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第3课时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3课时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标解读1.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了解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分析。时空坐标: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阶段特征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战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近代,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也大多没有成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1(2021·全国·高考真题)城市经济体制(2021·全国·高考真题)戊戌变法导致的时局变化(2021·全国·高考真题)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2021·全国·高考真题)清末新政改革(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维新变法的缺陷(2021·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从明治维新谈王安石变法(2021·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京师大学堂创办曲折历程(2021·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小论文:历史上的“变”与“不变”2022(2022·全国·高考真题)维新派变法策略(2022·全国·高考真题)维新变法期间减少变法阻力(2022·全国·高考真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2022·全国·高考真题)王安石变法(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维新变法期间列强争取在华利益(2022·广东·高考真题)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2022·广东·高考真题)主观题:孝文帝改革(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主观题:王安石变法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戊戌变法和新政

2023(2023·全国乙卷·31)按劳分配激发职工积极性

(2023·全国乙卷·45)主观题:维新变法(2023·山东·18)小论文:通过深圳招工看改革开放

(2023·河北·7)清末新政废科举后的士子心态变化

(2023·河北·19)主观题:城市企业改革复习建议

本课内容近几年高考考查频率非常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各种改革。其中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维新变法、改革开放考查的最多,因此在复习时要特别关注。多角度分析问题、设立情境考查是主要方式,复习时要多以情境题为重点。学习任务(1)用时空观角度,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求新、求变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2)用唯物史观,理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的改革探索,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4)通过历史解释,深化认知历史上改革的一般规律性认识学习任务一:古代的变法和改革1、用时空观角度,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求新、求变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活动1: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完成下列表格,厘清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富国强兵之路。背景变法主要内容评价(1)必要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能性:秦孝公的雄才大略和商鞅的推动商鞅变法②_______________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击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扩大统治基础⑤_______________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⑥____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学习任务一: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秦国相对落后,争霸战争的需要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任务一:古代的变法和改革背景变法主要内容评价(1)必要性: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能性: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孝文帝改革⑨_________缓和社会矛盾,整治贪污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⑪_________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⑫____________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的融合、长期战乱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学习任务一:古代的变法和改革背景变法主要内容评价(1)必要性: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能性: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的改革精神王安石变法官僚机构: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是举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财政制度: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军事体制: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置军器监阶级和民族矛盾激化、积贫积弱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涉及面广、触及大官僚利益、有些措施欠妥当,最终被废学习任务一:古代的变法和改革背景变法主要内容评价(1)必要性: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能性:张居正的改革精神张居正改革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影响: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统治危机加深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考点训练(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曰:荆公(王安石)宰吾鄞,学校振士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1)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施。困难: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差);民众(百姓)生活困难(艰苦、困苦、艰难);地方人才缺乏(少)。措施:兴修水利(农田水利法);实行青苗法;改革学校,培养人才。(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在浙东的施政原则。(2)原则: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民本思想);理财为重;教化为先;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学习任务一:古代的变法和改革活动2:结合上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重要变法和改革共同的进步意义,并分析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答案】

(1)进步意义: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2)标准: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学习任务二:中国近代改革探索材料梁启超从西方近代政治理论的原则出发,强调中国之所以落后,是由于政治上没有办法,是政治体制上不如人,中国自秦王朝以来的两千年间,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越来越严密,皇帝的个人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制约,历代皇帝为了独揽大权,不惜对人民实行愚民政策,结果便是举国上下了无声息,人人自畏。这是中国在政治上没有办法最典型的表现。而西方近代则鉴于中世纪的黑暗,高度注意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取决于公论,人人有爱国之心。由此,梁启超强调,现在的中国虽然民智未开,不宜骤设议院,但由君权向民权逐步过渡,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解决当前困境的唯一办法。——梁启超《时务报》言论,引自张海鹏编《中国近代通史》2、理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的改革探索,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活动1: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并结合下面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主张及主要意义。【答案】(1)背景:①时代:内忧外患,救亡图存。②直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③个人: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2)主张:提倡西学,议论时政,主张变革政治。(3)意义: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学习任务二:中国近代改革探索2、理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的改革探索,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活动2:完成下列表格,认识清政府的“新政”与民国时期的改革效果。改革清政府的“新政”民国时期的改革领域教育改革;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方面时代特点(1)国内①____________,社会矛盾②____________;(2)民国时期的国家③____________实现实质上的统一;(3)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中国成为西方列强利益争夺的焦点,不断干预中国内政,加剧了改革的难度政局动荡尖锐复杂始终未能学习任务二:中国近代改革探索2、理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的改革探索,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活动2:完成下列表格,认识清政府的“新政”与民国时期的改革效果。改革清政府的“新政”民国时期的改革结果(影响)(1)客观上促进了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2)没有使⑤_______________困境,革命很快爆发(1)促进了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2)多以⑦______告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摆脱内外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失败1.(2022·全国·高考真题)“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考点训练【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全国·高考真题)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考点训练【详解】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3.(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考点训练【详解】据题意可知,他认为如果变法是可以从上到下实行,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完美无缺的。但实际上变法是需要得到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而戊戌变法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所以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故选D;戊戌变法的缺陷主要是没有广泛的社会支持,而非自上而下的变法方式,排除A;根据“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可知变法措施并不是贪大求全,排除B;这个外国人并没有指出缺乏思想动员的缺陷,排除C。4.(2021·全国·高考真题)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考点训练【详解】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学习任务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活动1: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的历程。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②__________________。(2)2012年中共十八,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7年中共十九大,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共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行改革开放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学习任务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活动1: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的历程。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认识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初步建立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骨干力量,积累了建设的宝贵经验;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学习任务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活动2: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材料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答案】

经验:①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②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⑤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⑥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等。1.(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考点训练【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待业保险”制度是一种覆盖范围仅限于国营企业且保障层次很低的失业救济制度,仅仅是为了解决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困难,实行“失业保险”制度表明我国已能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摆脱了旧有观念的束缚,依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寻找多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失业保险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可见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并不是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是国家对失业现象的界定变了,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且“已经”的说法夸大了,排除C项。故选D项。2.(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 B.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 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考点训练【详解】根据“1979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等信息可知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次会议上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所以这一阶段的高频词汇应该是技术、现代化、先进和科学,故选C;侵略、美帝国主义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频词汇,排除A;改造、农业生产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时期的高频词汇,排除B;开放、稳定、企业、改革应该是80年代国企改革时期的高频词汇,排除D。3.(2021·全国·高考真题)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考点训练【详解】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