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15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15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15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15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15单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分训练(十五)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基础真题练|一、选择题1.[2019·天水]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C.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D.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2019·泰安]《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3.[2019·衡阳]“……瓜分德国殖民地。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托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此条约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C.《五国条约》 D.《凡尔赛条约》4.[2019·安徽]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5.[2019·河南]斯大林上台后,在一次讲话中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不想挨打。不,我们拒绝挨打!……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再落后了。于是,苏联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出了新经济政策C.开展了工业化建设D.发动了垦荒运动6.[2019·广东]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A.华夫脱运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巴拿马收回运河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7.[2019·泰州]“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B.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放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8.[2019·吉林]罗斯福新政期间,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 ()A.《国家工业复兴法》 B.《社会保障法》C.《紧急银行法案》 D.《国策基准》9.[2019·南充]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C.七七事变 D.德国突袭波兰10.[2019·长春]“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材料反映了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建立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1.[2019·广安]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下列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战前,英法美等国姑息、退让、妥协、纵容政策助长了德意日侵略野心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抗战是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C.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日本投降起了决定性作用D.战争中联合国正式成立,挽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12.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D.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二、非选择题13.[2019·成都]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项目国家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14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材料二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摘编自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谁?他们在巴黎六个月里“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取得的“和平成果”的看法。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公约。——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认为,保证德国物资供应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波兰和乌克兰。……希特勒的咄咄逼人气势相反,英、法等西方国家却普遍实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1)材料一中协约国同德国签订的“和约”及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分别指什么?由此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能力强化练|一、选择题1.[衔高题]《全球通史》中有评论:“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运用于交通领域,技术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这里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雅尔塔体系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2.[衔高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的最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同B.各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同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不同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衔高题]列宁称《凡尔赛条约》是“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的和约”。下列关于这一和约的内容,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B.严格限制德国军备C.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共管D.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4.[衔高题]“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A.列宁 B.拿破仑C.彼得一世 D.斯大林5.[衔高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的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6.[衔高题]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7.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争相提高关税,世界贸易锐减2/3。这说明经济大危机()A.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B.提高了国家竞争力C.加速了资本主义灭亡 D.阻碍了经济全球化8.[衔高题]“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A.“科技立国”政策B.罗斯福新政C.苏联模式D.改革开放9.[衔高题]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刊上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10.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这个“改变”在20世纪30年代体现为()A.实行法西斯主义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开创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先河11.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12.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 ()史实结论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3.[衔高题]“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民族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14.[衔高题]第一次将人权写入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二、非选择题15.[衔高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英国则把海利格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摘编自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1890年7月)材料二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摘编自德国外长皮洛夫的演说(1899年12月)材料三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英国与德国)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难道现在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摘编自摘自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1899年12月)(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德国对英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比较材料一、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二指出,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什么外交目标?并说明德国提出上述目标的原因。(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16.[改编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年—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把商品经济引进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材料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何说这一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材料二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2)材料二中“该法”出自罗斯福颁布的哪一法令?“该法”在罗斯福新政中的地位如何?材料三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通过“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成就?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包含着哪些“消极的东西”?(4)材料二、材料三中,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基础真题练1.D2.C[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C项。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处置德国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故选D项。4.B[解析]材料信息可知体现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B项。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上台后开展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故选C项。6.B7.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未得到消除,仅仅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故选A项。8.A[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核心环节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的法律文献是《国家工业复兴法》,故选A项。9.A10.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联合国家宣言》,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故选C项。11.D12.C[解析]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故A错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故B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日本签署投降书,故D错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故选C项。13.(1)说明的问题: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后果: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缔造和平”的成果: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以及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3)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和平;《凡尔赛条约》是一个赤裸裸地奴役和掠夺战败国家的条约,也是宰割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条约;凡尔赛体系则是几个帝国主义战胜国进行分赃、勾结和暂时妥协的结果;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开始了新的争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14.(1)《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极端民族主义;英、法等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先后形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3)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或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大量人口死亡,战后都形成新的世界格局,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能力强化练1.A[解析]“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故选A项。2.D3.D[解析]《凡尔赛条约》中最能体现掠夺性的是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故选D项。4.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领导了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