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评估试卷七年级语文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家国情怀,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数千年来,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用他们坚rèn()的意志,气冲斗牛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鞠躬尽瘁奋斗终生,鲁迅为唤醒沉睡麻木的国人弃医从文,周恩来为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沥尽心血,邓稼先在鲜为人知的荒漠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他们qiè()而不舍,在奋斗中铸就自己的人生;他们至死不懈,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心潮澎湃。95后人大代表邹彬,凭借灵巧的双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胜,用奋斗诠释中国实力;章丘铁锅传人们,在一代代人的积累下,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用奋斗彰显大国工匠精神;“灯塔老人”钟南山,耄耋之年仍带领医务工作者奋斗在“抗疫”一线,力挽狂lán(),阻止了病毒的肆意蔓延。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凝成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华逐梦的不竭动力。1.选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沥尽心血(xiě)B.鲜为人知(xiān)C.澎湃(pén)D.卓越(zhuó)2.根据选段中的拼音写汉字。(3分)坚rèn()qiè()而不舍力挽狂lán()3.选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冲斗牛B.鞠躬尽瘁C.至死不懈D.不屈不挠4.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欢,请你根据《木兰诗》课文内容填空。(8分)①诗中“,。”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②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③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④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5.有同学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发现祥子的性格发展在书中有着五个明朗的阶段:“祥子”阶段——“骆驼祥子”阶段——虎妞的丈夫阶段——“一般车夫”阶段——“走兽”阶段。请从下面两个阶段中任选一个,结合祥子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祥子的认识。(4分)①“祥子”阶段②“走兽”阶段6.班级举行“天下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天下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1)以上是这次活动的开场白,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上面材料中的加点词“古老”“经常”“一直”都是副词。B.材料中画横线的两个“热爱”词性相同。C.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阐释了“国”“家”“身”之间的关系。D.材料结尾“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的“在”字是连词。(2)下面是活动中准备的素材,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为了激励大家,增强爱国之情,班主任请你结合材料中的事迹,补出下联。(2分)2015年10月,屠呦呦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种药品是她呕心沥血经过30多年发现的。由此,她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屠呦呦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科学贡献。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增国力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红色革命博物馆研学旅行,小明的妈妈却不支持,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劝说妈妈?(3分)小明妈妈:学生当以学习为重要任务,跑出去旅游,除了花钱、耽误学习外,能有什么收获呢?小明: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13分)回顾“两弹”实验秘闻罗坪1964年,张其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8岁。张其彬到基地后,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两弹的发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然而,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很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摄氏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据张其彬回忆,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下午三四点,天空昏暗如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可能走丢。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的车队,竟然沿着电线杆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才回归正途,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七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地下室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于是,张其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活着,为党的事业而战斗;死了,为党的事业而献身!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将其隐喻为“战斗”。此后,人们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又称“敢死队”。10月27日晨8时45分,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在这最后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摄氏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张其彬称,不像现在电视上演的要喊点火,按按钮。当时他们就是按照程序,拧动钥匙。8时59分,参谋长下达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发射!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天幕。顾不上欢呼,也没有等到原子弹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颜振清、刘启泉三人冲出了控制室。按照规定的程序,这时他们必须开始工作,基地上还有许多发射后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几分钟后,张其彬冲了上来喊道:爆炸了!当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7.本文按照顺序,以为线索行文。(2分)8.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4分)9.文中画线部分引用了张其彬日记中的话,有什么好处?(3分)10.你认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个人,是否堪称“勇士”?请结合文意,阐述理由。(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13分)夜归人包利民①无边无际的夜,心里却暖暖,连脚步声都同心跳一样急促,因为前方有一所亮灯的房子。在夜里回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也许是暗夜与家灯的对比,便将心底久泊无依的思绪与那一窗的温暖相融,仿佛一直黯淡的际遇,此刻全被回家的心绪点亮。②遥远的少年时光里,有一次深夜回家的经历。那时还在县里住校读高中,很少回家。一个周末的晚上,便有一种强烈的回家冲动。于是便走出校门,此时已是夜里九点多,早没有了通往乡下的车,便步行走上四十里的路。正是盛夏,星光满天,出了县城,便是土路,两旁是茂盛的庄稼。空气中流动着清香的气息,便一直向前走。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走到纵深处,恐惧便紧紧围绕在身前身后。向前望去,看见村里的点点灯火,便觉心中一暖,周围的荒凉也似乎充满了情趣。③当村子近在眼前,看着家里的草房,那在黑暗中的影子,就如山一般给我无尽的安全感。推门进屋,扑面而来的灯光,还有父母惊喜中带着担忧的脸,却深刻在那一瞬的心底,在无数个未来的日子,那个情景都会在无眠的夜里潮起。④后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个房子里,等待自己的父母到来。也是一个夜里,却是自己成了屋里的守候者,父母成了夜归人。那时,父母只是之前打了个电话,说这一天要到,并告诉不要接,来过好几次,能找到。通讯的不便,使得我竟不知他们坐什么车,几点到。只好守在家里等,直到夜幕长垂。此刻,终于知道那一种滋味,想想以前的多次回家,父母该是等得怎样辛苦,交织着盼望与担心。⑤曾有个同学,少年时,有一次和父母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了几日,终于还是回来。他特意选在一个夜晚向家里走去,怕看见那些熟悉的人。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他一路心情忐忑,不知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他和我说:“我一到家门口,听见院子里的狗叫声,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而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打骂,有的只是一种欣喜和心疼。原来,不管我们犯了怎样的错,那个叫家的房子永远敞开着温暖的门,等着我们的归来。⑥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就像有人所说,因为喜欢回家,所以才要常离家在外。喜欢在夜里归来,踏着一地的思念,任这条路风雨起落,可在路的尽头,却有着一所房子,亮着一盏灯,和灯下牵念着我们也被我们牵念着的白头人。11.本文写了与“我”有关的两次“夜归”,请分别加以概括。(2分)12.文章在②③④三段已经写了两种“夜归人”,第⑤段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13.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①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环境描写在这里具有什么作用?)②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14.本文结尾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三、古诗文言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5-18题。(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5.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钱币乞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归来见天子C.忽啼求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卿言多务,孰若孤?17.【甲】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幽雅的毕业赠言给老师
- 广东省住建局劳务分包合同
- 平安建设简报四篇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综合练习题
-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关于审查《楚雄唯上房产经纪有限公司销售代理合同》法律意见书
- 沈阳城市学院《好莱坞全球传播策略》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农村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材料(6篇)
- 烧伤治疗指南版
- 家居用品简单租赁合同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模板
- 实验五 PCR扩增课件
- 马拉松运动医疗支援培训课件
- 中医药宣传手册
- 不良资产处置尽职指引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23张PPT)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使用台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四级上 Stop!Everyone Stop!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 液化气站气质分析报告管理制度
- 可编辑修改中国地图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