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野望》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望王绩·唐按每句字数划分按句数划分5

字,五律通常为

8

句7

字,七律6

句,称小律或三韵律诗>=10

句,称排律或长律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1.律诗之美八句律诗分首、颔、颈、尾四联,每联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偶。1.律诗之美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颈联:颔联:首联:尾联:出句对句在律诗中汉语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需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1.律诗之美【平仄】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句型规律:对句相对: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1.律诗之美【押韵】1.律诗之美【押韵】一、麻【a,ia,ua】二、波【o,e,uo】三、皆【ie,üe】四、开【ai,uai】五、微【ei,ui(uei)】六、豪【ao,iao】七、尤【ou,iu(iou)】八、寒【an,ian,uan,üan】九、文【en,in(ien),un(uen),ün】十、唐【ang,iang,uang】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eng)】十二、齐【i,er,ü】十三、支【(-i)】十四、姑【u】《中华新韵(十四韵)》以上十四韵每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每个声调都有派入的入声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依:五微阴平】

押韵

【晖:五微阴平】

押韵

【归:五微阴平】

押韵

【薇:五微阴平】

押韵

诗中倚、树;山、人;马、顾,平仄都一致,这称为黏连,平仄不一致就是失黏,失黏是南朝后期格律诗常见的现象,甚至在初盛唐也有不少,例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韦应物《滁州西涧》。1.律诗之美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2.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王绩在隋末唐初时期担任秘书省正字,后辞官还乡,曾在贞观年间出任太乐丞,不久又辞职,隐居在东皋(位于今山西河津)时所作。2.作者简介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bó)(xǐ)(dú)【王绩】野望(wēi)3.读准字音东皋①薄暮②望,徙倚③欲何依。注解:①东皋:地名。皋,水边地。

②薄暮:傍晚。薄,接近。

③徙倚:徘徊。

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4.理解诗歌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东皋①薄暮②望,徙倚③欲何依。4.理解诗歌赏析:首句点明诗题。时间,薄暮。地点,东皋。事情,望。五言律诗的第一句,或第一、第二句,通常会先点题。“徙倚欲何依”是写诗人在眺望时的感情,即诗人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结合王绩的身世,理解为生逢乱世,作为有志向的读书人,诗人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一方面无人赏识自己,另一方面自己也没有愿意去投奔的人。颇有一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伤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4.理解诗歌翻译: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经过我的身旁。牧人驱犊④返,猎马带禽⑤归。注解:④犊:小牛,这里指牛群。⑤禽:泛指猎取的鸟兽。赏析:颔联写秋林、写山,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为动景、近景,动词“驱”、“返”、“带”、“归”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山景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⑥。注解:⑥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4.理解诗歌翻译: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赏析:身临秋日晚景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像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⑥。4.理解诗歌赏析:关于”采薇“的典故:一种说法是“采薇”取自《诗经》中的诗句:“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王绩在诗中借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还有一种说法,”采薇“引用的是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本是商国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都不愿意继承王位,便逃到了周国。由于周国违反礼制伐商,伯夷和叔齐为了保留周国的气节,便不食周粟,并隐居在首阳山上以采薇度日。或许王绩是借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唐朝的态度。5.问题探究①

诗中的颌联和颈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诗中对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如何对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题干描述填写诗句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树”对“山”,“皆”对“唯”,“秋色”对“落晖”5.问题探究③

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出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1)根据题干描述填写诗句5.问题探究⑤

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

王绩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1)根据题干描述填写诗句5.问题探究(2)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正解为五言律诗)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B.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来重要贡献。《野望》是其代表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C.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D.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5.问题探究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之情。(2)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问题探究(3)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5.问题探究(4)颔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