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词典:黄河_第1页
地理词典:黄河_第2页
地理词典:黄河_第3页
地理词典:黄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概况法国黄河,位于中国境内,发源于中国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坡,向东流去,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整个流域呈“几”字形,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也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中游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故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沿岸流域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故享有“母亲河”的美誉。黄河流域风光历史沿革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间,黄河流域内环境适宜,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战国以后,农业工具和经济的发展,流域内大量植被被破坏。公元前11世纪,流域内气候转冷,社会经济中心南迁,大规模的植被破坏才开始减少。长期受黄河水的侵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公元前4世纪,因黄河下游水质浑浊,得名“浊河”。到唐、宋时期,河水中泥沙的含量有增无减,逐渐在中下游地区堆集起来,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流域内经常洪水泛滥,轻者河堤决口,重者河道改徙。据史料记载,黄河平均三年决口两次,百年大改一次河道。气候从贵德至民和地区的海拔在3000~1600米之间,民和下川口进入甘肃河段,四季气候温和湿润,享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处河谷地带,水资源丰沛,农业较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和“塞上米粮川”。河套平原地貌黄河大约形成于距今115万年前,属于较为年轻的河流。当时,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联通的内陆水系。后西部高原逐渐抬升,受河流侵蚀和袭夺作用,初步形成黄河水系。距今约10万至1万年间,黄河从河源到入海口逐步连接起来,成为完整的大河。流域内黄土和丘陵面积约占46%,石山区占29%,还有14%的平原区。从河源至贵德多地区属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多山岭及草地高原。贵德自孟津黄土高原地区,海拔多1000米~1300米之间,地形起伏不平,沟谷面积约占40%~50%。孟津以下河段属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受黄河多次改道影响,平原上逐渐形成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地貌。高原黄河俯瞰图水文黄河横贯中国东西,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位居中国河流径流第八位。从源头至内蒙古托克托自治县河口镇属于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河道呈“S”形弯曲;从河口镇到河南孟津属于中游,河段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河段是下游,全长786千米。中游河段经过黄土高原,有30多条支流将大量泥沙带入黄河,最高含沙量达每立方米920千克,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下游河段地势低平,多靠堤防挡水,历史上经常有河段决口洪水泛滥的情况。河口段因泥沙淤积,黄河入海口不断延伸摆动。黄河每年通过入海口向大海输送约10亿吨泥沙,平均每年净造陆地25~30平方千米。黄河沿途汇集了35条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伊河和洛河等。其中,渭河属于最大支流。黄河干流上有30多处峡谷,累计长达1707千米,多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是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上游河段两岸多为湖泊、沼泽、草滩,其中,扎陵湖、鄂陵湖蓄水量分别为47亿立方米和108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水系生态黄河干流内生活着上百种鱼类,其中,纯淡水鱼98种,约占总数的78.4%。上游河段鱼类只有16种,分属于鲤科、鳅科,主要有裂腹鱼、雅罗鱼、条鳅等。中游有71种鱼类,以鲤科为主。下游河段鱼种类丰富,多属于过河口鱼类及半咸水鱼类。近年来,受生态环境影响,现有鱼类种数已不足百种。甘肃段实行“增殖放流”计划,通过投放土著鱼种来改善流域内的环境。随着流域内大量泥沙被带走,土壤的肥力下降,农作物大规模减少,人们会加大开垦荒地面积,只会加重水土流失。因而,管理好沿岸泥沙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和修筑水利工程,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变黄河的最根本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植物被破坏和大规模的漫灌,黄河水流正越来越少,甚至经常出现断流情况。人文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黄河流域内先后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枢纽,主要有三门峡水利枢纽、三盛公水利枢纽、天桥水利枢纽、青铜峡水利枢纽、刘家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万家寨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共12座,提周边地区提供大量稳定电力保证。为改善流域内两岸交通状况,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桥梁设施,有郑州黄河铁路桥、泺口黄河大桥和兰州的公路桥等3座。新中国成立后,沿岸流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