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进展的观点,来分析争辩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
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冲突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进展变
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生疏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
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缘由、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推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看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特别感觉。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是指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缘由、部位、
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进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状况。
13.病:又称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进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14.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接受不同
的方法治疗,称为同病异治。
15.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进展过程中,消灭了相同的证,可接受相同的方法治疗,称
为异病同治。
16.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7.气化: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之为气化。
18.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19.阴阳:同一事物内部或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
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0.阴气:对人体具有养分、滋润等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21.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气,称为阳气。
22.阴阳对立:阴阳对马上阴阳相反,是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23.阴平阳秘:阴气平顺,阳气固秘。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的状
态,称为阴平阳秘。
24.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依据和条件。即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
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5.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26.阴阳消长:消,即削减;长,即增加。是阴阳对立双方量的增减的运动变化。
27.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
转化为阴。
28.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它是宇宙万物赖
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29.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依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阳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阴
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阴中求阳。
30.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依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阴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阳
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阳中求阴。
31.阴病治阳:指阳虚阴盛的虚寒之证,治应以温阳抑阴之法.
32.阳病治阴:指阴虚阳盛的虚热之证,治应以滋阴抑阳之法。
33.五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4.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
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35.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
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36.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化生、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在正常状况下存在
着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它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
37.五行相乘:五行之间“相乘”的概念,首见于《内经》。乘,恃强凌弱,即欺压,压服之
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38.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相侮”的概念,首见于《内经》»侮,欺侮、污辱之意。五行相侮,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39.胜复规律:胜复指胜气和复气的关系。五行学说把由于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
过度克制称之为“胜气”,而这种胜气在五行系统内必定招致一种相反的力气(报复之气),
将其压抑下去,这种能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
40.五行互藏:又称“五行体杂”。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
41.母病及子:是指病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
42.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病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
后有母脏的病变。
43.微邪:某脏发病,其邪气从该脏“所胜”方向传来,其病情较轻浅,故名微邪.
44.贼邪:某脏发病,其邪气从该脏“所不胜”方向传来,其病情较重,故名贼邪。
45.滋水涵木: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一种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
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46.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
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7.培土生金法:是健脾气以补肺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而致肺气虚,或肺气虚之证。
48.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一种治法。即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适用于
肺肾阴虚之证。
49.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肝旺脾虚证。
50.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停聚之证。
51.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肝火偏旺,影
响肺气清肃之证。
52.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
于心肾不交之证。
53.藏象:“藏象”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现象。
54.藏象学说: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看,争辩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55.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
三焦、膀胱)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56.奇恒之府: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的府,称为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57.形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具有肯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
脏腑在内。狭义的形体是指筋、脉、肉、皮、骨五种组织结构。
58.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目、舌、口、鼻、耳称为五官。它们分属于五脏,
为五脏的外候。窍,有孔窍、苗窍之意,是人体与外界相通连的窗口。官必有窍,窍多成官,
故官窍并称。
59.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
60.九窍:又称“九宫”。指七窍加前后二阴。
6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养分和滋润作用。
62.心主神志:即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
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63.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爱护心脏的功能。
64.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
气体交换的功能。
65.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全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
成和调整气机的作用。
66.肺朝百脉:朝,有会聚或朝向的意思。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
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的作
用。
67.肺主通调水道:“通调水道”一词出自《素问•经脉别论》。通,即疏通;调,即调整;
水道是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
疏通和调整作用。
68.肺主治节:“肺主治节”一词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治节,即治理和调整。肺主治节,
是指肺为相傅之官,对全身有治理和调整的作用。
69.肺为华盖:华盖,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车子的伞形遮挡物。由于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
最高,位于心上,故称肺为华盖。
70.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
将精微物质吸取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71.脾主运化水谷:即脾对水谷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取和输布作用。
72.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取、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
73.脾主生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故云脾主生血。
74.脾主统血:统,即统摄、把握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
脉外的作用。
75.脾主升清:升,即上升。清,即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
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养分全身的作用。
76.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散。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77.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整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78.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体之精的作用。
79.天癸:是指人体肾中精气充盛到肯定程度所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它具有促进人体性器官
发育成熟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80.先天之精: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与生俱来,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81.后天之精:指人诞生后,由脾胃从饮食物中摄取的养分成分和脏腑代谢化生的精微物质,
具有培育补先天之精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
82.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整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故肾又有“水脏”之称。
83.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
用。
84.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
用。
85.五迟: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称为“五迟”«
86.五软:头软、项软、手脚软、肌肉软、口软,称为“五软”。
87.五不女:指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即螺、纹、鼓、角、脉五种。前人认为这类状况没有生
育的力量,故名。
88.肾主纳气:纳,有受纳、摄纳的意思。纳气,即吸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
清气,挂念肺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89.肾主封藏:亦曰闭藏,固密贮藏,封固闭藏之谓。肾主封藏是指肾有贮藏五脏六腑之精的
作用。
90.“肾者胃之关”: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赖肾中阳气蒸化;肾居下焦,主开合、司二便,为
水谷消化后之糟粕、废液排之出口。(肾阳不足,气化失职,则二便不利,关门闭塞,胃气上
满,气滞水停),故说肾者胃之关。
91.气门:又称汗孔、玄府、鬼门。是排泄汗液和气体交换的孔窍,是泄气散热的门户。
92.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
93.元神:人诞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来自先天,又称先天之神。
94.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是指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
95.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灵
枢•本神》);一是指梦幻活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换游行之境,皆是也”(《类
经•脏象类》)。
96.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
无意识活动。
97.意:意,有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学问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
形成回忆的印象。
98.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即意己定而确然不变,
并打算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意己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类经•脏象
类》).
99.胃气:一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二是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
缓之象;三是泛指人体的精气。
100.皮毛:是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包括皮肤、汗孔和毫毛等组织。
101.皮膜:皮肤的纹理及皮肤与肌肉的间隙称之为皮膜。
102.肌媵:肌肉的纹理称为肌腹,又称肉媵、分理。
103.膜理: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之间的间隙,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
门户,有抗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104.肌皮:肌肉与皮肤之间的部位称为肌皮。
105.肉节: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为肉节。
106.宗筋:一是指诸筋会聚所成的大筋”宗筋弛缓,发为筋痿”(《素问•痿论》);二是
特指阴茎,宗筋会聚于前阴,故常以宗筋代指阴茎或睾丸。
107.五神脏:因五神(神、魄、魂、意、志)分属于五脏(心、肺、肝、脾、肾),所以称
五脏为五神脏。
108.八郭:是指中医眼科在外眼划分的八个部位(或方位)。一般多用自然界的八种物质或
八卦名称来命名。即天(乾)郭、地(坤)郭、风(巽)郭、雷(震)郭、泽(兑)郭、山(艮)
郭、火(离)郭、水(坎)郭。郭,有如城郭护卫之意。
109.五轮:是指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的合称。
110.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精微物质,
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物中摄取的养分物质;狭义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
有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111.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112.宗
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聚于胸中的气谓之宗气。113.膻中:
其义有三。一又称“上气海”,是指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二指心包络;三指针灸穴位名称。
114.虚里:出自《素问•平人气象论》指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115.营气:行于脉中,具有养分作用之气,称为营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化生为血,营气
与血可分而不行离,故常称“营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在外者属于阳,在内者属于阴,
故又称“营阴”。
116.卫气:行于脉外,具有护卫作用之气,称为卫气。卫气行于脉外与行于脉内之营气相对
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117.血:是血脉中运行的一种红色液体;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
很强的养分和滋润作用。
118.津液: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在的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
液、肠液、涕、泪、唾等。
119.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肢节,感应传导信
息通路系统。
120.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121.奇经八脉:异于正经的经脉,其数有八。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
脉、阴维脉、阳维脉。
122.经别:指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123.经
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整,
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
124.别络: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
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125.孙络:最细小的络脉称为孙络。
126.浮络:消灭于体表的络脉称为浮络。
127.皮部:是指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肯定部位的反映区,故称十二皮部。
128.体质:又称禀赋、禀质、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
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129.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人诞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因素。
130.后天因素:是指人诞生之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131.素养: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力
量进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132.身体素养:是指人体的基本活动力量,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
人体机能在肌肉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力气、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
力量统称为身体素养。
133.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养分状况和熬炼程度的状态。
134.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为衡量人的体格和身体大
小的重要指标。
135.体姿:又名体态,是指人体各部在空间的位置,它反映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隶属关系,
也是衡量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136.病因: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引起疾病发生的缘由,称为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包括
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及其它病因。
137.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自然界正常气候的总称。
138.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致病邪气的总称。
139.伤寒:寒邪束表,卫阳郁遏,消灭恶寒、发热、无汗等,称之为“伤寒”。140.中寒:
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阳气,谓之中寒。
141.阳暑:炎夏之日,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为中于
热,称为阳暑。
142.阴暑:暑热季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引起的热病,为中于寒,称为
阴暑。
143.伤暑: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洪大等,称
为伤暑或暑热。
144.暑厥: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
145.暑风:又称“暑痫”。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
暑风。
146.温燥: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热相结合,称为温燥。
147.凉燥:深秋近冬之际,燥与寒相结合,称为凉燥。
148.壮火:过亢的阳气,称为壮火。又称“气有余便是火”。
152.少火:指正常的阳气,有温煦脏腑经络等作用。少火可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火:为心之
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
龙火:又称命门火。指肾之阳气。
153.雷火:指肝之阳气。
154.疡气:又称“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是指具有猛烈传染性的一类外感病邪。
155.瘟疫:又称为“疫病”、“瘟病”、“瘟疫病”、“疫”、“疫痔”等。是由彷气而致
的具有猛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156.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
界事物的反应。
157.内伤病因:泛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过人体自身调整范围,直接伤及脏腑而
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
158.痰饮:(1)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
的致病因素。(2)病证学含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其广义者为四饮的总称;其狭义者,指四饮之一的,饮邪停留于胃肠者。159.有形之痰:是
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而言。
160.无形之痰:是指由痰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
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
161.瘪疡: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肿块,小者为爆,大者为疡,以其外形累累如珠故名
瘪痛。
162.痰核:指发生在皮下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以其肿如核大故名。
163.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以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为特征。164.流注:
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165.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虾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
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
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166.结石:是指停滞于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
167.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药不当而造成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
168.胎传:是指禀赋与疾病由亲代经母体而传及子代的过程。
169.胎弱:又称胎怯、胎瘦,为小儿禀赋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
170.胎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胎毒,是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误食
不利于胎儿之物,导致遗毒于胎儿,诞生后渐见某些疾病。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
儿期由亲代传给子代。
171.病机:“病机”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指疾病发生、进展及其变化的
机理。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
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病机,
是疾病的临床表现、进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依据。
172.病机学说:是争辩和探讨病机变化规律的学说。
173.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
般规律,是系统病机和具体病证病机的基础。
174.发病: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与复发等),这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
损害之间的冲突斗争过程。
175.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环境的适应力量、抗邪力量,以及康复力量等。
176.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177.卒发:又称“顿发”、“感而即发”。即感邪后马上发病。
178.伏发:即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在体内,其后经过肯定的时间,
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179.徐发:又称“缓发”。即徐缓发病,系与卒发相对而言。
180.继发:是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连续发生新的病症。
181.合病:首见于《伤寒论》。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消灭者,称为合病。
182.并病:首见于《伤寒论》。凡一经病证未罢又消灭另一经证候者,称为并病。
183.食复:又名食劳复。指疾病愈后,脾胃尚虚,因饮食失节而导致疾病复发。
184.重感复:是指疾病初愈,余邪未尽,又复感新邪,而致旧病复发。
185.自复:是指疾病初愈后,不因饮食、操劳、情志、感邪所诱发,而是无明显诱因而自行
复发。
186.情志复:指疾病初愈,由于情志过激而致旧病复发。
187.复发:疾病重新发作,称为复发。
188.劳复:疾病初愈,余邪未清,因过度劳累而致疾病复发,称为“劳复”。劳复一般分为
劳力复、劳神复和房劳复三种。
189.房劳复:是指在病后余邪未尽,正气亏虚,又行房事,甚至房事过度,徒伤正气,使邪无
所制而疾病复发。又称“房复”、“色复”、“交接劳复”、“男(女)劳复”。
190.药复:病后滥用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191.两
感:是指表里两经同时感邪而为病。
192.直中:所谓“直中”,多指寒邪侵害阳虚寒盛之体,发病不经外感卫表阶段,直接损伤
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
193.内陷:所谓“内陷”,一般是指在温热病进展过程中,病邪未能在卫分或气分的轻浅阶
段得以透解,因而快速深化营分或血分的病理过程。
194.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力量之间相互斗争所
发生的盛衰变化。
195.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冲突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196.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冲突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197.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其邪盛和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
状态。
198.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等所
导致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
199.虚实真假: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状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全都的时候,则可
消灭某些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的病理状态。
200.真虚假实:是指“虚”是病机的本质,而其“实”象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正气虚
弱,脏腑气血不足,功能减退,气化无力所致。
201.真实假虚:是指“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热结胃肠,
或痰食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所致。
202.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由
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形成阴阳或偏盛,或偏衰,
或阴不制阳,或阳不制阴,或互损,或格拒,或转化,或亡失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
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203.阳偏胜: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消灭的一种阳偏盛,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
进,机体反应性增加,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204.阴偏胜:即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消灭的一种阴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
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
205.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
下,阳热不足的病理变化。
206.阴阳偏衰:是指机体阴或阳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可见于“精气夺则虚”的病机
和病证。
207.阴偏衰: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滋润、安静、潜降、成形和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
阴不制阳,则阳相对偏亢,因而消灭燥、热、升、动和化气太过等阳相对偏亢的病理变化。208.阴
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进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
病理变化。
209.阴损及阳:阴虚到相当程度,病变进展影响及阳的一方,继而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
虚的病理变化。
210.阳损及阴: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导致阴虚,形成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
理变化。
211.阴阳格拒:由于某些缘由使阴和阳中的一方偏盛至极,或阴和阳中的一方极端虚弱,双
方盛衰悬殊,盛者踞于内,将另一方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消灭真寒假热、
真热假寒等简单的病理变化。
212.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
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变化。
213.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
外的一种病理变化。
214.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失调病变,在肯定的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向相反方向转化的
病理过程。
215.由阴转阳:是指原来的病理性质属阳,在肯定的条件下,病变性质由阳向阴转化的病理
过程。
216.由阳转阴:是指原来的病理性质属阴,在肯定的条件下,病变性质由阴向阳转化的病理
过程。
217.阴阳亡失:包括亡阴、亡阳两类。是指机体内的阴或阳大量亡失而导致属于阳的功能或
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峻衰竭,消灭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218.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峻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
一种病理变化。
219.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峻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
一种病理变化。
2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力量下降的病理变化。
221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进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
而导致气机运动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222.气机不畅: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223.气机郁滞:即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
障碍的病理变化。
224.气郁:是指气郁结而不得发散的病理变化。
225.气滞:是指某些局部气的运动阻滞不通的病理变化。
226.气逆: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而上逆的病理变化。
227.气陷:指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上升不及或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
228.气脱:即气之出入障碍,指气不能内守而大量外逸,从而消灭全身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
变化。
2气闭:气之出入障碍,指气不能外达而聚于内,从而消灭突然闭厥的病理变化。
230.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养分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至脏腑百脉、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
变化。
231.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至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
232.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变化。
233.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变化液运行障碍,继而消灭血瘀的病理
变化。
234.气不摄血:主要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而
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变化。
235.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
血并脱的病理变化。
236.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
237.津亏:即津液亏损不足,是指机体津液的数量亏少,使脏腑、形体、九窍等得不到充分
的濡润、滋养和充盈,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
238.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
失的病理变化。
239.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
化。
240.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
241.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气”.是指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
功能的特别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五种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242.内寒:又称“寒从中生”。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
布满的病理变化。
243.内湿:又称“湿浊内生”、“脾虚生湿”。即体内水湿停滞。是由于脾不运湿,肾不主
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
244.内燥:又称“津伤化燥”。是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消
灭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245.内火:又称“火热内生”、“内热”。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
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导致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246.内风:又称“风气内动”。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病理变化。由于内风与肝的
247.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从本质上讲,即是疾病在其进
展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上人体阴阳、气血和津液代谢失调等病理冲突的简单联系和变
化。
248.病邪出入:又称“病势出入”。即表里之间病邪出入之趋向。病邪出入,是指致病因素
作用于机体,正气与之进行抗争所消灭的表邪入里,或里病出表的病理过程。
249.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则内传入里,影响
脏腑功能的病理传变过程。常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或中期,是疾病向纵深进展的反映。关系较
为亲密,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250,里病出表:是指病邪原本在于脏腑经络等在里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
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
251.病位:指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
252.病位传变:即是指在病变的进展变化之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的病理过程。
253.阴经阳经传变:经脉有阴经、阳经之分。病变由阳经传入阴经,或由阴经传出阳经,
即为经脉的阴阳传变。
254.表里经脉传变:人体的脏腑经脉表里相合,在生理上彼此相互联系,在病理上则相互
影响。这种发生在表里相合经脉之间的病位转移,即是所谓经脉传变中的表里相传。
255.手足经脉传变:经脉依据其循行部位有手经与足经之分。其病位在手经与足经之间发
生传移,即称手足经脉传变。这是由于手经与足经在其循行中存在着相互交接关系所致。
256.三焦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通路而发生传移变化。三焦部位是人体上
下部位联系的通路,因此亦是病邪传注,病位转移的途径。
257.卫气营血传变:指在急性温热病程中,病变部位的变化出入,发生于卫、气、营、血
四个阶段之中的病理过程。
258.形脏内外传变:主要指外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合之脏腑。
259.脏与脏传变:即指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这是疾病最为常见的病位传变形式。
260.乘侮传变:指脏腑病变发生相克太过或反克关系的病位传移。又称“不间脏”传变。
261.母子传变:指脏腑病变发生在相生两脏之间的病位传移。又称“间脏传”«
262.脏与腑传变:是指病位传变发生于脏与腑之间,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其具体传
变形式则是按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而传。
263.腑与腑传变:即是指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发生传移变化。
264由寒化热:是指疾病或病证的性质原来属寒,继而又转变成热性的病理过程。
265由热转寒:是指疾病或病症的性质原来属热,继而又转变成寒性的病理过程。
266.从化:又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害部位,以准时间变
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转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养全
都的病理变化。
267.由实转虚:指疾病或病证原来是以邪气盛为冲突主要方面的实性病理变化,但由于病
情进展至后期,或失治、误治等因素,使病程迁延,虽邪气已去,但正气耗伤,继而转化为
以正气虚损为冲突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亦称实证转虚。
268.因虚致实:指疾病或病证原来是以正气亏损为冲突主要方面的虚性病理变化,但由于
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而产生气滞、痰饮、内湿、瘀血、食积等病理变化或病理产
物,或因正虚抗邪无力而复感外邪,邪盛则实,形成虚实并存的兵病理过程。
269.转归:是指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即疾病的结局。一般而言,疾病的转归,可分为痊
愈、死亡、缠绵、后遗等。
270.痊愈:痊谓病除,愈谓病瘗。痊愈即病愈,是指疾病状态时的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气
血紊乱消逝,生理功能恢复正常,阴阳气血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271.死亡:是生命活动的断绝,是机体阴阳离决,整体生理功能永久终止的病理过程或结
局。
272.缠绵:是指久病不愈的一种病理状态,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处于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
的状态,是病理过程演化为慢性迁延性的表现。
273.后遗:又称后遗症,是指疾病的病理过程结束,或在恢复期后症状体征消逝,病因的
致病作用基本终止,只遗留原有疾病所造成的形态或功能的特别。274.养生:又称摄生、道
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275.预防:就是实行肯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内经》称之为“治未病”。
276.天年:出自《内经》。指人的自然寿命,亦即天赋之年寿。
277.年轻: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全面地渐渐降低的过程。278.寿
命:生命的年限,即机体从诞生到死亡所经受的时间。
279.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实行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
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
280.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展与传变。
281.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需遵循的总的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神指导下制
定的,对于中医临床各科病证的立法、处方、用药等,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82.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肯定的治疗原则。
283.形神共养:是指不仅要留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留意精神的摄生,使形体强健,精神充
分,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进展,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
284.形与神俱:又称“形神合一”.神以形为基础,形的活动受神的支配。“无神则形无以
化,无形则神无以附”。形与神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称为“形与神俱”。
285.保精护肾: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调养肾精,使精气充分,体健神旺,从而达到延
年益寿的目的。
286.顺时摄养: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
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287.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需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
抓住疾病的本质,并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288.标本: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本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在中医学中
常用来概括病变过程中冲突的主次先后关系。
289.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即是接受
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主要指症状及体征)与疾病的本
质相全都时的病证。
290.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它,称为“寒者热之”。亦即
以热药疗寒证。
291.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它,称为“热者寒之”。亦即
以寒药疗热证。
292.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虚候,用补益功用的方药来治疗它,称为“虚则补之”。亦即
以补药疗虚证。
293.实则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证的征象,接受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它,称为“实则泻之”.
亦即以祛邪泻实药治实证。
294.反治:又称从治。是指服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它所接受的
方药性质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全都的病证。
295.寒因寒用:系指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又称为以寒治寒。它适用
于真热假寒证。
296.热因热用:系指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又称为以热治热。它适用
于真寒假热证。
297.塞因塞用:系指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又称为以补开塞。它适用
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
298.通因通用:系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又称为以通治通。它
适用于真实假虚证。
299.扶正:是扶助正气,增加体质,提高机体抗邪及康复力量的一种治疗原则。扶正主要适
用于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
300.祛邪:是祛除邪气,排解或减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祛邪主要适用于实证,
即所谓"实则泻之”。
301.调整阴阳:系指订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和重
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302.调和气血:是依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特别,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
变化,实行“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适于气血失调之候。303.调
整脏腑:是指在治疗脏腑病变时,既要调整一脏一腑之阴阳气血失调,也要调整各脏腑之间的
关系,使之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304.因时制宜:依据不同季节的天时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这种原则称为
“因时制宜”。
305.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和方药等,这种原则称为“因
地制宜”。
306.因人制宜:依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与方药,这种
原则称为因人制宜。
方剂名词解释
1.方剂学:是争辩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
学科。
2.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依据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
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3.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
拟定的治疗方法。
4.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提出的8种治疗大法,即所谓:“论治病之
方,则有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5.调和营卫:是订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风寒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不和,
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证候,治以桂枝汤。方中以桂枝温卫助阳,解肌发表;配白
芍药滋养营阴,收敛阴液。合则既能温卫阳,又可养营阴,从而达到调和营卫的目的。
6.辛甘化阳:是指用辛味药与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加扶助机体阳气,强壮阳气的治法。如桂
甘汤中以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辛甘合化为阳,从而起到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
和血气,的作用,用治心阳不振的心动悸等证。
7.酸甘化阴:是指用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加益阴的治法。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
使阴血日长之意。临床常用于阴伤之证。如桂枝汤中以白芍之酸与甘草之甘相合配伍,酸甘并
用,既敛又滋,从而起到化阴滋营的作用,以补充营阴的不足。
8.逆流挽舟:指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外感夹湿型痢疾)的一种方法。古人认为,痢疾原来
是邪气从表内陷于里,这时用败毒散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
亦即邪自外入里,治疗上使邪从外而出,由里出表,好象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的方法,故称。
9.制性存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它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
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银翘散中的荆芥。
10.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类型,同样有燥屎内结于肠中,但表现有“下利清水”,即
时有排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屎泻出,况且,其虽有下利而腹痛、腹满不减,说明肠中仍
有实热积滞,仍属阳明腑实证,是为“热结旁流”。
11.急下存阴: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热邪积滞内结,津液日益耗损,
此时急须应用寒下方剂以通导大便,清泻实热,从而达到保存
津液的一种治法。如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以治疗实热积滞内
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
12.釜底抽薪:指用苦寒降泄,通导大便以泻除实热之邪的方法。本法好比是取去锅底下燃烧的
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以其苦寒泄降,清除实热积滞,导热下行,起到釜底
抽薪的效果。
13.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指应用通下的方药来治疗表现上有通泄的病证的一种治法。
如有的痢疾患者,见大便粘滞而频,量少而不畅,是内有实积使然,治可应用大黄等药物以泻
下通滞除积,使邪去利止。亦如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证。
14.脾约:出自《伤寒论》,指胃中燥热,脾津不足而受约束,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导致肠
道是却津液之滋润而见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的病证。
《注解伤寒论》云:“约者,约束之约,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
数,大便难”。治以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代表方为麻子仁丸。
15.肝脾不和:指由于肝气偏亢,疏泄不畅,影响肠胃的功能,而消灭肝木与脾土失却协调的
病理变化,如胁痛、胸闷不舒、胃院苦痛、饮食削减等病证,称为“肝脾不和”.
16.辛开苦降:当寒热互结,肠胃不和而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时,用辛味药之辛散以开通心
下之痞结,配以苦味药之苦降,苦寒以清降泄热,降泄胃气以止呕,两者合用,平调寒热,开
结降泄以治心下痞证,这种治法称为“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
自然环境结合
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依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缘由之所在,为
临床论治供应
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进展中,病人消灭的一些特别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肯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
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推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状况下,必需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
脉反见迟
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
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状况下,必需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
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消灭
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楚,目光光明,精彩内含,面色荣润
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机敏,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
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
空理线,目
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特别,
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峻,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消灭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
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11、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摩拳床缘的症状,这是热难过神,邪
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12、目暗睛迷:眼睛混浊晦暗,没有光荣,活动迟钝,反应缓慢或视物模糊。
13、回光返照:太阳将落时反射的光,比方没落以前的景象。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但
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至虚阳外越而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
决的危候。
14、强迫体位:病人往往因病痛而被迫实行的体位,以求缓解苦痛。
15、神志特别:指精神失常的表现,包括烦燥担忧,澹妄神昏以及癫、狂、痫等。
16、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症见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
迟缓等,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以致神气不旺。
17、气色:主要是指病人面部色泽,气指生气,隐含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彰然于皮肤之表,
两者是不行分割的“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18、色随气华: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
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分的征象。
假如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
而相应变化的.
19、气由脏发: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
机能活动一一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20、常色:正常生理状况时人的面部色泽,应当是光明润泽,模糊微黄而含蓄不露。
21、主色:人群中,每人的面色是不全都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
22、客色:指人的皮肤颜色,面色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转变而产生相应的交化,属于生
理正常现象。
23,痛色:指人体疾病时的面部色泽。无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亮暴露,或虽明润但不应时
应位或某色
独见,皆为病色。
24、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称为“气至”,为预后
良好。
25、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说明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己竭,不能荣润,又称为“气不至”,多
预后不佳。
26、真脏色:五色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脏腑精气已竭,精气外露。如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
或如千桔的枳
实,为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之气衰败。
27、病色相应:如肝病见青色,是正病正色,为病色相应,属病情进展的正常现象。
28、病色楣克: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如肺病见赤色,一
般多属逆证。
29、色克病:一般如肝病当见青色,而患者却表现为白色,依据五行相克规律,金克木,为色
克病属难治,为凶中之逆。
30曦胀单腹肿大,腹大如鼓,四肢反瘦,多属肝郁或脾虚以致气滞、水停血瘀。
31、脊疳:脊骨如锯,属脏腑精气亏损已极。
32、形胜气,气胜形:无论胖瘦,凡无气力者,即形胜气,皆为气不充所致,主天。无论胖瘦,
有气力者,
即气胜形,主寿。
33、鸡胸:胸廓向前畸形突起,犹如鸡胸,故名。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亏损,胸
骨柔弱而成。
34、龟背:脊骨弯曲隆起,犹如鸡胸,故名。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气虚,不能充养
骨髓。督脉致脊骨痿弱,渐渐交成畸形。
35、梦圈腿:正常入两脚并拢直立时,两膝和两踝可以靠拢,如直立时两踝可以并拢而两膝关
节却远远分别,形似梦圈。又名0型腿。
36、阳脏、阴脏之人;阳脏之人多阴虚阳盛,体型特点偏于瘦长,身体姿势多前屈。阴脏之人
多阳虚阴盛,体形特点偏于矮胖,身体姿势多后仰。
37、肺胀:即肺气胀满。泛指喘咳胸满的病证。是由于肺失肃降所致。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
邪气壅肺,肺气不降:虚证多由肺肾两虚,导致肾不纳气,而肺气上逆。
38、角弓反张:是指项背强急,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状的症状。
39、囱陷:即卤门下陷如坑状。多因胎禀不足或久泻慢惊之后,气血虚弱,脏虚不能上荣所致,
多属虚证。
40、卤填:即卤门凸起,可因温病火邪上攻或为风热、湿热等邪气所侵,多属实热证。
41、解颅:囱门迟闭,骨缝不合,属肾气不足或发育不良,常见于小儿佝偻病。
42、头倾视深:头倾,头项低下,不能抬举,视深,目陷无光,是病重精气将竭的表现。
43、瘁腮:腮部突然肿起,伴有胀、疼,属温毒证。
44、瘦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移动,多为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45、爆疡:颈侧颌下,肺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灼津,结成痰核,或感受
风火时毒,致气血壅滞,结于颈项。
46、五轮:血轮眼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肉轮---黑珠,属肝;气轮一白睛,属肺;肉
轮一眼胞,属脾;水轮一瞳人,属肾。
47、目瞄:胞轮振跳,多因风热外来,贼邪不泻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所致。
48、戴眼反折:戴眼指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反折指腰背反折,多见于惊风,痉厥或精脱神衰
者。
49、瞪目直视:两目不移,始终凝视前方,是脏腑精气枯竭,不能上荣于目的危重症状。
50、目翻上视:目睛上视而不能转动,进一步可引起戴眼,多见于惊风,痉厥或精脱神衰的重
证。
51、睑废:眼睑下垂,展目困难,多为脾虚气弱,或外伤后,气血不和,脉络失于宣通所致。
52、鼻翼煽动:是指鼻孔两翼因呼吸急促而煽动的症状。
53、撮口:上下口唇紧聚之形,常见于小儿脐风或成人破伤风。
54、口噤:口闭而难张,常伴牙关紧闭,如口噤不语兼四肢抽搐,多为痉病或惊风,也可见于
疫毒痢。
55、口僻:口角或左或右哨斜之状,多为风痰阻络所致。
56、啮齿:指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
57、疫喉:又称白喉,胭喉部有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剥去随则复生,属重证。
为肺胃热毒伤阴。
58、阴缩:阴茎、睾丸和阴囊内缩的症状,多因阳虚阴寒内盛,寒凝经络所致。但也有外感热
病,热入厥阴,阴液大伤,以致宗筋失养所致。
59、疝:①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的症状,故称为“疝气”“小肠气”
等;②指生殖器,睾丸,阴囊的部份病症,如睾丸或阴囊的肿大苦痛等病症。
60、流火:指发生局部的丹毒(皮肤变红,如染脂涂丹)红、肿、热、痛、多发于小腿,多为肾
火内蕴,湿热下注所致。
61、黄疸:面目一身尽黄,称为黄疸。如色黄如橘子色为阳黄,多为湿热熏蒸所致,如色晦暗
如烟熏为阴黄,为寒湿困脾所致。
62、黑疸:皮肤黄中显黑,黑而晦暗。多消灭在黄疸病的后期。
63、肌肤甲错:形容皮肤粗糙、干燥,如鱼之鳞,如披甲状,多为内有瘀血或津血亏虚之证。
64、筋惕肉朗:即肌肉抽掣跳动。其病理和“身瞄动”基本相同,不过津液受伤的程度比较严
峻。
65、肿胀:头面,胸腹,腰背,四肢浮肿者日肿;只腹部殿胀鼓起者日胀,亦称殿胀。
66、斑疹:斑和疹是全身性疾病,反映在皮肤上的一个症状。斑色红或紫,点大成片,平摊于
皮肤之下,抚之不碍手。由于病机不同而有阴斑与阴斑之名。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
不碍手。由于病因不同,故有麻疹、风疹、隐疹之别。
67、白疹:暑湿。湿温过程中于颈、项、胸、腹等处皮肤所消灭的一种白色小颗粒,晶莹如粟,
叫做“白疹”,多由湿郁,汗出不彻所致。
68、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掀热苦痛者为痛,属阳证。
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
69、疗:初起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麻木或发痒,项白而痈者为疔。
舟:舟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简洁化脓,脓溃即愈。
71、风、气、命三关:小儿食指近掌部虎口第一节部位为风关;其次关部位为气关;第三节部
位为命关。合称三关。
72、透关射甲:小儿食指络脉从风关至命关,直达指端,叫做“透关射甲”,病情凶险,预后
不佳。
73、舌之无神:是指舌质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多属恶候。
74、舌生芒刺:即舌面上的软刺及颗粒,不仅增大,并渐渐形成尖锋,高起如刺,摸之麻烦。
主邪热亢盛。
75、镜面舌:舌面光滑如镜,光滑无舌,也叫“镜面舌”。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76、舌强: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蹇涩,称为舌强。其主病是热入心包、高热伤
津,痰浊内阻。
77、痿软舌:舌体脆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称为“痿软舌”,多由气血虚,阴液亏损,筋
脉失养所致。
78、重舌:舌下血络肿起,好象又生一层小舌,故日重舌。
79、舌菌:舌生恶肉,初如豆大,渐渐头大蒂小,初象“泛莲”、“菜花”或“鸡冠”,表皮
红烂,流涎极臭,剧痛而阻碍饮食,因其外形似蕈,故名。
80、吐弄舌:舌伸出口外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外,马上收回,或舐弄口唇上下左右,掉
动不停,称为弄舌。两者皆因心、脾二经有热所致。
81、腐苔:苔质颗粒疏松,形如豆腐渣积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
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
82、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多
是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
8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即止,首尾不续,称为“独语”,属心气不足,神失所
养的虚证。
84、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如,称“错语”,属心气不足,神失所养的虚证。
85、澹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忧心神之实证。
86、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87、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人外,还包括病人自我感觉在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但体温并不
上升者。
88、壮热:病人身发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以上)属里实热证。
89、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肯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90、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是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91、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
灼手。
92、恶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常与发热同时并见,可见
外感表证。
93、畏寒:病人经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属里寒证。
94、寒栗鼓颔:简称“鼓栗”或“振栗”。寒粟指因恶寒而颤抖,也叫“战栗”,鼓颌是形容
恶寒时全身颤抖,上下齿不断地叩击的样子。温疫或疟疾患者的恶寒,往往消灭这种症
状。
95、自汗: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阳气虚弱,卫外不固所致。
96盗汗:指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一种症状,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97、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苦痛,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见于伤寒病邪正相争猛烈之时,
是疾病进展的转折点。
98、行痹:外感风寒湿邪,以风邪偏胜,关节游走窜痛者为之。
99、痛痹:外感风寒湿邪,以寒邪偏胜,肢体关节猛烈苦痛者为之。
iOO、痹:外感风寒湿邪,以湿邪偏胜,肢体关节沉重苦痛者为之。
101、胸痹:症见胸痛憋、痛引肩臂者为之。
102、真伤心:胸背彻痛猛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者为之。
103、心下:指鸠尾下至中院部位。
104、重听:听声音不够清楚,多为风邪所致或属肾经有热,或是下元亏损,肾精不足。
105、目眩:即视物眩转动荡,如坐在舟车之上。或因肾阴亏虚,肝阳上亢所致,或因痰湿内
蕴,清阳不升所致。
106、目昏:两目昏花、干涩、视物不清者,可见于久病,虚证及老年人,多由气虚、肝血不足、
肾精亏耗、目失所养而致。
107、雀目:病人一到黄昏视力减退,如雀之盲,属肝虚为病。
108、纳呆:即食欲减退,不思饮食。
109、除中:久病、重病的病人,本不能食,而突然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1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
而成。
2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担忧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3鼻UH: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4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
排便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5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
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苦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6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S店售后夏季活动方案
- 前端年终总结工作完成情况
- 智慧养老平台系统智慧养老有我更专业
- 《LED培训资料》课件
- 妇幼保健院归档病历质量评分表
- 主动脉成形手术指南
- 2024年我国职业病现状
- 儿童手术体位
- 《级技能历年考题》课件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件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指南评估指标考核试题及答案
- 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和预防课件
- 小学语文奥林匹克竞赛考试试卷
- 台签模板(可直接套用)
- 出国留学给寄宿家庭写的自荐信模板
- 印刷工序作业指导书
- 桥梁色彩设计课件
- 7.5.1-J01-05-F3临时工程工工雇用工劳务费用结算表
- 竹笋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甘草种植技术课件
- 《探寻中国茶:一片树叶的传奇之旅》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