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综合试题1(⑵
海南医学院2011学年(春)季学期
2011级........中医学专业《方剂学》
(A卷)
姓名学号专业
年级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共有200题,合计200.0分。)
1.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收载方剂的医书名为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五十二病方》
D.《诸病源候论》
E.《华佗神方》
2.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脱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
A.防风
B.香蕾
C.细辛
D.紫苏
E.白芷
3.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A.《濒湖脉学》
B.《难经》
C.《脉经》
D.《中藏经》
E.《察病指南》
4.《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张仲景
C.滑寿
D.华佗
E.巢元方
5.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中藏经》
E.《诸病源候论》
6.以“十问”来总结概括问诊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喻嘉言
D叶天士
E张景岳
7.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
A.紫苏
B灌香
C佩兰
D.荆芥
E.香帮
8.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澹泄者属:
A胃阴不足
B脾胃湿热
C胃火亢盛
D湿邪困脾
E胃强脾弱
9.汤剂的特点是
A.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B.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C.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
D.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
E.可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
10.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
E.陈无择
11.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
A.黄苓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E.龙胆草
12.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A.整体观念
B.恒动观念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13.具清热解毒的疏散风热药是
A.葛根
B.浮萍
C.木贼
D.桑叶
E.升麻
14.《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5.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16.酸苦涌泄法的代表方是
A.盐汤探吐汤
B.救急稀涎散
C.参芦饮
D.瓜蒂散
E.三圣散
17.下述何项可引起月经后期:
A阴虚火旺
B阳盛血热
C气虚
D肝郁血热
E营血亏损
18.乌梅丸组成中无
A.白芍
B.当归
C.人参
D.桂枝
E.黄柏
19.黄苓具有的功效是
A.消肿排脓
B.泻火除蒸
C.清肺祛痰
D.清肝明目
E.清热燥湿
20.以下哪一项为有神的表现:
A.目光暗淡
B.精神萎靡
C.神志恍惚
D.表情活泼
E.面色晦暗
21.龙胆的归经是
A.肺、肝
B.脾、胆
C.肝、肾
D.肝、胆
E.肺、脾
22.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
E.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剌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
24.诊断为正常舌象,哪一项是错误的:A舌质淡红
B.舌苔薄白
C.舌体活动灵活
D.舌体柔软
E.舌质娇嫩
25.桂枝在乌梅丸中的作用
A.温脏散寒
B.温通血脉
C.温通心阳
D.温阳化气
E.温阳化饮
26.枳实导滞丸的主治证中无
A.脱腹胀痛
B.恶心呕吐
C.下痢泄泻
D.大便秘结
E.小便短赤
27.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膀胱
28.心肾不交证适用以下哪一种治法
A.泻南补北
B.培土生金
C.益火补土
D.滋水涵木
E.金水相生
29.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30.配伍体现消补兼施,消重于补;寒热并用,寒大于温之特点的方是
A.半夏泻心汤
B.左金丸
C.麻杏甘石汤
D.枳实消痞丸
E.枳实导滞丸
31.治疗湿痰的代表方剂
A.清气化痰丸
B.贝母瓜篓散
C.温胆汤
D.二陈汤
E.茯苓丸
32.治疗热痰的代表方剂
A.贝母瓜萎散
B.清气化痰丸
C.苓甘五味姜辛汤
D.二陈汤
E.半夏白术天麻汤
33.秦充除能祛风湿外,还能
A.补肝肾
B.消水肿
C.清虚热
D.治骨梗
E.强筋骨
34.肌肉收缩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
A.肌小节长度缩短
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
D.相邻的Z线互相靠近
E.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缩短
35.既能祛风湿,强筋骨又能安胎的药是
A.狗脊
B.防己
C.五加皮
D.桑寄生
E.独活
36.化湿药入汤剂时应
A冼煎
B.后F
c.另煎
D.包煎
E.久煎
37.实脾散的功用是
A.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健脾和胃,消痞除满
D.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E.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38.用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A灌香
B.白豆蔻
C.五加皮
D.砂仁
E.茯苓
39.“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0.五苓散的辨证要点是
A.水肿
B.泄泻
C.小便不利
D.水入即吐
E.吐涎沫
41.下列哪项是心热下移最主要的表现:()A口舌生疮
B面赤口渴
C小便赤涩灼痛
D心烦失眠
E大便秘结
42.金钱草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淋、膏淋
B.热淋、石淋
C.血淋、热淋
D.血淋、膏淋
E.以上都不是
43.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应诊为:()A
肺气亏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肺气阴两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脾肺气虚证
44.利水渗湿药中的清补淡渗之品是指
A.泽泻
B.茯苓
C.蕙政仁
D.车前子
E.通草
45.既能通经又能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还可治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热结便秘等证的药物是
A.益母草
B.虎杖
C.黄苓
D.连翘
E.茵陈蒿
46.寒湿困脾证最常见的原因是:()
A暴饮暴食
B过食生冷
C思虑过度
D劳倦内伤
E久泄久痢
47.功能利湿祛浊,祛风除湿的药物是
A.独活
B.革薛
C.虎杖
D潴苓
E.泽泻
48.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哪项是错的
A.藏变决定象变
B.藏决定象
C.象变反映藏变
D.象变决定藏变
E.象反映藏
49.清燥救肺汤中所用的养阴药是
A.胡麻仁、阿胶、麦冬
B.胡麻仁、阿胶、麦冬、生地黄
C.白芍、当归、阿胶、麦冬
D.胡麻仁、当归、生地黄
E.生地黄、玄参、麦冬、白芍
50.下列哪项对诊断肠热腑实证最有意义:()
A神昏澹语,甚或狂乱
B舌质红,苔黄厚而燥
C汗出口渴,壮热脉洪
D脉沉数,或沉实有力
E脐腹满痛,发热便秘
51.温里药中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茱萸
E.丁香
52.内环境理化特性相对恒定主要是指细胞外液:
A.温度37℃,pH7.15〜7.35,.渗透压313mOsm/L
B.温度38cpH7.35〜7.45,.渗透压250mOsm/L
C.温度37℃,pH7.15〜7.35,.渗透压250mOsm/L
D.温度37℃,pH7.35〜7.45,.渗透压313mOsm/L
E.温度38℃,pH7.0〜.7.40,.渗透压280mosm/L
53.两目干涩,视物不清,面部烘热,脉弦细数。宜诊断为:()
A肝血虚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火上炎证
D肝阴虚证
E肝胆湿热证
54.麦门冬汤中配伍粳米、大枣、甘草的意义有
A.佐金平木
B.培土生金
C.扶土抑木
D.滋水涵木
E.益火补土
55.治疗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的之亡
阳证,宜首选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高良姜
E.丁香
56.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A.因子I
B.因子H
c.因子ni
D.因子IV
E.因子X
57.大黄用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宜用
A.生大黄
B.醋制大黄
C.蜜制大黄
D.大黄炭
E.酒制大黄
58.下列哪项与脾相表里
A.胃
B.肾
C.肝
D.三焦
E.小肠
59.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证的方剂是
A.羚角钩藤汤
B.地黄饮子
C.大定风珠
D.天麻钩藤饮
E.镇肝熄风汤
60.天麻钩藤饮中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的药物是
A.天麻
B.钩藤
C.石决明
D册子
E.桑寄生
61.泻下药中不具毒性的药物是
A.甘遂
B.芫花
C.商陆
D.牵牛子
E.大黄
62.外感风寒的咳声特点是:
A咳声重浊
B咳声清脆
C咳声紧闷
D咳声不扬
E咳声顿作
63.建白的作用是
A.温阳
B.壮阳
C.回阳
D通阳
E.升阳
64.肝气郁滞、胁肋作痛偏于热者,当用
A.香附
B.柴胡
C.川楝子
D.娑罗子
E.青皮
65.以下哪种说法不对
A.脑为元神之府
B.灵机记性在于脑
C.脑为精明之府
D.脑为髓海
E.脑为奇恒之府之一
66.血府逐瘀汤主要治疗
A.头部瘀血证
B.胸中瘀血证
C.膈下瘀血证
D.少腹瘀血证
E.两胁瘀血证
67.短缩舌与痿软舌的共同病机是
A.寒凝筋脉
B.痰浊内阻
C.风痰阻络
D.热入心包
E.气血俱虚
68.语声重浊多为
A.外感风燥
B.外感风寒
C.外感风热
D.寒邪客肺
E.热邪壅肺
69.第二心音发生在: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减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心室充盈期
70.在补阳还五汤的主治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半身不遂
B.口眼歪斜
C.语言蹇涩
D.if语烦渴
E.口角流涎
7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山楂的治疗作用
A.产后瘀阻腹痛
B.疝气痛
C.泻痢腹痛
D.肉食积滞腹痛
E.脾虚疳积
72.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是
A.藏神
B.藏魂
C.藏魄
D.藏意
E.藏志
73.既能消食化积,又能行气散瘀的药物是
A.莱瓶子
B.神曲
C.鸡内金
D.山楂
E.谷芽
74.容量血管指的是:
A.大动脉
B.微动脉
C.肺动脉
)微静脉
E.静脉
75.驱虫药的服药时间是
A.饭前服
B.空腹时服
C.睡前服
D.饭后服
E.不拘时服
76.味甘,气香而不苦,尤宜于小儿蛔虫病的药物是
A.槟榔
B.使君子
C.雷丸
D.苦楝皮
E.南瓜子
77.在下列药物中,既能凉血止血,又能解毒敛疮的是
A.大蓟
B.地榆
C.侧柏叶
D.白茅根
E.芭麻根
78.天台乌药散的药物组成中含有
A.沉香、木香
D.槟榔、附子
C.高良姜、川楝子
D.巴豆、陈皮
E.乌药、降香
79.肾在液为
A.涎
B.唾
C.泪
D.涕
E.尿
80.咳声清脆者,多属
A.寒湿
B.燥热
C.肺气不宣
D.肾水不足
E.肺实
81.君药为肉桂与小茴香的方剂为
A.加味乌药汤
B.越鞠丸
C.柴胡疏肝散
D.暖肝煎
E.金铃子散
82.白果在定喘汤中的作用是
A.散寒平喘
B.敛肺定喘
C.清泻肺热
D.止咳化痰
E.降气平喘
83.素有伤科要药之称的药物是
A.大蓟
B.艾叶
C.三七
D.花蕊石
E.棕桐炭
84.至宝丹的功用,除化浊开窍外,尚有
A.息风止痉
B.化浊解毒
C.豁痰解毒
D.清热解毒
E.化痰定惊
85.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JI博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86.温开剂“三宝”是指
A.安宫牛黄丸、玉枢丹、紫雪
B.安宫牛黄丸、紫雪、行军散
C.紫雪、至宝丹、苏合香丸
D.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
E.紫雪、至宝丹、玉枢丹
87.朱砂安神丸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桅子
B.黄连
C.石膏
D.竹叶
E.知母
88.下列何项不是朱砂安神丸的药物组成
A.莲心
B.黄连
C.生地
D.当归
E.炙甘草
89.实现肺通气的器官组织是:
A.呼吸道
B.肺泡
C.胸廓
D.呼吸道和肺泡
E.呼吸道、肺泡和胸廓
90.根据“十九畏”的理论,五灵脂不宜配伍
A.党参
B.甘草
C.人参
D.莱蔽子
E.蒲黄
91.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丹皮
C.赤芍
D.乳香
E.姜黄
92.常用于痛经、瘤瘦、关节疼痛以及热郁血滞所致斑疹色暗的药物是
A.紫草
B.大青叶
C.红花
D.五灵脂
E.牛膝
93.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以上都不是
94.善治脏腑湿痰的药物是
A.白前
B.禹白附
C泮夏
D.白芥子
E.皂荚
95.下列哪一脏与血液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96.1000ml血液中的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称为:
A.Hb的氧含量
B.Hb的氧容量
C.Hb的氧饱和度
D.氧的利用系数
E.O2贮备
97.旋覆花入煎剂宜
A后下
B冼煎
C.另煎
D.包煎
E.冲服
98.下列诸脉,除()外,皆主虚证:
A浮脉
B迟脉
C微脉
D细脉
E濡脉
99.“补火生土”法的代表方是
A.理中丸
B.真人养脏汤
C.补中益气汤
D.四神丸
E.金匮肾气丸
100.主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的方剂是
A.真人养脏汤
B.四神丸
C.理中丸
D.黄土汤
E.小建中汤
101.完带汤的主治
A.湿热带下
B.寒湿带下
C.脾肾不足,赤白带下
D.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E.脾虚湿热带下
102.治疗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体虚多汗者,宜用
A.朱砂
B.酸枣仁
C.柏子仁
D.合欢皮
E.1Z5志
103.人体内何为物质新陈代谢的调控与主宰
A.心
B.肾
C.神
D.血
E.气
104.肝肾阴虚、浮阳上扰、耳鸣、耳聋、头晕宜用
A.石决明
B.代赭石
C.生龙骨
D.杭白芍
E.灵磁石
105.有关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是:
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
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Na+.及.Ca2+.有关
C.基本电节律的发生属于肌源性的
D.静息电位幅度较骨骼肌的低
E.静息电位值决定于.K+.外流
106.关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
B.富有伸展性
C.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D.对化学及牵拉刺激较敏感
E.具有快而规则的自动节律性
107.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指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机
C.气的防御作用
D.气的固摄作用
E.气化
108.甘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109.补血和血调经的常用方剂为
A.胶艾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归脾汤
110.浮滑的脉象主病为:
A.痰火内蕴
B.湿热内蕴
C.风痰上扰
D.食滞停中
E.痰热互结
111.脉象浮紧见证于:
A.太阳中风
B.太阳伤寒
C.风热袭表
D.燥邪犯肺
E.阴寒内盛
112.功似石决明,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A.琥珀
B.龙骨
C.珍珠母
D.牡蛎
E.磁石
113.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有赖于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气化作用
E.防御作用
114.治疗惊风,痉挛抽搐,常与娱蚣同用的药物是
A.天麻
B.钩藤
C.地龙
D.全蝎
E.僵蚕
115.临床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时,必须测定的数值是:A食
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食物的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的耗02
E一定时间的C02产生量
116.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
A寒
B热
C火
D湿
E痰
117.仲景将何部位的按诊作为诊察疾病的重要依据:
A.胁肋部
B.胸腹部
C.胃院部
D.脐腹部
E.少腹部
118.属于温经散寒剂主治范围的是
A.阴疽
B.阳气衰微
C.阴寒内盛
D.中焦虚寒
E.虚劳里急
119.腹部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者,为:
A;w积
B痞证
C瘤聚
D虫积
E水瞰
120.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
121.功用为温阳补气,散寒通滞的方剂是
A.通脉四逆汤
B.黄黄桂枝五物汤
C.阳和汤
D.当归四逆汤
E.四逆汤
122.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是
A.苏合香
B.冰片
C.麝香
D.石菖蒲
E.牛黄
123.王氏清暑益气汤的君药是
A.西洋参
B.石斛
C凄冬
D.西瓜翠衣和西洋参
E.麦冬和西洋参
124.香焦散的功用是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C.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D.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E.以上都不是
125.下列哪种情况ADH释放减少:
A.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失血
D.心房和腔静脉扩张
E.人体由卧位转向立位
126.既能开窍宁神,又能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A.麝香
B.石菖蒲
C.冰片
D.牛黄
E.犀角
127.竹叶石膏汤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B.清热养阴,利水通淋
C.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D.辛凉宣泻,清肺平喘
E.清热生津,益气通络
128.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
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
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
129.肾小球滤过作用一般只发生在入球端的毛细血管段,这主要是因
为:
A.出球端毛细血管血压过低
B.囊内压逐渐升高
C.毛细血管内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
D.肾小囊内胶体渗透压逐渐降低
E.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
130.奇经八脉中,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作用的是
A.阴维脉、阳维脉
B.阳跷脉、阴跷脉
C.督脉
D.带脉
E.任脉
131.治疗卫气不固、表虚自汗,宜选用
A.西洋参
B.太子参
C.党参
D.白芍
E.黄黄
132.当归六黄汤中的六黄是
A.生地黄,黄连,黄苓,黄柏,大黄,黄黄
B.熟地黄,黄连,黄苓,黄柏,大黄,黄黄
C.熟地黄,黄连,黄苓,黄柏,大黄,生地黄
D.熟地黄,黄连,黄黄,黄柏,大黄,生地黄
E.熟地黄,黄连,黄苓,黄柏,黄黄,生地黄
133.下列哪种情况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A.高钾
B.缺钾
C.高钠
D.缺钠
E.HC03-丢失
134.在药物配伍上体现了“先入后出之妙”特点的方是
A.清暑益气汤
B.犀角地黄汤
C.竹叶石膏汤
D.青蒿鳖甲汤
E.当归六黄汤
135.关于奇经八脉的名称,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督有统率、总管之意
B.任有总任、担任及妊养之意
C.跷有轻健矫捷之意
D.维有维系、连接之意
E.带指妇女白带
136.对诊断胃肠气滞证最有意义的是哪项()
A.里急后重
B.脱腹胀痛
C.恶心呕吐
D.苔腻脉弦
E.大便秘结
137.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指:
A.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
B.达到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C.达到一定频率的刺激
D.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E.就某种感受器而言,引起某种感觉的阈值最低的一种刺激类型
138.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本质不同在于:
A.外段
B.内段
C.胞体
D.终足
E.连接部
139.甘草有??作用
A.补气、缓急、止痛
B.补气、生津、养血
C.补气、养血、安神
D.补气、养阴、生津
E.补气、利水、消肿
140.下列小柴胡汤方解中,解释正确的是
A.柴胡疏肝理气升阳
B.黄苓清泄肝胆之热
C.人参、大枣扶正祛邪
D.半夏、生姜祛痰止咳
E.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141.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作用的药物是
A.鳖甲
B.龟板
C.阿胶
D.杜仲
E.续断
142.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143.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错误的是:
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
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
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
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
144.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
A脉数而沉
B面红目赤
C咽干口渴
D神昏澹语
E身灼肢厥
145.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药物是
A.山药
B.人参
C.党参
D.白术
E.太子参
146.大承气汤中先煎的药味是
A.大黄
B.芒硝
C.厚朴、枳实
D.大黄、枳实
E.枳实
147.体质是指人体的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身心特性
D.遗传特质
E.形态结构
148.济川煎的功用是
A.攻逐寒积
B.润肠通便
C.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D.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E.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49.健康之人应为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肥胖质
E.瘦小质
150.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疣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151.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152.正式提出“八纲”名称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陶节庵
C.张三锡
D.张景岳
E.祝味菊
153.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154.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在于
A.表证为新病,里证在内伤久病
B.表证较轻浅,里证较深重
C.表证起病急,里证起病缓
D.表证寒热并见,里证寒热独见
E.表证脉象浮,里证脉象沉
155.赤石脂的作用是
A.涩肠止泻、固崩止遗、生肌敛疮
B.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C.涩肠止泻、敛肺下气、开音
D.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E.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和胃安蛔、固崩止血、生津止渴156.桂枝
汤的证治要点是
A.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B.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
C.自汗恶风,面色眺白,舌淡脉虚
D.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E.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157.辨寒热的意义是
A.辨病因
B.辨病性
C.辨病位
D.辨邪正关系
E.辨标本缓急
158.“六淫”是指.
A.六气
B.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C.六种毒气
D.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E.风寒暑湿燥火
159.败毒散的药物组成有
A.独活、茯苓
B.白芷、川号
C.人参、白术
D.枳壳、苍术
E.薄荷、荆芥
160.下列何项为止嗽散中桔梗与白前的配伍特点
A.宣降
B.刚柔
C.寒热
D.散收
E.通补
161.病人先有恶寒发热,继而恶寒消失反恶热,伴有口渴喜饮,舌红
苔黄,脉洪数,证属
A.表寒里热
B.风热犯肺
C.表里同病
D.寒证化热
E.表邪入里
162.下列何项是银翘散的正确煎煮法
A.先煮银花、连翘,再下余药
B.全方十味久煎
C.苇根煎汤,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D.先煎荆芥、豆豉,再下余药
E.以上都不正确
163.桂枝汤中体现“散收配伍”,能调和营卫的药对是
A.桂枝与大枣
B.芍药与生姜
C.桂枝与生姜
D.芍药与甘草
E.桂枝与芍药
164.导致行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A.寒邪
B.湿邪
C.热邪
D.风邪
E.火邪
165.不属于疫气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是.
A.传染性强
B.特异性强
C.症状相似
D.气候反常
E.发病急骤
166.麻杏甘石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A.外感风邪,邪热壅肺
B.风温初起,肺失清肃
C.痰饮郁结,肺气上逆
D.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E.肺有伏火,肺失宣降
167.人参配莱藤子,莱敢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杀
168.继发性病因是指既是(),又是致病因素的一类病因。
A.病源
B.病理产物
C.传染性致病因素
D.病原微生物
E.体内异物
169.痰与饮的共有症,不包括以下哪项()
A咳吐痰涎
B舌苔白滑
C胸闷脱痞
D形体肥胖
E头晕目眩
170.痰饮的形成,与何脏腑有关:.
A.心肺脾肾
B.肺脾肾三焦
C.心肝脾肾
D.心肺肝肾
E.心肝脾肺
171.胸胁胀闷,走窜疼痛,多属()
A气滞血瘀证
B肝气上逆证
C血瘀证
D气滞证
E以上都不是
172.不属结石的致病特点的是:.
A.易阻滞气机
B.损伤脉络
C.多发于五脏
D.病程较长
E.甚则发生绞痛
173.中医认识发病原理,主要从以下哪个角度来认识.
A.正邪相搏
B.阴阳失调
C.饮食失调
D.气血失常
E.脏腑功能失调
174.疾病复发的首要条件是.
A.新感病邪
B.过于劳累
C.正虚未复
D.邪未尽除
E.饮食不慎
175.下列哪项不符合实热的临床表现()
A脉浮大、舌红绛、少苔
B局热面赤
C发热时多汗
D尿短赤便结
E口渴喜饮
176.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177.某些疫妨之气致病力强,侵袭机体致病,称为:
A.感邪即发
B滁发
C.合病
D.伏而后发
E.并病
178.哮喘,常因气候因素,感受风寒而诱发属于:
A.复感新邪
B.食复
C.劳复
D.药复
E.精神因素引起复发
179.吐泻、出血、大汗等造成人体气血津液的亏乏,说明邪气可:
A.直接造成形质的损害
B.扰乱人体的机能活动
C.改变个体的体质特点
D.引起虚证
E.引起实证
180.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181.外湿的证候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A.肢体困重,酸痛
B.皮肤湿痒
C.腹胀纳呆
D.病位偏重于体表
E.恶寒微热
182.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183.“阳胜则阴病”的病机是指.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184.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车牌照协议书
- 草场划分协议书
- 红砖协会协议书
- 婚介所入股合同协议书
- 承包给别人合同协议书
- 武侠剧影视合作协议书
- 接亲时搞笑结婚协议书
- 美军撤军协议书
- 婚房屋财产分配协议书
- 邮政理赔协议书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报告(格式)
- 最好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IRR财务分析模型-含节能数据-傻瓜式操作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高职版)》 教案 第3课 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
-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论文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宿舍宽带接入校园网连接技术方案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分享ppt
- 癌性伤口的处理教学课件
- 血栓与止血检验及其相关疾病-血栓与止血检验(血液学检验课件)
- 深圳中考志愿表格模板
- 村卫生室医保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施
- 【电气专业】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