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教案15篇
《蜀道难》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
2.了解七言诗、乐府诗、歌行题等文体常识。
3.领会诗歌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4.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背诵全诗。
5.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诗的意境、风格、章法、气象和基调等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对诗歌主旨及寓意的理解、探讨、评析。
【教学方法】
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诗歌大家酒会想到唐诗,说到唐诗大家就会想到李白。请大家跟我一起
回忆背诵高二学过的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通篇记述梦境中的山水。作
者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马。在他
的诗里,在他的梦中,李白抖去凡世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
下黄泉。他的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畅游。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蜀
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蜀道上的奇丽险峻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
命运的忧虑。
二、简介蜀道,图片、音乐欣赏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
阁、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
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柏,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空通道。
远望仿佛悬空小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难与古人坚韧顽强的
毅力。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
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
三、听录音朗读
听其声、悟其情
四、诗题解说: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
古题而推陈出新。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
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
的感情。诗的意图很可能是严防野心家发难。
五、字词
噫吁喊yixUxI,鱼凫fii,石栈zhdn,猿猱ndo,扪参mdnsh^n
抚膺ying,蟾chdn,岩号hdo,古木飞湍tudn,喧眩hui
雄Ping,崖峥煤zh@ngr6ng,吮shOn,血崔巍cuiw6i,咨嗟ziji©
六、赏析课文
(一)诵读
1.噫吁喊,/危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5.剑阁/峥噪/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指出字的意义。
1.尚
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②尚贤使能崇尚,尊重
③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2.危
①危乎高哉高
②危如累卵危险
③正襟危坐正,端正
④上屋骑危屋脊
3.去
①连峰去天不盈尺距,距离
②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③除残去秽除掉,去掉
④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前往,到…去
(三)指出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使动用法
3.眯崖转石万壑雷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越过
10.青泥何盘盘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离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靠
15.飞湍瀑流争喧眩急流
16.破崖转石万壑雷拟声词用如动词,冲击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挡
18.所守或匪亲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见义
20.锦城虽云乐虽然
21.侧身西望长咨嗟深深
(四)整体把握
1.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一开篇“噫吁喊,危乎高哉!”便奠定了全诗的咏
叹基调。诗歌主要在咏叹什么?请找出诗歌的主旨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此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含义有什么不同?作用如何?
一叹蜀道高而难行一一去之难
二叹蜀道险而可畏一一境之凄清险恶
三叹蜀道战祸之烈(防)一一居之难
以夸张的语调点出主题,奠定雄放的基调;内容层层深入,有一唱三叹之效
(五)诗歌解读: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蜀道的来历一一长期闭塞、重山叠岭、五丁开山一一历史悠久
表现人与自然间的斗争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
的勇力。
(1)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2)开辟蜀道的艰难
2.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
蜀道的雄奇险峻?
(1)点面结合。“上有…"四句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
四句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是细节描写。
(2)想象和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以虚衬实,
夸张地写出了蜀道之高危;“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说蜀道的
高危难行。
3.诗人给这个蜀道“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读第2段)
(1)“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气氛,写出了旅途
的孤寂可怕。
(2)“连峰去日不盈尺……万壑雷”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诗人用夸张的手
法,由静而动,写蜀道山水险恶,让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
4.诗歌最后一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联系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1)极言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
(2)杀人如麻的残酷现象。
(3)劝友人早还家。
意图:要严防野心家据此造反(发难),搞地方割据。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
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
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
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
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
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
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
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六)全诗的结构总结
七、诗歌小结
1.一个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两处用典: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语出汉代杨雄的《蜀王本纪》)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出晋代张载的《剑阁铭》)
3.三种主要情感:①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②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
感情。③表达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4.四种主要的写作手法: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一一开辟之
难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一一度越之
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夸张渲染:“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
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
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一一安居之难
八、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
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蜀道难》教案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的寓意,《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感知鉴赏艺术手法。(难点)
教学步骤
一、范读——点读一一齐读。
二、简介。
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
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
三、重点词语。
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眯崖转石万壑雷/侧身西望长
咨嗟通假字:所守或匪亲文言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导读。
1、教材根据什么把这首诗分为三段?有哪些标志性的语句?一一“问君西
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可见是送友人入蜀而作,为友
人担忧。也有其他说法。)
2、三段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各出现一次,各是从什么角度写蜀
道之“难”?各用一个字概括。一一高、险、祸。
3、第一段怎样写“高”?一一开篇点题,主旨句一现,用感叹、重复、夸
张强调山高,奠定雄放的基调。一一侧面烘托: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寓高
山阻隔之意;再以五丁开山的传说说明蜀道的来由,渲染神幻雄奇的色彩;-
再具体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先用想象和夸张写山之高,水之险;又用
“黄鹤”“猿猱”来衬托山势的高危惊险;然后以山道曲折难行表现山高山险;
最后又用想象,人在高危的蜀道上行走,可以用手触摸到星星!
4、第二段怎样写“险”?------问一叹,表达对友人的担忧,烘托蜀道之
险;一一“但见”几句渲染凄凉气氛,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
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一一“连峰”几句渲染惊险气氛,运用夸
张:“连峰”“枯松”“飞湍”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急流之猛,渲染惊险
的气氛。
5、第三段怎样写"祸"?一一从写景转而言志,从剑阁的险要地势引出对
政治形势的描写。一一先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发生战祸;一一再
夸张地想象战乱惨景;呼唤友人,表明为友人的安全担忧,更表现了诗人对国家
命运的关切。
五、总结。
这首诗运用侧面烘托、想象、夸张、反复等手法,以雄奇的笔调描绘了由秦
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展现了蜀道高峻、崎岖的面貌。既写了蜀道的
艰难,又暗喻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六、补充。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加
害于房瑁、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一说:为讽刺章仇而作。按:
章仇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
于媚上取宠的人。一说:为讽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认为这首诗中“问
君西游”的“君”指的是唐玄宗。
七、作业。
背诵全篇。
《蜀道难》教案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能力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情感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示范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以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谈到唐诗的
地位及李白的成就。
朗读课文教师疏通文意范读课文。
1、个别朗读。
2、集体朗读
二、师生探讨
1.“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己,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
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
“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
“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
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
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一一这些,都是为下文
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
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
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
“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
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
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
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
速度不宜快,至“仰肋,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蟾岩不可攀。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
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
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
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
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砾崖转石万壑
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
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
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
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一一“胡为
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噪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
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
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
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
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
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
“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
以发人深思。
三、诗歌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
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
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
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
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
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樨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
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
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
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
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作业布置:背诵《蜀道难》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提问背诵而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时,提请注意诗歌的章法、气象、基调。请朗读好的
学生进行朗读。
鉴赏诗歌章法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
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
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
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二、鉴赏诗歌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
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
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
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
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
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
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
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一一
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
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
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
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
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眯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碳崖转石,
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
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
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
人目不暇接。
鉴赏诗歌基调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
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
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
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
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
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
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
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作业布置
1.找出诗歌中的典故。
2.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笔阵纵横,如虬飞蟆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斛也。(《李诗纬》卷一)
二、背诵课文
1.集体背诵。
2.个别背诵。
3.自由发挥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三、拓展深化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2.“连峰去天不盈尺……够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一一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一一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一
一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一一使人闻声失
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一一极言山峰之高,绝
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
老蜀道逶迤、峥噪、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
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
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
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
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
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
惊心动魄了。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
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
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
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
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
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
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
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
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
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
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
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
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
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
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
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
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
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
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
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
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蛛,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
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
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
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
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
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五、作业
课后习题2、3o
附1: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一一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一一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一一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一一
附2:翻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纤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湖孙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
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
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教案4
一、课文悟读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
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
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
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
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
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樨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
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
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
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
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二、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一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一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一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一使人闻声失色,
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一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
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
老蜀道逶迤、峥噪、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
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
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
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
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
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
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探究学习: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
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
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
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
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
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
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
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
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
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
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
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
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
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
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
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
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
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
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
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
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
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
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三、选题设计
1.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资料。
(2)整理李白诗词中最能表现其风采的诗句和盛唐历史文化方面的史料。
(3)在上面准备的基础上,分组探究,仔细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
⑵王运熙《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⑶的家培《中国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4)林庾《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⑸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6)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⑺汪静之《李白研究}。
(8)王瑶《李白》,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9)《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2.《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⑵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⑶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⑴《唐诗别裁》o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⑷顾炎武《日知录》。
3.我心中的诗仙李白。
研究方法:
(1)广泛阅读李白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诗歌。
⑵查阅李白的传记。
(3)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对李白的独特感悟。
参读书目:
(1)《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2)汪静之《李白研究》。
(3)《河岳英灵集》。
(4)《唐诗鉴赏辞典》。
(5)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蜀道难》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
法。(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探讨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
仙”。他就是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
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
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
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
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
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
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
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
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
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
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
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
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
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梳理探究:
一、朗读
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
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
说:
1.“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
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
“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
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
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
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
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
“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
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
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
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
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
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己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
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
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
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三、诗歌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
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
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
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
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
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摔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
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
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
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
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背诵而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时,提请注意诗歌的章法、气象、基调。请朗读好的学
生进行朗读。
二、鉴赏诗歌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
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
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三、鉴赏诗歌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
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
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
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
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
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
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
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一
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
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一一
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
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
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
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碌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破崖转石,
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
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
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
人目不暇接。
鉴赏诗歌基调
四、小结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
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
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
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
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
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
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
有不忍目睹之意。
五、作业布置
《蜀道难》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
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欣赏散文化诗句。
【教学难点】
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
李白
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简介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4.教师补充: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的命运开
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
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
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
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
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
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当时
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己,连连称赞说“谪
仙呀谪仙!”
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
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关于这点我们已
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
花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一一板书:蜀道难李白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先让一个同学朗读。
教师指导以下几点。
1.正音。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
噫吁嗷yixuxi鱼凫fu石栈zhan猿猱nao萦岩峦ylng扪参mdnshOn
抚膺ying峨岩chan飞湍tuan喧眩hul凋朱颜diao眯崖ping
崔嵬culwii咨嗟zljie
2.再请一个同学朗读。
从李白豪迈磅礴的写作气势上看,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文章主要是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突出蜀道的难,这个“难”指行走艰
难,出入不便,应该在诗句中已经反复表达出了作者着这“难”的感叹,大家说,
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
①噫吁喉,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指导朗读。
这三句话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感叹之情。但是这
三次感叹对蜀道艰难的表达角度(特点)却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谈
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感叹蜀道的“高危”,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
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噫吁唏”三个感叹词
重叠,更加重的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
教师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
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学生读(反复读):……
第二句感叹蜀道的“惊险”。“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后,不禁
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它总结前面7句,要读得慢而伤感,要低调。
教师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
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
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蟾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
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学生反复读:……
特别是:尚不得、愁攀援、何盘盘、坐长叹、何时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
夜月。
第三句感叹蜀道的“凶险”。它总结了上面8句,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
感叹来。
教师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厩,眯崖转石万
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蛛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
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学生读:...
4.听课文录音朗读。
5.学生齐读。
三.小结。
诗人袭用乐府古题,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
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
诗人表面写了蜀道的艰难,其实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
和担心。
诗风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
想像力。朗读时应读出这样的气势。
第二课时
主要是对诗歌内容进行赏析,并体会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渲染等恣肆的
手法。同时感悟诗歌寓意。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初步感受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等手法描述了蜀道之难,感
悟了诗人一叹三咏(又称反复)的艺术手法。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大家来看,主旨
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
句”伴随着它:
①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
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
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
“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惊险”,不可轻易前往;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
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
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
“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诗人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二.探索作者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
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作者这种独特的“大气”。
1.我们先看第一节(朗读):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节里,诗人主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突出蜀道的“高危”。那么,他又
是怎样进行想象的呢?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两个神话传说写出了蜀道悠远
的历史和神奇的来历。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
2.再看第二节(朗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峨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一节里,诗人虚实相映,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以及感觉突出了蜀道的惊险。
那么诗人又是用什么有映衬?摹写了怎样的神情、动作和感觉?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一一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一
一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摹写感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一一使人闻声失
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3.再看第三节(朗读):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眩,磕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蛛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一节中作者再运用了夸张和联想,突出了蜀道的凶险。那么,作者运用了
哪些夸张和联想呢?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一一极言山峰之高,绝
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运用联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
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一一极言蜀道的凶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3篇
- 2024年度员工关系管理与和谐合同2篇
- 2024年度律师事务所服务与协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版权方与使用方2篇
- 二零二四年新能源开发与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服务器运行监控与性能分析合同
- 旧变压器买卖合同范文版
- 2024工业品买卖合同样书版
- 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系统搭建与维护合同(04版)
- 居间服务费合同范本 3篇
- 种容易忽视的心脏病早期症状培训课件
- 骨质疏松规范化治疗课件
- (经典)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综合试题及答案
- 《网络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文献综述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2认识气温计(课件)
- 新建住宅物业承接查验移交资料清单
- 品管圈PDCA持续质量改进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课件
- 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面积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苏教版(译林版)八年级英语单词表(上册)(默写稿)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部编版 (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