,以及毒性或炎性因素引起的单核
吞噬细胞增生和纤维变,均可致脾月中大。晚期牌肿大常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
为显著的血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少数有红细胞减少。
2.凝血障碍
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凝血因子多为蛋白质。体
内13种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HI、VI及少数合成部位不明的凝血因子XI、XII
外,均由肝脏合成。肝硬化时,首先合成减少的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凝血因子
H、vn、ix、x).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I、v在严重肝损害才
明显减少。
(2)凝血因子消耗过多:肝硬化时可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使凝血因子
消耗增加。其原因为:①失代偿期肝硬化时,损伤的肝细胞能释放凝血致活物质
(蛋白磷脂复合物),加速凝血活素复合体的形成,促进凝血;②肝功能损害时,
不能清除己活化的凝血因子,促进凝血,形成DIC;③脾肿大和侧支循环建立增
加了血管内皮表面积,加之血流瘀滞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被破坏而诱发血管内凝
血;④肝病并发的内毒素血症可直接激活因子泪。
(3)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正常肝脏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酶(抗纤溶酶)与清除纤
溶酶活化素的作用,故可避免发生纤维蛋白溶解。肝硬化失代偿时则可发生纤维
蛋白溶解,其机制为:①抗纤溶酶合成减少,纤溶酶活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加
速;②血液中有游离的纤溶酶原活化素,能激活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此活化素
在肝硬化时不被灭活,故纤溶酶活性增加,纤溶加速。
(4)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脾脏疲血肿大,伴脾亢时血
小板大量破坏,而致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溶解时,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FDP)能
干扰血小板的聚集。
3.贫血肝硬化时常有轻度不等的贫血,其中2/3为轻至中度,主要为正常细胞
性或小红细胞性贫血,偶见巨细胞性贫血。引起贫血的原因:①脾阻性充血,使
大量红细胞长期瘀滞在脾窦而发生溶血;②脾功能亢进;③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
浆中有某种异常类脂质可引起溶血;④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和利用障碍。营养性巨红细胞贫血在酒精性肝硬化较常见。在非酒精性
肝硬化,失血和缺铁可能是贫血的重要原因。晚期病例常有红细胞生成抑制和铁
的利用障碍。
(六)肝性脑病
[临床表现]
在我国本病患者以20-50岁男性多见,青壮年患者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有关。
肝硬化的起病和病程一般缓慢,可能隐伏数年至十数年之久(平均3-5年)。起
病时可无症状,病情逐渐发展,到后期出现两大类主要症状,即肝功能衰退和门
静脉高压症。此时可出现黄疸、腹水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临床分
类也以是否出现上述表现将肝硬化划分为代偿和失代偿期。
(一)代偿期肝硬化
无上述临床表现。无症状者占30%-40%,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行剖腹术
时,甚至尸体解剖时才被发现。其他一部分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如低热、乏力、
恶心、体重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下,在求诊时怀疑此诊断。部分慢性肝炎
患者行肝活检时诊断此病。
(二)失代偿期肝硬化
1一般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乏力和体重减轻。前者常伴恶心呕吐,多由于胃肠
瘀阻性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腹水形成、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
衰竭更加重此症。由于进食、吸收消化功能障碍引起体重减轻。有时由于腹水和
水肿,体重减轻并不明显,但可见患者有明显的肌肉萎缩。乏力常与肝病活动程
度一致,除由于摄入热量不足外还与肝功能损害导致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
正常功能以及乳酸转化为肝糖原过程障碍,肌肉活动时乳酸蓄积有关.
2.腹水患者主诉腹胀,少量腹水常由超声或CT诊断,中等以上腹水在临床检查
时可发现,后者常伴下肢水肿。5%-10%腹水者可出现肝性胸水,见于右侧,但
也有双侧甚至仅为左侧胸水者。这是由于胸腔负压导致腹水经过脑肌缺损处进入
胸腔有关。偶尔当腹水形成率等于其进入胸腔的速率时,患者可仅有胸水而无腹
水。
3.黄疸巩膜皮肤黄染、尿色深、胆红紊尿,常由于肝细胞排泌胆红素功能衰竭,
是严重肝功能不全的表现。引起黄疸的其他因素还有:①溶血:以非结合胆红素升
高为主;②肝肾综合征:胆红素在肾脏排出受阻,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③细菌
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尿路感染):导致胆汁瘀积,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如短期
内出现深度黄疸,酒精性肝硬化者要考虑、合并酒精性肝炎;其他患者应排除合
并急性病毒性肝炎、胆总管结石和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
4.发热常为持续性低热,38-38.5℃,除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要考虑酒精
性肝炎外,其余均应鉴别发热是由于肝硬化本身(对致热性激素灭活降低),还
是细菌感染引起。
5.贫血与出血倾向由于上述原因(见病理生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粘
膜、指甲苍白或指甲呈匙状。并有头昏、乏力等表现。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
有出血倾向,常出现牙跟、鼻腔出血,皮肤和粘膜有瘀点、瘀斑和新鲜出血点。
6.女性化和性功能减退前者表现为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肝掌和体毛分布改
变。这是由于外周组织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加快所致。口服螺内酯降低血浆中睾
酮浓度和肝脏雄激素受体活性也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减退表现为阳萎
(男性)、闭经(女性)和不育。
7.腹部检查除腹水外尚可见腹壁静脉和胸壁静脉显露及怒张,血流以脐为中心
向四周流向,偶可见脐周围静脉突起形成水母头状的静脉曲张以及在腹壁曲张静
脉上有连续的静脉杂音。脾脏一般为中度肿大,有时为巨牌。肝脏早期肿大,晚
期缩小、坚硬.表面呈结节状,一般无压痛。胆汁瘀积和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肝
硬化晚期仍有肝肿大.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肝功能代偿期血常规多在正常范围内。在失代偿期,由于出血、营
养失调和脾功能亢进等因素而发生轻重不等的贫血。在脾功能亢进时,血白细胞
及血小板均见降低,其中以血小板降低尤为明显。骨髓涂片可见造血细胞增生,
粒细胞核有左移现象。
(二)尿液检验
1尿常规检查肝功能代偿期,尿常规一般无明显变化。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乙肝
相关性肾炎时尿蛋白阳性。
2.尿胆原及胆红素检查由于肝功能减退,肝脏不能将来自肠道的尿胆原变为直
接胆红素;又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尿胆原可直接到达体循环而从尿中排出,故
尿中尿胆原增加。胆汁瘀积引起的黄疸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3尿中17-酮类固醇和17-羟类固醇的排出量明显减少,而雌激素及酚类固醇的排
出量高于正常。
4尿钠腹水患者尿钠排出降低,肝肾综合征时<10mmol/L,尿钠/尿钾<1。
(三)肝功能试验
1.胆红素代谢肝功能代偿期,多不出现黄疸。在失代偿期,约半数以上患者出
现黄疸,血清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含量均有升高。
2.脂肪代谢肝功能代偿期,血中胆固醇多正常正常水平。在肝硬化代偿期或失
代偿期,空腹和餐后血清结合胆酸均高于正常值。由于肝脏有病损时肝血流量减
低及肝细胞功能障碍,使肝脏对门静脉血中的胆汁酸摄取减少;另一方面,由于
门一体分流,门静脉血中的胆汁酸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导致胆汁酸代谢的异常。
3.蛋白质代谢血清蛋白的改变常为肝硬化最突出的变化,在肝功能明显降低
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同时损伤的肝细胞不能清除从肠道来的抗原,或后者经过
门体分流直接进入体循环,刺激脾脏中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形成高球蛋白血症。
因此血清中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或倒置。蛋白电
泳可显示白蛋白降低,Y-球蛋白显著增高,白-球蛋白轻度升高。血清前白蛋
白(prealbumin)也由肝脏合成,当肝细胞受损伤尚未引起血清白蛋白下降时,
血清前白蛋白则己明显下降。肝硬化患者可下降5096左右。
4.肝纤维化的检测
(1)血清HI型前胶原肽(PHIP):是细胞内合成的HI型前胶原分泌至细胞外后
受内切肽酶切去的氨基端肽,其浓度升高反应HI型胶原合成代谢旺盛,故血清
PIIIP升高主要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
(2)IV型胶原:检测指标有血中IV型前胶原竣基端肽(NC-I)及氨基端肽(75TV
型胶原)。肝纤维化时IV型胶原升高,两者相关性较好。
(3)层粘连蛋白(laminin):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血清层粘连蛋白升高,说明
其更新率增加,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相关性。
(4)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肝硬化时血清pH增高。
(5)透明质酸(HA):是大分子葡萄胺多糖,肝硬化时血清HA增高。
(6)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TIMP):由
活化的星状细胞分泌TIMPT,抑制胶原降解。已发现在肝硬化前期和肝硬化患
者中TIMP1浓度升高。
上述肝纤维化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异性不高,联合检测结果有助于诊断。
5.定量肝功能试验
(I)口引叫氟氯(ICG)试验ICG静脉注射后,由肝脏选择性摄取,排入胆汁,而
不从肾脏排出,也不参与肠肝循环,因此般认为此试验是临床初筛肝病患者最
有价值和最为实用的试验。剂量为0.5mg/kg,15分钟后测定其潴留率。正常值
为7.86±4.34%o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偿期的患者,滞留率明显增高(>10%)o
(2)利多卡因代谢物生成试验(MEGX):利多卡因经静脉注入后,由肝脏P450酶
系统代谢,生成乙基甘氨酸二甲基乙酸(MEGX),其血浓度迅速上升,注射后15分
钟达到平台相。测定血中MEGX浓度可准确反映肝细胞的贮备功能,与肝硬化的
预后有良好相关性。剂量Img/kg,正常人注射利多卡因后30分钟MEGX的血
浓度减去注射前的血浓度为90ug/ml以上,肝硬化患者明显降低,失代偿者大多
在30-40ug/mlo低于10ug/ml为进行肝移植的指征。
其他的定量肝功能试验包括氨基比林呼气试验、半乳糖耐量试验、色氨酸耐
量试验、咖啡因清除试验等。
6.血清酶学试验
(1)转氨酶:肝细胞受损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活力均可升高,一般以ALT(仅存在于胞质内)升高较显著。肝细胞严重坏死时,
则AST(在胞质和线粒体内均有)可高于ALT。酒精性肝硬化时AST/ALD2.0(正常
值0.6)o
(2)腺甘脱氨酶(ADA):为核酸分解酶,广泛分布于肝、肾、肌肉等组织。慢性
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ADA阳性率明显高于转氨酶;阻塞性黄症时ADA正常或仅
轻度升高,故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3)胆碱酯酶(ChE):肝硬化失代偿期ChE活力明显下降,其降低程度与血清白蛋
白大致平行,若ChE极度降低者示预后不良。
(4)Y-谷胺酰转肽酶(Y-GT):9096肝硬化病人可升高,尤以酒精性肝硬化升高
明显(Y-GT/AKP>2.5)o合并肝癌时明显升高。
(5)碱性磷酸酶(AKP):70%肝硬化病人升高.合并肝癌时明显升高。
7.凝血酶原时间早期非活动性肝硬化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多正常,而在晚期
活动性肝硬化和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则明显延长。
8.甲胎蛋白(AFP)肝硬化时血中AFP也可增高,在活动性肝硬化时增高尤为显
著,AFP的增高表示有肝细胞再生。用放免法测定一般在200ug/L以下。当
肝功能好转后,AFP逐渐下降至正常。如持续升高,应疑有肝癌合并存在。
9免疫学检查肝硬化时血清IgG、IgA、IgM均可升高,一般以IgG增高为最
显著,与Y球蛋白增高平行,可有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
体等。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其乙肝病毒标记可阳性,应检测HBsAg、HBcAb
IgM和IgG,HBeAg、HBeAb和HBV-DNA,了解有无病毒复制。丙型肝炎引起
者有抗HCV抗体阳性,乙肝合并丁型肝炎者抗HDV阳性.
(四)腹水检查有腹水者应作腹腔穿刺,检查腹水的性质,包括颜色、比重、蛋
白含量、细胞分类、腺甘脱氨酶(ADA)、血与腹水LDH、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测
定。还应测定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如>11g/L提示门静脉高压。腹
水培养应在床旁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包括需氧、厌氧两种。每个培养瓶接种的
腹水至少10ml。
(五)实时超声检查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规检查,可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可测定
肝脏脾脏大小、腹水及估计门脉高压。肝硬化时肝脏左叶增大、尾叶增大而右叶
萎缩。肝实质回声增强、不规则、反射不匀,为弥漫性病变。门脉高压者有脾肿
大、门静脉直径〉15mm(特异性100%,敏感性50%)。90%门脉高压病人显示
侧支血管存在,大多位于冠状静脉、脐及脐周静脉,在脾区可形成脾肾分流。多
普勒超声可显示门脉血流速度减慢,门脉分支内同时存在向肝和逆肝血流。
(六)食管领餐X线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时,由于曲张的静脉高出粘膜,领剂在粘
膜上分布不均匀而呈现虫蚀状或蜓蚓状充盈缺损以及纵行粘膜皱袋增宽。胃底静
脉曲张时,吞锁检查可见菊花样缺损。
(七)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并确定食管及胃底有无静脉曲张,了解其曲
张程度与范围,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胃镜检查静脉曲张的正确率较
X线检查高。
(八)放射性核素检查99mTC一经直肠同位素扫描测定的心/肝比值能间接反映门
静脉高压和门体分流程度,需诊断有一定意义,正常值0.26,肝硬化病人一般
在0.6以上。伴门脉高压者常〉10
(九)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本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早期肝硬化CT图像
显示有肝肿大,晚期肝缩小,肝门扩大和纵裂增宽,左右肝叶比例失调,右叶常
萎缩,左叶及尾叶代偿性增大,外形因纤维瘢痕组织的收缩、再生结节隆起及病
变不均匀的分布而呈不规整,凹凸不平。肝密度降低、增强后可见肝内门静脉、
肝静脉、侧支血管和脾肿大,从而肯定门脉高压的诊断。也可见脾周围和食管周
围静脉曲张、腹水、胆囊和胆总管等。对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十分有用。
(十)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与CT相似,能看到肝外形不规则,肝左、右
叶比例失调、脂肪浸润、腹水及血管是否通畅。如有脂肪浸润则T1值增高可达280
-480时,在图像上呈暗黑色的低信号区。肝硬化门脉压力升高,脾肿大,脾门
处静脉由张,如有腹水,则在肝脾周围呈带状低信号区。对鉴别肝硬化结节和肝
癌结节更优于CT检查。
(十一)肝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代偿期肝硬化的唯一方法。还可进行病因诊断。在
严格掌握指征的情况下进行肝穿刺,采取肝活组织作病理检查,不仅有确诊价值,
同时也可了解肝硬化的组织学类型、肝细胞损害和结缔组织形成的程度,有助于
决定治疗和判断预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有腹水者可经颈静脉、肝静脉作活检,
安全无并发症。
(十二)腹腔镜检查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之间有宽狭不等的小沟,
肝脏边缘较钝,脾脏多数能见到,如伴有肝周围炎或脾周围炎时则肝脏与腹壁或
脾脏与腹壁间有广泛的粘连。膈肌、圆韧带、镰状韧带与腹膜上的血管增多,表
示有门静脉高压。此外,在腹腔镜直视下还可采取肝活组织作病理检查,其诊断
准确性优于盲目性肝穿。
(十三)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术可反映肝硬化程度、范围和类型,对肝硬化与原发
性肝癌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但不直作常规检查。
(十四)门静脉造影临床常用的门静脉造影法有三种,即经脾门脉造影、经肠系
膜上动脉造影和经皮经肝门静脉造影,而以后者对门静脉高压及其侧支循环的形
态学与血液动力学的诊断为最优,对胃、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的部位、曲张程度的
显示为其他造影法所不及,但亦不宜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十五)门静脉测压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及肝静脉游离压,两者之差
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代表门静脉压力。
[并发症]
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主要并发症如下:
(一)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但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并发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糜烂性
胃炎、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等。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因粗糙食物、化学性剌激及
腹内压增高等因素而引起,常表现为呕血与黑类。若出血量不多,可仅有黑粪。
大量出血则可致休克,并诱发腹水和肝性脑病,甚至死亡。出血后原来肿大的脾
脏可缩小,甚至不能触及。
(三)感染肝硬化患者由于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而抵抗力降低,以及
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机会,故易并发各种
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革兰阴性杆
菌败血症等。自发性腹膜炎是指肝硬化患者腹腔内无脏器穿孔的腹膜急性细菌性
感染,发生率可占肝硬化的3%-10%。其原因为肝硬化时病人肠道细菌过度生
长和肠壁通透性增加,使肠腔内细菌发生易位经过肠系膜淋巴结进入循环系统产
生菌血症。由于患者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减弱,以及腹水抗菌能力降低,可发生自
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典型病例有发热、腹痛与腹壁压痛和反跳痛,血白细胞可有
增高,腹水混浊,呈渗出液。腹水内中性粒细胞>250*107L,腹水培养可有细
菌生长,篇溶解物试验常阳性。少数病例无腹痛或发热,表现为低血压或休克、
顽固性腹水或进行性肝功能衰竭。
(四)原发性肝癌约1096-25%肝硬化病人可发生原发性肝癌,特别是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血色病引起的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并发肝癌
的可能性:①在积极治疗下,病情仍迅速发展与恶化;②进行性肝肿大;③无其他
原因可解释的肝区痛;④血性腹水的出现;⑤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⑥甲胎蛋
白持续性或进行性增高;⑦实时超声或放射性核素肝扫描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
(五)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终末期肝硬化最常见而严重
的并发症。由于肝硬化病人内脏动脉扩张,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反射性激活肾
素-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系统产生肾内血管收缩。早期通过肾内合成扩血管因子还
能维持正常血供。晚期肾内扩血管因子如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缩血管因子合成
增加,造成肾内血供降低,产生HRSo其特征为少尿(<500ml/d)或无尿、氮
质血症(血清肌酎)132.6umol/L或24小时肌醉清除率<40ml/min)、低血钠(<
130mmol/L)与低尿钠(<10mmol/L)。肾脏无器质性病变,故亦称功能性肾
功能衰竭。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大量腹水时或因进食减少、呕吐、腹泻、
利尿剂应用不当,使循环血容量减低,肾脏有效血容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
血浆流量下降;②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对血液中有毒物质清除力减弱,加重了肾
的损害;③内毒素血症。
(六)肝肺综合征其定义为进展性肝病伴肺内血管扩张和呼吸室内空气时肺泡-
动脉氧差增加(>2却0m口nmHg刮)。失代偿的肝硬化病人中约有50%动脉氧
分压降{低民(63。70mmmmHg刮)。发生可能的因素有:①肺内动静脉瘦形成;
②胸腹水压迫引起的通气障碍;③气体弥散功能下降:由于间质水肿、肺毛细血管
扩张、红细胞与氧的亲和力下降。作对比增强心脏超声可协助诊断HPSo
(七)门静脉血栓形成约1096结节性肝硬化可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
与门静脉梗阻时门静脉内血流缓慢、门静脉硬化、门静脉内膜炎等因素有关。如
血栓缓慢形成,局限于肝外门静脉,且有机化,或侧支循环丰富,则可元明显临
床症状。如突然产生完全性梗阻,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胀、便血、呕血、休克等。
此外,脾脏常迅速增大,腹水加速形成,并常诱发肝性脑病。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应详细询问肝炎史、饮酒史、服药史、输血史及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作相关检查以排除及确定病因诊断,如应作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排除由肝炎引起的
肝硬化。怀疑Wilson病应检查角膜K-F环,测定血清铜蓝蛋白、尿铜、血铜等。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逐条对病人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门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表
现。肝功能试验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延长提示肝功能失
代偿。
下列儿点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
1.对于病毒性肝炎、长期营养缺乏,长期饮酒、慢性肠道感染等患者,必须严密
随访观察,必要时作肝活检以期旱期诊断。
2.对于原因不明的肝肿大,特别是肝质地坚实、表面不光滑者,必须采用各种
方法包括超声波、腹腔镜、肝活组织检查等来确定其性质。肝脾均大者,则肝硬
化的可能性更大.
(二)鉴别诊断须考虑:
1.其他原因所致的肝肿大,如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和肝脂肪浸润等。
2.其他原因所致的脾肿大,特别是所谓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斑潜综合征),其病
理为肝内窦前性门脉纤维化与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贫血、白细胞与血
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复出血等。晚期血吸虫病也有窦前性肝内门静脉阻塞和高压、
脾功能亢进和腹水等表现,应注意鉴别。
3.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消化性溃疡、胃炎等。
4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水症,特别是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癌肿及卵
巢癌。卵巢癌中特别是假粘液性囊腺癌,常以慢性腹水为主要表现,腹水也为漏
出液性质,有时可造成鉴别诊断上的困难,腹腔镜检查对诊断很有帮助。
5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引起的昏迷,须
与肝性脑病相鉴别。
[预后]
取决于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腹水、有无肝性脑病、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以
及凝血酶原时间(表18-40T)。还与病因、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说来,病毒性
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预后较差;年龄大者,男性预后较差。Child-PughC级病人预
后较差。如再出现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合并食管静脉大出血、严重感染等则
病情危急,预后极差。
表18-40-1肝硬化病人Child-Pugh分级标准
临床生化指标分数
123
肝性脑病(级)无1-23-4
腹水无轻中-重
胆红素umol/L<34.234.2-51.3>51.3
(PBC)(68.4)(68.4-171)(171)
白蛋白g/L>3535-28<28
PT延长(秒)<44-6>6
总分Child-PughA级5-6分;B级7-9;C级210分。
[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酒精性肝硬化者必须
戒酒;代偿期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硬化者可抗病毒治疗。晚期则主要针对并发症治
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一般轻工作。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
须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严禁饮酒。脂
肪尤其是动物脂肪不宜摄入过多。如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
限制蛋白质食物。有腹水者,应予少钠盐或无钠盐饮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者,应避免进食坚硬、粗糙的食物。
(二)药物治疗
1.抗纤维化药物
(1)秋水仙碱:剂量lmg/d,每周服5天,主要用于血吸虫病引起者。其作用机制
是抑制胶原的聚合。
(2)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和抑制肝脯氨酸羟化酶作用而抑制胶原合成。但它
也可以抑制胶原酶活性。故仅用于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
(3)中药:如丹参、桃仁提取物、虫草菌丝以及丹参、黄芭的复方制剂用于早期
肝硬化治疗,据研究报道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据报道干扰素丫和a也有抗
纤维化作用。
2.保护肝细胞药物用于有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的肝硬化患者。
(1)熊去氧胆酸:口服250mgBid1-3月。通过减轻胆盐毒性,减少细胞毒T所
致小叶坏死、抑制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有保护肝细胞作用,主要用于原发性
胆汁性肝硬化。
(2)甘草甜素:有抗炎、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保护肝细胞膜作用。副作用为水
纳潴留,宜用于早期肝硬化病人。
(3)还原型谷胱甘肽:0.6-1.2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2-4周,或肌注
0.6g/do它是由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含疏基胱肽物质,能提供疏
基、半脱氨酸维护细胞正常代谢,能与毒性物质结合,起解毒作用。
3.维生素类维生素B族有防止脂肪肝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常用者有酵母片人
复合维生素B制剂等。维生素C有促进代谢和解毒作用,每次0.2g,日3次。
慢性营养不良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凝血障碍者可注射维生素
KE维生素E有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作用,用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
(三)腹水的处理由于病人对水、钠耐受的情况和利尿反应各不相同,将肝硬化
腹水病人分为三型,以利于选择治疗方法,估计疗效及预后。
I型:多是初发小量腹水病人。经休息、限钠、停利尿药,在数天至2周发生自
发性利尿,腹水逐渐消退。此型患者的血纳>130mmoL/L,尿钠90-50mmol/24h,
尿钠/尿钾>2,自由水清除率(CHQDlml/min,肾小球滤过率(GRE)和肾血浆
流量(RPF)均正常。提示患者对水、钠均耐受。治疗时不必严格控制水的摄入,
而抗醛固酮类利尿剂可加速腹水消退。
II型:多为中量腹水,常在摄入过多钠盐时发生。经上述处理并不发生自发性利
尿。此型患者的血钠〉130mmoL/L,尿钠40-50mmoL/d,尿钠/尿钾<2,但〉
1,
CH20>Iml/min,GRF和RPF在正常范围。多数病例对抗醛固酮类利尿药,或
联合使用排钠利尿药有效,利尿期间不必严格限制饮水。提示患者对钠耐受差,
但对水尚能耐受。
HI型:多为大量腹水持续在3个月以上,即所谓〃顽固性腹水此型病人的血
钠<130mmovL,尿钠<10mmol/d,尿钠/尿钾<1,CH2O<Iml/min,GRF
和RPF均低于正常。以上情况提示患者对水、钠均不能耐受。顽固性腹水,可
分为利尿剂耐药性和难治性腹水。前者定义为腹水难以消退或消退后,由于对限
钠(50mmol/d)和利尿剂治疗缺少反应(用螺内酯400mg/d,吠塞米160mg/d,
连续4天,体重减轻<200g/d,尿钠排泄<50mmol/d),而不能防止复发者。
后者为腹水难以消退或消退后很快复发,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其他治疗
方法。
1.腹水的一般治疗
(1)消除诱因:如过量摄入钠盐、并发感染、肝病加重、门静脉栓塞、并发原发性
肝癌等。
(2)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钠的摄入量限制在88mmol/d,水的摄入量应限制在
IL/d。如有稀释性低钠血症(<120mmol/L),应限制水的摄入量300-500ml/d
o经低钠饮食和限制入水量4天后,体重减轻小于1kg者应给予利尿剂治疗。
(3)利尿剂的应用:利尿剂的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以最小剂量达到每天减轻体重
300-500g(无浮肿者)或800-1000g(有下肢水肿者)。首选醛固酮拮抗剂螺
内酯,开始时100mg/d,根据利尿反应(称体重、计尿量)每3-5天增加lOOmg,
直到最大剂量400mg/do常与伴利尿剂(吠塞米)合用,起始剂量40mg/d,可
增加到160mg/d。利尿剂的副作用有水电解质紊乱、肾衰、肝性脑病、男性乳
房发育等。如出现肝性脑病、低钠血症(血钠<120rnrnoL/L),肌酶>120umol/L
应停用利尿剂。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低蛋白血症病人,每周定期输注白蛋白、血浆可提
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
2.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⑴排放腹水、输注白蛋白:如①无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感染;②ChildA、
B级;③凝血酶原时间>40%,血小板计数>40*10''/L;可于1-2小时内抽排腹
水4-6L,同时补充白蛋白6-8g/L腹水。一次排放后有腹水可重复进行。该
方法腹水消退率96.5%,消除后用螺内酯维持治疗腹水.再出现率明显下降。
(2)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术:一般于2-3小时内放腹水5000-10000ml,经超
滤、或透析浓缩8-10倍,去除腹水中水分及小分子毒性物质,回收腹水中蛋
白等成分,通过外周静脉回输给病人。术后尿量明显增加,腹水明显消退。有严
重心肺功能不全、近期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凝血障碍、感染性或癌性腹水者不宜
作此治疗。
⑶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采用有单向阀门的硅胶管(Leveen管),其-端固定
于腹腔内,另一端固定于颈内静脉。腹水可从导管的侧孔吸人,通过导管和单向
阀而引流于颈内静脉,因有单向阀门,使颈内静脉血流不会倒流入腹腔。应用此
法可使腹水迅速消退,尿量和尿钠增加,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下降,但可出现
DIC、败血症、低血压(由于内毒素)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
(4)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对难治性腹水有一定疗效,减轻由于淋巴回流增加
引起的胸导管高压扩张状态。可出现淋巴凄、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仅用于排放腹水治疗元效的顽固性腹水、
肝性胸水及伴肾功能不全者。治疗有效率为50躲-92%o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
对利尿剂反应改善,尿量明显增加,腹水消退较快。副作用有肝性脑病和肝功能
减退。
(6)肝移植
(四)食营-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一种严
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应予积极抢救。措施如下:
1.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血压及脉率。烦躁不安者可给以异丙嗦或地西洋(安
定)。禁用吗啡或度冷丁。
2.大量出血可致失血性休克,并进一步加重肝细胞损害,诱发肝性脑病,故应
立即输入右旋糖肝或新鲜血,纠正低血容量。后者含有较多的凝血因子,有利于
止血。
3.急性出血的药物治疗
⑴血管加压素:国内常用垂体后叶素,有效剂量为0.4U/min,持续静脉点滴,
通过收缩内脏小动脉平滑肌降低门静脉血流量,从而降低压力。有四项临床随机
对照研究(RCT)结果提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该药对于止血是有效的,其综合效
果的POR为0.22(95%CI为0.12-0.43)。由于其可引起体循环血管收缩,
有2/3患者出现包括心肌缺血在内的并发症,如合并使用硝酸甘油则可减少些
副作用,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是人工合成的3-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在
体内缓慢释放转化为血管加压素,有较长的半衰期,能维持血中低浓度活性成分,
有较明显的降低门静脉压力、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毒副作用少。7项RCT(443
人)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与安慰剂相比特利加压素对于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
为340%其止血效果同生长抑素和硬化剂疗法。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这类药物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和对抗胰高糖素降
低肝硬化病人内脏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和不成对动脉血流量,可以减少
奇静脉血流、降低曲张静脉内压,从而控制急性出血。生长抑素首剂250ug静脉
推注后,3mg加入补液中以250ug/小时连续静脉内滴注。奥曲肽注是人工合成
的8肽,半衰期延长,使用100ug静脉推注,25-50ng/h静脉滴注,不良反应
少。包括13项RCT的meta分析对奥曲肽与其他疗法相比,对控制食管静脉出血
效果分析显示,奥曲肽组再出血率较其他疗法明显降低(19%:32%),对于生存
率无明显影响。
4.三腔管填塞采用三腔管气囊填塞胃底部粘膜下静脉,使血液不流向破裂的食
管静脉而达到止血目的,暂时止血效果肯定。长时间压迫会导致食管壁坏死、穿
孔,压迫后应于6-12小时内进行内镜下治疗,压迫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
时。
5.内镜下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沙购销合同版
- 借条协议补签范本
- 礼仪服务合同协议书样式示例格式
- 居家养老护理合同
- 陶瓷商品交易协议
- 会议现场服务外包合同
- 实木板材购销合同
- 电信服务合同解除协议解读
- 电脑购销谅解合同
- 空调机组选购及安装合同
- DL-T5704-2014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女性生殖健康与疾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中医药大学
- (高清版)JGT 225-2020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试题(附答案)
- 心电图进修汇报
- 中医科进修总结汇报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激光技术在能源、环保、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高分复习笔记】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中国玉石及玉文化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