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史记·鸿门宴》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B.妇女无所幸幸:幸免C.项羽季父也季父:此处指的是叔父D.要项伯要:通“邀”,邀请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B.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C.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D.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率军先进入咸阳,他的下属左司马曹无伤亲自向项羽告密,称刘邦占领了函谷关想要称王关中,成功激怒项羽。B.范增是项羽主要的谋士,他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军队时,分析了刘邦入关的真正意图,劝说项羽勿失时机立即攻打刘邦。C.张良为刘邦献计,刘邦巧妙地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成功通过项伯劝阻项羽,使其暂时停止了攻打刘邦的计划。D.项伯私下找张良,与张良和刘邦交谈后回到军营,对项羽分析到,刘邦先攻破关中,项羽是之后进来,刘邦立了大功,应该趁机好好对待刘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高仁厚,初事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为营使。黄巢陷京师,天子出居成都。先是,京师有不肖子,持梃剽闾里,号“闲子”。京兆尹始视事,辄杀尤者以怖其余。巢入京师,人多避难宝鸡,闲子掠之,吏不能制。仁厚素知状,下约入邑闾纵击。军入,闲子聚观嗤侮,于是杀数千人,自是闾里乃安。会邛州贼阡能众数万略诸县,列壁数十,涪州刺史韩秀昇等乱峡中,诸将不能定。仁厚督兵四讨,屯永安。阡能遣谍者入军中,吏执以献,谍自言父母妻子囚于贼,约不得军虚实且死。仁厚哀之,曰:“为我报贼,明日我且战,有能释甲迎我者,署背曰‘归顺’,皆得复农矣。”纵谍去。贼设伏诈降,仁厚遣将不持兵入谕其众,皆真降。仁厚还,天子御楼劳军。敬瑄与仁厚谋曰:“秀昇升未禽,公能破贼,当以东川待公。”仁厚许之。仁厚使游军逼贼,久不战,则夜以千卒持短刀、强弩直薄营,火而噪之。秀昇率舟兵救火,仁厚遣人鹜没凿舟,皆沉,众惧,多溃。秀昇斩溃兵,众怒,执秀昇升以降。仁厚槛车送行在,斩于市。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初隶神策军,闻敬瑄仁厚代己,有望言。移檄言敬瑄十罪,杀监军田绘,遣兵攻绵州,不克。帝乃下诏削官爵。敬瑄即表仁厚为东川节度留后,率兵二万讨之。师立遣大将张士安、郑君雄守鹿头关。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伏发,击走之。师立自督士,十战皆北。仁厚约城中斩首恶者赏,君雄呼于军曰:“天子所讨,反者耳,吾等何与?”乃与士安哗而进,以仁厚书示师立曰:“请以死谢众。”自沈于池死。君雄献首天子。仁厚入府,纵系囚,赈贫绝。诏拜剑南东川节度使。乾宁中,皆追赠司徒。(选自《新唐书·高仁厚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B.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C.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D.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闾里,古代二十五家一闾,闾里指乡里、民间,“闾左”泛指百姓。B.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C.行在,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在文中具体指皇帝避乱的成都。D.移檄,在文中指的是发布檄文,檄是指古代官方或民间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仁厚惩恶制暴,维护社会安宁。百姓到宝鸡避难,遭到不良子弟抢掠,官吏不能遏制,他约定在军队进入闾里时可猛击不良子弟,以维护社会秩序。B.高仁厚为人真诚,劝服诈降敌寇。敌人设下埋伏谎称投降,高仁厚不携带任何兵器就进入敌人的阵营去劝说他们投降,结果敌人真的投降了。C.高仁厚善于用兵,作战足智多谋。他派士兵骚扰韩秀昇的军队,久不交战,却在夜里袭击韩秀昇军营,在韩秀昇率水军救火时,派人凿沉敌人的船只。D.高仁厚平叛有方,重在惩治首恶。杨师立发动叛乱,他率军讨伐,多次取胜,并许诺斩杀首恶的人受到奖赏,得到郑君雄等人响应,迫使杨师立投池自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京兆尹始视事,辄杀尤者以怖其余(2)有能释甲迎我者,署背曰“归顺”,皆得复农矣。14.高仁厚为人仁善,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项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大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百斛”,泛指多斛。斛,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C.“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D.“不豫”,“豫”为安和之喻,“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B.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黹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C.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D.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2)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己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河南省八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管子束缚在鲁,桓公欲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桓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僻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首。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桓公可谓知行赏矣。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教,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节选自《吕氏春秋·赞能》)材料二孙吴奄有江左,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替,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期思之鄙A人B有孙叔敖者C圣人D也E王必F用之G臣H不若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回头看。与《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意思不同。B.辞,告辞。与《桃花源记》中“停数日,辞去”的“辞”意思相同。C.矜,夸耀。与《卖油翁》中“公亦以此自矜”的“矜”意思相同。D.苟,马虎。与《陈涉世家》中“苟富贵,无相忘”的“苟”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是因为一旦得到伯乐,可能得到的好马将超过十匹。文段以此进行类比,指出了得到圣人、贤人的重要性。B.管仲虽然是齐桓公的仇人,但齐桓公在鲍叔的坚持推荐之下,最终任命管仲为相;成就了霸业。齐桓公非常感激鲍叔,多次对其奖赏。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没有嫉贤妒能、相互倾轧,而是诚心诚意为国选才,所以洪迈在文中对他们进行了高度赞美,称他们是“社稷心簪”。D.孙权能够占领江左地区,使吴国赫然立于大国之列,乃是由于他能够诚心信任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杰出的人才,得到了他们的辅助。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桓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2)陆逊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14.两则材料有怎样相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选自《吕氏春秋·劝学》)文本二: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选自《吕氏春秋·尊师》)10.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忠孝A人B君人亲C之所甚D欲也E显荣F人G子人臣H之所甚I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者师达而有材”与“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中的“材”含义相同。B.“圣人生于疾学”与“声非加疾也”(《劝学》)中的“疾”含义不同。C.“神农师悉诸”与“吾师道也”(《师说》)中的“师”含义相同。D.“此五帝之所以绝”与“而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指出圣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天下的道理存在的地方,因此提倡要尊奉圣人,不计较圣人的贵贱贫富。B.文本一以“怀腐而欲香”“入水而恶濡”两组比喻,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学者不能“不化不听”的观点。C.文本二举圣人贤者们从师学习的例子,与《师说》举孔子从师学习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从师学习的必要。D.文本二末段提出,人应该学习,否则就辜负了上天造就人时所赋予人的耳闻、目见、口言、心知等禀性。13.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2)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4.请根据两则文本,简要说明学习的意义。答案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B11.D12.A13.(1)项羽很生气地说:“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2)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B.幸:宠幸。此处指迷恋女色。句意:(他)也不迷恋女色。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句中“之”是动词,“到”的意思,“沛公军”作“之”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C。“欲”的宾语是“呼张良与俱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曹无伤亲自向项羽告密”理解错误,文中是“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是曹无伤派人告密的意思。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旦日”,明天;“飨”,犒劳;“为”,替。(2)“游”,交往;“活”,使动用法,使……活,可译为救了;“幸”,幸亏。参考译文: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军队中掌管军政的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很生气,说:“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驻军十万,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该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A11.D12.B13.(1)京兆尹刚到任,总要斩杀其中特别恶劣的来震慑其他人。(2)如果有脱下甲胄来迎接我的人,就在背上写上“归顺”二字,都可以返回故乡务农了。14.高仁厚善待被叛军绑架了家人的间谍;高仁厚进入杨师立府中,释放囚犯,救济贫困的人。【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阅四旬”经历了四十天,单独成句,“夜”时间名词做状语,修饰“出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C;“而”修饰连词,“两翼”修饰“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故选A。句子翻译:高仁厚驻扎在汉州,前军在德阳接战。杨师立据城防守,经历了四十天。杨师立在夜里派兵出城偷袭北栅。高仁厚在两翼设下伏兵,打开栅门,点燃火炬,贼军不敢进入。【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檄是指古代官方或民间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错误,“民间”说法有误,檄是古代“官方”的文书。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高仁厚不携带任何兵器就进入敌人的阵营去劝说他们投降”错误,由原文“贼设伏诈降,仁厚遣将不持兵入谕其众,皆真降”可知,贼兵设下埋伏,假装投降,他派遣将领不携带兵器进入敌营劝降。由此可知,是他派遣“将领”不携带兵器进入敌营劝降,而不是“高仁厚”。

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始视事:刚到任。辄:就。尤者:最恶劣的人。以:连词,来。怖:震慑。(2)释甲:脱下甲胄。者:……的人。署:写上。署背:即“署于背”,在背后写上。农:务农。【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说,仁厚哀之,曰:“为我报贼,明日我且战,有能释甲迎我者,署背曰‘归顺’,皆得复农矣。”纵谍去。高仁厚同情他,说:“为我告诉贼兵,明日我将出战,如有能脱下甲胄迎接我的人,就在背上写上‘归顺’,都可以返回务农了。”就放走了间谍。由此可知,高仁厚善待被叛军绑架了家人的间谍。高仁厚与城中约定斩杀首恶的人受赏,郑君雄在军中呼喊说:“天子讨伐的是反叛者的人罢了,我们为什么要与他守在一起呢?”高仁厚进入杨师立府中,释放囚犯,救济贫困的人。这些都能体现人物的仁善。【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高仁厚,当初事奉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担任营使。黄巢攻陷京师,天子逃往成都。在这之前,京城有不良子弟,拿着棍子抢掠乡里,称作“闲子”。京兆尹刚到任,总要(就)杀死其中最恶劣的来震慑其他人。黄巢进入京师,百姓大多在宝鸡避难,闲子抢掠百姓,官吏不能制止。高仁厚平时知道他们的恶行,暗中约定军队进城放手击杀。军队进城,闲子聚在一起观看,取笑侮辱军人,军队趁机杀数千闲子,从此乡里才安定。时逢邛州贼人阡能的数万部众进攻各县,扎下数十处营寨,涪州刺史韩秀升等在峡中作乱,诸将不能平定。高仁厚督兵四处讨伐,驻扎在永安。阡能派来的间谍混入军中,被官吏抓住后献给高仁厚,间谍自称父母妻儿都被贼人扣押,规定假如不能探明军中虚实,家人都要被处死。高仁厚同情他,说:“为我告诉贼兵,明日我将出战,如有能脱下甲胄迎接我的人,就在背上写上‘归顺’,都可以返回务农了。”就放走了间谍。贼兵设下埋伏,假装投降,他派遣将领不携带兵器进入敌营劝降。叛军都真心投降。高仁厚返回,天子登楼慰劳军队。陈敬瑄与高仁厚商量说:“韩秀升还没有被擒获,你如能破贼,将用东川节度使来酬报你。”高仁厚答应了他。高仁厚派游兵逼近韩秀升的军队,久不交战,却在夜里派一千名士兵带着短刀、强弩袭击贼营,放火喧叫。韩秀升率水兵救火,高仁厚派人如鸭潜没水中凿叛军船底,叛军的船都沉没。韩秀升的部众畏惧,大多溃散。韩秀升斩杀逃兵,他的部众愤怒,抓住韩秀升然后投降高仁厚。高仁厚用囚车把他押送到成都,在市中处斩。东川节度使杨师立起初隶属于神策军,得知陈敬瑄以高仁厚来取代自己,颇有怨言,发布檄文说陈敬瑄有十条罪状,杀死监军田绘,派兵攻打绵州,没有攻下。皇帝于是下诏削去杨师立的官爵。陈敬瑄随即上表朝廷授予高仁厚为东川节度留后,率兵二万讨伐杨师立。杨师立派遣大将张士安、郑君雄据守鹿头关。高仁厚驻扎在汉州,前军在德阳接战。杨师立据城防守,经历了四十天。杨师立在夜里派兵出城偷袭北栅。高仁厚在两翼设下伏兵,打开栅门,点燃火炬,贼军不敢进入。伏兵杀出,打败了贼兵。杨师立亲自督战,十战皆败。高仁厚与城中约定斩杀首恶的人受赏,郑君雄在军中呼喊说:“天子讨伐的是反叛者的人罢了,我们为什么要与他守在一起呢?”于是与张士安喧哗前进,把高仁厚的书信展示给杨师立说:“请以死向众人谢罪。”杨师立投池自杀。郑君雄杀了他的全部家人,将杨师立的首级献给天子。朝廷下诏授予高仁厚剑南东川节度使。乾宁年间,追赠为司徒。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0.A11.C12.D13.(1)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清高)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2)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这段话是说“隆昌元年,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如“隆昌元年”“殊礼”“南徐州”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加”是动词,宾语是“殊礼”,结构完整,且后面应是“殊礼”的具体内容,故应在“礼”和“剑”之间断开,排除BD两项;“入朝不趋”和“赞拜不名”结构一致,故二者中间应该断开,排除C项,故选A项。【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友悌’,与朋友相友爱”错误,“悌”为兄弟友爱,不是朋友友爱。故选C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可知,武帝生前无意传位于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故选D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少”,少年;“清向”,清雅的志向;“礼”,礼遇;“才”,贤才;“倾意”,全心全意对待;“才学”,有才学的人;“游集”,从各处来聚集;“焉”,兼词,于此。第二句中,“居”,过了;“暴”,突然而猛烈,“渐”,病情加剧;“皇惧”,恐慌;“变服”,改变服装,即穿上丧服;“物议”,众人的议论;“立”,确定继承位置,指立为帝王。【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和睦,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便召裴后回到了县里。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萧子良便赐给他的妻子米一百斛,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郡阁下有虞翻的旧床,萧子良罢任回家,便把床带回来了。后来萧子良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武帝即位,封他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永明二年(484年),担任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晋升为车骑将军。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喜欢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撰写文化教育的论著。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萧子良也让人撰录。武帝生病了,诏令萧子良带着侍卫到延寿殿侍奉服药。萧子良日夜守在殿内,太孙每隔一天进去参见一次。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武帝不一会又苏醒过来,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的卫士都随着进宫,遗诏让萧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荐萧鸾,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跟萧鸾商量。”这正是萧子良的愿望。太孙从小就养在萧子良的妃子袁氏那里,袁氏对他很慈爱,此前他曾经很害怕不能被立为继承人,从此深深地忌恨萧子良。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共同喜欢佛教,非常友爱。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赢得了很大的名声。萧子良被晋升职位为太傅,增加仪仗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494年),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水面涌向城门。萧子良不久后去世,终年三十五岁。河南省八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0.CEG11.B12.D13.(1)桓公坚决要用鲍叔为相。鲍叔坚决推辞,而桓公终于(最终)听从了鲍叔的意见。(2)陆逊的才干能够担负重任,看他的规划和谋虑,最终可以承担大任。14.①臣子不应嫉贤妒能,要积极为国家推荐贤才。②君主应听从臣子的举荐,任用贤能,并对其给予信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期思那个地方有个叫孙叔敖的草野之民,是个圣人。大王一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鄙人”是一个词,意为草野之民,这两个字中间不可断开。“有孙叔敖”是鄙人的定语,中间不可分开。“孙叔敖者圣人也”又构成判断句,“者”“也”之后都应断开,即CE处。“王必用之”主谓宾齐全,故应在“之”后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回头看;拜访。句意:就回过头命令管仲说。/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B错误。推辞;告辞。句意:沈尹茎推辞说。/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C.正确。句意:自古以来将帅无不夸耀自己的贤能。/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D正确。马虎;如果。句意:处理事情不马虎。/如果有一天我出息了、富贵了、发达了,是不会忘记我的朋友家人们的。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乃是由于他能够诚心信任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杰出的人才,得到了他们的辅助”错误,由“孙吴奄有江左,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替,与国为存亡之臣也”可知,孙权称雄江左的原因是他的雄才大略以及任用英杰的举措。选项以偏概全。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相”,任命国相;“固”,坚决;“听”,听从。(2)“堪”,能够;“负重”,担负重任;“规虑”,规划谋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由原文材料一“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和材料二“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肃遂代瑜典兵……蒙遂亦代肃……逊遂代蒙”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关于臣子推荐人才的,臣子不应嫉贤妒能,要积极为国家推荐贤才。由原文材料一“桓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教,以为令尹”和材料二“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可知,齐桓公听从鲍叔荐举并信任管仲,楚王任用孙叔敖,孙权重用周瑜等人,君主应听从臣子的举荐,任用贤能,并对其给予信任。参考译文:材料一: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把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子(铸剑师);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汤得到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众,周文王得到吕望就征服了殷商。管仲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齐桓公想用鲍叔为相。鲍叔说:“您如果想成就王霸之业,那么有管夷吾在鲁国。我不如他。”桓公说:“管夷吾是我的仇人,是用箭射我的人,不能用他。”鲍叔说:“夷吾,是为他的君主射箭的人。您如果得到他,用他为臣,那么他也将会为您射别人。”桓公坚决要用鲍叔为相。鲍叔坚决推辞,桓公最终听从了鲍叔的意见。于是派人告诉鲁国国君说:“管夷吾是我的仇敌,我希望能得到他,亲手把他杀死。”鲁君答应了。到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派人用朝车来迎接管仲,命令主管官吏清扫宗庙,摆好案桌,把管仲推荐给先祖,说:“自从我听了夷吾的言论,眼睛更加明亮,耳朵更加灵敏。我不敢自作主张,来向先人请示。”桓公说完,就回过头命令管仲说:“夷吾辅佐我!”管仲转身退避,向桓公拜了两拜后叩头,接受了命令。管仲治理齐国,只要做事有功,桓公就一定先奖赏鲍叔,说:“使齐国得到管子的人是鲍叔啊!”桓公可算得上知道如何行赏了。沈尹茎在郢都游历了五年,楚王想任命他做令尹,沈尹茎推辞说:“期思那个地方有个叫孙叔敖的草野之民,是个圣人。大王一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于是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让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这是沈尹茎的力量啊!功劳没有比举荐贤人再大的了。材料二:孙权的吴国全部占有了江左地区,确实是缘于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但当时的英雄豪杰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人,真是所谓国家的得力辅臣,是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啊。自古以来将帅无不夸耀自己的贤能,嫉妒超过自己的人,但是这些贤人却不是这样。孙权刚刚执掌政权,鲁肃想要到北方去,周瑜制止了他,把他推荐给孙权,说:“鲁肃的才能可辅佐当世,应当广泛寻求能和他相比的人,来成就功业。”后来周瑜临死时,给孙权写信说:“鲁肃忠诚刚烈,处理事情不马虎,如果让他来代替我,我就死而不朽了。”鲁肃就代替周瑜掌管了军队。吕蒙做寻阳令,鲁肃见到了他,说:“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像当年的阿蒙那样浅薄了。”于是拜见了吕蒙母亲,和吕蒙结成朋友才离开。吕蒙后来也就代替了鲁肃。吕蒙在陆口,因病辞职回朝,孙权问:“谁可以代替你?”吕蒙说:“陆逊的才干能够担负重任,看他的规划和谋虑,最终可以承担大任。”陆逊最终代替了吕蒙。四个人前后相继,在吴国西方边境三四十年,是有威名的将领,曹操、刘备、关羽都被他们挫败。虽然是他们互相荐举,而孙权能够放心地听从他们,吴国之所以成为吴国,并非偶然。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0.AEF11.C12.A13.(1)先王的政教(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更荣耀的了,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的了。(2)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14.①学习能够使人懂得理义,显名安身,得偿所愿。②学习能够使人天性通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