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i前言由于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发展带来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日渐成为民众不满的首要问题。处于最为不利地位的群体就是中国的社会弱势群体。在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表明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已经成为妨碍社会公平实现的重大障碍,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经济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因此,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问题,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尤其是经济法的法律保护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录摘要 11.弱势群体的界定 11.1.弱势群体的涵义 11.2.弱势群体的特征 21.2.1.生存资源的稀缺 21.2.2.脆弱性 31.2.3.边缘化 31.3.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31.3.1.体制建设的不完备及改革中的不平等导致弱势群体不断增大 41.3.2.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弱势群体 41.3.3.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同领域的不同分配使弱势群体的产生成为必然 52.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现状 52.1.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的现实状况 52.1.1贫困的农民 52.1.2进入城市的民工 52.1.3城市下岗工人 62.1.4.残疾人 62.2.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63.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依据 73.1.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的必要性 73.2.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的理论依据 84.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表现 94.1.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西部 104.2.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 104.3.完善开发式扶弱的法律制度 104.4.重点扶持中小企业 114.5.实行有利于弱势群体的税收财政政策 114.6.调节分配机制,在改革中解决问题 114.7.建立稳健的商品价格体系 124.8.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在经济生活中的合法权益 12结语 12注释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7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PAGE17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摘要: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转型时期所固有的问题暴露无遗,贫富差距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弱势群体问题日益严重,20多年市场取向型的改革,逐渐改变了中国的财产分配结构,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导致了弱势群体的出现。经济法上所保护的弱势群体是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保护弱势群体不是保护落后,打击先进,而是对弱势群体给予适当的救济与扶助,以提高其竞争能力,增加其竞争机会,促进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本文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分析了经济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法律机制,提出了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法的建议。关键词:弱势群体、经济法、利益分配、市场经济1.弱势群体的界定1.1.弱势群体的涵义自从2002年,“弱势群体”一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与之相关的问题立刻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可以说在中国社会改革中期的政府报告里出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问题”这样的词句,体现出我们的国家务实的态度和对弱势群体进行有力保护的决心,而由此产生的便是一个法律如何看待,将弱势群体保护纳入法治轨道的问题。何谓弱势群体,目前在学术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将其称为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和生活困难群体。对于什么是弱势群体,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在遇到社会问题的冲击时自身缺乏而变的易于遭受挫折的社会群体;[1]有的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社会群体;有的从政治和法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的社会群体。[2]此外,郑杭生先生认为,“社会脆弱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生活有困难群体。”[3]陈成文先生在其专著《社会弱者论》中指出,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观点,弱势群体可以界定为:在特定的状态下或者在特定的关系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创造财富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基本生活能力差以及社会承受能力脆弱的人群。中国的弱势群体,即中国社会中不占有最稀缺的资本或资本化资源,因而在社会构成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弱势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的贫困性,也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劣势与匮乏。因此,只能获得甚至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职业,使其收入分配较少或很少,只能过着水平较低的、主要是维持生存的生活,同时缺乏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来改善其境遇的可能性,并在政治上、文化上和心理上都处于社会边缘状态。“机会的弱势”和“能力的弱势”是弱势群体的本质。弱势化、贫困化和脆弱性等表明弱势群体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表现,而是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关系中居于最不利状况的一些人群;但其同时又绝不是某种特定的群体,而是基于政治、经济与生活的共同“遭遇”所形成的具有相同社会关系特征的群体。这一社会关系特征正是令其处于最不利状况的社会不平等关系,这就是使他们代表社会行动的经常起作用的基础。弱势群体体现着一种社会不平等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不公正。[4]我国正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弱势群体,这种新型的弱势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因为生理原因而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是因生理原因而在婚姻、家庭、就业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型的弱势群体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由于自身竞争能力的欠缺而导致其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者地位。自身竞争能力的欠缺可能是因为生理原因造成的,但主要是基于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经济实力的差距造成的。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新型的弱势群体既可以是由自然人组成的群体,又可以是相对于经济实力强大的大企业、垄断企业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1.2.弱势群体的特征弱势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著特征:1.2.1.生存资源的稀缺生存资源稀缺是弱势群体在社会财富与资源分布中所处的基本状况的表现。表现为:(1)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贫乏,处于获得最基本生存资源来满足需求的边缘,根本谈不上求发展;(2)资源匮乏,既缺少社会资源,也缺乏人力资本,即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专业技术技能素质低或缺乏,子女成长前景渺茫。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极小,身份低微,处于社会最底层。其一方面在社会关系中居各种社会关系最边缘,另一方面,在经济关系中居分配体系的最末环节,亦即资本性资源所能到达的最大距离处,因而无法获得生存、发展的充足财富。1.2.2.脆弱性弱势群体面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所体现出社会承受能力与预应力的缺乏。他们维持着一种极其脆弱的生存,一旦有变故,他们立即就沦入极度贫困的境况,其普遍对于家庭变故和灾难缺乏基本的抵御能力。弱势群体在生活上有困难,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1.2.3.边缘化弱势群体经济的贫困使其几乎没有可利用的稀缺资源参与广泛的社会交换来换取自我发展的资源和机会,这是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直接原因。另外,弱势群体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社会网络资源匮乏,使弱势群体的交流或者流动只局限于底层社会。同时其政治资本不足,造成弱势群体大都远离权力中心,更不用说参与到关系自身权益的政治决策和政治生活中了。1.3.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社会群体划分的标准在于生产关系下的财产分配状况,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或阶层处于社会组织的上层,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国家政权成为其权利的保护者,这一群体被称为强势群体。所谓的弱势群体,即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层,因而无法通过财产经营,获得正常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的特殊群体,这是任何国家和时代都存在的现象。可以说,弱势群体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中国这一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化取向性改革,其根源在于肯定当前中国经济不发达的现状,承认资本在社会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围绕着资本这一稀缺经济要素,重新建立以资本为圆心的同心圆式的社会结构,弱势群体为最外层的社会阶层。中国的改革过程即从权力稀缺向资本稀缺的转轨,权力与资源双重资源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中国的弱势群体数量,制约其发展情景。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弱势群体面临着双重困境。经济权利形式平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弱势群体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失败”者,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他们的生存,维护公平的竞争机会、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中国的改革最先出现于利益较差的农业部门,农业改革绩效呈“帕累托改进”的状态,各利益群体均在改革中有所获益;当增量改革转变为存量调整时,关系到社会资源的调整和权利的再分配,改革难以保证所有参与群体的利益,国有企业职工与农民利益相对受损,改革呈“非帕累托改进”表现,力量强势集团逐步获得更多利益,而原有的一些群体没有显著方式保障自身利益,对公有资产的经济权利慢慢消失,丧失了原有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成为了改革代价的承担者。[5]市场经济取向型改革形成了资本分配财富的新尺度,资本雇佣劳动的经济结构初步确立,劳动力附属于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当这一进程无法逆转时,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从身份弱势到资本弱势,凸显出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部分群体的相对弱势。打破“铁饭碗”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同时也调整着劳动者与公有资产的关系,公有资产的使用权与工作机会同时丧失的双重后果,使得一部分人成为失业人口;同时,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大量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失业人口。这两部分人,正是中国主要的弱势群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正是社会资源资本化的过程,当社会资源公有产权转为一部分人所有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成员丧失资源的控制权,失去自己的经济权利,成为社会弱势群体。1.3.1.体制建设的不完备及改革中的不平等导致弱势群体不断增大中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一切社会资源配置和重新安排都是以经济资源在社会成员、社会各群体之间的配置或重新安排为基础的,它是中国目前整个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核心部分或支配力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资源多元化配置格局的逐渐形成,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也随之逐步扩大,某些社会阶层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中所占份额相对增加,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上升,处于强势地位;另外,一些社会阶层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中所占份额相对缩减,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处于弱势地位。1.3.2.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弱势群体改革开放初期,劳动收入成为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财富不断地积累在少部分人手中,财富已不同程度地作为生产要素,即资本在发挥作用。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资本运动是一种能够使自身价值得到增值的价值运动,这种运动在价值规律的内在冲动和竞争规律外在压力的作用下,事实上是一个生产要素不断投入并不断积累的过程。表现为越是收入高、有积蓄的人,或是拥有个人知识产权、技术,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的劳动者,其收入增加、财富积累的速度就越快;相反,那些由于各种原因缺乏资本要素的劳动者,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取得的劳动收入往往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而较少去积蓄,增加收入的机会也较少,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除了低效率的劳动之外并无其他任何资本。1.3.3.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同领域的不同分配使弱势群体的产生成为必然由于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起作用,使市场经济在有效地解决效率的同时,还具有分化生产、经营者的倾向。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已深入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而通过生产要素投入参与收益分配的过程在经济实践中是通过市场上平等竞争、等价交换来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利益原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都会自发地倾向效率、倾向强者。从这个角度看,这样一种分配机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体现了经济上的效率。但是,市场经济在有效地解决效率的同时,也在分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产生拥有大量财富的强者的同时,也制造了大批的竞争失败者。2.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现状 2.1.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的现实状况社会弱势群体在每个社会都会存在,他们与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国正经历经济的改革发展时期,所以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不足为奇。在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的状况主要有如下几种:2.1.1贫困的农民农民组成了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民问题是现今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民靠长年固守于祖辈遗留下来的土地生活,而现在社会的经济迅速变革、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新型的生产、培育方式无不对传统而相对落后的方式带来冲击。尽管政府多次强调要改善农民的生存问题,从实行情况来看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农民贫困问题日积月累、根深蒂固,政府的改革措施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触动最底层的那根神经。2.1.2进入城市的民工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内陆地区的劳动力涌入沿海地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此种现象加快了沿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内地的农村经济却滞后不前,更加剧了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并且,由于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民工本身就是以一种不平等的身份进入城市。虽然他们生活在城市之中,但是在制度上他们不属于这个城市的居民。因此在社会生活之中他们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2.1.3城市下岗工人这一部分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受影响者。正如前所述,大量外地民工进入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机会减少,而且他们相较于民工在就业上反而存在着劣势。经济的发展和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使社会弱势人群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他们在感叹“为什么权利和利益再分配就轮不到我们”的同时,言语间流露出了对社会的不满。他们担心改革,又期望改革;埋怨政府,又寄希望于政府;要求发展,又恐惧自己得不到发展;希望稳定,但行动又带来不稳定。尤其是40~50岁的中年人,过去对企业曾做出较大贡献,而今成为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有着失落感、被遗弃感和恋旧心,怨气和不满情绪很大,容易被不良动机的人所影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由于社会弱势群体在民主权利、人格尊严、劳资纠纷调解中往往处于不利境地。因此下岗失业人员求职时,往往被迫签订不合理内容;工作中劳保福利、人格尊严常常受到侵犯;打工者和民工工作以后不能及时或拿不到应得的佣金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农民急着用钱只得低价出售农副产品;遇有经济或民事纠纷,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匮乏,加之经济困窘,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2.1.4.残疾人残疾人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成员。他们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生产、生活之中受到他人的歧视。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他们的利益,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优越感的作祟,大多数正常人不承认残疾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能力,享有同样的地位,所以或多或少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而这种观念又大多属于道德思想的层面,法律以及公权力很难对它起到实质性的干涉与改变。2.2.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鉴于我国存在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对弱势群体的权利进行保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系列针对弱势群体的特别立法。但是这些立法仍然存在着一定不足,太过于分散,并没有就弱势群体的整体制定一部基本保护的法律。而且立法的内容并不十分具体,往往需要具体施行的机关来加以规定,如此,各个机关的做法各有不同,主观性比较大,这样仍然可能存在着厚此薄彼不公平的现象。
其次,在行政活动中,国家进行扶贫开发,给农民减负、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等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国家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扶贫资金不到位,解决问题不彻底等问题。而且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给农民减负和进行再就业指导帮助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优惠政策的普惠性不强,所以面临的情势仍然比较严峻。最后,国家司法机关根据相关诉讼法的具体规定,给符合特定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在诉讼过程中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但是,由于法律援助经费的短缺,法律援助的律师资源不足,法律援助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尚未建立,仍有大量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纠纷和案件不能及时甚至根本不能得到法律援助。3.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依据3.1.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主体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而且每个经济主体都必须独立承担经济活动的后果,因此,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有真正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为取得成功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市场机制条件下机会平等,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机会平等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成功概率,从而能够鼓励各种各样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拥有相同的机会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机会平等并不意味着结果平等。结果不平等并不是坏事,这是市场机制产生作用的关键所在。允许结果的不平等是鼓励了那些能力更强、更有聪明才智的人有动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机会平等以及结果的不平等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不平等的情况会加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些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民法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理念,维护私法主体的意思自由。这为实现公平与合理提供了前提与基础,但是当社会主体之间事实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时,民法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在绝对强势与绝对弱势者之间,意思自治成为了强者支配弱者的规则。进入21世纪,不平等日益加剧,不平等不仅存在于个人之间,而且存在于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的社会组织之间。民法对形式正义的追求已不能满足保护弱者与维护社会正义的追求,为了维护经济秩序和保障社会弱者的生存,国家开始介入,并从“夜警国家”向“福利国家”转型,对强者的自由加以规制,在国家介入的过程中产生了经济法。[6]
所谓经济法是指产生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意志新的法律部门。它是综合运用国家权力或宏观调控手段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法律规范系统。从上述经济法的定义可以派生出经济法的两个基本原则:社会本位原则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社会本位”就是指经济法的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应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出发,以尊重个体权益为基础,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把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当个人、企业、团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都应让位于社会利益。所以,这一原则又可称为社会利益至上或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至上原则。它要求经济法在对产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价格水平、垄断和不当竞争行为、产品质量控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都必须以社会利益为本位。[7]与此同时,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注。[8]“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指经济法的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应坚持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互补与统一的平衡理念,既讲效益又讲公平,二者兼顾。这一原则要求国家必须“经济”地干预经济,公正地协调关系,合理地平衡利益。3.2.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的理论依据对弱势群体予以保护,不是打击先进保护落后,而是对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予以保护,保障其基本生存并促进其发展。保护弱势群体并不是要消除结果的不平等,而是在承认结果的不平等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弥补结果的严重不平等,即承认强者与弱者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必须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不是“人”与“非人”之间的差别。社会财富的分配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但是不能完全依赖于残酷的“弱肉强食”的法则。人类虽然也要通过生存竞争而繁衍发展的,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除了追求生存以外还存在其他价值追求,人类对公平、正义不懈的追求是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标志。市场经济有利于激发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但市场规则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一种“丛林法则”。市场优胜者对社会资源搜刮殆尽,市场劣汰者一文不名,无以立足,甚至本身都会沦为市场优胜者的“战利品”,这是形式正义导致的实质不正义,合法的方式导致的非法的后果。[9]传统私法把一切人都只看作是一种抽象平等的人,但这只是人格与身份的平等以及政治权利资格的平等,而并非经济权利的平等。人格与身份的平等以及政治权利资格的平等,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法律如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面临财富的巨大不平等时,这种法律上的宣告形同虚设,经济上的依附性与经济上的不自由制约着政治权利与人身自由的实现,因此说真正的个人自由不能脱离经济上的保障和独立而存在。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是政治自由与政治民主的根源,没有了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法律上的“人生而平等”也只能沦为一纸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制约并相互影响。传统私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日益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关注到了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而且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经济法突出强调整体利益与共同发展。经济法也不同于传统的私法只把人看作抽象平等的主体,它关注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家庭出身、自然状况、社会条件、经济实力与个人能力的差别,并因此影响到实际享有权利的不同。经济法认识到差别但不是要消灭差别,其主旨在于对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给予权利的特别保护或者经济上补偿或救济,使强势与弱势之间的差别符合正义。[10]经济法针对市场主体的差别予以差别对待,把人具体为穷人、富人、大中小企业、消费者,扶持中小企业,保护消费者,给予社会贫困者基本生活保障和其他救济,提高他们的法律地位,扶植他们的竞争能力,增加他们的竞争机会。 4.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中,原有体制的失效,新的体制尚未形成,造成新增弱势群体,如效益不好或破产的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另一方面,旧机制中的不合理的制度依然禁锢着原有的弱势群体,并加剧其弱势的程度,如农村劳动者在公共设施、社会保障、迁徙自由、接受教育的机会等方面仍然与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差距。规则上的不统一导致的不公平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从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着手,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对于由于自然性原因产生的弱势群体问题,要通过建立保障体系的手段加以解决,如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制度、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发展公益基金等社会慈善团体、进一步完善法律救助制度等。[11]社会保障是社会发的主要内容,在此不再进一步的论述。对于由于社会性原因和弱势群体地位原因产生的弱势群体问题,则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经济法的手段加以解决。4.1.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西部在经济发展上,从全国的范围来看,不平衡胜过不发达,东部胜过中西部,沿海地带胜过内陆地区。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国家可制定《西部经济发展法》,集中力量发展西部,把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总方针、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在开发资源、保护环境的总要求下,优化西部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实现东部、中部和西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此外,对西部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措施,外商、民营企业对西部投资优惠政策等也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法律化。[12]4.2.完善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现阶段,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300多万,劳动力供大于求,资本资源相对短缺,各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因而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社会政策,其目标都是保持国家最大化的社会就业率,国家应积极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部分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以减轻弱势群体沉重的生存压力。从宏观层面,通过地区经济的发展来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此我国已经于2006年出台了《就业促进法》,并在这部法律中专门就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规定,确立了包括弱势群体就业援助、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反就业歧视等有利于弱势群体实现就业的制度。当前,在促进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土,尤其应当注意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制度转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失业保险的功能应当从对失业者的生活救济的重点向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为重点转化。在这方面,法律应规范参加失业保险的条件与范围、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对失业者的救助、失业培训及其它帮助失业者寻找新的就业岗位的措施等。[13]4.3.完善开发式扶弱的法律制度开发式扶弱是指通过对基础性资源的配置和机会的给予,使弱者具有自我脱弱的能力,从而在摆脱弱势地位的问题上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但是,这种态势必须通过诸如对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的法律制度性的供给才能实现。尽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有着现实的巨大作用,然而他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而且,过分庞大的社会福利计划还可以诱发道德风险,不利于弱势群体的劳动,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在制度建设的取向上,应坚持“输血式扶弱”与“造血式扶弱”并举的方针,同时要注重提升弱势群体发展的能力。应当改变那种简单的、分散的、消极的救济性扶弱的做法,通过政府、社会或个人对弱势群体提供资金、知识、技术、人才、机会及其他资源的支持,以社会整体发展带动弱势群体境遇的改善。4.4.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又加强了市场经济的残酷性,中小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率很低,应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和政策上给予帮助和照顾。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对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扩大城乡就业,减少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4.5.实行有利于弱势群体的税收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第二次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它指的是通过财政收入、支出、管理活动,集中部分社会财富而后进行再分配,来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目标。对于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由政府施以援助,使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趋于公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制定国家财政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应利用税收政策扶持弱势群体自我发展,如失业者自谋出路、自办企业的,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可获减免等。总之,国家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弱势群体“多予少取”,努力维护社会公平。4.6.调节分配机制,在改革中解决问题理顺好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及其积极性的发挥。在收入分配环节,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党和政府尤其要注重再分配的公平,加强振幅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控制,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政府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政府手段,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全面清除体制的漏洞,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除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在改革过程中,构建我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国家通过税收政策介入分配过程,如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累进税率,尽快开征遗产税、消费税等税种,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到政府手中,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用于救助弱势群体。[14]4.7.建立稳健的商品价格体系弱势群体的经济实力弱小,承受社会经济动荡的能力低,政府应依据《价格法》对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重要公益性服务、重要公用事业、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采用政府定价,如医院、学校、公共交通、邮电、电讯、自来水、煤、电供应等,对其他影响力较大的重要商品,在必要时利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实行价格干预措施,以保持价格的稳定,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质量不受影响,避免因此引发的社会动荡。4.8.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在经济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弱势群体由于自身购买力底下,在作为消费者对抗生产者或经营者时力量更加弱小(相对与非弱势群体而言),其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在合法权益受到生产者或经营者后,弱势群体囿于自身的法律维权意识或由于社会对它的轻视,往往游离于法律保护的领域之外。[15]应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为依据,加大对弱势群体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尽量简化保护程序,降低保护成本,努力防止或减少“劣质奶粉事件”的发生。结语首先要摆脱自己作为弱势群体的自卑情绪,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哪些基本权利是不容侵犯的;其次是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法律意识,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在弱势群体之间要建立一个组织,能够代表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及时、准确、快捷的提供信息和帮助,关键时刻往往还要靠自己团结起来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利。总之,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与国家政策的走向、经济发展的水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反之将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可能使已有的经济发展毁于一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只是一种消极和事后的方法,虽然于现代社会不可少,但作用有限。经济法的任务和价值目标决定于经济法在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经济法的角度着手解决此问题能治标治本,并能防止此问题的扩大和恶化。经济法应该承担起在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中所负的历史使命。注释[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载《前线》2001年第五期。[3]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刘卓红,胡宜安:论新时期弱势群体与社会主义公正及其建构,理论视野,2004,(2)。[5]方浩;《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中国无优会计网,2007-2-12。[6]谭灿,邓毅沣: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理论月刊,2004年07期,119-120。[7]罗红运;从经济法的角度考虑对弱势群体的保护。[8]李昌麒:《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9]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162。[10]谭灿,邓毅沣: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理论月刊,2004年07期,119-120。[11]李昌麒:《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野,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12]刘文华主编:《宏观调控法制文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13]郑功成:《加快制定〈就业促进法〉》,中国网2003年3月10日。[14]林国新:谈妥善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及意义。[15]罗运红:从经济法的角度考虑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参考文献[1]胡静娴: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甘肃农业.2006年03期.[2]徐正春,邹津宁;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学思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3]潘高林,伍金平: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4]贺艳梅: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是经济法的固有使命.消费导刊.2007年11期.[5]姚丹:经济法方法论体系及其中“人的模式”的问题的讨论.福州大学.2006年.[6]杨酥:基于集群的中小企业外部支持体系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7]吴克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8]董文军:平等视野中的消费者权利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9]赵宇霞,王承亮:试析入世对中国弱势群体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01期.[10]方浩:《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中国无优会计网.2007-2-12.[11]李昌麒: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中国法学.2004年02期;82-91.[12]吴宇: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权利视角及其理论基础——以平等理论透视.法制与社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公司间代收代付业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年度城市绿化劳务承包综合服务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施工队高速公路施工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实验室航天器研发与制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冷库租赁及冷链物流运输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运输及冷链设备维修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材料研发全新期权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门锁用户购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对赌协议合同-信贷业务与风险控制3篇
- 2025年度人工智能公司合伙人股权分配与战略规划合同3篇
-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 骨科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 【MOO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分包合同技术要求与交底2篇
- 居家养老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光明乳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外墙真石漆购销合同
- 艺体教研组活动记录
- (最新整理)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