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_第1页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_第2页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_第3页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_第4页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路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答时代之问理论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法论国际参照: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实践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要做到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答时代之问1

既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那么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须从大处着眼: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不能夺也今天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跟跑——并跑——领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作为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创新型民族才能复兴:我们必须培养比我们更加优秀的新一代,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在技术管理创新条件下,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提高、产出的数量增加、品质也得到明显提升。这种情况下,尽管投入的资源要素不增加或者少有增加,但经济仍然取得了增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美国为什么不遗余力地围剿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产业?为什么他们限制中国学术人才的活动?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委员塞尔比说的很清楚:“在4G的领导地位帮助美国公司在海外创收大约1250亿美元,为美国的应用和内容开发商创收400亿美元,并创造了2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仅仅是在2011到2014年之间。”如果5G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的利益还有保证吗?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需要

也需要高质量发展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青少年政治素质和道德教育的更高要求发达的高质量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构筑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1应对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样化的变化,突出了核心价值观引导的任务应对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相互激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积极介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强化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

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2014-3-4,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讨论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2015-8-24,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性

没有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民族就是仍然在沉睡状态的民族一、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与目的让梁启超痛心疾首的思考梁启超比较拿破仑时代的法国,那时整个欧洲都对法国虎视眈眈。但在拿破仑的率领下“乃能蹴踏全欧,我以十倍法人之民族,顾不能攘外而立国,何衰惫若斯之甚也?”应该怎么办?必须“结我团体,振我精神。……雄飞宇内畴与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国际竞争的要求1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矛盾南北矛盾东西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地缘政治矛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国际竞争的要求1美国前商务部长罗斯:中国一直是世界工厂,现在竟然想成为全球科技中心,可怕。中国的这个计划将美国的知识产权置于危险境地,令人恐惧。特朗普民粹主义是清醒剂,让被美国洗脑的人清醒了:为什么对中国拼命打压,因为他们给中国的定位,就是中国人永远给美国人当低阶制造商和利润搬运工。而中国居然搞出高科技制造计划,在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想领先世界,美国当然要翻脸。贸易摩擦的实质是谁控制产业链的主导权12020年2月6日,美国前司法部长威廉·巴尔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演讲:为什么一定要扼杀华为?如果中国继续在5G领域独占鳌头,他们将能够主导一系列依赖5G平台并与之交织的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中国的技术攻势对美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领先会让美国失去制裁的权力。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如果工业互联网依赖于中国的技术,中国将有能力切断各国与其消费者和工业所依赖的技术和设备之间的联系。我们的生活水平、为年轻人和子孙后代扩大的经济机会以及我们的国家安全都取决于我们持续的技术领导地位。美国政府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恐惧

2010年6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面对澳大利亚媒体,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人也过上与澳大利亚、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全世界都将处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因为地球会无法承受。”美国学者论中美关系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早在2001年写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中就公开主张:“中国将比20世纪美国面临的任何一个潜在霸权国都更强大、更危险。”鉴于21世纪初中国的实力,他为美国支招:“中国离有足够能力成为地区霸主的那一刻还很遥远。美国要扭转这一进程,想办法延缓中国崛起还为时不晚。”美国学者论中美关系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由于“从未见过世界上出现像中国这样造成全球力量平衡发生如此快速度的结构性变化”,而“对于那些在‘美国即世界第一’的世界里长大的美国人来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尽管“战争并非不可避免”,但是“就目前的态势而言,美国和中国在未来发生战争不仅是有可能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比目前所认识到的可能性更大。”(《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美国不同声音网站(2019-7-18)中国变好了。也更关心国民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众,受到(西方)攻击却更猛了。……因为西方不想要中国成功。即便中国成功了,也只字不提。因为两种制度截然不同,若中国的正确,那西方的就是错误。西方并不谋求对世界的构想,只是想让自己支配全球。……正因如此,在西方……中国被抹黑、被反感甚至被仇视。(安德烈·弗尔切克《西方为何假装看不见中国成功》,《环球时报》2019年7月20日,乔恒译)美国已经撕去伪装公开遏制中国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美国就开始遏制中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转移”、“亚太再平衡”、排除中国的TPP特朗普上台后不断出台针对中国的战略:2017年12月18日,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是“战略对手”2021年12日,美国国安会(NSC)提前解密2017年制定的《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框架》秘密文件。目标即遏制中国,发展在各种冲突中击败中国的能力和概念。制定并实施的战略至少包括:在冲突中不让中国在“第一岛链”内有持续的海空优势;第二,保卫“第一岛链”,包括中国台湾;第三,主导“第一岛链”以外的所有领域。2019年7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我们正处于大国竞争时代。这意味着我们的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是中国,然后是俄罗斯”,“但中国的麻烦更大,因为中国有足够的人口和足够大的经济体来取代美国”。拜登政府试图拉帮结派遏制中国2021年9月15日美英澳三国9月15日宣布组建名为“AUKUS(奥库斯)”的新安全联盟。作为该联盟的先行合作示范项目,美英将向澳提供核潜艇技术,助其组建核潜艇编队。此举意味着澳单方面撕毁与法国660亿美元(1美元约合6.65元人民币)的12艘常规潜艇采购协议。2021年9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澳洲总理莫里森、日本首相菅义伟和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举行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的首个面对面峰会。继续加强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战略对话。QUAD是一个明显的军事政治集团,目的是遏制中国。一度沉寂的“五眼联盟”又活跃起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恐惧2022年3月28日,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申请8133亿美元的国防开支。将中国称作“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将俄罗斯称作“严重威胁”。新的国防战略,排在第一条的就是“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威胁”,第二条是“阻止对美国、盟国和合作伙伴的战略攻击”,第三条称“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挑战是优先事项,然后是俄罗斯对欧洲的挑战”。(李准等:《美国国防预算“刷新记录”》,《环球时报》2022年3月30日第1版)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白兰斯则说,在需要聚焦于亚洲以及全球日益增长的优先要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紧张”。但是,“我不会在半夜醒来担心,生活在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世界,因为俄国没有那样的权势,而且在这场危机之后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势力。”白兰斯说,拜登政府认为中国是美国唯一有意义的系统性竞争对手,这种说法是对的。(/news/world/story20220510-1271024)202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2022年香会上声称:要推动亚太从“战略重心”向“作战重心”转变。美国政府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恐惧“将优先考虑保持对中国的持久竞争优势,同时约束仍然非常危险的俄罗斯。将中国描述为“唯一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也有越来越多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推进这一目标的竞争对手”“未来10年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决定性10年”(2022-10-12发布的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美国《空军》杂志2020-9-24报道,美军无人机部队在西海岸参与的一场多军种联合的演习行动,照片显示,美军无人机部队佩戴的臂章上出现了红色的中国地图剪影。更引起争议的是,参加此次军事演习的美军MQ-9无人机部队作战士兵的臂章都印有他国地图形状的红色剪影,这样的画面上一次出现还是在越南战争中。美军这样明显的挑衅,更暴露出了其针对中国的野心。美国与中国:注定一战?擦枪走火。理智上说:不可能但是,中美博弈战已经开始:混合战(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地缘围堵、认知战……)实际上,美国最希望的是中国再次成为一头睡狮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思想政治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要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

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人心向背

对于课程教材来说,还关乎民族未来绝不能培养吃里扒外、砸自己锅的人。理论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

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精神实质上保持一致性、一体化,但是不同学段有机衔接、不同学科相互配合。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实效性问题

针对性问题

简单重复问题遵循有机论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人的思想意识发展也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根据大中小学学生年龄差别,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和育人规律,循序渐进、有机展开。注重认同理论认同,就个体而言,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身份的想象、理解和信念,即我是什么样的人,或者我应该归属于什么样的人,或者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群体而言,指个体对不同群体、组织或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从而是有关“我们”的想象、理解和信念。实际上,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群体认同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所谓自我认同,就是把自己认作属于那个群体或持有那种文化价值观的人,而所谓社会认同则必须通过许许多多的不同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显现出来。认同问题的起源

在当今中国,“认同”(identity)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界经常提到的术语,而且变得耳熟能详了。“认同”概念进入学术讨论“场域”的确不是源自中国,尽管我们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和思考,譬如,“华夷之辨”就是一个认同问题。

就“认同”进行自觉研究,而不是对某种具体认同现象或身份辨识进行讨论,并且抽象概括出“认同”这个概念,是欧美学者首先推动的。先驱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以人换头之后究竟是谁的设想提出这个问题。后来西方心灵哲学持续地研究了人格认同的连续性问题。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多元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改变了欧美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因而认同问题扩大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群体层面。国家认同为什么成为问题?(外部性条件)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交互化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之大国竞争国际参照: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西方国家重视公民教育课程【法】2010年5月19日,时任法国内政部长米歇尔·阿里奥·玛丽以强硬的态度支持布卡禁令,称“必须维护我们共同的生存价值”。法国政府在2015年秋季开学前宣布,启用新教学大纲,开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代替已经实行十年的小学公民道德、初中公民教育和高中公民、法制与社会课程,以培养去宗教化、具有共和国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公民为目标。2015年9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为纪念法国国歌《马赛曲》作者鲁热·德·利尔逝世160周年,将2016年定名为“马赛曲之年”。2016年2月16日,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公布了“马赛曲之年”计划,目标即在进一步加强学校中法国传统文化及历史教育,宣传和弘扬法兰西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重视公民教育课程【英】2011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公开抨击多元主义说,英国必须奉行“强有力的自由主义”政策,“把平等、法治和言论自由的价值观推广到社会每个角落”。2015年1月27日,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在卡尔顿俱乐部智库论坛上表示,树立“核心英国价值观”是英国教育的“重中之重”。“所有学校都应像提升学术标准一样提升基本的英国价值观。让每个孩子懂得英国价值观与学习数学、英语同样重要。”“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推行‘英国核心价值’,就如同所有学校都应当推行严格的学术规范,无一例外。”

英国教育部不允许中小学教“资本主义将终结”2020年9月27日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专门为“社会教育类”课程设置了名为“规避极端政治立场”的栏目,其中第一条就把“推翻资本主义”列为极端政治立场。教学大纲指出,教学活动不能采用“反资本主义”、论证“资本主义将终结”的内容。

(徐铉:《英中小学不许教“资本主义将终结”》,《环球时报》2020-9-29第4版)西方国家重视公民教育课程【德】2010年10月16日,默克尔在基督教联盟的会议上说:在德国构建“多元社会”的努力已经“彻底失败”,外国移民应该更好地学习德语,融入社会。“我们感到自己与基督教的价值观紧密相连,那些不接受它们的人在这里没有位置。”美国的公民教育课堂奥运会上的道格拉斯事件

在奥运体操赛现场奏响了美国国歌,升起美国国旗的时候,道格拉斯的队友们都纷纷注视国旗,并且将手放在了胸口位置以示尊重。然而,道格拉斯显得有些另类,她只是站在那里,目光似乎也并未注视国旗。许多美国人指责她:“国家给了你机会去参加比赛,你没有任何理由不向自己国家的国旗致敬!”特朗普要求学校加强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9月17日美国宪法日,特朗普在国家档案馆发表演讲,指责学校的反种族主义教育是“有毒的宣传”“意识形态毒药”“仇恨谎言”,要求美国学校“恢复爱国主义教育”,称“我们的青年将被教育全心全意地爱美国”。保守派长期以来对公立学校越来越重视民权主题、而不是以白人为主的传统历史叙事方式感到不满。特朗普不想让美国人过多谈论国家的缺陷,“不承认许多美国的创立者是奴隶主的事实”,他反对对美国历史的反思。有些学者也要求灌输“爱国主义”。历史学家弗里曼2020年9月17日在推特上写道:“爱一个国家就是拥抱它的所有复杂性。”

西方价值观的虚伪性彻头彻尾的双重标准——哪里是“美丽的风景线”

美国国内有多少条国安法?《煽动叛乱法》、《间谍法》、《敌对外侨法》、《国家安全法》、《中央情报局法》、《12333号总统行政指令》、《外国情报侦察法》、《移民法》、《外侨登记法》、《外交使团法》、《关于制裁泄露国家经济和商业情报者的法令》、《军人间谍罪惩治法》、《反经济间谍法》、《反情报和安全促进法》、《国家安全教育法》、《国土安全信息共享法》、《国土安全法》、《情报改革法》、《2001美国爱国者法》、《保护美国法》......有人总结道:全世界控制国家安全最严的国家不是别人,正是美国自己。实践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要做到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教育不是小事,它关乎着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教育问题和教材问题进而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德育的特征:塑造国民共性

德育是培养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因此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消弭差异性,超越多样性,以便塑造公民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德育过程是塑造“我们”,而不是制造“他者”。教材是国家事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培养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文化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教育具有塑造未来的功能,教材是规范教育的最主要的遵循,因此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如果说中小学教材建设,尤其是三科教材建设,不由国家统一编、审,各省(市、区)各行其是、多元化发展,就不可能塑造出有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强化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就要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大中小学纵向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基本要求就德育的终极目标而言,大中小学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因而在精神实质上必须保持一致性、一体化基于大中小学学生年龄差别,必须遵循学生成长和育人规律,优化设计、循序渐进、有机展开基于不同的知识水平,大中小学必须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路径,但是在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上必须是同一的这就需要做到不同学段有机衔接、不同学科相互配合德育的高质量方向上一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培养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文化的培育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精神上相通:大中小学根据育人规律做到相互衔接、持续有效,培育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方法上高效:不同学科相互配合,既教书又育人,培根铸魂,塑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