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赣州区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区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区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区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赣州区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4届江西省赣州区小升初模拟语文测试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肿胀(zhŏng)正月(zhēng)简陋(lòu)截然不同B.刨土(páo)瞟见(piáo)宪兵(xiàn)悬灯结采C.和面(huò)搪瓷(táng)抽噎(yē)焉知非福D.黑莓(méi)野蛮(mán)娴熟(xián)司空见贯2、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是()A.《三门记》 B.《兰亭序》 C.《玄秘塔碑》3、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教诲(huǐ)戛然而止(jiá) B.疑问(yí)蚯蚓(qiū)C.争辩(biàn)司空见贯(guàn) D.丑恶(wù)盐酸(yán)4、“在这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能够自主创新的国家,才能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根据句意,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是()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5、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B.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C.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D.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知:见微知著孰为汝多知乎B.盈:盈盈一水间笑脸盈盈C.因:因风飞过蔷薇前因后果D.值:游园不值正值佳节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义及整句话停顿都正确的一项是()A.弈(yì,下棋)秋,通国之/善(擅长,善于)弈者也B.使(shǐ,假如)弈秋/诲(huì,教导)二人/弈。C.日初出/沧(ch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tàng,热水)D.孰/(shóu,谁)为汝(rǔ你)/多知乎?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市民“绿色出行”更便利。B.只要为集体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才能更加优秀。C.校运动会上,园园在短跑比赛中拔得头筹,大家都为他喝彩。D.秋天的西湖公园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9、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蒙(měng)古亲戚(qì)B.眨(zhá)眼潜(qián)入C.纤纤(xiān)教诲(hui)10、“孙先生此番高论,令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这真是‘’啊!”横线上要引用的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二、判断题(10分)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这句话是为了阐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个观点。()12、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曾写过一首《蔽月山房》,其中有一句“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你认为这句诗和《两小儿辩日》中哪个说法的视角更接近?先补充句子,然后在接近的视角后面的()里画上“√”。(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乎?()(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乎?()13、《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只有直接抒情。()14、辩论时要能听出对方话中的漏洞,并进行反驳。()15、“yizhiyeyin”是整体认读音节,“yuan”是三拼音节。()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紧张喜欢厌烦盼望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愉快的歌声。(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18、给下面句子加标点,使其表达两种意思。老师说我还得下功夫学语文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19、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以“小溪”为对象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20、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你要知道我的工作很重要,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四、快乐阅读。(30分)21、认真阅读选文,细心完成练习。《梦圆大地·给妈妈的信》节选袁隆平亲爱的妈妈: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生活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④还记得吗?2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时间,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的幼年种下的!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否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4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夕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儿:平1.从选文格式,你知道这是__________写给他妈妈的__________。2.阅读第⑧⑨自然段,这两段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_________________4.根据选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________________(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________________5.“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的丰富感情,下面理解正确的是()(多选题)A.对母亲带小孙孙的感谢之情。B.母亲去世4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C.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D.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6.同学,在你成长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请仿照选文第⑧自然段的句式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22、“民以食为天。”中国美食享誉天下。我们的传统食物及餐具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母亲的“土月饼”黄建如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②在那物资kuì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脊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的。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回家后,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米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了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无比的美味!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好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价格也越来越贵,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选自《山西经济日报》)1.这篇短文拟题的方法是()A.以人物命题 B.以事物命题 C.以事件命题2.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bómúhuó B.báomóhé C.bòmúhè3.结合文意,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精美奢侈揉搓飘荡 B.精致贵重揉搓漂浮C.精致奢侈挤压飘荡4.“在那物资kuì乏的年代”,根据字典解释,“kuì”字应是()A. B.C. D.E.5.第③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下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那时候的月饼的馅料和口味 B.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C.那时候留下的吃月饼的记忆6.母亲做“土月饼”需要哪些工序?请将下面补充完整。买糯米→淘洗糯米→晾干糯米→()→做米饼→()→捏雏形→()→()7.短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土月饼”的制作过程,请以第⑥自然段为例,结合具体语句(至少一处)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完短文,回想课文《腊八粥》。《腊八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件事。其中,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写得简略。通过比较阅读,我发现《母亲的“土月饼”》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了_____和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23、阅读课内文段,按要求作答。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1.和文中“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D.空空如也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最相近的句子是()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C.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D.真理是时间的女儿。3.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指的是______。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公冶长》中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是“敏而好学,______”,而“______”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追求问题答案的一句口头禅。5.从选文最后一段来看,“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从何而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请简单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30分)亲爱的同学们,小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六年的校园生活,有许许多多的人、事、物让你难以忘怀,或许是形影不离的亲密伙伴,或许是引领你健康成长的老师,或许是守护你安全的学校保安,或许是校园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或许是永远绿意葱葱的小花园,或许是挥汗如雨的运动场,或许是书声琅琅的教室,或许是那一年的六一演出,或许是春天里的一次研学……请你写一篇作文,分享一下你在六年学校生活里最难忘的记忆吧!提示:1.题目自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字和人名。3.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把内容写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文中要有满满的正能量。4.语言通顺,书写工整,恰当使用标点符号。5.写完之后,默读检查,尝试用修改符号自我修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A3、B4、C5、C6、D7、A8、C9、A10、B二、判断题(10分)11、√12、(1)远者小而近者大√(2)近者热而远者凉13、×14、√15、×三、句子加工厂。(10分)16、①.盼望②.我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17、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听到了他们愉快的歌声。18、老师说:“我还得下功夫学语文。”老师说我:“还得下功夫学语文。”19、小溪像顽皮的孩童,在山间快乐地奔跑着,洒落一串串哗哗的笑声。20、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母亲要知道父亲的工作很重要,父亲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四、快乐阅读。(30分)21、1.①.袁隆平②.一封信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赞美了母亲对作者成长的深刻影响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3.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能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自由翱翔的胆识;③跟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4.①.杂交水稻的种子。②.小时候妈妈对袁隆平的启蒙和教育,是思想上的种子。5.BCD6.老师,犹如辛勤的园丁,让我们茁壮成长;好像太阳,温暖了我们;好像妈妈,关心着我们。老师,我永远感激你!22、1.B2.C3.A4.A5.C6.①.磨成面粉②.裹馅料③.打模④.蒸烤7.“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忽明忽暗的火焰当成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衬托了作者高兴、期待的心情。8.用单位发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和母亲做的“土月饼”作对比,突出母亲做的月饼的好吃,表达出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并通过写小时候吃月饼的往事引出下文母亲为“我”做月饼的情景。9.首尾呼应,同时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