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1页
2023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2页
2023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3页
2023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4页
2023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最新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前言

学习重在总结和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题目,都

要养成随时复习、随时总结的习惯,这样才能把知识更牢固的积累下来。

名词解释部分: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娟、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学、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

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

征(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

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

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

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

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

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

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

或称五夜。一更19一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一3点,

五更3点一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

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

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

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

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

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

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

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NextPage]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

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闽(kun)(对

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

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

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

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

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

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

“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髯(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是一百岁。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全集

第一册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册

11.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第三册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

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

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3.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4.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招■军白发

征夫泪。

25.浣溪沙(苏轼)

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6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7.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8.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躅。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四册

31.采薇(《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3.送别(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4.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5.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6.长歌行《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8.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9.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

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九万里风朋鸟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

三山去。

40.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第五册

4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2.泊秦淮(杜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3.无题(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4.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西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45.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7.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鸭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8.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9.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郝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鹉古鸟。

第六册

5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若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苻菜,左右芭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2.莱葭(《诗经》)

菜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菜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垢。

菜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漠。

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

53.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5.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56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57.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8.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9.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淄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60.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闻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第一■部分[NextPage]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一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

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

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

会环境。)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

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

的方法、技巧。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高潮表

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

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

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

(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

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

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

—T具体⑤部分—T整体⑥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

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

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第六部分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

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

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一使语言形象生

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一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一为突

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一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一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一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一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

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对比把两

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

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

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

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

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

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

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

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

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

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

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

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

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

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

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

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

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

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

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

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

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

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

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

作记叙文的方法。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

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2001

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可

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

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

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

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

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记叙文中考要求】

阅读一般记叙文,能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

叙的表达作用,弄清记叙的人称及表达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

略安排的作用,能辨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理解多种表达方

式,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

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老山界》。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

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作者先写衬衫,

由这件衬衫回想起四年前发生的事情,追述衬衫的由来。这种方式就叫倒叙。

阅读时要注意倒叙和顺叙交换处的句、段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应当强调的是,

倒叙决不是整篇的由尾到头的逆向叙述。提到开头先叙述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

段,在全文中只是一个局部,其下面的部分才是文章的主体。而这主体部分采

用的仍是顺叙的方法。总之,倒叙只是顺叙方法的一种局部变通方式。其次,

顺叙部分的结尾与开头先写的那个结尾遥相呼应,结构才算完整。[NextPage]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

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先写鲁迅收信、

看信,再插叙方志敏的革命事迹和写密信、文稿的经过,最后写鲁迅转信。这

一段插叙交代密信托付鲁迅先生的缘由,突出鲁迅先生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

人,也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

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

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

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

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栗地位。如《藤野先生》中的'"我'”处于重

要地位,通过'"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处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孔乙己》

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一个12岁的小伙计,是次要人物,在文中起了穿针引

线的作用。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是第三人称。

用这种人称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们\"(或***),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二、记叙的线索和结构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抓住了线索,对理解

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

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记一辆纺车》;

②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挺进报》;

③以人物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背影》(以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

\"为线索);

④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

⑤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

⑥以地点变换为线索,如《小橘灯》(也是以第一人称'"我'”为线索)。

阅读一篇文章,怎样迅速地找出其线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表现手法,再认真阅读全文;其次注意文章标题,不少文章标题就是线索,如

《七根火柴》;还有,应注意文章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和某个事物,

如《背影》中\"背影'"反复出现过四次,它就是线索;除上述以外,还要注意

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如《白杨礼赞》中的\"我赞美白杨树\"。值得一提的

是文章中有时除了明线外,还有暗线,如《藤野先生》。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

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对语气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分析文章的过渡呢?首先要分析过渡的方法,了解过渡

的规律。一般来说,过渡可以用词语、用句子、用段过渡。如《白杨礼赞》用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句过渡。其次要了解过渡的

作用。在记叙文中,过渡的主要作用是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记叙、议论、

抒情间的转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如《这不是一颗流星》由顺叙转入倒叙

时,用\"我紧紧地抱住她,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过渡,由倒叙转入顺叙时,又

用\"……我抹去眼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进行衔接;交代,说明有关的

记叙要素时,也需过渡。

至于'"连贯'"是指一段文字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必须有紧密的联系,前后呼

应,上下衔接,使语意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另外要注意文中的交代照应。一种是文题照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

一种是文章的首尾照应,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文章开头说:\"在我的家里,

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结尾写:\"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

藏着。、"还有一种是文中的前后照应,如《挺进报》,前面有许晓轩模仿陈然

写仿宋字的交代,后面,许晓轩当着敌人的面查对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

论也就真实可信。文章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可使文章显得严密。

三、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是蕴涵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

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抓住

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如《枣核》的最后一段:\"改了国籍,不

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②抓住文

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如《驿路梨花》结尾部分引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它既是文章的

点题点人句,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或者说是再次人花相映,完成了主题

的升华,这\"驿路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的梨花姑娘,更是以梨

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品质和雷锋精神的象征。③还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

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

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④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显的

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如《最后一

课》,我们只要了解了法国当时濒临亡国的背景,就可以了解其中心了。

四、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人物形象

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方式是叙述,还要辅之

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叙述是通过一般记叙和述说的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

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

一个清晰的了解。

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

微的刻画,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叙述和描写常

常结合起来使用,阅读时能充分注意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

想内容会起很大作用。

记叙文中的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应该注

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从整体上看仍是为写入叙事服务的。

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人物(事情)的认识,

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有的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将要叙述的人物(事情)

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叙人物(事情)

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不论哪种情况,记叙

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内容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

文章的中心意思。因此,阅读记叙文时,对文中的议论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

述、描写的关系及在文中的作用,能较快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

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记叙文,抓住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句子,才是

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依据,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

受美的熏陶。

4、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

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介绍人物

或事件的概貌)

描写: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议论:目的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内容的意义。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

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

于物。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例如:

①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

分秧插秧。(记叙)

②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

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议论)

③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

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描写)

④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抒情)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并非截然分开,互不相干,而是互相渗透,融

为一体的。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当然主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人物总是生

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得把握人物生活的时代背

景、社会环境,由此才能准确理解人物思想行动的客观基础,从而体会作品的

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

思想服务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

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它不只在于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来传\"

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性。如《老杨同志》中对老杨同志的描写,\"他头上

箍着块白毛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

重\”,寥寥数笔勾画了一位朴素、和农民打成一片的农村干部形象。

语言描写指人物、"对话、"或、"独白、”的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

描写最能表示人物的身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特点。如《范进

中举》中对张乡绅的语言描写。范进中举后,他立即登门祝贺,称范进为、“世

先生\",说\"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见范进家中贫寒,他又送钱,又赠房,

范进再三推辞,他急了,说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

此,就是见外。、"这一句句话生动地表现了张乡绅拉拢新贵、老谋深算的特点。

古人说:\"听其言、观其行

动作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我的老师》写蔡老师假装发怒,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这\"

轻轻地\"\"敲'”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温柔慈爱的性格。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成功的心理描写能生动地

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对青年战士马玉祥的

一段描写。面对烈火中的朝鲜儿童,他想:、"要是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

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

吗?、"有关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马玉祥把朝鲜人民视作自己祖国的亲人的崇高的国

际主义精神。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

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如《孔乙己》

一文中酒客与掌柜的一段对话,\"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算他的

账。\"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仅侧面写出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的经过,为把

情节推向高潮作了必要的铺垫,而且写出了对话人对孔乙己的冷漠态度,再一

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还写出了考中的丁举人高高在上,作威作福,

凶狠恶毒地摧残孔乙己的情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知识分子的摧残

和毒害,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的罪恶。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

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如《同志的信任》中鲁迅先生打开

方志敏同志托人捎带来的亲笔信和文稿的那段描述即是典型的细节描写。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也缺不了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

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自然

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

意思的作用。

如《七根火柴》开头对草地恶劣环境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无名战士及卢

进勇为保存火柴,要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高尚品质,突出

了全篇的中心。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

写。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NextPage]

如《孔乙己》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穿着等的有关描

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

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

背景综合考虑。

五、记叙文的词、句辨析

记叙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

思想意义的词语。对这些词语要会辨析;同样,文中的那些肯定句或否定句、

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也要会

辨析,特别是应研究一下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关于关键性词语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如《七根火柴》苦恼有一句话:\"他

(卢进勇)苦恼地叹了口气……咒骂着这鬼天气!\"联系特定语境,'"苦恼'"是因

为掉队;'"咒骂'"表示他急于赶上部队的迫切心情。这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革

命战士急于归队的情感。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致极了\"。这\"标

致\"究竟是褒还是贬?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决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风

度,而是讥嘲其丑态。'"标致'"是反语。又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

狡猾的眼光察觉\",其句中的\"狡猾\"一词的意思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联系上下文显然不能这样理解,应理解为\"机灵,聪明

3.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指代词的含义。这些也要会加以

辨析。

4.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如《故乡》、“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

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

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苦闷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

的主题所在。

我们说,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

上述问题外,还要从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分析、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