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古代诗歌四首142练习3导入扩展古诗古体诗新体诗四言五言七言乐府诗

绝句:共4句〔五绝、七绝〕律诗:共8句〔五律、七律〕4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宋〕词〔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元〕散曲〔按曲数分〕小令套数词〔流派〕:豪放、婉约3观沧海曹操解题

本诗是古乐府

观:看沧海:大海知识锦囊:乐府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知识锦囊:乐府诗

古人把这一乐府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唐代以后,即把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称为古乐府。后代模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7曹操简介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áo)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东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登上碣石山观沧海,此诗即当时所作。死后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曹操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8朗读朗读jiédànsǒngzhìxiāo

sè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注释向东登临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多么水波动乱的样子耸立。竦,高;峙,挺立。秋风声银河庆幸得很,好极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乱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互文〕“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中哪些诗句最能表达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互文〕”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发奋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16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景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17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

哪些语句是静景?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8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慷慨苍凉主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标题解说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简介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子规:即杜鹃鸟。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夜郎: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局部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合作学习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合作学习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合作学习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愁心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学习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练习一〗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表达爱情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把明月作为信使,让它把自己的“愁心”〔即对朋友的关心与抚慰之情〕随风逐月寄托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的形象思维法,是本诗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同时,作者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艺术特色〗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练习二〗写“杨花”且“落尽”是点明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哀之语,而悲哀之意自现。37次北固山下

王湾

本意是住宿这里是停泊背景图片为北固山〔在江苏镇江,面临长江〕知识锦囊: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

五律、七律知识锦囊:律诗形式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知识锦囊:律诗各联名称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其诗流传不多。古时交通不兴旺,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诗人曾往来于吴、楚之间,不得归家,故有这首五言律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解题

本诗是五言律诗次:停泊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诗歌节奏五言律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5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加下划线的词语课本已注。风顺江上的红日品读欣赏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气氛,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品读欣赏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对偶〕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品读欣赏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照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思乡之情。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主旨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土,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你积累思乡的古诗词。52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曲牌题目元代曲作者知识锦囊元曲:元杂剧、元代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作者名片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万中无一”之作。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消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局部词语解释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57说说你对各个诗句的理解。枯藤老树昏鸦:衬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58小桥流水人家:引起游子对“家”的思念。衬托游子思家之情。59古道西风瘦马:衬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古道西风表现荒凉凄冷;由马瘦可以联想到人瘦。马犹如此人何以堪!60夕阳西下:点明时间;衬托游子异乡奔波的凄凉。61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表现羁旅之思(思乡之情)

注:羁旅,长久寄居他乡。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单独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1.言简意丰——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一字一景,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