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公司的案例_第1页
导管公司的案例_第2页
导管公司的案例_第3页
导管公司的案例_第4页
导管公司的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管公司的案例【篇一:导管公司的案例】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国税局查处了一虚假筹划受益所有人的非居民企业,对其在二级证券市场第二次抛售福州市某公司股票的行为征缴入库非居民783.79万元。据介绍,该非居民企业在第一次转让股票后主动申报非居民税收29万元,但之后聘请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有目的的,将公司重新在香港进行注册,以套取中国内地与香港税收安排的优惠待遇。而按照中国内地与香港税收安排的规定,香港居民企业持股中国内地居民企业在25%以下的,对该香港居民企业可以免予征税。仓山区国税局迅速将该情况反馈给福州市国税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处。在对案件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后,他们认为其香港公司的成立实际上是有安排而无合理商业目的的行为,无论在资金、资产、规模、雇员人数等各方面均无法证明其经营实质和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而是以逃避或减少税收为目的而设立的导管公司,是规避税收的恶意筹划行为。经过与该公司几轮的谈判,企业无法举证出其新注册成立的香港公司拥有财产的处置权和支配权,以及在资金人员、规模上具有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企业也认识到自身逃避税款的筹划行为,并补缴税款783.79万元。(林凌谢能雨)“两免三减半”期间递延所得税如何作会计处理“两免三减半”期间递延所得税如何作会计处理又是一年汇算清缴时。本文结合软件企业相务规定,对两免三减半期间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梳理如下。规定《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规定,我国境内新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规定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第十条规定,本通知所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或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是指以集成电路设计或软件产品开发为主营业务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2011年1月1日后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并经认定取得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质或软件企业资质的法人企业;(二)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当年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三)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且当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占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50%;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0%);(五)主营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软件产品拥有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和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六)具有保证设计产品质量的手段和能力,并建立符合集成电路或软件工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有效运行的过程文档记录;(七)具有与集成电路设计或者软件开发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软硬件设施等开发环境(如eda工具、合法的开发工具等),以及与所提供服务相关的技术支撑环境。第二十一条规定,在2010年12月31日前,依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规定,经认定并可享受原定期减优惠的企业,可在本通知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第二十三条规定,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自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会计处理1、案件线索贵阳国税日常管理中发现贵阳x公司所做广告中,公司名称发生了变化,但其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信息均无变更。税务人员上网查询,发现贵阳x公司的关联方香港x公司将其持有的s公司的100%股权转让给y公司,s公司和y公司的注册地都是英属维尔京群岛。2、反避税调查(1)责成提供资料贵阳市国税局国际税收办公室要求贵阳x公司提供其上层控股公司股权转让交易信息及相关财务报表。他们分析财务报表发现,s公司注册资本折合人民币仅有7万元,股权转让成交价格却高达50多亿元。s公司100%控股的g公司是贵阳x公司的全资持有者。(2)约谈专案组约谈了贵阳x公司负责人,分析其关联企业s公司和g公司交易信息、财务报表和各年度经营情况。他们初步查明,g公司注册地在香港,注册资本仅为1元港币,是s公司的全资子公司。s公司和g公司常年无工作人员及实质商业行为。专案组认为,s公司和g公司均有“导管”公司的嫌疑,香港x公司很可能通过对s公司进行股权转让,将原本直接转让中国境内应税财产的行为变为在境外间接转让,利用英属维尔京群岛避税地规避在中国境内的纳税义务。3、争议焦点(1)企业认为此次股权转让发生在中国境外,标的物s公司也设立在中国境外,无需在中国缴纳任何税收。香港x公司公司设立s公司和g公司,是为了履行境外融资功能,具有充足的商业目的,并非为了规避在中国的纳税义务。(2)税务机关认为香港x公司转让s公司取得的收益,与s公司和g公司的实际注册资本、资产总额、生产经营状况、收入和现金流都明显不匹配。s公司与g公司除了间接和直接持有贵阳x公司的股权外,没有其他不动产、无形资产、存货和设备等有价值的资产,s公司的股权价值99%以上来自贵阳x公司。s公司与g公司均无积极经营行为,其中,g公司2013年和2014年分别向银行贷款5亿元港币和3.55亿元港币给贵阳x公司,融资比例仅占g公司年度总债权的10.85%和7.7%,两笔贷款均由香港x公司提供担保,g公司承担的风险极其有限。2013年和2014年,s公司没有收入,g公司的收入100%来自贵阳x公司的利息。综合种种事实,再考虑到本次交易在维尔京群岛不需缴纳资本利得税或其他与财产转让有关的税收,税务机关认定,这次间接股权转让商业目的不合理。4、反避税调整历时半年的反复调查取证、谈判博弈,专案组认定,本次交易“应直接认定为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的情形”所列举的条件,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重新定性该间接转让交易,确认为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贵阳x公司的财产。专案组人员多次约谈企业授权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不断与其电函邮件交流,最终说服其接受了税务机关的观点。企业方认可中国税务机关拥有对此次股权间接转让所得的征税权,同意就此次股权转让纳税。香港x公司按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补缴预提所得税1.44亿元。三、处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号)第一条规定,非居民企业通过实施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等财产,规避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重新定性该间接转让交易,确认为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等财产。第二条第三项规定:对归属于在中国居民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资产的数额(以下称间接转让股权所得),应作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征税。第四条规定:除本公告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情形外,与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相关的整体安排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无需按本公告第三条进行分析和判断,应直接认定为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1、境外企业股权75%以上价值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应税财产;2、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发生前一年内任一时点,境外企业资产总额(不含现金)的90%以上直接或间接由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构成,或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发生前一年内,境外企业取得收入的9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境内;3、境外企业及直接或间接持有中国应税财产的下属企业虽在所在国家(地区)登记注册,以满足法律所要求的组织形式,但实际履行的功能及承担的风险有限,不足以证实其具有经济实质;4、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在境外应缴所得税税负低于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在中国的可能税负。四、案例原文(来源于中国税务报)1条不起眼的网上信息,1次“正常”的境外股权转让,4家“普通”的关联企业,这背后,竟是企业利用境外控股公司转让中国境内应税财产,规避在中国境内的纳税义务。近日,贵阳市国税局历时1年,办结该省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反避税案件,入库税款1.44亿元。(一)交易信息注册资本7万元but股权转让50亿元2015年12月10日,贵阳市某区国税局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其所辖的贵阳x公司所做广告中,公司名称发生了变化,但其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信息均无变更。税务人员上网查询,发现了一条与贵阳x公司相关的境外股权交易信息:贵阳x公司的香港关联公司x(hk)公司已将其持有的s公司的100%股权转让给y公司。s公司和y公司的注册地都是英属维尔京群岛(以下简称bvi)。职业敏感让税务人员立即将此风险信息上报给了贵阳市国税局国际税收管理办公室。贵阳市国税局国际办要求贵阳x公司提供其上层控股公司股权转让交易信息及相关财务报表。他们分析财务报表发现,s公司注册资本折合人民币仅有7万元,股权转让成交价格却高达50多亿元。s公司100%控股的g公司是贵阳x公司的全资持有者。“由此我们判断,此次发生在境外的股权转让价值很有可能是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应税财产,存在避税嫌疑,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参加此次案件调查的税务人员小颜回忆道。(二)两家公司无工作人员and无实质商业行为鉴于上述疑点,2016年1月16日,贵州省、贵阳市国税局迅速组织成立专案组。专案组约谈了贵阳x公司负责人,分析其关联企业s公司和g公司交易信息、财务报表和各年度经营情况。他们初步查明,g公司注册地在香港,注册资本仅为1元港币,是s公司的全资子公司。s公司和g公司常年无工作人员及实质商业行为。专案组认为,s公司和g公司均有“导管”公司的嫌疑,x(hk)公司很可能通过对s公司进行股权转让,将原本直接转让中国境内应税财产的行为变为在境外间接转让,利用bvi避税地规避在中国境内的纳税义务。掌握了以上信息后,专案组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对s公司股权转让一事立案调查。(三)各执一词有合理商业目的or无积极经营行为专案组的调查惊动了s公司的母公司x(hk)公司,他们聘请了某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与税务机关接洽。企业方提出,此次股权转让发生在中国境外,标的物s公司也设立在中国境外,无需在中国缴纳任何税收。他们认为,x(hk)公司设立s公司和g公司,是为了履行境外融资功能,具有充足的商业目的,并非为了规避在中国的纳税义务。因此,税务机关将s公司与g公司认定为“导管”公司缺乏实际依据。如何界定企业的商业目的是否合理?这次交易在中国境内该不该承担纳税义务?专案组经过一系列调查取证,发现x(hk)公司转让s公司取得的收益,与s公司和g公司的实际注册资本、资产总额、生产经营状况、收入和现金流都明显不匹配。调查人员分析了s公司、g公司和贵阳x公司2013年~2014年财务报告,证实s公司与g公司除了间接和直接持有贵阳x公司的股权外,没有其他不动产、无形资产、存货和设备等有价值的资产,s公司的股权价值99%以上来自贵阳x公司。s公司与g公司均无积极经营行为,其中,g公司2013年和2014年分别向银行贷款5亿元港币和3.55亿元港币给贵阳x公司,融资比例仅占g公司年度总债权的10.85%和7.7%,两笔贷款均由x(hk)公司提供担保,g公司承担的风险极其有限。2013年和2014年,s公司没有收入,g公司的收入100%来自贵阳x公司的利息。综合种种事实,再考虑到本次交易在bvi不需缴纳资本利得税或其他与财产转让有关的税收,税务机关认定,这次间接股权转让商业目的不合理。(四)半年博弈企业认可征税权so依法补税逾亿元经过历时半年的反复调查取证、谈判博弈,2016年8月,专案组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