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王昌龄_第1页
从军行王昌龄_第2页
从军行王昌龄_第3页
从军行王昌龄_第4页
从军行王昌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从军行王昌龄

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山西太原)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作者简介第2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扫边尘的豪情壮志。第3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第4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归还。漫天的阴云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这里借代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第5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地之景:荒凉思归之情:深切久戍之苦:残酷破敌之志:豪壮第6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军行”是乐府旧题。

B.全诗四句借景抒情,真实地再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

C.这首诗表现了戌边将士不畏环境艰苦,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D.这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格调高亢,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第7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海长云暗雪山”,此句表现出什么画面?A雪山的山影倒映在青海湖面上B青海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横亘着隐隐的雪山C青海与雪山绵延成一线,四周黑云围绕D雪山的山谷中,有个终日白云缭绕的青海湖。第8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远及戌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戌边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第9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A.艰难困苦的生活B.出生入死的经历C.报国御敌的壮志D.思念家乡的感情第10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2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4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5页,共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6页,共18页,2024年2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