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31页)《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共17小题)1.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4.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5.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6.《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7.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8.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9.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11.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12.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13.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①去瓦子看节目表演②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③贩卖丝绸到海外④和回族人做买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4.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 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5.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这幅名作在画家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A.汴京 B.大都 C.长安 D.临安16.宋代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17.通过如图(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A.唐朝对外交往 B.北宋的社会生活C.明朝的商业活动 D.清朝的建筑风格二.填空题(共5小题)18.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19.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最优秀的是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20.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21.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三.解答题(共3小题)22.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2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一起参与完成。步骤一文化典籍(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写出相应文化典籍的名称。名称:图一:图二:图三:步骤二作品欣赏材料一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材料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材料三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2)写出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3)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示意图。步骤三感悟历史(5)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材料二:“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材料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回答:(1)以上三则诗词名句分别描写了宋朝的哪些节日?(2)依据所学知识,举出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什么?(3)请你以上述其中一个节日为例,描述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节日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对宋代娱乐生活的认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故选B.【点评】理解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宋代人民丰富的社会生活.【解答】在宋代的时候,今天的很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守岁到天明.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从诗句“爆竹声”、“总把新桃换旧符”等词语,可以看出描述的是过春节时的情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概况.3.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解答】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资治通鉴》.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区别掌握《史记》和《资治通鉴》.4.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考点】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清照的词的特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解答】生活在两宋之间的李清照,她的词风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词和元曲艺术成就.5.如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赵孟頫.元朝大画家赵孟頫的画传神生动,富有情趣.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解答】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他的画被称颂为“神品”.他有名画是《秋郊饮马图》.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成就.6.《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节.【解答】题目给出的《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是春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过节前要打酒庭院,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了春节的习俗.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宋代春节习俗.7.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瓦舍.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解答】“瓦舍”是娱乐场所.两宋时期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瓦舍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还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等.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代娱乐场所﹣﹣瓦舍.8.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生活丰富和改善的关系.【解答】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雕版印刷的普及和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生活丰富和改善的关系.故选A.【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注意经济发展为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9.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社会生活.【解答】宋代经济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故选B.【点评】准确识记瓦子的概念.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你不可能遇到()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和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解答】题目是到宋代南方某户人家作客,可以吃到占城稻米饭,可以看到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但马可•波罗是元朝时来到中国的,所以宋代不可能谈论.故选D.【点评】准确理解和把握宋代社会生活的表现.11.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娱乐场所﹣﹣瓦子.【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瓦舍”可知它的出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代娱乐场所﹣﹣瓦子.12.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考点】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词.【解答】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宋代出现很多著名的词人,题目中“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说的南宋词人辛弃疾.故选D.【点评】准确把握宋代的著名词人.13.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①去瓦子看节目表演②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③贩卖丝绸到海外④和回族人做买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发展情况.【解答】回族是在元朝形成的,是由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形成的,故排除④;①②③描述都是宋代的生活.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小.14.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如图中的三幅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B.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C.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 D.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解答】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医疗、歌舞、蹴鞠等都属于社会生活范畴,共同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选D.【点评】本题为主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具有共性的几个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这几个历史事件,从中找到其共性,对比各选项即可找出答案.15.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这幅名作在画家的笔下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A.汴京 B.大都 C.长安 D.临安【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绘画艺术成就.【解答】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故选A.【点评】准确识记张择端的绘画成就.16.宋代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绘画艺术成就,把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故选C.【点评】准确识记张择端的绘画成就.17.通过如图(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A.唐朝对外交往 B.北宋的社会生活C.明朝的商业活动 D.清朝的建筑风格【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解答】本题是识图题,题图是《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景象,体现了北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故选B.【点评】理解和识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二.填空题(共5小题)18.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他编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故答案为:资治通鉴;编年体.【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司马光的有关内容.19.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考点】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曲的知识点,应把握关汉卿的代表作.【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故答案为:元曲;关汉卿.【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的有关知识.20.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瓦子。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交子。【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了瓦子和交子.【解答】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瓦子;由于商业的发展,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交子.故答案为:瓦子;交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瓦子和交子的相关史实.21.宋代时期,书画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成就异彩纷呈.其中,大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精妙,各具特色,人称“宋四家”.【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分析】本题考查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四家.【解答】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故答案为:张择端;黄庭坚.【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四家”.三.解答题(共3小题)22.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分析】本题考查灿烂宋元文化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三个知识点.【解答】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可以根据课本知识介绍,灿烂的宋元文化包括史学、宋词、元曲和绘画、书法等方面.介绍这些知识,要从每一个方面的产生、发展、代表、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介绍.故答案为:史学可以以司马光为代表,介绍其作品及特点.宋词一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元曲一关汉卿为代表.绘画一赵孟頫为代表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灿烂的宋元文化.2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完宋元文化后,对本节内容进行探究性整理,请一起参与完成。步骤一文化典籍(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写出相应文化典籍的名称。名称:图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图二:《资治通鉴》图三:《窦娥冤》步骤二作品欣赏材料一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材料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材料三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2)写出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3)材料二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示意图。步骤三感悟历史(5)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关汉卿的《窦娥冤》.(2)本题主要考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3)本题主要考查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作品及词风的特点.(4)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5)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解答】(1)阅读图片可知,图一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图二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图三是关汉卿的《窦娥冤》.(2)据材料一“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可知,这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述的内容;《资治通鉴》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3)材料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李清照的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辛弃疾的词句.李清照的词风特点是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辛弃疾的词风特点是风格豪放.(4)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故答案为:(1)图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图二:《资治通鉴》;图三:《窦娥冤》.(2)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3)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辛弃疾:风格豪放.(4)宋词;散曲.(5)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文化,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材料二:“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材料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回答:(1)以上三则诗词名句分别描写了宋朝的哪些节日?(2)依据所学知识,举出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什么?(3)请你以上述其中一个节日为例,描述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节日的?【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分析】(1)本题考查宋朝的节日.(2)本题考查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3)本题考查宋朝的节日习俗.【解答】(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的春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写的是元宵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描写的是中秋节.(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元旦(今天的春节)、寒食节和冬至.(3)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几日,人们就洒扫庭虎,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故答案为:(1)春节;元宵节;中秋节.(2)元旦;寒食节;冬至.(3)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几日,人们就洒扫庭虎,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点评】知道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二)一.选择题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A.开封B.临安C.大都D.镐京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3.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②偶尔去吃一碗宋嫂做的名小吃馄饨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A.赋B.诗C.词D.小说6.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史地位的宋代词人是()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文天祥7.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壮大。下列文学作品中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8.除关汉卿外,“元曲四大家”还包括()①颜真卿②马致远③郑光祖④白朴⑤王实甫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9.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10.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1.宋元时期,城市发展起来。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不下十个。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广州B.开封C.泉州D.临安12.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1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14.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A.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C.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15.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苏轼B.李清照C.关汉卿D.辛弃疾二.综合题16.如何看待瓦子?17.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8.简述词与曲的特点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丰富的市民生活】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吴自牧(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优美的宋词元曲】材料二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词人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人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词人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20.《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的传世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恢弘巨作之一。作品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及汴河两岸风光,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手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和民俗等方面丰富而形象的资料。看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建筑是商肆。有人将字画挂在墙上出售,旁边有人在出售工艺品之类的商品。(2宋代流行的娱乐活动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等(3)轿子、牛马车、人力车等参考答案:1.D2.D3C4.B5.C6.B7.C8.B9.D10.D11.B12.B13.D14.D15.D16.(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2)从内容上看,瓦子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17.(1)社会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相对安定。(2)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民族交融、交流进一步加强。(4)对外交流频繁。(5)教育事业发达。(6)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8.(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字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2)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曲以通俗化、大众化的特征,开辟出中国文学的新路19.(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瓦子勾栏(2)(3)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气势磅礴(4)关汉卿元曲20.(1)图中的建筑是商肆。有人将字画挂在墙上出售,旁边有人在出售工艺品之类的商品。(2宋代流行的娱乐活动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等(3)轿子、牛马车、人力车等《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三)一.选择题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A.开封B.临安C.大都D.镐京2.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需要4.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元宵节5.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A.赋B.诗C.词D.小说6.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是()A.辛弃疾B.苏轼C.李清照D.张择端7.“作人杰”“为鬼雄”的豪情壮语,“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厚载。她就是生活在两宋之际,被誉为“婉约词宗”的女词人()A.武则天B.王昭君C.李清照D.文成公主8.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史地位的宋代词人是()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文天祥9.除关汉卿外,“元曲四大家”还包括()①颜真卿②马致远③郑光祖④白朴⑤王实甫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10.如果你是生活在宋代的市民,你的文化生活可能包括()①逛庙会②逛瓦子③听说唱④耍杂技⑤在茶馆里读《红楼梦》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1.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12.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C.旖旎宜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吴自牧(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春节前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材料二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词人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人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词人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参考答案:1.D2.D3.B4.C5.C6.B7.C8.B9.B10.B11.B11.D12.A12.(1)瓦子。勾栏。(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春节前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3)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词风豪放,气势磅礴。(4)关汉卿,元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四)单项选择题1.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D.研读八股文2.《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A.社会分工完成B.边境贸易繁荣C.民间艺术精湛D.市民生活丰富3.学习完宋朝历史后,某同学编了一个反映宋朝社会生活的小剧本,请指出下面哪个环节符合史实()A.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元旦、立春、中秋B.“瓦舍”是固定的娱乐场所C.宋朝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D.宋朝地位最高的是商人4.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瓦子③互市④岁币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词”创作的黄金时代()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6.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A.《窦娥冤》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定军山》D.《念奴娇·赤壁怀古》7.《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A.瓦厂B.早市C.瓦舍D.集贸市场非选择题8.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