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课件选择题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技法1地理图像辅助法

地理图像辅助法又名图解法,即通过描绘出简图或转换成变式图来帮助解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降低思考的强度和难度,它不仅能帮助理清答题思路,还能避免因思维不严密造成的失误。在解答地理事物时空分布规律、地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利用图像辅助解答地理选择题技法1地理图像辅助法利用图像辅助解答地理选择题(1)命题规律①试题材料所给的图像“不熟悉”“不完整”“缺少关键地理要素”

或“无图像”等;②试题设问是围绕图像进行,但没有与图像直接联系的地理图像要素;③选项是对地理图像要素内容的陈述或表达。技法1地理图像辅助法利用图像辅助解答地理选择题(2)解题步骤①明确文字材料所要描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分析图像要素“图例”和“坐标”,判断“图例与图例”“图例与地理事物”“坐标与坐标所表达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特征以及变化特征;②分析试题设问中“关键词”“限制词”“指令词”等与材料的对应关系;③利用地理原理、方法,分析关键词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2023·湖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1~3题。1.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D.武汉乌鲁木齐拉萨海口读图可知,甲、乙两个站点气压高,且甲气压高于乙;丙、丁两个站点气压低,且丙气压低于丁。这说明甲、乙两个站点海拔低,丙、丁两个站点海拔高,结合四个站点海拔可知,甲、乙对应武汉、海口,丙、丁对应拉萨、乌鲁木齐,B项正确。试题链接(2023·湖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1~3题。2.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②夏季热,气流辐散③冬季冷,气流辐合④冬季冷,气流辐散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丙为拉萨,海拔高。夏季热,气流辐合有利于提高气压,①正确,②错误;冬季冷,气流辐散有利于降低气压,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项。试题链接(2023·湖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1~3题。3.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理纬度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度④海陆性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读图可知,甲站点气压年变化幅度约为25hPa,乙站点气压年变化幅度约为17hPa,丙站点气压年变化幅度约为8hPa,丁站点气压年变化幅度约为25hPa。甲、乙两站点海拔接近,甲站点纬度高,变化幅度大,①正确;丙站点海拔最高,变化幅度最小,③正确;丁站点深居内陆,受大陆影响大,变化幅度大,④正确。各地天气变化不影响气压差异,排除②。故选C项。试题链接技法2知识迁移运用法利用知识迁移解答地理选择题利用知识迁移法解答选择题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1)从教材中迁移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可结合教材中对某一具体相似案例的分析,将教材案例的经验借鉴到实际问题中,也就是学以致用。例如,将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迁移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分析过程中,将黄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迁移到我国其他河流的开发治理分析过程中;将我国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所采取的治理措施迁移到其他地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过程中;将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条件迁移到其他地区三角洲的发育条件的分析过程中。技法2知识迁移运用法利用知识迁移解答地理选择题(2)在新情境中迁移知识某些高考试题往往提供新的情境,要求考生能通过对比、联想、延伸,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并将之应用到新的问题上。这类题的解答经常用到逆向思维。例如,从三角洲与城市形成的关系,分析黄河三角洲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从莱茵河航运的自然区位优势,分析黄河发展航运不利的自然条件等。2023年4月10日,起于乌兰察布市,终到北京市燕山石化的“西氢东送”输氢管道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将大力缓解我国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供需错配问题。据此完成1~2题。试题链接1.乌兰察布市能成为“西氢东送”工程起点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平坦辽阔 B.氢能资源丰富C.风、光资源丰富 D.技术力量雄厚解析由材料可知,乌兰察布市是“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的起点,根据材料“西氢东送将大力缓解我国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供需错配问题”结合乌兰察布市的位置可知,其气候干旱,风力、太阳能资源丰富,这有利于实现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C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其氢能丰富,结合乌兰察布的自然环境以及材料中提到氢气的生产过程需要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可以推测,B项错误。地形平坦开阔、技术力量雄厚与该地“西氢东送”工程起点的布局无关,A、D两项错误2023年4月10日,起于乌兰察布市,终到北京市燕山石化的“西氢东送”输氢管道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将大力缓解我国绿氢(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氢气)供需错配问题。据此完成1~2题。试题链接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图中“西氢东送”工程影响的是(

)A.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B.减少碳排放,促进绿色发展C.缓解能源供需分布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促进黄河流域大开发,缓解京津冀水资源紧张问题解析“西氢东送”工程输送的氢气属于能源领域,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能源消费,缓解能源供需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促进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A、C两项不符合题意。“西氢东送”工程为东部地区输入氢气,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促进绿色发展,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B项不符合题意。图中“西氢东送”工程并未输送水资源,且未连通黄河流域,因此无法实现促进黄河流域大开发,缓解京津冀水资源紧张问题,D项符合题意。技法3原理规律破解法1.利用地理原理解答选择题地理事象形成和发展的原理包括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两大方面。(1)利用自然地理原理自然地理原理主要包括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等。对自然地理原理的考查通常侧重于地理原理的形成机制,因此利用自然地理原理解题的关键是“以图解理”,即结合自然地理原理示意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技法3原理规律破解法

(2)利用人文地理原理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原理是区位原理,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服务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等原理。对人文地理原理的考查通常侧重于区位分析方法在具体区域、实际地理问题上的迁移运用,因此利用人文地理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提炼区位分析的“通法”:一般来说,区位分析一要强调全面性,即兼顾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二要强调辩证性,即兼顾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或限制性因素)。利用地理原理解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试题图文材料,特别是地理原理示意图,判断试题所考查的地理原理;②回忆该地理原理的主要内容;③根据设问要求,调动和运用该地理原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按照试题要求作答。技法3原理规律破解法2.利用地理规律解答选择题地理规律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高考常考的地理规律主要是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这些规律又可分为空间分布规律(如某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球上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水平自然带和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规律(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影响我国的雨带推移规律等)。利用地理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①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能力;②回忆相关规律的完整表述;③调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试题要求进行作答。试题链接

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m和900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

)A.日出后至中午前 B.中午前至日落前C.日落后至日出前 D.日落后至中午前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C、D两项错误;结合不同海拔测点中风向的转变,白天10时左右风向发生转变,吹偏南风为谷风,18时左右风向又发生转变,吹偏北风为山风,由此可知,冬季该地谷风主要出现在中午前至日落前,A项错误,B项正确。试题链接

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m和900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2.该山坡的朝向最接近(

)A.南 B.西C.东 D.北解析由图可知,该山坡总体上白天的谷风以偏南风为主,夜晚的山风以偏北风为主,且海拔928m处谷风(偏南风)强烈,山风(偏北风)较弱,故该山坡朝向最接近南,A项正确。试题链接

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与坡谷海拔分别约为2200m和900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3.各站点谷风风向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微地形分布 B.地转偏向力C.谷岭间温差 D.植被覆盖率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测点风力大小不同,风向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海拔地区存在着局部地形差异,影响局部风向的转变,A项正确;同一山地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差别较小,排除B项;谷岭间温差大小影响风力大小,对风向影响不大,排除C项;植被覆盖率影响温差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影响较小,排除D项。技法4地理特征解读法利用地理特征解答选择题对于以区域图为主要载体,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的试题,在解答时往往需要熟练调动和运用区域地理特征来进行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湖和海洋的水文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不同区域的植物和动物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人口增长和结构特征、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工农业和交通发展特征等)。利用区域特征解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区域图、某一区域要素图或结合文字材料判断区域名称;②根据试题要求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分析区域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③结合相关区域地理特征判断选项的正误。试题链接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我国主要的地方菜系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下图为2020年我国某菜系餐馆数量的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该菜系最有可能是(

)A.湘菜 B.粤菜

C.川菜 D.苏菜解析结合图示菜系餐馆数量与对应省份,湖南几乎全省都是高密度,推断该菜系应为湘菜,A项正确。粤菜在广东一带密度应较大,川菜在四川一带密度应较大,苏菜在江苏一带密度应较大,不会在湖南一带有如此大的密度,排除B、C、D三项。试题链接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我国主要的地方菜系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