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_第1页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_第2页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_第3页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_第4页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辞海》对传神的诠释是“指能生动地传达神情意志”。本节课所选的几幅画涵盖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与工笔两大形式,显示了中国画的传神与魅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论。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传神与魅力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准确地评价中国画的魅力。难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各种国画作品的图片、国画画家介绍等。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中国画。教学过程1、中国画知识导入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化物我,创作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2、新授(1):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毛笔毛笔墨国画颜料国画颜料宣纸(2):在五代以前,中国古代绘画一直以人物画为主。山水画、花鸟画的成熟与独立较晚,但发展很快,在宋元两代达到高峰,而且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人物画则相对的衰弱了。从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技法来看,五代以前以工笔重彩为主,宋代是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并行发展的时期。至元代,则水墨写意更为流行,至明、清则更盛。但是,不管何种题材、何种表现技法,中国古代绘画的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创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3):人物画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写,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对于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描绘,往往十分简略甚至完全省略。其次,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笔墨技巧和技法的多样性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和高度的成就。有刻画工细、设色浓重鲜明的工笔重彩,也有画法洗练纵逸的写意人物画。捣练图捣练图张萱《捣练图》描写唐代妇女制“练”(一种丝织品)的劳动场面,不画背景,着重刻画人物的神态。画法上是工笔重彩,在刻画人物和用笔是工细劲健、设色的富丽均净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韩熙载夜宴图》主要人物韩熙载以不同的姿态反复出现,全画基本上不画背景,着重刻画人物性格不同的侧面。寥寥数笔就把号称诗仙的唐代诗人李白那种傲岸不驯、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可谓笔简意赅。(4):山水画中国古代山水画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要求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次,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的手法,即画家把自己看做一个“巨人”,而对自然,如作盆观景。这样,千里江山也就可以尽收眼底。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景物的感受和审美理想,但更着重客观地描写自然景物的特征。南宋的山水画,则更多地追求诗的意境。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创造上更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和个人风格的创造。北宋郭熙北宋郭熙《早春图》描写北方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着重表现自然界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宋·夏圭·松溪泛舟图,极力追求诗的意境,而且善于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宋宋·夏圭·松溪泛舟图元元倪瓒《六君子图》描写江南秋色,但是重点是画松、柏、樟、楠、槐、榆六棵树,并称它们是“六君子”,虽然是借景抒情。同时,全画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用笔简洁疏放,突出地表现了画家的艺术个性。(5):花鸟画花鸟画集中表现在以写生为基础,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所谓的写生,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及其不同的特征。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强调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予突出的表现。宋宋崔白《寒雀图》描写隆冬时节一群唧唧喳喳的麻雀,依然在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情态各异,充满活力,画出了麻雀好动的特性,同时,画家运用了对比、变形等形式美法则,如老树干的横平竖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直与曲等对比,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元元王冕《墨梅图》从其题画诗中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他之所以以墨色画梅,是借以表明他在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的形势下,不甘心受民族压迫,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政治态度和抱负。画面上孤石平卧,残荷斜挂,两只瞪着白眼的水禽孤零零地蹲在石头上,显得极其冷落孤僻。联系到朱耷是明代皇室后裔的身世,以及他对清王朝的仇视,它很像是画家的自我写照。全景笔墨简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