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康复临床路径
一、中风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脑梗死(1CDI0:163.9)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
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脑梗死分类及临床诊断要点
(1)病史:突然发病,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
局灶体征;
(2)主要症状: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
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等;
(3)辅助检查: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1.诊断明确;
2.生命体征平稳;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W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
ICD10编码为:161、163);
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
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
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
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
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必须的检查与评定的项目
1、入院1-2天必须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颅脑CT或MRI
(3)血液流变学
(4)心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5)心电图
(6)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2、康复评定项目
(1)急性期康复评定项目
①精神意识状态评定
②认知功能评定
③吞咽功能评定
④肌力与肌张力评定
(2)非急性期康复评定项目(除急性期评定项目外)
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②运动功能评定
③步态分析
④平衡功能评定
⑤语言一言语功能评定
⑥疼痛评定
⑦痉挛评定
(七)康复分期治疗。
1、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进行床上
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等等康复训练。避免患侧肢
体输液。预防因制动造成的不良生理效应。
2、软瘫期: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
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
3、痉挛期: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HI〜IV阶段。
康复治疗不同的肌群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调节患肢肌肉和神经
功能,诱发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中药外治以舒筋止痉外洗方加减。
配合物理治疗、作业疗法。
4、相对恢复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V〜VI阶段。
采用运动关节类手法及按揉法、拿法、搓法等以防止关节挛缩、解除
功能锻炼或针灸后的肌疲劳、增强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运动模式的
改变。功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协调性、速度的作业治疗和增强肌
力、肌耐力的运动治疗。
(A)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1、肩痛:卧位时采取良肢体位;坐位时,患侧肘部、腕部和手应
有良好的支撑,避免患侧上肢向下拖垂,以及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屈
曲;避免对肩关节进行过度牵拉;早期在作肩关节被动运动时关节活
动度应在90-120度。对已发生肩痛的患者,可采用早期活动,配合
腕踝针(患侧取腕4、腕5)治疗。低中频电疗、超声治疗、微波治
疗的应用等治疗措施有益于缓解肩痛。对于肩手综合征引起的肩痛,
还可采取缠指法。对于肩带痉挛引起的疼痛还可采用肩带松弛法治
疗。
2、吞咽功能障碍:针刺取上廉泉。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
和治疗性进食训练。
3、言语障碍:在功能训练方面要坚持“听、说、读、写”四者
并重,针对这四个方面障碍的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
4、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训练。
(九)出院标准
1.生命征稳定,无症状加重和出现其他并发症。
2.功能一定程度恢复,能辅助下或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3.颅脑CT或MRIX复查无新发病灶;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本病卧床时间较长,主要有压疮、骨质疏松等,轻
者会导致延期治疗,重者退出本路径。
2、合并症:本病老年人多见,常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等,可能需要同时处理而致疗程延长。
3、在治疗期间出现二次中风,需行手术治疗,不纳入本路径。
•编号:
中风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西医脑梗塞及脑出血;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________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H
—月—日—月—日至—月—日月—日
日期
(住院第1天)(住院第2-29天)(出院日,住院第30日左右)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口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康复评定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口三级医师检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患者可以出院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记录□完成出院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向家属交待病情和康复治疗注意事□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
□完成初步诊断项诊康复方案
诊疗工作
□临床康复医师与运动、作业、言语、□填写验单复印申请书(必要时)
认知、心理、传统养生等治疗师及□填写医疗保险相关资料(必要
康复人员共同拟定康复目标及康时)
复计划,并协调合作,实施康复方□通知出院处
案。□开具院诊断书
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长期医嘱:
□康复科常规护理□普通针、电针□停止所有长嘱
口二级护理口PT、OT、ST及认知康复训练临时医嘱:
□饮食根据基础病选择口TDP、微波、低频、中频等物理因子口PT、0T、ST及认知康复评定
口中医特色治疗(可选)疗法□开具出院医嘱
临时医嘱:口中医特色治疗(可选)□出院带药
口三大常规□改善循环及脑代谢(或营养神经药
□生化全套物)各一组静脉滴注
□血液流变学口针对中风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
重点医嘱
口凝血四项高脂血症、血小板聚集率高、高纤
□乙肝两对半维蛋白原血症等)的相应药物控制
□心电图□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质
□胸部正位片疏松等并发症的预防(结合病情)
口颅脑MRI临时医嘱:
口脑电图、全身骨密度测定、双□结合病情处理
下肢血管彩超、全腹B超(必□活血化瘀中成药物(可选)
要时)
□PT、OT、ST及认知康复评定
□中医辨证予以中药□中医辨证予以中药中药:开具带出院中药。
中医治疗
□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口完成各项入院检查的护理操作。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口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指导患者康复治疗
□介绍入院各项检查前注意事口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护理工作项□饮食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安排陪护工作。□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口送病人出院。
口无口有,具体原因:口无□有,具体原因:口无口有,具体原因:
变异记录1.1.1.
2.2.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附件:
脑卒中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
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二治疗方案
(一)急性期
1.康复评定
选择的量表包括意识状态的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和美国国
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
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
正规的评定。
2.治疗
一旦确诊脑卒中,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应由提供卒中后治疗方面经
验丰富的多个治疗学科组进行,以确保治疗的一致性和并发症风险的
降低。多学科协作小组可由神经内科医师、康复医师、中医医师、物
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护士、心理医师等组成。患者
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
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
等康复训练。避免患侧肢体输液。在西药的使用不排除同时发挥传统
康复方法的优势,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针刺、指针、鼻饲中药等治疗。
(软瘫期)
1.康复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
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
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
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此期可以进行肌力评定,但须注意防止评
定的姿势和方法引发痉挛的出现。
(1)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标准:
运动总积分分级临床意义
<50分I患肢严重运动障碍,几乎无运动
50〜84分II患肢明显运动障碍
85〜95分患肢中等度运动障碍,手功能障
III
碍
96〜99分IV患肢轻度运动障碍
(2)根据Barthel指数记分,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成良、中、
差三级:
①>60分为良,有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
需要部分帮助;
②60〜41分为中,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方能完成
日常生活活动;
③<40分为差,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
成或需他人服侍。
2.治疗
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其功能特点
为中风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软瘫期的治疗原则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
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同时注
意预防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
(1)功能训练
1)维持床上正确体位:软瘫期积极维持床上正确体位。同时坐
位或站立时应注意支持偏瘫侧上肢,尽量避免牵拉肩关节。
2)被动活动:若病人不能作主动活动,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
活动训练。在进行训练时,训练时手法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对于已
经出现有关节疼痛的病人,训练前可作热敷等止痛治疗。注意保护肩
关节、髓关节。
3)床上训练: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指导
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
桥式运动等等。
(2)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均可选用。
(3)作业治疗:这一时期作业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配合运动治
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其他手段提高患者躯体及肢体的肌力和肌张力,
使其尽快从卧床期过渡到离床期,并能独立地完成一部分的日常生活
活动如穿脱衣、穿袜子等,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从而建立和增强回
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信心。
(痉挛期)
1.康复评定
分别运用改良Ashworth量表、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
量表和BarthelIndex量表评定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
2.治疗
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HI〜IV阶段。此期的功
能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随意运动时伴随共同运动的方式
出现。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1)功能训练:抑制协同运动模式,训练随意的运动,提高各
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分离运动。
1)运动治疗
①抗痉挛手法: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模式(RIP)训练、
关节活动度的保持以及痉挛肌肉的静态牵张等。针对痉挛可采用牵
拉、挤压、快速摩擦等方法来降低患者上肢的肌张力。
②感觉刺激:根据Rood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抑制痉挛,
如轻轻地压缩关节,在肌腱附着点上加压,用坚定的轻的压力对后支
支配的皮表(脊旁肌的皮表)进行推摩,持续的牵张,缓慢地将患者
从仰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中温刺激,不感觉热的局部温浴,热湿敷
等。
③治疗性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
下楼梯训练等。
2)作业治疗:利用负重练习或在负重状态下的作业活动降低患
侧上肢的肌痉挛。进行如持球、持棒等动作进行针对协同运动的练习。
此外,还可选择抗痉挛的支具。其中常用支具有针对手指屈曲、腕掌
屈曲痉挛的分指板,还有充气压力夹板。
(2)物理因子治疗:痉挛机治疗仪治疗患肢:每日1次;淋巴循
环治疗仪治疗患肢:每日1次。
(相对恢复期)
1.康复评定
此期评定的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
评定。可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以便及时了解患
者存在的障碍,调整康复计划和方法,为患者回到家庭和社区做好准
备。心理和认知功能的评定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2.治疗
相对恢复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V〜VI阶段。此
期的功能特点为肌痉挛轻微甚至完全消失,能进行脱离协同模式的自
由运动,甚至能进行协调的单关节运动。治疗上应在继续训练患者肌
力肌耐力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培
养,鼓励小组训练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果放弃或减少功能锻
炼,已有的功能极易退化。
(1)功能训练:在继续训练患者肌力肌耐力的基础上,以提高
身体的协调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主要原则。训练内容有提高协调
性、速度的作业治疗和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治疗。
(2)在进行功能训练的同时,可适当配合针灸、推拿等传统康
复方法,以达到协同提高肌力、解除功能训练后肌疲劳的目的。
(五)并发症的治疗
1.肩痛
肩痛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侧肩和上肢的肌张力异常与处
置不当、肩关节粘连性改变、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多种因
素均是导致肩痛的原因。肩痛的存在阻碍了中风患者功能恢复和整体
康复进程,从而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1)预防:卧位时采取良肢体位;坐位时,患侧肘部、腕部和手
应有良好的支撑,避免患侧上肢向下拖垂,以及腕关节和手指关节的
屈曲;避免对肩关节进行过度牵拉;早期在作肩关节被动运动时关节
活动度应在90-120度。。
(2)治疗:对已发生肩痛的患者,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早期活动:肩关节早期活动可以防止因制动引起的关节粘连性
病变,但应注意不适当的活动可以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和肩痛。
2)物理因子治疗:低中频电疗、超声治疗、微波治疗的应用等治
疗措施有益于缓解肩痛。
对于肩手综合征引起的肩痛,还可采取缠指法:用直径约1〜2mm
的绳子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患手每一手指及手掌至腕关节,然后再一一
解开绳子,可每天重复进行。其机理是通过向心性的挤压促进血液循
环。目前有着同样机理的“气压疗法”(也称充气循环)也广泛用于
患肢水肿的治疗和肩手综合征的预防。
对于肩带痉挛引起的疼痛还可采用肩带松弛法治疗:治疗师先把
一只手放在患侧胸大肌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肩胛骨下角,双手夹紧,上
下左右活动肩胛骨;治疗师再将一只手放在患肩前部,另一只手放在
肩胛骨脊柱缘近下角部,按住肩胛骨,用力向上、向外、向前方持续牵
拉。做完上述治疗后,再以滚法、揉法从患侧远端向近端治疗。每天
治疗2次,每次20分钟。
2.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治疗性进食训练。基础训练是针对
那些与摄食一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治疗性进食训练则
是使用食物同时并用体位、食物形态等补偿手段进行的训练。采用吞
咽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每日1〜2次。
3.言语障碍
(1)康复评定
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评定失语症,采用构音障碍评定表评
定构音障碍。
(2)治疗
①针灸:
[穴位]:语门穴(位于舌尖部)
②康复: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在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
碍、阅读障碍和书写障碍。在功能训练方面要坚持“听、说、读、写”
四者并重,针对这四个方面障碍的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
4.认知功能障碍
(1)针灸:
[穴位]:百会、四神聪、智三针(神庭及其左右两本神穴)。
(2)康复:
1)注意力训练:可进行如下训练:在有信息,特别是新信息进
入时提醒患者;在病房中,避免使用单调的颜色,用图片和照片置于
患者的生活环境中也有帮助;鼓励患者以直立姿势训练;任务可以经
常更换,在患者觉醒水平最高时安排高觉醒要求的任务,即“最不感
兴趣的任务”。
2)记忆力训练:先将3—5张绘行日常生活中熟悉物品的图片
卡放在患者面前,告诉患者每卡可以看5秒,看后将卡收去,让患者
用笔写下所看到的物品的名称,反复数次,成功后增加卡的数目;反
复数次,成功后再增加卡片的行数(如原仅一行,现改放两行或三行
卡片等)。
3)半侧空间忽略训练:通过促进对忽略的视觉的搜索,来改
善忽略。如将数字按顺序粘贴在木钉板的每一个小孔的边上,让其按
数字的顺序将木钉插入进行训练;利用左右两个不固定的光源刺激,
移动光源让患者注视和追视光源的位置;利用图片进行视觉的强化训
练等。
5.抑郁
(1)体针:以“智三针”(神庭、本神)为主,配以内关、公孙、
太溪、三阴交、太冲。选用1.5寸30号毫针,以手法行平补平泻针
法,隔日治疗1次。
(2)耳针:选用压丸法或埋针法,以皮质下、脑点为主穴,配穴
如下:①风痰阻络、肝郁气滞,加肝、脾二穴;②肝阳偏亢、郁火内
蕴,加心、肝二穴;③气虚血瘀、心脾双损,加心、脾二穴;④肝肾
不足、忧郁伤神,力口肝、肾二穴。每次单耳取穴,双耳交替。
[中成药]:七叶神安片2片,一日三次,15-30天为一个疗程。
必要时可配合心理治疗
6.睡眠障碍
(1)浅针
[穴位]:山根、涌泉、定神、劳宫、镇静
[操作]:以刺手拇指指腹,轻轻地抵住针尾,示指和中指夹持针柄,
针尖点按在经穴皮表上,用中指指甲在针柄上作连续上刮下推动作。
行平补平泻法,山根行三次刺激量(即对每个穴位最小刺激量为81
次上刮下推动作),余穴行2次刺激量即可。
(2)耳针
[穴位]:神门、心
[操作]:压丸法
(3)中成药:复方枣仁安神胶囊2粒,必要时睡前服用。
7.中枢性面瘫
(1)浅针
[穴位]:以地仓、颊车、合谷为主穴,若鼻唇沟平浅配以迎香,
人中沟偏歪配以水沟穴。
[操作]:操作方式同上,每穴每次2次刺激量,每日一次,10
日为一疗程。
三治疗效果
上述综合治疗方案是我科在长期临床的研究基础上逐步完善并
形成的,疗效确切。主要体现在:
1.减少中风急性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率,避免二次损伤。
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康复在脑卒中早期的应用,可预防卒中后的并
发症,防止二次损伤,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不良生理效应。
2.促进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在偏瘫早期利用这种方法,可迅速提高肌张力。在治疗3个月后
治疗组Brunnstron分级评定中选IV级以上者为64.62%,独立步行者
49.29%,辅助步行39.91%,独立用手者17.08%,辅助手60.45%,废用
手22.47%o
附录
表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项目表现评分
自发的4
开启
听到言语或口头命令
3
眼时
有疼痛刺激时2
无反应1
对口头命令能遵从6
最佳的运动反应指出疼处5
对疼痛刺激回撤反应4
异常屈曲(去皮质强
3
直)
异常伸展(去小脑强
2
直)
无反应1
能朝向发音的方向5
最佳的言语反应
错乱的会话4
不合适的言词3
不理解声音2
无反应1
表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项目表现评分
自发的4
开启
听到言语或口头命令
3
眼时
有疼痛刺激时2
无反应1
对口头命令能遵从6
最佳的运动反应指出疼处5
对疼痛刺激回撤反应4
异常屈曲(去皮质强
3
直)
异常伸展(去小脑强
2
直)
无反应1
能朝向发音的方向5
最佳的言语反应
错乱的会话4
不合适的言词3
不理解声音2
无反应1
表3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表(NIHSS)
项目表现评分
1.意识水平:清醒0
嗜睡1
昏睡2
昏迷3
定向力问题:两个问题均回答正确0
现在的月份和患者的年龄。一个问题回答正确1
回答必须正确-接近的答案两个问题回答均不正确2
不给分。
定向力命令:两个任务执行均正确0
睁眼闭眼,健侧手握拳与张一个任务执行正确1
开两个任务执行均不正确2
2.瞳孔对光反应双眼均有反应0
一眼有反应1
双眼均无反应2
3.凝视功能:正常0
只评测水平凝视功能部分凝视麻痹1
完全性的凝视麻痹2
4.视野没有视野缺失0
部分偏盲1
完全偏盲2
5.面瘫正常0
轻度瘫痪1
部分瘫痪2
完全性的瘫痪3
6.上肢的运动保持10秒0
如果坐位,上肢前屈至90°,不到10秒1
手掌向下;如果卧位,前屈不能抗重力2
45°,观察上肢是否在10秒直接跌落3
钟前跌落一
7.下肢的运动:保持10秒0
下肢抬高30。(常常在卧位不到10秒1
评测),下肢是否在5秒钟前不能抗重力2
跌落
直接跌落3
8.跖反射正常0
可疑1
伸性2
双侧伸性3
9.肢体共济失调:无0
指鼻试验和足跟膝胫试验上肢或下肢共济失调1
上下肢体均共济失调2
10.感觉正常0
部分缺失1
明显缺失2
11.忽视没有忽视0
存在一种类型的忽视1
存在一种以上类型的忽视2
12.构音障碍正常0
轻度至中度障碍1
重度障碍2
13.语言没有失语0
轻中度失语1
重度失语2
完全性失语3
表4Brunnstrom评价法
阶上肢手下肢
段
I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
II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仅有极细微的屈无任何运动
曲
III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可有匀状抓握,坐和站位上,有懿、膝踝的协
但不能伸指同性屈曲
IV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能侧捏及松开拇在坐位上,可屈膝90度以上,
动:1、肩伸展0度,肘指手指有半随意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
屈90度的情情况下前臂的小范围伸展屈跟不离地情况下能背
可旋前,旋后踝
2、在肘伸直的情况下,
肩可前屈90度
3、手背可触及腰做部
V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可作球状和圆柱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骸,
动的活动:状抓握指可作集在伸膝的情况下,可背屈躁,
团伸展,但不能可将踵放在向前迈一小步的
1、肘伸直时肩可外展单独伸展位置上
90°
2、在肘伸直时肩前屈
30-90°的情况下,前臂
可旋前和旋后
3、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臂可上举过头
VI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所有抓握均能完在站立上可使髓处展到超出
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成,但速度和准站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
速度比健侧慢(W5秒)确性化健侧差围,在坐位上,可伸直膝的情
况下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的
内外翻
表5Fugl-Meyer评定法
部位内容及评分
上肢肩/肘/前I.反射活动
(最臂评测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与指屈肌反射
高分(最高分评分:0--未引出反射活动;2--屈肌与/或伸肌反射活动引出
为66为36分)
最高分为4分
分)
II.屈肌共同运动与伸肌共同运动
细心地向患者说明,用动作向患者演示,可以先让患者用健侧上肢作
要求的动作
(a)屈肌共同运动
患者坐位,主动患侧上肢触摸同侧耳朵,前臂完全旋后,肘完全屈曲,
肩关节至少外展90。、外旋、后缩与抬起。
评分:0--具体部位完全不能完成;1--具体部位部分完成;2―-
具体部位充分完成
(b)伸肌共同运动
患者坐位,如果患者不能主动达到该位置,可以被动地将患者的上肢
置于该位置,患者用患侧上肢触摸健侧膝部,肩关节内收/内旋,伸
肘,前臂旋前。注意避免患者借助重力替代主动运动。有一些患者会
过于热心合作,比如旋转胸部或摆动患肢。为了评价患者是否主动运
动,或许有时有必要触摸胸大肌和/或肱三头肌挠侧腱。
评分:0--具体部位完全不能完成;1--具体部位部分完成;2--
具体部位充分完成
II的最高分为18分。
III.结合屈肌共同运动与伸肌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
(a)手触腰椎
评分:0-—完成不能完成;卜一在不借助于任何重力的帮助,手越过
骼前上棘;2---充分完成。
(b)单纯性的肩关节屈曲90°。
在整个屈曲过程中,肘关节必须保持完全伸直,前臂保持在旋前与旋
后的中间位。
评分:0-一肩关节一开始作屈曲运动,肩关节立即外展或屈肘;1—-
在肩关节开始屈曲运动后的过程中出现肩关节外展或屈肘;2一完全
完成
(c)主动屈肘至90。左右,肩关节处于0。位,前臂旋前旋后
评分:0--不能主动将肩关节与肘关节置于正确的位置或前臂完全不
能旋前旋后;卜一能够主动将肩关节与肘关节置于正确的位置并且
前臂可以作有限的旋前旋后的活动;2--完全完成
III的最高分为6分。
IV.不依赖于或极少依赖共同运动的随意运动
(a)单纯性的肩外展90。,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前。
评分:0-一肩关节一开始外展即出现肘关节屈曲或前臂的旋前
位发生偏移;1分-一肩关节只能部分外展,或在外展过程中出现肘
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保持在旋前位;2--完全完成。
(b)单纯性的肩关节从90°位屈曲至180°。
在整个屈曲过程中,肘关节必须保持完全伸直,前臂保持在旋
前与旋后的中间位。
评分:0-一肩关节一开始作屈曲运动,肩关节立即外展或屈肘;
1-—在肩关节开始屈曲运动后的过程中出现肩关节外展或屈肘;2一
完全完成
(c)肩关节保持在30。至90。之间,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
前旋后。
评分:0--不能主动将肩关节与肘关节置于正确的位置或前臂
完全不能旋前旋后;「一能够主动将肩关节与肘关节置于正确的位
置并且前臂可以作有限的旋前旋后的活动;2--完全完成
IV的最高分为6分。
V.正常的腱反射活动
肌腱反射可以引出,评测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与指屈肌反射。
评分:0--至少2个肌腱反射明显亢进;1——个肌腱反射明显亢进
或至少2个肌腱反射活跃;2--至多可有一个肌腱反射活跃并且没有
肌腱反射亢进。
V的最高分为2分,但只有在IV的评分得6分的情况下,该评分才计
入总分中。
腕评测腕部肌肉的三个不同的功能,其中两个功能是在腕关节不同的姿
(最高分势下评测。
为10分)(a)评测:腕关节背屈15。左右的腕关节稳定性。
位置:肩关节0。位,肘关节90。屈曲位,前臂完全旋前;如果肘关
节不能主动屈曲至该位置并且保持在该位置,检查者可以协助患者。
评分:0--患者腕关节不能背屈至要求的位置;卜一患者腕关节可背
屈至要求的位置但不能抵抗任何阻力;2--患者腕关节可背屈至要求
的位置且能在该位置抵抗一点阻力
(b)评测:腕关节反复圆滑地轮替地作完全的背屈与掌屈。
位置:肩关节0。位,肘关节90。屈曲位,前臂完全旋前;如有必要
检查者可以协助患者保持在该位置。
评分:0--没有随意运动;「一腕关节可以主动背屈与掌屈,但活动
范围小于不能在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2--完全完成
(c)评测:腕关节背屈15。左右的腕关节稳定性。
位置:肩关节稍微屈曲和/或外展,肘关节完全伸直位(0。位),前
臂旋前;如有必要,可以协助患者保持在该位置。
评分:0--患者腕关节不能背屈至要求的位置;一一患者腕关节可背
屈至要求的位置但不能抵抗任何阻力;2--患者腕关节可背屈至要求
的位置且能在该位置抵抗一点阻力
(d)评测:腕关节反复流畅地轮替地作完全的背屈与掌屈。
位置:肩关节稍微屈曲和/或外展,肘关节完全伸直位(0。位),前
臂旋前;如有必要,可以协助患者保持在该位置。
评分:0--没有随意运动;1--腕关节可以主动背屈与掌屈,但活动
范围小于不能在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2--完全完成
(e)评测:腕关节的环转运动。
位置:无特殊要求
评分:0--不能做环转运动;1--跳动性的运动或不完全的环转运动;
2--流畅的完全的环转运动
手评测7种手部运动,其中5种是抓握。如果有必要评测者可以协助患
(最高分者的肘部至90°位,但不能给予腕关节任何帮助。
为14分)(a)集团屈曲:让患者屈曲手指。
评分:0-—不能屈曲;1可以部分屈曲;2-—完全屈曲(与健侧比
较)
(b)集团伸展:起始位为手指完全屈曲位(可主动或被动至该位
置),让患者伸所有的手指。
评分:0—-不能伸;1--可以部分伸直;2--完全伸直(与健侧比较)
(c)抓握A(钩状握):让患者的II-V指的掌指关节伸直,近端
与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按抗阻能力进行评测。
评分:0--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1--力弱;2--能够抵抗相对大
的阻力
(d)抓握B(侧捏):单纯性的拇指内收,拇指的腕掌关节与指
间关节均在0。位。
评分:0--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卜一拇指与第二掌骨之间可以捏住
一张纸,但轻轻地一拉就可以拉出;2--可以捏住一张纸,不易拉出
(e)抓握C(笔握):拇指与食指相对,在之间搁一支铅笔。
评分:0--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1可以捏住铅笔,但轻轻地一拉
就可以拉出;2—不易拉出
(f)抓握D(筒握):患者握住一个圆柱体,拇指与食指的指腹
相对。
评分:0--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1--可以捏住铅笔,但轻轻地一拉
就可以拉出;2—不易拉出
(g)抓握E(球握):让患者抓住一网球。
评分:0--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1--可以握住,但轻轻地一拉就可
以拉出;2--不易拉出
协调/速度用指鼻试验评测,闭眼后连续做5次。
(最高分(a)震颤:0-一明显震颤;1--轻度震颤;2--没有震颤
为6分)(b)辩距不良:0-一明显的或非系统性的辩距不良;1--轻度的
系统性的辩距不良;2--没有辩距不良
(c)速度(运动的速度是与健侧进行比较):0--重复5次,至
少比健侧慢6秒;1--重复5次,比健侧慢2-5秒;2:重复5次,
与健侧相差不到5秒
下肢髓/膝/踝I.反射活动
(最患者仰卧位,评测膝反射、膝屈肌腱反射和踝反射。
高分评分:0—-未引出反射活动;2--屈肌与/或伸肌反射活动引出
为34
最高分为4分
分)
II.屈肌共同运动与伸肌共同运动
(a)屈肌共同运动
患者仰卧位,让患者最大程度地屈髓、屈膝与屈踝,与此同
时髓关节将会外展与外旋。在屈曲过程中,应该用手触摸膝
屈肌的远端肌腱以判断膝屈肌的主动活动。
评分:评分:0--具体部位完全不能完成;1--具体部位部
分完成;2----具体部位充分完成
(b)伸肌共同运动
患者仰卧位,起始位为完全的屈肌共同运动的位置,患者伸
髓、伸膝与伸踝,施加阻力以消除重力的易化作用,髓关节
内收也施加阻力,髓关节内收可以与伸髓结合在一起评价。
评分:0----具体部位完全不能完成;1--有一点力量;2--
正常或近似正常的肌力
II的最高分为14分。
III.坐位下的膝屈踝背屈
患者坐位,膝部在床边或椅子边。
(a)屈膝
评分:0—没有主动活动;1在一定程度的伸膝位,膝关
节可以主动屈曲但没有超过90。(同时触摸胭绳肌肌腱以);
2--屈膝90。
(b)踝背屈
评分:0没有主动活动;1主动屈曲不完全;2正常
背屈(与健侧比较)
in的最高分为4分。
IV.立位下的膝屈踝背屈
患者站立位,懿关节0。位或过伸位。
(a)屈膝
评分:0-—在髓关节不同时屈曲的情况下,膝关节一点也不
能屈曲;1--膝关节不能充分屈曲至90°和/或在屈膝过程
中出现屈髓;2--膝关节屈曲至90°或90°以上并且没有
出现屈髓。
(b)踝背屈
评分:0没有主动活动;1主动屈曲不完全;2正常
背屈(与健侧比较)
IV的最高分为4分。
V.正常的腱反射活动
肌腱反射可以引出,评测膝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状蓬松石英棉项目建议书
- 如何学会护理操作
- 2025年管业:地暖专用管项目建议书
- 2025届四川省达州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幼儿小班讲课课件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2025年大孔烧结空心砖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
- 2025年网络特性测试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陕西西安雁塔区师范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适应性月考(六)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文写作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综合应用能力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3区域环境概况
- 2024年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格编》课件
-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 中小学五项管理主题班会课件教育课件
- 腰痛的中医适宜技术
- GA/T 2133.2-2024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移动警务终端第2部分:安全监控组件技术规范
- 妇科三基考试题
- 毕业设计-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