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研究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史料研究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史料研究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史料研究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史料研究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广东卷·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答案:B试题立意:史料研究“实证意识”“实证精神”的培养。★高考地位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史学理论,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之一,容不得我们忽视!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客观性、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学:指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解释

(主观性,不可能完全接近真实的历史)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史料史料研究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高考部分题目练习,了解高考中有关史料研究类题目的考查角度

2.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合作探究,总结史料研究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如史料类型,获取史料途径,影响史料解释因素及史料运用的原则与方法。

3.运用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何为史料?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史料类型1.文字史料(文献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档案文书,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杂志信件等。基本反映历史真实情况,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2.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照片等。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纠正文献资料记载的错误。3.口述史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有虚构成份,但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传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场景:“徐州谷丰县,有村曰朱陈。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这些属于哪一类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材料,直接反映所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所研究对象的情况。注: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一般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自己甄别。请判断以下史料属于一手还是二手史料?三星堆纵目人秦皇兵马俑《后汉书》南朝范晔编写蒋介石日记一手史料一手史料二手史料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探究一:史料甄别材料:“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进行的,对于材料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意第一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的记述,具有直接性,应属于第一手史料。同意第二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在事后的记述,因此在描述过程中难免有遗漏或遗忘,有时还会带有主观色彩。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典例分析】B

钢铁小镇的发展(米德尔斯伯勒是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工业小城。以下内容节选自贝尔夫人《在工作》一书中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米德尔斯伯勒发展的记录。掠影一:尽管制造业城镇也许没有古代那种魅力和美感,但各自有那种引人入胜和独特之处……高高的烟囱、外形粗陋的大窑和高炉,冬日下午城市升起的烟雾犹如塔楼和尖顶一般。掠影二:晨曦和黄昏是参观铁城的极好时光,白天是云柱,到了晚上则成了火柱。掠影三:1851年,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0%,1901年,只占6.4%,英国大多数食物和农业生产资耕如羊毛都要进口。掠影四:城市里工作时间短,工资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下降,他们大多数都进入英格兰等城镇工作,妇女在城镇中则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在一些地方,城镇与农村之间流动性比较大,农村的男女比例明显不平衡。——摘编自[英]肯尼思.O.摩根等《牛津英国通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19世纪中后期英国经济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14分)探究二:史料价值摄影一、二:制造业城镇、高高的烟囱、外形粗陋的大窑和高炉、城市升起的烟雾、铁城,反映了城市工业发展。可用于研究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大工业和大工厂制的发展。摄影三:1851年,英国大多数食物和农业生产资料如羊毛都要进口,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动。可用于研究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了英国商品进出口状况。摄影四: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农村人口进人英格兰等城镇工作,妇女在城镇中则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农村的男女比例明显不平衡,反映了城市劳动力就业情况。可用于研究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城市化进程以及英国人口、从业结构的变化。总结:贝尔夫人的作品《在工作》中记录的场景充分反映了英格兰北部工业小镇米德尔斯伯勒在工业革命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米德尔斯伯勒是英国19世纪中后期英国发展的缩影。

材料节选自[英]肯尼思·O·摩根等的《牛津英国通史》,具有相当可信的史料价值。贝尔夫人的《在工作》记录了钢铁小镇19世纪中后期的发展变化,可以作为两次工业革命之交时期英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史料。答题层次一:答题层次二:答题层次三:探究: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所有事件;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不同(所处立场)不同,因此对历史的记载会出现差异。影响史料解释的因素

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A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制度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后期学者的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C影响史料解释的几个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2.研究的方法,角度3.研究者的主观因素4.研究者的史学观点5.时代的局限性探究:史料运用的原则和方法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C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B.有历史观指导

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A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B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一分材料说一分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组别材料结论某组秦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半两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皇权至上”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的主流。(1)该组从此材料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该怎么修改?(2)从探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论从史出某组同学主题探究学习的相关材料和结论不合理,我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的主流是儒家思想。修改:秦代货币设计受“皇权至上”思想影响比较大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注意的原则或方法:1.重视史料来源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2.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做到论从史出。3.二重证据法: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孤证不立:单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需搜集更多的史料,多重史料相互印证)

5.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

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有图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A习题巩固2、按学术价值分类:一手、二手史料,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A3、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C4、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B

5、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D(2022茂名二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9月2日阴.星期四。驻军,庄里镇。今天开方面军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下午1时……一万多指战员等着主席宣布开会。有如下三个重要训话:一、朱总司令训话大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了华北,占领了平津,并且打到上海来了……华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正在盼望我们到华北去……我们不与日本的飞机、大炮打,我们专打日本的后、侧方的铁道、汽车路、火车、汽车、粮食窝,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三、贺总指挥训话:10年前我们为什么丢开白帽子戴红帽子,今天为什么收起红军帽子戴国民革命军帽子。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今天为了抗日,我们戴国民革命军帽子没有关系,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摘自《王恩茂日记·上》(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日记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使用日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6分)史料价值:日记记录是作者当天亲历的事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一手文献资料。(2分)注意问题:日记受记录者的学识、阶级立场、情感影响较大,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使用时要注意甄别;日记代表的只是个人的认知,用作史料时需多方搜集史料,多源互证。(每点2分,共4分)甲: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

优先选择材料乙。

材料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

材料甲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6、史学界在抗战时期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集中在宋金、宋元之际及明清之交等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时期,这些著作或以民族气节鼓励人民,或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这反映出史学著作()A.修撰的时代性B.历史解释的客观性C.叙事的阶级性D.历史评价的全面性A

7、史学家博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右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博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C

8、《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有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你认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D

9、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A

10、《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C

11、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