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04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7套_第1页
2018年10月-2004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7套_第2页
2018年10月-2004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7套_第3页
2018年10月-2004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7套_第4页
2018年10月-2004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7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33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部颁布全国第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的年份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2.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发起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提出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A.解题B.掌握概念C.应用D.培养能力3.在小学数学诸能力中,核心是培养【】A.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B.计算能力C.空间观念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基根据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的质的差异,把学习分为【自考押题微信344647公众号顺通考试资料】A.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D.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5.构成题目实质的相互关联的量的综合体就是题目的【】A.形式结构B.目标C.条件D.问题状态6.不能证明的原理称为【】A.定理B.公理C.定义D.定律7.将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8.以下推理是完全归纳法的是【】A.由a×(b+c)=ab+ac推出a÷(b+c)=a÷b+a÷cB.考察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o后,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C.考察了5x4=4x5=20,7x9=9x7=63后得出乘法交换律ab=baD.因为6和15除了l以外还有公约数3,所以6和15不是互质数9.把学习分成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以及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的是【】A.彼得罗夫斯基B.布鲁纳C.奥苏伯衣D.加涅10.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比较,数学最主要的特征是【】A.逻辑性B.系统性C.形式性D.抽象性11.“某人提着一篮鸡蛋去集市卖,第一次卖去篮中鸡蛋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去篮中剩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去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篮子里还有9个鸡蛋。篮中原有多少个鸡蛋?”解答此例所反映的数学解题能力是【】A.概括数学材料B.逆转心理过程C.灵活性D.借助形象化12.在个体内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品质主要是【】A.思想品质B.思维品质C.认知品质D.行为品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数学学科的内容C.数学学科的特点D.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数学学科教学方法14.数学问题的组成成份是【】A.目标B.概念C.条件D.定义E.运算15.形式逻辑思维的思维形式是【】A.归纳B.推理C.类比D.概念E.判断16.对常规数学问题而言,其解题规则一般为【】A.问题规则B.公式规则C.恒等式规则D.定理规则E.定义规则17.数学解题能力的主要成份是【】A.表达能力B.运算能力C.域图能力D.空间想像能力E.逻辑思维能力18.数学活动的实质是【】A.掌握运算技能B.一种有意义的学习C.机械学习D.认知发现活动E.理解数学概念19.数学认知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是【】A.模仿阶段B.认知阶段C.联结形成阶段D.自动化阶段E.应用阶段20.对建立心理意义的即有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是【】A.学生的态度和思想条件B.所学内容具有潜在意义C.符合认知结构D.学生有一定的兴趣E.所学内容有利于素质培养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和成就的代表文献是_______。22.1986年,在“90年代的中小学数学”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_________。23.推理有______、_______、类比推理三种。24.依照数学问题的解答与知识背景的关系,可以将数学问题分为_____和_______两类。25.智力的特点是有其先天性、_____和________。26.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叫做______。27.美籍匈牙利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关于数学解题的核心观点是_____与_________。28.化归法解题的方向是如何实现由______的问题向____的问题的转化。29.克鲁捷茨基认为数学气质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__和混合型。30.从右图中看出,知识点B的基本度是_______.知识点E的基本度是________。31.小学数学内容趣味化,必须注重趣味性、合理性、_______和_______。32.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一是数学教育贫乏化,二是学科教育专门化,三是忽视科学数学同作为_____的区别,四是______不合理。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3.数学34.迁移35.认知发展36.直觉37.研究性学习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8.1963年开始的现代数学运动各种类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9.简述小学数学认知发展几个阶段的具体含义。40.简述直觉三个明显的特性是什么?41.简述数学活动教学三个阶段的含义。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2.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43.试述小学数学解题的几个阶段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333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核分人题分12821152024复查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把少年儿童从出生起到智力成熟所经历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奥苏伯尔c.皮亚杰D.桑代克2.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叫【】A.认识结构B.认知结构C.内在结构D.心理结构3.已知詈是最简真分数,自然数x=_________。解这道题目应用的是【】A.公式规则B.恒等式规则c.定理规则D.定义规则4.数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是【】A.课堂教学B.练习c.课外辅导D.数学活动5.公式(a+b)。=a2+2ab+b。利用右图来解释,所反映的数学解题能力是【】A.概括数学材料B.逆转心理过程C.灵活性D.借助形象化6.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基根据人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不同,把学习分为【】A.感性学习和理性学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c.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D.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7.以下推理是类比推理的是【】A.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0。,推出另一个锐角是40。B.考察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C.考察3+5=5+3=8,2+7=7+2=9,12+13=13+12=25,得出加法交换律a+b=b+aD.由(a+b)×c=ac+bc推出(a+b)÷c=a÷13+b÷c8.1966年,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的数学家是【】A.哥德巴赫B.华罗庚c.陈景润D.欧拉9.数学活动教学的中心是【】A.传授数学知识B.传授数学技能C.启迪学生思维活动D.培养学生素质10.在学习上,要使所学知识真正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必备的基础是【】A.知识经验B.智力发展c.感性认识D.理性认识11.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是【】A.能力B.技能c.思维D.心因12.在皮亚杰理论中,一定的智力结构称为【】A.图式B.原型C.完形D.联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包括【】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几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统计初步知识14.数学问题的知识背景主要包括已有的【】A.运算B_概念c.公式D.理论E.方法15.化归法的特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A.目的性B.想象性C.创造性D.方向性E.概括性16.数学学科积极的思维态度表现在【】A.不断抽象化B.不断特殊化C.不断一般化D.不断统一化E.不断形象化17.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数学知识有所积累,而且还得到改善的有【】A.文化知识素质B.思维素质C.思想素质D.行为素质E.身体素质18.小学数学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A.模仿阶段B.记忆阶段C.输入阶段D.同化或顺应阶段E.运用阶段19.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小学阶段学习的是【】A.平面几何B.实验几何C.立体几何D.直观几何E.论证几何20.从智力发展理论中的划分来看,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1952年,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全国第一个独立的、统一的__________22.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的数学课程目标,从_________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23.编辑小学数学内容时,要把众多的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24.数学问题的组成成分,一般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运算。2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26.根据解题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可以把解题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27.根据归纳对象是否完备,归纳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28.构成题目实质的相互关联的量的综合体就是题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29-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忽视科学数学同作为小学学科数学的区别,四是现行考试制度不合理。30.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领域。31.从“商不变性质”到“分数基本性质”,再到“比的性质”,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过程。32.小学数学研究的专题主要有__________方面、__________方面、小学数学教法与学法方面、小学数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方面、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方面等。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3.狭义的重点34.思维定势35.推理规则36.数学能力(广义)37.知识基本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8.简述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含义。39.简答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0.简述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要求。41.简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2.小学数学常规问题的解题规则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43.试评述小学活动教学三个方面的依据。

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33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十年动乱后,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年份是【】A.1977年B.1978年C.1979年D.1980年2.根据小学生认知几何图形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学习的是【】A.论证几何B.直观几何C.平面几何D.主体几何3.从“商不变性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到“比的性质”,这个过程是【】A.同化B.顺应C.概括D.归纳4.根据产生学习的情境,把学习分成信号学习、刺激反映学习、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等八类的心理学家是【】A.奥苏伯尔B.彼得罗夫斯基C.布鲁纳D.加涅5.任意调换五位数43578各数位上数字的位置,所得五位数中质数的个数是【】A.OB.2C.8D.157.依照数学问题的解答与知识背景的关系,数学问题可以分为【】A.可能问题和不可能问题B.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C.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D.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8.作出合理结论的逻辑规则是【】A.定理规则B.定义规则C.推理规则D.公式规则9.爱因斯坦看成是创造能力典型特征的是【】A.灵活性B.敏捷性C.批判性D.深刻性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迅速而直接的洞察或领悟,这是【】A.灵感B.直觉C.想象D.映射11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A.接受性学习B.原理性学习C.有情境的学习D.有意义的学习12.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和性质的表征是【】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课程目标D.教学手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3.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充分注意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保证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中学数学要求上的【】A.一致性B.层次性C.连续性D.阶段性E.适度性14.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少年儿童从出生起到智力成熟所经历的过程划分的几个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15.人们借助图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主要的有【】A.同化B.内化C.顺从D.顺应E.泛化16.借助于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理论来分析,小学数学解题是【】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E.记忆学习17.格拉斯曼算术基本公理体系中作为公理的有【】A.a+(b+1)=(a+b)+1B.a+b=b+aC.a×1=aD.a×(b+1)=a×b+aE.等量减等量仍得等量18.美籍匈牙利著名学家波利亚关于数学解题的核心观点是【】A.记忆B.推理C.计算D.再创造E.发现19.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误区是【】A.数学教育贫乏化B.学科教育专门化C.忽视科学数学与学科数学的区别D.现行考试制度不合理E.全盘否定传统教育20.“现代数学”运动中三种类型主要观点的相似之处有【】A.全部删掉几何、代数初步知识B.精简传统的算术内容C.不用结构思想处理传统内容D.用结构思想处理传统内容E.增加或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现代数学内容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1空,每空1分,共2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和的一门科学。22.1963年开始的现代数学运动的三种类型,是、和中间型。23.数学问题的知识背景主要包括已有的、。24.少年儿童所能解决的和的比值称为智商。25.小学数学认知发展可以理解为和的发展。26.顿悟式解决问题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主要体现能力。27.灵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随机性、和。28.任何六个人的聚会,其中总有个人彼此相识或彼此不相识。29.研究性学习专题可分为知识探究型、和。30.小学数学研究专题主要的有小学数学课程方面,小学教学教材方面,,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方面,等。31.脑力总付出与知识总量之比,称为。32.小学教学内容趣味化,必须注重、、思想性、创造性。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3.课程目标34.小学数学学习35.公理36.类比法37.逆转心理过程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8.根据国家教育都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39.试比较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区别。40.简述技能与能力的联系与区别。41.简述灵活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2.试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编辑的原则。43.“甲每分钟走85米,乙每分钟走77米,丙每分钟走65米。现甲从东地,乙和丙从西地同时出发。甲、乙相遇后4分钟甲丙相遇。求东、西两地之间的距离”。以上述题目为例,画出线段图,分析说明如何把非常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来解答。

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333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和成就的代表文献是【】A.《算学》B.《孙子算经》C.《算经十书》D.《缀术》2.1986年,在“90年代的中小学数学”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A.大众数学问题B.应用数学问题C.理论数学问题D.数学教育问题3.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几道连续的简单应用题,这种智力活动方式是【】A.综合B.分析C.抽象D.概括4.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5.改造算术认知结构,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代数认知结构,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A.类比B.归纳C.同化D.顺应6.顿悟式解决问题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体现的是【】A.分析思维能力B.直觉思维能力C.形象思维能力D.逻辑思维能力7.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关于数学解题的核心观点是【】A.理解与记忆B.发现与再创造C.推理与分析D.统计与计算8.1900年,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提出新世纪数学家应努力解决的23个重要问题的数学家是【】A.希尔伯特B.克鲁捷茨基C.费尔马D.哥德巴赫9.以下是数学动作技能的是【】A.运用工具绘图B.推理论证C.解方程D.运用数学方法10.在进行逻辑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A.比较B.抽象C.概括D.分析综合11.7~11岁的儿童智力运算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2.“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这个命题是【】A.费尔马定B.哥德巴赫猜想C.欧拉定理D.笛卡尔定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A.性质B.公式C.法则D.方法E.概念14.数学学科的主要特点有【】A.抽象性B.逻辑性C.形式性D.应用的广泛性E.结构性15.非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有【】A.直接性B.间接性C.突发性D.灵活性E.创新性16.根据解题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可以把解题分为【】A.尝试错误式B.计算式C.画图式D.顿悟式E.推理式17.克鲁捷茨基认为数学气质的主要类型有【】A.代数B.计算型C.分析型D.几何型E.混合型18.创造的基本特征有【】A.实践性B.理论性C.灵活性D.创造者的创造力充分发挥E.创新性19.小学数学解题是一种【】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认知学习D.机械学习E.有意义的学习20.前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基根据人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不同,把认知学习分为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两类,再把理性学习分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思维学习D.技能学习E.发现学习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1空,每空1分,共2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数学发展经过的历史阶段是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现代数学时期。22.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23.作为科学数学,对所有的定理、法则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___________,而作为学科数学,限于学生的接受水平,往往用___________法得出结论。24.依照数学问题提法的意义是否正确,条件是否充分,可以把数学问题划分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5.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或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26.常规数学问题解题的主要规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理规则和恒等式规则。27.在小学数学解题中运用类比法,关键在于寻找一个___________。28.能力只有通过___________才能形成和得以发展。29.数学解题能力的主要成分是运算能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0.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既不能墨守陈规,也不能急功近利。31.数学科积极的思维态度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断统一化。32.研究性学习专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型和创新研究型。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3.逻辑思维34.智商35.数学解题结构36.完全归纳法37.脑力当量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8.简述确定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主要依据。39.简述数学问题构成的三要素(条件、目标、运算)的具体内容。40.简述创造的含义和基本特征。41.简述小学数学论文由几部分组成以及撰写的过程。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2.试述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数学思维品质的内涵。43.“明明原有的图书是亮亮的6倍,如果两人各再买2本,那么明明所有的图书是亮亮的4倍。两人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画线段图分析上题的数量关系,并说明如何用化归法解答这道题目。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33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自行编写的第一本正式的小学算学课本问世的时间是【】A.1892年Bl903年C.1912年D.1950年2.67名选手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淘汰赛,最后只产生一名冠军,一共要打的盘数为【】A.33B.66C.67D.683.问题撮显著的特征是【】A.抽象性B.逻辑性C.应用性D.相对性4.依照数学问题提法的意义是否正确,条件是否充分,可以把数学问题划分成【】A.一般问题和特殊问题B.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C.可能问题和不可能问题D.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5.提出名言“即便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类比”的数学家是【】A.拉普拉斯B.波利亚C.奥苏伯尔D.高斯6.以下例子中,正迁移是【】A.初学“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的除法性质时,受乘法分配律的影响,而出现a÷(b+c)=a÷b+a÷c的结果B.学习加法交换律后再学习乘法交换律C.初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由于受“整数大小比较”的影响,而得出“小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的结论D.“一个数增加20后再减少20,这个数不变”迁移到百分数中,得出“一个数增加20%后,再减少20%,这个数不变”的结论7.小学数学解题是一种【】A.接受学习B.机械学习C.模仿学习D.发现学习8.已知42和l05的最大公约数是21,求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这题时应用的是【】A.定理规则B.恒等式规则C.定义规则D.公式规则9.脑力总付出与知识总量之比称为【】A.知识基本度B.知识当量C.脑力当量D.脑力总量10.编辑小学数学教材时,主线是【】A.应用题B.代数几何初步知识C.统计初步知识D.数与计算11少年儿童所能解决的智慧问题的数量和他的实际年龄的比值称为【】A.情商B.智商C.意商D.悟商12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数学能力B.数学技能C.数学灵感D.数学直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3.确定小学教学课程内容要兼顾【】A.当今与未来B.统一与灵活C.增与删D.“幼”与“小”和“小”与“中”的衔接E.必要与可能14智力的特点是有其【】A.突发性B.先天性C.稳定性D.一贯性E.波动性15.心智包括【】A.感知B.表象C.记忆D.想象E.思维16.灵感最为突出的特点有【】A.必然性B.长期性C.随机性D.暂时性E.情感性17.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包括【】A.开放性B.问题性C.理论性D.社会性E.实践性18.确定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时,要突出【】A.教育性B.思想性C.稳定性D.先进性E.系统性1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A.环境因素B.问题情境因素C.解题者的学习习惯D.解题者个体特征E.解题中的认知策略20.以下是数学心智技能的是【】A.解方程B.数的计算C.式的恒等式变形D.测量E.使用汁算工具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1空,每空1分,共2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十年动乱后,教育部于1978年2月颁布了__________。22.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的具体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灵活。‘23,学科数学的内容是依赖于__________而建立和发展的。24.形式逻辑思维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排中律等为思维规律。2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26.常规数学问题解题的主要规则有公式规则、定义规则、__________和__________。27.想象、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通常被人们称为创造性的精华。28.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解题者都具有一种用数字语言来解释问题的能力倾向,这就是___所谓的__________。29.数学活动有着多样性,但究其实质,还是一种__________活动,是一种__________的学习。30.完整的教育课程由__________课程和__________课程构成。31.化归法的特点在于它有较强的目的性、__________和__________。32.一般来说,一项小学数学科研工作要经过确定课题、收集资料,制订方案、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四、名词解释题(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3.推理34.数学思维35.数学认知结构36.归纳法37.借助形象化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8.简述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作用。39.举例说明正迁移和负迁移对数学学习的作用。40.简述分割组合的含义和一般模式。41.简述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主要含义。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2.评述奥苏伯尔的解题结构模式。43.试述小学数学认知技能形成的几个阶段。.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20.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而言,要想顺应社会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实际的需要,应注重研究【】A.小学数学专题B.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度C.小学数学趣味化方向D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E.小学数学思维方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空,每空1分,共1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我国学校第一部算学教科书是美国学者狄考文编的_______。22.判断是逻辑上的用语,在数学上通常叫做_______。23.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学派的观点。24.依据数学问题提法的意义是否正确,条件是否充分,可以把数学问题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25.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以_______为内涵,以_______为定向的心理活动。26.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认为,在一切数学活动中,创造性的体现都具有“四阶段”模式,即“准备、_______、_______和完成”。27.灵活性指的是解题思路的_______和_______。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8.悖论29.数学思维30.小学数学学习31.非常规问题32.逆转心理过程的能力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3.简述现代数学运动时期各国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处理方面的相似之处。3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35.简述化归法的含义和一般模式。36.简述数学能力的含义。37.简述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误区。38.简述思维内驱力是如何产生的。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9.试述数学问题的组成成分。40.试述奥苏伯尔的解题结构模式。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我国最早不定方程问题——“五家共井”是出自【】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五经算术》D.《缀术》2.在现代数学运动中,属于“中间型”的国家有【】A.美国B.苏联C.日本D.英国3.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异同的逻辑方法是【.】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4.将数学问题分类成确定性问题、探索性问题、论断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组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证明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富勒C.布鲁纳D.拉梅5.小学数学趣味化的基础是【】A.趣味性B.合理性C.思想性D.创造性6.把智力活动的方式分为计算性方式、算法指令性方式、启发性方式的分类角度是【】A.根据基本的心理过程B.根据所完成的主要功能C.根据标准和规范化程度D.根据动作的共同性7.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是根据【】A.学习进行的方式B.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C.产生学习的情境D.学习的内容与水平8.解决“甲乙两数的和是1127,两数的差是227。求两数。”这一问题,须用到的解题规则是【】A.公式规则B.恒等式规则C.定理规则D.定义规则9.认为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的问题转化到已经解过的问题的数学家是【】A.笛卡尔B.娅诺夫斯卡娅C.波利D.格拉斯曼10.通过对特殊情形的分析引出普通的结论的推理方法是【】A.化归法B.类比法C.归纳法D.概括11.习惯于用视觉——形象的词语去思考的数学气质类型是【】A.分析型B.直觉型C.几何型D.混合型12.在研究性学习中,属于最高层次的专题类型是【】A.创新研究型B.探索研究型C.学术研究型D.谁学术研究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3.创造性的精华通常指的有【】A.直觉B.归纳C.想象D.灵感E.化归14.表象具有的特点有【】A.直观性B.抽象性C.概括性D.逻辑性E.合理性15.如果从智力活动的过程和完成的方式来看,心理学把抽象分为【】A.孤立抽象B.一般抽象C.重点抽象D.区分抽象E.高度抽象16.数学认知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的特征包括【】A.数学动作迅速、稳定B.数学活动灵活C.数学活动的创新性D.数学动作稳定E.数学心智活动简化17.下列各项技能中,属于数学心智技能的有【】A.解方程、解不等式的技能B.数的计算技能C.运用数学方法的技能D.式的恒等变形技能E.推理论证技能18.对常规问题而言,其解题规则一般为【】A.公式规则B.恒等式规则C.定理规则D.定义规则E.公理规则19.笛卡尔提出的“万能的发现方法”是一个伟大的设想,因为其中包含的合理的化归思想方法有【】A.数学化B.代数化C.计算化D.简洁化E.抽象化20.在小学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结论都具有或然性的思想方法有【】A.类比法B.映射反演法C.归纳法D.分割组合法E.不完全归纳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21.我国自己编写的第一本正式的小学算术课本是。22.数学思维中的审美品质反映在小学数学解题中,也就是所谓的原则。23.依据数学问题的解答与知识背景的关系,可以把数学问题分为和两类。24.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或最终目的是。25.数学认知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认知阶段、阶段和阶段。26.化归法的特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27.借助于形象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从直观上来理解较为抽象的,形成,从而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8.逻辑思维29.可能问题30.数学认知结构31.尝试错误式32.分割组合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3.如何解决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给小学数学解题带来的心理障碍?34.简述映射反演的含义和一般模式。35.什么是直觉,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6.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概括数学材料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7.简述格拉斯曼的算术公理体系。38.数学活动教学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9.试述小学数学解题的几个阶段,并举例说明。40.试述小学数学趣味化方向应注意什么?并举例说明。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最早提出著名的“九宫图”的是【】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五经算术》D.《数术记遗》2.把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A.比较B.分析C.综合D.概括3.《张丘建算经》中,著名的数学问题有【】A.五家共井B.鸡兔同笼C.百鸡问题D.知客几何4.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具有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内部的、有组织的和可逆的进行转换为特征的智力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把智力活动的方式分为知觉方式、记忆方式、思维方式的分类角度是【】A.根据基本的心理过程B.根据所完成的主要功能C.根据标准和规范化程度D.根据动作的共同性6.曾把数学解题比喻为捕捉躲藏在一堆石头中的老鼠的学者是【】A.彼得罗夫斯基B.辛钦C.罗巴切夫斯基D.塔尔塔夫斯基7.解决“分解因式(ab+1)2-(a+b)2”这一问题,需要运用的解题规则是【】A.公式规则B.恒等式规则C.定理规则D.定义规则8.提出“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范例,以用于解其他问题”这一名言的数学家是【】A.笛卡尔B.娅诺夫斯卡娅C.波利亚D.格拉斯曼9.非常规数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就是【】A.化归法B.类比法C.归纳法D.概括10.要解决“证明:任何六个人的聚会,其中总有三人彼此相识或彼此不相识。”这一问题,可以利用【】A.概括数学材料B.逆转心理过程C.借助形象化D.化归思想方法11.小学数学趣味化的保证是【】A.趣味性B.合理性C.思想性D.创造性12.作为发展学生拓展性学力的有效手段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是【】A.知识探究型B.探索研究型C.学术研究型D.准学术研究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3.在现代数学运动中,属于“革新型”的国家有【】A.美国B.苏联C.日本D.英国E.法国14.逻辑思维的最基本方法是【】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E.概括15.非逻辑思维的特点是【】A.直接性B.突发性C.灵活性D.创新性E.准确性16.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认知发展一般包含下列哪些阶段【】A.认知阶段B.联结形成阶段C.输人阶段D.同化或顺应阶段E.运用阶段17.下列各项技能中,属于数学动作技能的有【】A.运用工具绘图的技能B.数的计算技能C.测量技能D.式的恒等变形技能E.使用计算工具的技能18.创造的基本特征是【】A.实践性B.创新性C.开创性D.新颖性E.创造者的创造力充分发挥19.化归法是【】A.蕴含着发明、发现以及创造性的活动B.一种思想C.具体的解题方法D.一种推理方法E.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20.在数学解题中,映射反演具体表现为【】A.坐标法B.换元法C.解析法D.复数向量法E.代数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1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21.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强弱很大方面取决于__________和平时的观察积累。22.数学思维应该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23.1980年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将“回到基础”改为__________。24.根据解题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可以把解题方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25.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取决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个人特性。26.心理学认为,能力只有通过__________才能形成和得以发展。27.三国时期刘徽用__________求出了圆周率值为3.14,之后法国数学家伟达用__________方法求出π值。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8.不可能问题29.心智30.不完全归纳法31.数学气质32.脑力当量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3.怎样理解数学思维中的审美品质?34.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回顾解法的内容有哪些?35.简述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的关系。36.简述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37.怎样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含义?38.小学数学趣味化方向应注意什么?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9.试述科学数学与学科数学的区别和联系。40.怎样理解小学数学解题的含义?请举例说明。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3330)考生答题注意事项: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算学作为小学课程正式开始于A.1892年B.1898年C.1902年D.1903年2.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A.《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B.《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C.《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D.《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3.把一个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是A.比较B.分析C.综合D.抽象4.发起并领导了数学教育的近代化运动的是德国的数学家A.克莱因B.罗索C.维尔斯D.拉梅5。把智力活动的方式分为定向方式、执行和控制方式的分类角度是A.根据基本的心理过程B.根据所完成的主要功能C.根椐标准和规范化程度D.根椐动作的共同性6.个体在感知及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是A.学习B.表象C.认知结构D.认知技能7.解决“已知42和105的最大公约数是21,求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需要运用的解题规则是A.公式规则B.恒等式规则C.定理规则D.定义规则8.世界上第一本讨论排列组合的书是A.《九章算术》B.《缀术》C.《周髀算经》D.《周易》9.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的数学家是A.欧拉B.费尔马C.刘子华D.陈景润10.作为发展学生研究性学力的有效手段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是A.知识探究型B.探索研究型C.创新研究型D.准学术研究型11.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和成就的代表文献中,构成我国古代传统数学体系的是A.《算经十书》B.《九章算术》C.《缀术》D.《周髀算经》12.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或最终目的是A.解决小学数学问题B.提高计算能力C.发展空间观念D.发展数学素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13.学校数学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有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课程理论C.数学学科的特点D.教学内容E.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14.小学年级的学生所特有的数学思维水平基本上是属于A.第一级水平B.第二级水平C.第三级水平D.第四级水平E.第五级水平15.苏联学者彼得罗夫斯基把学习分为A.信号学习B.反射学习C.概念学习D.语言学习E.认知学习16.反映判断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判断的A.正确性B.独特性C.创造性D.敏捷性E.深刻性17.日本的学者大桥正夫认为数学解题能力包括A.运算能力B.思维能力C.推理能力D.概括能力E.数理性的领会能力18.在小学数学鳃题中,数学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A.概括数学材料B.逆转心理过程C.灵活性D.借助形象化E.缩短推理过程的能力19.判断灵活性强弱的标准一般是解题者从一种心理运算到另一种心理运算的A.轻快程度B.顺利程度C.敏捷程度D.变通程度E.创新程度20.数学学科的特点有A.高度的抽象性B.严密的逻辑性C.深刻的思想性D.普遍的问题性E.应用的广泛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空,每空1分,共11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1.1986年在“90年代的中小学数学”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现在已成为国际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2.逻辑思维最基本的方法是和。23.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数学思维优与劣的评价和衡量标志是。24.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数学认知技能具体表现为和。25.根据小学数学解题规则的存在与否,可以把小学数学问题分为和两类。26.创造性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始终,就其内涵来说,具有一定的。27.在数学解题中,映射反演具体表现为坐标法、、等。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8.迁移29.同化30.顿悟式31.完全归纳法32.广义的数学能力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3.简述不可能问题的含义与特征。34.简述在小学数学解题活动中,思维定势的积极与消极方面的表现。35.简述分割组合的含义和一般模式。36.怎样理解小学数学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37.简述数学学科具有哪些品格。38.简述数学学科积极的思维态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9.怎样理解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数学思维品质的内涵?并举例说明。40.试对创造性的非逻辑方法加以评述。

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3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包括A.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B.培养空间观念C.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D.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E.计算能力的培养2.智力活动方式包括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E.概括3.奥苏伯尔的解题结构模式为A.呈现问题情境B.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C.实行解法D.填补空隙过程E.解答之后的检验4.创造的基本特征包括A.实践性B.创造力的充分发挥C.创新性D.创造性E.新颖性5.趣味数学活动课的内容选择上必须注重A.生活性B.趣味性C.合理性D.思想性E.创造性二、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6.《孙子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7.深刻的思想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8.小学阶段所培养的学生的初步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初步的辩证思维。9.“用圆规和直尺三等分一个给定的任意角”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数学问题。10.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所施加的影响。11.小学数学解题属于一种认知学习。12.第一、二、三级水平是小学生所特有的数学思维水平。13.我们把不能证明的原理称为公理,比如像算术中“等量减等量差也为等量”就是公理。14.启发式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15.小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数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准学术研究型学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6.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____和___的一门科学。17.小学数学认知发展可以理解为小学数学____和的发展。18.教育心理学认为,根据解题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可以将解题分为和两种主要方式。19.依照数学问题的解答与知识背景的关系,小学数学问题分为和两大类。20.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灵活性指的是解题思路的____和。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1.推理22.数学思维23.不完全归纳法24.数学气质25.研究性学习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6.简述数学认知技能的具体表现。27.简述数学活动教学的三个阶段。28.简述小学数学解题中认知发展包含的三个阶段。29.简述映射反演的含义和一般模式。30.简述创造性的非逻辑方法。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1.试对数学学科品格加以论述。32.举例说明数学问题的组成成分。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3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1.I978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将小学算术改为统一的数学。2.迁移都是积极的,而思维定势都是消极的。3.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辑方式是直线式。4.归纳法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5.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部分。6.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能借助逻辑推理进行转换。7.积极的思维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强烈的思维内驱力和密集的脑力当量等数学学科品格不能有效地用于培养下一代,使之具有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的良好品质。8.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灵活性系指解题途径的多样化。9.数学心智技能等同于数学动作技能。10.数学问题构成的三要素是条件、目标和运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11.日本的学者大桥正夫认为数学解题能力包括A.数理性的领会能力B.计算能力C.思维能力D.概括能力E.推理能力12.对常规问题而言,其解题规则一般有A.公式规则B.公理C.恒等式规则D.定理规则E.定义规则13.小学生所特有的数学思维水平基本上是属于A.第一级水平B.第二级水平C.第三级水平D.第四级水平E.第五级水平14.依据基本的心理过程可将智力活动方式分为A.定向方式B.知觉方式C.控制方式D.记忆方式E.思维方式15.奥苏伯尔的解题结构模式为A.呈现问题情境B.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C.实行解法D.填补空隙过程E.解答之后的检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1.认知发展22.同化23.顿悟式24.数学非常规问题25.类比法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6.简述映射反演的含义和一般模式。27.简述直觉的三个特性。28.简述不可能问题的含义和特征。29.简述数学学科积极的思维态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0.简述数学认知技能的具体表现。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1.试举例说明您对数学学科的三个基本特点的理解。32.试举例说明小学数学解题的几个阶段。

201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3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