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作业外力作用与地貌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作业外力作用与地貌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作业外力作用与地貌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作业外力作用与地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题组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017北京朝阳期中)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2.(2017北京朝阳期中)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图乙为图甲中沿Q点所在大陆某一剖面线做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题。图甲图乙3.(2014北京丰台二模)使陨石集中分布于图乙所示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搬运作用B.冰川搬运作用C.海浪侵蚀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下图为我国云贵高原某地地质、地貌和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7北京大兴期末)与图示地区岩石、地貌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页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B.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C.页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5.(2017北京大兴期末)图示地区()A.岩层、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B.岩层①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C.河流④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D.暗河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6.(2016北京东城二模)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面问题。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说出北德平原地貌的主要特点及主要的外力作用。(8分)提升题组在光照充足、水温约为20~30℃的温暖、洁净海域,珊瑚的造礁作用旺盛。下图示意达尔文提出的珊瑚礁由岸礁—堡礁—环礁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下面两题。7.(2017北京朝阳二模)图中()A.岛屿因外力侵蚀低至海面以下B.珊瑚礁因堆积作用体积逐渐扩大C.潟湖中储存了丰富的淡水资源D.珊瑚礁会加速海浪对岛屿的侵蚀8.(2017北京朝阳二模)最可能有珊瑚礁集中分布的是()A.濒临欧洲西部的海域B.暖流经过的大陆坡海域C.热带大陆架海域D.温带河流入海口海域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9.(2016北京海淀期中)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的变迁。回答下题。10.(2016北京朝阳期中)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题。11.(2017北京西城二模)图中()A.地势特征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B.甲地因地壳上升形成较厚沉积层C.乙地是因褶皱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D.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为甲地提供沙源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题。12.(2016北京东城期末)图中数字与下图中景观图有对应关系的是()A.①—丙B.②—丁C.③—戊D.④—己13.(2018北京海淀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说出图中①②两地河流地貌的类型,并任选其一说明形成原因。(5分)(2)说出图中③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在野外考察时,识别该地质构造的主要依据。(3分)(3)列举图a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并简述水在各要素间的循环过程。(6分)答案精解精析基础题组1.C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物理风化作用最强。2.C岩石风化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3.B图乙所示大陆上有厚厚的冰盖,冰盖上没有流水,所以不会有流水搬运作用,A项错误;冰盖在移动过程中,将陨石搬运到该地,在该地集中起来,B项正确;大陆内部不受海浪侵蚀作用影响,C项错误;重熔再生是内力作用,陨石是坠落于地面的陨星残体,D项错误。4.D由图可知,页岩形成于岩层最底部,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流水堆积地貌是冲积物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球状风化地貌是岩浆岩受风化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5.A由图可知,页岩形成于岩层最底部,是最早形成的岩层;②是喀斯特地下溶洞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形成于①岩层之后,即岩层、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岩层①是石灰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④处为河曲地貌,左岸为凹岸,侵蚀作用强烈,右岸为凸岸,沉积作用显著;暗河存在于地下,通过地下径流参与水循环。故A项正确。6.答案广大的冰碛平原;(1分)易北河以东:冰碛地貌发育,(1分)海拔较高(坡度较陡);(1分)主要外力作用为冰川堆积作用;(1分)易北河以西:流水地貌发育,(1分)海拔较低(较平坦);(1分)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冰川堆积作用。(2分)提升题组7.B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读图可知,岛屿是因地壳下沉(内力作用)低至海面以下,A项错误;地势降低,沉积作用增强,珊瑚礁在堆积作用下体积逐渐扩大,B项正确;读图可知潟湖储存的是海水,海水是咸水,C项错误;珊瑚礁对岛屿有保护作用,会减小海浪对岛屿的侵蚀,D项错误。8.C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由材料可知,珊瑚的造礁作用旺盛需要较高的温度。欧洲西部的海域位于温带地区,冬季水温低,A项错误;暖流经过的大陆坡海域不一定水温高,B项错误;热带大陆架海域全年水温较高,C项正确;温带海域冬季水温低,D项错误。9.B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地质构造。该河谷为U型谷,沉积作用显著,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A项错误;河谷处岩层拱起,为背斜顶部,B项正确;乙处水流冲刷作用强,应该为凹岸,C项错误;不确定河谷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D项错误。10.B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读图可知该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1311年该地整体地势高于1234年,应该是流水的沉积作用造成的,B项正确。11.D读图可知,该地除了有内力作用外,还有风力作用,A项错误;甲地地壳下降泥沙沉积形成较厚的沉积层,B项错误;乙地为岩层断裂下降形成的谷地,C项错误;该地盛行东北风,丙地离风源近,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以为甲地提供沙源,D项正确。12.C丙图为风蚀蘑菇,与风力的侵蚀作用有关;丁图为火山喷发,与内力作用有关;戊为云南石林,为喀斯特地貌,与流水的溶蚀作用有关;己为山前冲积扇平原,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①表示沉积作用、②表示搬运作用、③表示侵蚀作用、④表示岩浆活动。13.答案(1)①为河谷(峡谷);②为三角洲。河谷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山区(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在流水侵蚀和搬运地表物质的作用下形成河谷。三角洲形成过程: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所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