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乙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乙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乙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乙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年高考真题理综(全国乙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能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A核糖体无膜结构,故A选项错误。

B酵母菌细胞核内存在遗传物质DNA,且存在DNA转录过程,即存在转录产物

RNA,故B选项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膜上完成,故C选项

错误。

D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进行CO2的固定,光反应过程产生ATP和[H],故D选

项错误。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

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离子泵通过消耗ATP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一般为逆浓度进行。

故A、B选项错误。

主动运输速率受ATP供应和具有活性的载体数量的限制,C选项中,CO中毒会导

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作用速率下降,ATP供应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

离子的速率降低,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具有活性的载

体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故D选项错误。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一加入底物一加入缓冲液一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前一计时一加入缓冲液一保温一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一加入底物一加入酶一保温并计时一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一计时一加入酶一加入缓冲液一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解析】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

一般最后加入。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

并开始计时。故C选项正确。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母课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A神经元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

ATP,故A选项正确。

B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故B选项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故C选项正确。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

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故D选项正确。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

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

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第氓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以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A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

群落中的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二

者均具有各自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可反复利用,故B选项错误。

C“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D人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

相对稳定,故D选项正确。

6.理论上,卜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

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基因频率p+q=l,AA、Aa、aa

2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pq、qo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满足

(p+q/=p2+2pq+q2

本题中,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结合前述内容,A

选项中,发病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即q2,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发病率为

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p2+2pq,故B选项错误。

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情况相同。C选项中,女性的发病率为p2+2pq,故C

选项错误。D选项中,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故男性的发病率即为致病基因

的基因频率。D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必考题

29.(10分)

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的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心和/表示ATP或者

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匕〜P,或dA-P0〜P〃〜P,)。回

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

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灸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相’、"万”

或“7”)位上。

(2)若带有32P的dATP的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

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子”、“町”或"y”)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g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

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答案】⑴y;⑵a;(3)DNA半保留复制(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

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

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解析】(l)ATP水解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的是£位和y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即y位磷酸基团转移

到DNA末端。故要将标记到DNA上,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y位上。

(2)dATP脱去0位和Y位的磷酸基团后为腺喋吟脱氧核糖核甘酸,即DNA的基本

组成单位之一,故用dATP为原料合成DNA时,要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上,

则32P应在a位。

(3)噬菌体双链DNA的复制过程中,被32P标记的两条单链始终被保留,并分别存

在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另外,新合成DNA过程中,原料无32P标记,所以n

条子代DNA分子中有且只有2条含有32P标记。究其原因即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30.(8分)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

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

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

单位叶面积吸收CO,_),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填“CO2浓度”或“O,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

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

初步结论是o

【答案】(1)光照强度;(2)CC)2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

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解析】(1)甲组在a点条件下,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继续增加,故光合作用的限

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甲组在b点条件下,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要增加光合作用强

度,则需增加光合作用原料。而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是光合作用产物,

故应该增加CO?浓度。

(3)个体的表现型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若乙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受

遗传因素影响,则在甲组的光照条件下,乙组的子代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

情况应与甲组不同。此与题干矛盾,排除遗传因素影响,故乙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

化仅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可遗传。

31、(9分)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

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各题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各题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起到预防该

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

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防卫功能减弱;(2)抗原浆细胞(回答“效应B细胞”

亦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3)需要消耗能量被运输分子为大

分子被运输分子不穿过细胞膜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感染病毒甲后,乙的B淋

巴细胞破裂和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更容易被其它

病原体感染。

(2)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可以作为抗原参

与体液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过免疫细胞处理后

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

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胞吞、胞吐是细胞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需要细胞消耗能量,被运输分子不

穿过细胞膜。

32、(12分)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

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已知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雌蝇杂交,子代中早灰体:早黄体:

6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试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

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

(2)

a.灰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后代表型为:雌性个体全为灰体,雄性个体灰体与

黄体比例接近1:1。

b.黄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后代表型为:雌性个体全为灰体,雄性个体全为黄

体。

【解析】(1)常染色体杂合子测交情况下也符合题干中的比例,故既不能判断控制黄体的基

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也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表现为隐性。

(2)设控制灰体的基因为A,控制黄体的基因为a,则同学甲的实验中,亲本黄体

雄蝇基因型为XaY,而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故亲本灰体雌蝇为杂合子,EPXAX%

作遗传图解,得到F1的基因型。

P:XAXaXXaY

灰雌黄雄

Fl:XAXaXaXaXAYXaY

灰雌黄雌灰雄黄雄

1:111

Fl代果蝇中杂交方式共有4种。其中,灰体雌蝇和黄体雄蝇杂交组合与亲本

相同,由(1)可知无法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而黄体雌蝇与黄体雄蝇杂交组合中,子

代均为黄体表型,无性状分离,亦无法证明同学乙的结论。故应考虑采用灰体雌

蝇与灰体雄蝇、黄体雌蝇与灰体雄蝇的杂交组合。作遗传图解。

灰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如下:

F1:XAXaxXAY

灰雌灰雄

灰雌灰雌灰雄黄雄

1:111

由图解可知,灰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后代表型为:雌性个体全为灰体,雄

性个体灰体与黄体比例接近l:lo

黄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如下:

aaA

Fl:xxXXY

黄雌灰雄

F2:XAXaXaY

灰雌黄雄

11

由图解可知,黄体雌蝇与灰体雄蝇杂交,后代表型为:雌性个体全为灰体,雄

性个体全为黄体。

39、[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

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陈、NaCl、X、H,0);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

通常是o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

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现象。若将30(即

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1)牛肉膏和蛋白豚琼脂;(2)将平板开盖在不同高度下放置适当且相同时间,

每组均设置相同个数的多个平板;(3)(微生物)污染不正确

【解析】(1)牛肉膏和蛋白豚都含有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可以作为氮源;平板为固体培

养基,故需要加入琼脂。

(2)实验探究的是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其中变量为不同高度,故

需在不同高度下放置开盖平板。同时,为了保证单一变量,需要保证开盖放置时间

一致。为了保证实验可靠,需要设置多个平行。

(3)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若出现菌落,说明操

作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4力或作「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4叩「表示

氨节青霉素抗性基因,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及MHI酶切后,与

用BamH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

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大肠杆菌有三种,分

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答出两点即可),而

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茶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

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并且和

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

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的固体培养

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

启动子

复制原点

【答案】(1)能自主复制(能稳定遗传)含有标记基因具有多个酶切位点或其他合理

答案。

(2)都不具有氨节青霉素抗性基因,无法在含有氨羊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含

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都具有氨笨青霉素抗性基因,能

在含有氨茶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四环素。

(3)受体细胞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质粒作为基因工程工具的特点。

(2)在含有氨节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只有具有Amp「的大肠杆菌才能够生长。而Amp「

位于质粒上,故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中无Amp,,仅含

有质粒载体的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均具有Amp;目的基

因的插入破坏了质粒载体的Tetr,故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不

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平板上生长,从而与仅含有质粒载体的大肠杆菌区分。

(3)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法自主合成DNA,需借助宿主细胞完成DNA

复制。

【说明】:【参考版答案】非官方版正式答案,仅供参考使用。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烧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

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烧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

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l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lmolN: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分子数为2%

C.l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D.标准状况下,2.24LCC1,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以

【答案】A

【解析】A、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为CH2,14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团CH2的物质的量

为1mol,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2A,故A正确。

B、若1mol的N2与4moi的H?完全反应则生成2moiNH;,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不完全,所以NH,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

C、Fe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氧化产物是Fe?*,因此ImolFe

与过量硝酸反应转移3乂\电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CCL呈液态,2.241(:04不能由气体摩尔体积得出其物质的量

为0.111101,故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也不为0.4乂\,故口错误。

因此,本题选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CH,CHCH,CH,

【解析】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共5个碳,习惯命名法应该为异

CH3

戊烷,故A错误。

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Hz=CHz+HQ-WfCH3CHQH,符合

加成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

CH3cHeH2cH3

C、C4H9。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sCH.CH.CH,。、|

C1

CH3

CH3cHeH,ClI

-I一、CH,C-C1,故C错误。

CH、I

CH3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

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Bo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12与HC1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答案】C

【解析】A、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

不带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错误。

B、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且NO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

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氟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

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

D、将Cl?与HC1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1,但是得到的C1?未

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

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

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浓Na?SO,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4庄-C)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生成

【答案】B

【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

本质为电解水。

A、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SO: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

SO:向正极区(阳极)移动。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2H2O-4e=OJ+4H*,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下降。故A项错误。

B、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0+2e-=H2t+2OPT,剩余OFT,中间区

域的Na'迁移到负极区,得到NaOH;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

2H2。-4,=OJ+4H+,余下H+,中间区域的SO:迁移至51正极区,得到HzS。,,

故B项正确。

C、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2也0+26-=凡1+20田,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

升高,故C错误。

D、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因此

转移1mol电子时会有0.25mol氧气生成,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o

12.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U'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

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N~

盐酸)/mL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酸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c(C「)=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D

【解析】A、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则达到滴定终点,产物为NH4c1,

其溶液显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

3.17.4。而酚酥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

示剂,故A项错误。

B、盐酸体积为2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H&CI,NH;+H20nNH,•HQ+H,导致

其溶液pH小于7,而M点处pH=7,故B项错误。

c、因为溶液pH=7,所以c(H+)=c(OH-)=107mol•LT,又由于电荷守恒

c(H+)+c(NH;)=c(OH)+c(Cr),可得c(NH:尸c(C「),二者浓度约为0.05mol,

远大于IO“mol[T,故C错误。

D、若开始时pH为12,则c(OH-)=10-2mol-「,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

由于题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应小于12,故D正确。

因此,本题选Do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

合物。〃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rnol.L'r溶

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解析】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为CL,因此z为氯元素。0.01mol•LTr的水溶

液pH值为2,说明「为一元强酸。CI,与P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r以及难溶于水

的混合物s,因此。为烷烧(如CH,),「为HC1,s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

物。C12与加反应可得HC1以及具有漂白性的4,可知机为HQ,4为HC1O。综

上,W、X、Y、Z分别为H、C、0、Clo

A、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H<O<C,即W<Y<X(C与O同周期,原子序数大者半

径小,H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故A错误。

B、元素非金属性中O>C,即Y>X,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屯0或HQ?,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正确。

D、X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26.(14分)

氮的氧化物(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还原生成N?。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与NO?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而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一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s充入注射梆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0?(两端

用夹子、K?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推动注射器活塞,使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Y管中_____

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

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态的气态水凝聚

待装置恢复到温室

③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K2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a(OH)2+2NH4Cl金CaCl2+2NHjt+2H2O;②d—c—Je一i

(

(2)①气体红棕色逐渐变浅;08NH3+6NO2^7N2+I2H2O;③NaOH溶

液倒吸入Y管;④当产物中的HQ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

【解析】(1)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用方法是Ca(OH)2与NH4cl混合加热,或者CaO中滴

入浓氨水(不需要加热b这里提供的装置只有A适合第一种方法。②要收集干燥

的氨气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干燥管应“大进小出”,即d进c出;由于氨气的密度

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f进e出;最后应进行尾气处理,并要

防止倒吸,应接io

(2)①②:NHj和N0: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生成N2,反应方程式为

(

8NH3+6NO2^7N2+12H2O,产物均无色,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红棕

色会逐渐变浅。③④:当产物中的为液体时,反应过程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减

小,恢复原体积后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因此NaOH溶液会倒吸。

27.(15分)

元素辂(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蓝紫色)、Cr(OH);(绿色)、Cr?。;(橙红色)、CrO:

(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I)Cr"与A产的化学性质相似。在G^SOJ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

察到的现象是o

(2)CrO;和CrQ;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U的NazCrO,溶

液中c(CrQ;)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

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③温度升高,溶液中CrOj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

该反应的A//0(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CrQ,为指示剂,以

AgNO,,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利用Ag,与

CrO;生成转红色沉淀,指示剂达滴定终点。当溶

液中C1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x10-molIT)时,溶液中c(Ag*)为

-4

mol-L',此时溶液中c(CrOj)等于mol•L。(已知Ag2CrO4、AgCl

10

的凡叩。分别为2.0x1OF和20xlO-).,

(4)+6价格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将废液中的Cr,。;还原成Cr",该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答案】(1)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生成灰蓝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

最终溶液变绿色

(2)①2CrO:+2H+目地5。;+国0②增大;1.0x10”;③小于

(3)2.0x10s;5.0x10”

+3+

(4)Cr2+3HSO;+5H=2Cr+3SO^+4H,0

3+

或:Cr2+8HSO;==2Cr+3SO^+5SO^+4H2O

【解析】(1)类比A产与NaOH反应的性质,但需注意反应过程中伴有颜色变化。C产为

蓝紫色,滴加NaOH后蓝紫色变浅同时产生灰蓝色沉淀Cr(OH)3,继续滴加,沉淀

溶解,Cr(OH)3变为Cr(OH);,溶液最终变为绿色。

(2)①选修四26页的方程式,Na'CrO,在酸性条件会转化为Na2Cr2O7O②从图

上可以看出,丁浓度升高,(:弓。;浓度上升,说明反应向右进行的更多,CrO:的

平衡转化率增大;根据A点数据,列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

2CrOj+2H+睡5。;

起1mol/L0

变-0.5mol/L+0.25mol/L

平0.5mol/L0.25mol/L

K=小⑹=。25-Ou

c(CrO;)2Dc(H+)20.52X(10-7)2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反应逆向移动,故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AW<0o

12

(3)已知c(C「)=1.0xl06mol/L,/Csp(Ag,CrO4)=2.0xIO,

K£AgCl)=2.0x1O年,当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可得:

K£AgCl)2.0x10-'°

c(Ag+)==2.0xIO-5mol-L-1

e(cr)1.0x10-5

K»(Ag2c0)2.0x10-0

c(CrO;)=p=5.0x10'mol-

c(Ag+>(2.0xlO-5)2

(4)NaHSO,盐溶液为酸性,因此配平时应在方程式左边添加H+或HSO;0

28.NaClC)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NaHSO4NK)H、1120rl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中C1的化合价为。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IO?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和Ca“,要加入的试剂

分别为、。“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IO?,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

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的氧化能力。NaClO,的有效氯含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3

(2)2NaClO3+SO,+H2SO4=2C102+2NaHS04

(3)NaOH;Na2cO3;NaClO,

(4)2:1,O2

(5)1.57

【解析】(1)NaC0中Na为+1价,O为-2价,计算可得Cl的化合价为+3。

(2)由流程图可知反应物为H2sO”、SO?和NaCQ,产物为CIO?和NaHSO4,

根据氧化还原化合价升降守恒进行配平,可得方程式为:

2NaClO3+SO2+H2SO4=2C1O,+2NaHSO4

(3)粗盐提纯过程,主要考虑除去杂质离子,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加入NaOH除

去Mg"、加入Na2cO3除去Ca?*;电解食盐水并加入CIO2,产物中有NaCIO?生

成,由于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应该是C1O?在阴极被还原生成NaCIO?。

(4)根据尾气吸收过程中加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配

平,可得rClOz+ZNaOH+H2。?=ZNaClO/。#2H?0。其中氧化剂为CIO2,

还原剂为HQ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值为2: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O2。

(5丫有效氯含量''的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4的氧化能

力。其实就是求相同质量的NaClO,和C1?在还原为C1时,转移的电子数之比。

ImolNaClO2还原为C1时转移4mo】电子,1molC12还原为C1时转移2moi电子,

也就是说每摩尔NaClO,相当于2moic匕。即90.5gNaCIO,相当于142gJ,即“有

142

效氯含量”二而=1.57(保留两位小数卜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高镒酸钾(KMnO4)是一种常见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锦矿(主

要成分为MnO?)为原料生产高镒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

水浸>沉降

析而

I〉co,歧化法--」

京依空'i->is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软镒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镒矿粉碎,

其作用是

(2)“平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

(4)将K2MnO&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

①"CO,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MnO,溶液中通入CO?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酸

性,LMnO,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MnO?和(写化学式)。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oMnO,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阴极逸出的气体是o

③“电解法”和“CO?歧化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