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卷(共8页第2页)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第页(共8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7题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1)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dǐyù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2)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3)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huǎngkǒng,因为他是单干户。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zhǒngzhàng肿胀,又青又紫。所以日子就更难了。(4)他就是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B.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辩子,正是那门房的头。C.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D.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厅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研究甲骨文,他足不出户,沥尽心血。B.几十年过去了,刘老师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不倦,教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C.他天生胆小,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D.她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后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呢”是叹词)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C.“2019年1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这个句子没有语病。D.“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这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而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自以为的“已知者”。②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③自然科学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④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⑤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A.③①④⑤②B.③①②④⑤C.④⑤③①②D.④⑤②③①6.古诗文默写。(7分)(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2)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7.综合性学习。(5分)“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育才中学七(1)班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为营造气氛,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2)活动中,有位同学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下联修改上联,使其工整。(2分)上联:回忆峥嵘岁月,山川都在悲哀低吟,漫长的黑夜何时能到尽头。下联:看锦绣大地,江河歌唱,喜气洋洋(3)请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2分)第二部分(8—17题44分)得分评卷人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8—9题。(8分)[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黄鹤楼闻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于乾元元年(758年)被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被贬谪之人,这里指西汉贾谊,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落梅花:古笛曲有《梅花落》。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甲]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2分)9.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乙]诗第二句的“望”用得极为精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2)李白在两首诗歌中分别提到了不同的笛曲,你理解诗人的用意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2题。(14分)(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陈晋之读书法[宋]陈善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以我酌油知之(2)康肃笑而遣之(3)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4)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2)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12.从甲乙两文中,我们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4分)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3—16题。(16分)秋天的怀念/指甲花①秋风萧萧,我又想起我的奶奶来,想起奶奶种的指甲花。②小时候,我最喜欢跟着叔叔们到村西头去挑水。水井旁边是生产队的瓜田。瓜田里散种着许多指甲花,粉色的、紫色的、红色的,蝴蝶在瓜蔓与花朵之间飞舞着,蜜蜂在兜形的花蕊中钻出钻进,非常漂亮。③我曾见过姑姑、姐姐们用指甲花把小手指甲染得红艳艳的,便从心底里深深地喜欢上了指甲花。每次跟着叔叔们去挑水,我总要掐几朵指甲花,宝贝似的捧在掌心里,带回家给奶奶看。④“我孙女喜欢指甲花,奶奶就给你种。”奶奶向来说话算话。初春,奶奶就在南墙根下创出一块地方,拿出形似蚕屎一样的灰褐色的种子撒进土里。没过几天,两瓣嫩绿的叶片就钻出地面,绿油油的。一天天,指甲花慢慢地长大了,细长叶子的叶腋下,一簇簇的花朵长出来了,红的、紫的、粉的,慢慢地花茎也变成了浅红色。奶奶说:“这下可以给我们家的女娃娃染指甲了。”⑤奶奶连根拔起一株指甲花,带花带叶带茎在厨房的石臼里加点白矾捣烂。睡觉前,奶奶把褊烂的指甲花敷在我和姑姑的手指甲盖上,把手指头一个一个紧紧地包裹起来。第二天一早,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包着的手指头,味!手指甲、手指肚都变得红红的。指甲染后一连几天我都小心翼装地翘着兰花指,生怕指甲上的颜色蹭没了,直到秋天,奶奶给我染的指甲依然红艳艳的。⑥霜隆前后,南墙根下的指甲花一个一个谢了,枝茎上挂满了纺锤形的种子。这时候,奶奶就仔细地将由绿变黄的种子收到簸箕里,稍微地晒晒太阳。来年,奶奶又将这些种子撒到南墙根下……这是奶奶多年的习惯。至此,奶奶也和指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⑦在家乡的四五年,染指甲成了每年夏季我和姑姑最期盼的一件大事儿。于是奶奶每年都会种花收籽儿,再种花再收籽儿。我们家的南墙根下、每年都会有一片姹紫嫣红的指甲花。⑧时光荏等,我渐渐长大,离开奶奶回到了爸妈身边上学,回家乡的日子便渐渐地少了。姑姑每年夏季都会写信告诉我,今年奶奶种的指甲花又收了很多种子,比往年多了一倍。每到了暑假,奶奶就会念叨;“我孙女要回来了,又该染指里了。”⑨爷爷奶奶一生共养育了七子一女,节衣缩食,艰难度日。1975年爷爷因病离世,奶奶吃尽了苦头把儿女都供养成人。随着叔叔姑姑上学、工作、成家,孩子们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在天南海北扎根。⑩奶奶年纪大了,家里的女孩子们有了更多表现美的方式,奶奶便不再种指甲花了。晚年的奶奶头脑清楚,家人团聚之时,奶奶从不回忆自己吃的苦、受的累,只说孩子们绕膝的乐事,只提四邻八乡对她的帮助与照顾。当然和我说得最多的就是指甲花的事了。⑪那年秋天,指甲花依然繁茂。94岁高龄的奶奶无病而终,离开了我们。翌年春天,我在奶奶的坟头撒满了指甲花的种子。花儿盛开之日,奶奶的坟头被缤纷的指甲花包围着……⑫又是一年秋风起,我又想起南墙根下的指甲花丛,想起染着红指甲翘着的兰花指,怀念奶奶用指甲花给我染的橘红色的指甲盖儿……(选自《燕赵晚报》,作者:罗芳。有改动)13.选文有《秋天的怀念》《指甲花》两个题目,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14.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5分)(1)没过几天,两瓣嫩绿的叶片就钻出地面,绿油油的。(选择合适的角度做批注。)(3分)(2)每到了暑假,奶奶就会念叨:“我孙女要回来了,又该染指甲了。”(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2分)15.阅读第①、⑤段的画线句,体会“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4分)1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回忆了奶奶给“我”种指甲花染指甲的事,表现了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B.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我”对瓜田的喜爱之情。C.选文塑造了“奶奶”慈爱可亲、疼爱后辈、细心体贴、生活乐观的形象。D.结尾段再次扣题,深化主旨,又照应开头,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得分评卷人四.名著阅读,回答17—18题。(6分)(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17.祥子与“那个姓孙的”在曹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分)18.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3分)得分评卷人第三部分(19题50分)19.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有人渴望得到……请以《渴望得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实事,抒真情;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允许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100▲200▲300▲400▲500▲600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答案1.抵御,qīnlüè;lǜyīn;惶恐,肿胀;xiǎnwéirénzhī(每个词语1分,共6分)2.C【解析】A项,“鞠躬尽粹”应为“鞠躬尽瘁”;B项,“辩子”应为“辫子”;D项,“大厅广众”应为“大庭广众”。(2分)3.D【解析】“马革裹尸”指将士战死于战场。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2分)4.D【解析】A“呢”是助词;B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项,“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2分)5.A(2分)6.(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散入春风满洛城;(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空1分,共7分)7.(1)示例:学习爱国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爱国中华。(1分)(2)示例:忆峥嵘岁月,山川低吟,长夜漫漫。(2分)(3)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分)8.【示例】寂静的夜晚,不知从谁家庭院里传来的悠扬笛声,弥散在春风里,传遍洛阳城的各个角落。(2分)9.(1)“望”有“眺望”之意,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对国运的担心及对朝廷的眷恋。(3分)(2)“折柳”,“留”“柳”谐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达了诗人客居洛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落梅花”,运用通感,听到《梅花落》笛声,眼前仿佛出现了梅花飘落之景,给人以凛然生寒之感,抒发了诗人在流放途中的悲愁凄凉之情。(3分)10.(1)凭借(2)打发(3)我(4)才(共4分)11.(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3分)(2)一开始应当追求如何进去,最后应当追求如何出来。(3分)12.甲文:陈尧咨:不能骄傲自满,要活到老学到老。卖油翁:熟能生巧,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将事情做好。(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