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NoiseLevelStatisticalAnalyzers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规程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术语 3.2计量单位 4概述 5计量性能要求 5.1指示声级调整 5.2频率计权 5.3级线性 5.4自生噪声 5.5时间计权F和S 5.6猝发音响应 5.7重复猝发音响应 5.8计算功能 6通用技术要求 6.1标志 6.2功能性要求 (6)6.3外观和供电 7计量器具控制 7.1检定条件 7.2检定项目 7.3检定方法 7.4检定结果的处理 7.5检定周期 附录A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 附录B频率计权声信号试验的其他方法 附录C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的内页格式 附录D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IⅡ本规程依据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和格式本规程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61672-1:2013《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和IEC61672-3:2013《电声学声级计第3部分:周期试验》,同时参考了IEC61672-2:本规程代替JJG778—2005《噪声统计分析仪》。与JJG778—2005相比,主要技术 增加了术语“累计百分数声级”和“时间平均声级”的定义:——各计量特性值的“允差”修改为“接受限”,合格判定修改为测得的值与设计目标的偏差不超过适用的接受限,同时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适用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删除了平坦频率响应和过载指示的内容;——修改了检定环境条件中的静压条件;——增加了对声频信号发生器扫幅性能的要求;——检定项目中的“外观检查”修改为“通用技术要求”;——检定项目中删除了“使用说明书”; 修改了指示声级调整、频率计权、级线性、自生噪声、猝发音响应、重复猝发音响应和计算功能的检定方法;——增加了附录“频率计权声信号试验的其他方法”。本规程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1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1级和2级噪声统计分析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2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JJG176—2005声校准器JJG188—2017声级计JJG482—2017实验室标准传声器(自由场互易法)JJG790—2005实验室标准传声器(耦合腔互易法)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G1019—2007工作标准传声器(耦合腔比较法)JJF1034—2005声学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147—2006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JJF1293—2011静电激励器校准规范GB/T3102.7声学的量和单位GB/T3222.1—2006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1部分:基本参量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GB/T17312声级计的无规入射和扩散场校准IEC61672-1:2013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Electroacoustics—SoundIEC61672-2:2013电声学声级计第2部分:型式评价试验(Electroacous-tics—Soundlevelmeters—Part2:Patternevaluationtests)IEC62585电声学确定声级计自由场响应修正值的方法(Electroacoustics—Methodstodeterminecorrectionstoobtainthefree-fieldresponseofasoundlev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3术语和计量单位3.1术语JJF1001—2011、JJF1034—2005、JJG188—2017和GB/T3947—1996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1累计百分数声级percentilelevels2Ln测量时段内N%的时间所超过的时间计权和频率计权声压级。[GB/T3222.1—2006,定义3.1.3]3.1.2时间平均声级time-averagesoundlevel等效连续声级equivalentcontinuoussoundlevel在规定时间间隔内的频率计权声压信号平方的时间平均值与基准值平方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IEC61672-1:2013,定义3.10]3.2计量单位本规程采用GB/T3102.7规定的量和单位。4概述噪声统计分析仪是用于环境监测,具有统计分析功能,能根据选择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间隔进行自动采样,并可自动计算、显示时间平均声级和累计百分数声级等参数的声学测量仪器。噪声统计分析仪可以是一台内含数据处理器的单独仪器,也可以由声级计和数据处理器两部分所组成。噪声统计分析仪分为1级和2级两个性能级别。1级和2级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性能特性值具有相同的设计目标,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接受限和额定工作温度范围。2级的接3受限大于或等于1级的接受限。5计量性能要求5.1指示声级调整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具有指示声级调整功能。按照制造商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校准方法和调整数据,在校准检查频率上,噪声统计分析仪应能得到所要求的响应于声校准器的指示级,其偏差不应超过±0.3dB。5.2频率计权5.2.1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具有频率计权A,1级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同时具有频率计权C。噪声统计分析仪也可具有频率计权Z。5.2.2噪声统计分析仪的频率计权设计目标及相应的接受限见表1。表1给出的接受限适用于参考环境条件、所有的级范围和以下频率范围:——对1级噪声统计分析仪为10Hz~20kHz; 对2级噪声统计分析仪为20Hz~8kHz。5.2.3对于传声器的参考方向不在对称轴上的噪声统计分析仪,在所有参考方向上测得的响应都不应超过表1给出的接受限。5.2.4表1中相应的频率计权和接受限适用于相对频率计权自由场响应和相对频率计权无规入射响应。ACZ+3.0,一~000—+3.0,一~45.2.5在参考级范围的参考声压级上,对1kHz稳态正弦电信号,C计权和Z计权指示级与A计权指示级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0.2dB。5.3级线性5.3.1在参考级范围和1kHz时,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线性工作范围的区间应至少为5.3.2在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总范围内,对于任何频率计权,1级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级线性偏差不应超过±0.8dB,2级的不应超过±1.1dB。5.3.3当输入信号级在1dB~10dB任意变化时,应引起相同的声级示值的变化。测得值与设计目标的偏差,对1级噪声统计分析仪不应超过±0.3dB,对2级噪声统计分析仪不应超过±0.5dB。5.3.4级线性试验的起始点应为参考声压级。5.4.1对所有频率计权,应按使用说明书给出的方法,测量当用电输入装置替代传声器时的最高预期自生噪声级。5.4.2对所有频率计权,自生噪声级宜由时间平均声级给出。注: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示值受背景噪声以及自生噪声的影响。自生噪声级仅作为信息报告,不用于判定是否合格。所报告的自生噪声级无需相关的不确定度。5.5时间计权F和S5.5.1噪声统计分析仪时间计权F的指数时间常数设计目标为0.125s,时间计权S的为1s。应通过突然终止输入的4kHz稳态正弦电信号测量指示声级的衰减速率,时间计权F的衰减速率应在31.0dB/s~38.5dB/s,时间计权S的应在3.6dB/s~5.1dB/s。5.5.2在噪声统计分析仪参考级范围的参考声压级上,对1kHz稳态正弦电信号,时间计权S的A计权声级和A计权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与时间计权F的A计权声级的指示级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0.1dB。5.6猝发音响应5.6.1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猝发音响应采用4kHz的电猝发音信号进行试验。对A计权,时间计权F和S,参考猝发音响应及在猝发音持续时间上测得的猝发音响应与相应的参考响应偏差的接受限见表2。表2参考4kHz的猝发音响应和接受限猝发音持续时间T,/ms相对稳态声级的参考4kHz猝发音响应接受限/dBLAFmax—LAFLAE.r—LAF—1.0一7.0士1.02—18.0—27.0+1.0,一1.5+1.0,一2.50.25—27.0—36.0+1.0,一3.0+1.5,一5.05猝发音持续时间T,/ms相对稳态声级的参考4kHz猝发音响应接受限/dBLASmax—LAs2级—7.4士1.02—27.0+1.0,—3.0+1.0,-5.0Lmx——猝发音的时间计权F的最大A计权声级,dB;LAsmax—-猝发音的时间计权S的最大A计权声级,dB;LAE.r——猝发音的A计权声暴露级,dB;Lar——连续信号的时间计权F的A计权声级,dB;Las——连续信号的时间计权S的A计权声级,dB。5.6.2表2中的参考猝发音响应和接受限也适用于不能显示声暴露级的噪声统计分析仪。对这样的仪器,猝发音的声暴露级应根据时间平均声级的测量值和相应的平均时间按公式(2)计算,平均时间应是噪声统计分析仪所显示的,且应包含猝发音。LAE.T——A计权声暴露级,dB;LAg.r—-A计权时间平均声级,dB;5.6.3所有猝发音响应的测量都应在4kHz时参考级范围的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以下3dB处进行。测得的猝发音响应与相应的参考猝发音响应的偏差不应超过适用的接受限。在任何猝发音响应测量过程中都不应出现过载指示。5.7重复猝发音响应5.7.1重复猝发音响应采用相同幅度和持续时间的4kHz重复电猝发音序列试验,测得的时间平均声级与相应猝发音序列的时间平均声级的计算值的偏差应在表2中为声暴露级猝发音响应给出的接受限之内。5.7.2在总测量时段中,从稳态正弦信号中提取了n个猝发音的序列在理论上的时间平均声级与相应稳态正弦信号的时间平均声级之间的差值由公式(3)给出:式中:6g——猝发音序列的理论时间平均声级与相应的稳态正弦信号的时间平均声级差n——猝发音序列中单个猝发音的数量;6T₁——单个猝发音的持续时间,s;相应的稳态正弦信号应以总的测量时段进行时间平均。5.8计算功能5.8.1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具备以显示或打印的方式给出A计权时间平均声级和累计百分数声级的功能。噪声统计分析仪至少应给出百分数的分子为10、50和90的累计百分5.8.2噪声统计分析仪所显示或打印的A计权时间平均声级和累计百分数声级与其理论值之差的接受限,对1级噪声统计分析仪为±0.7dB,2级为±1.0dB。6通用技术要求6.1标志噪声统计分析仪应至少具有以下标志:a)制造厂商的名称或商标;b)产品型号和序列号;c)性能级别。6.2功能性要求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具备以下功能:a)所配用的测量传声器应可移去,以允许插入电试验信号到噪声统计分析仪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b)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具有频率计权A,1级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同时具有频率计6.3外观和供电6.3.1噪声统计分析仪中易接触到且供操作者使用的部件应采用密封和标记的方法加6.3.2噪声统计分析仪应无机械性损伤或变形,开关、按键等控制器件应操纵灵活、定位准确,无接触不良的现象。6.3.3噪声统计分析仪应采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优选电源供电,供电电压应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可用电压范围之内。7计量器具控制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7.1检定条件7.1.1检定环境条件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检定环境条件如下:——温度:(23±3)℃;——相对湿度:(30~90)%; 静压:(97~103)kPa。7注:当测量实验室所处位置的静压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参照JJG188—2017中7.1.2给出的方法进行修正。7.1.2参考环境条件噪声统计分析仪的参考环境条件如下:——相对湿度:50%;——静压:101.325kPa。7.1.3计量标准及主要配套设备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用计量标准及主要设备的要求如下:a)声校准器:性能等级为JJG176—2005中规定的1级。b)参考传声器:符合JJG790—2005或JJG482—2017要求的实验室标准传声器。c)声频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为10Hz~20kHz,频率误差不应超过±0.25%,输出信号的总失真不应大于0.1%。可输出4kHz的扫幅信号,最大输出电压不应小于1V,最小输出电压不应大于0.01V;扫幅方式:对数双向;扫幅周期不应小于60s;扫幅周期误差不应超过±0.2%。d)测量放大器:频率范围为10Hz~20kHz,频率响应不应超过±0.2dB。e)交流数字电压表:频率范围为10Hz~20kHz,交流电压示值误差不应超过f)前置放大器:频率范围为10Hz~20kHz,频率响应不应超过±0.1dB,不计权(线性)自生噪声电压不应大于10μV,A频率计权自生噪声电压不应大于3μV。g)猝发音信号发生器:能输出表2所要求的信号,持续时间误差不应超过±1.0%,频率误差不应超过±0.25%,输出信号的总失真不应大于2.0%。h)精密衰减器:在检定所要求的信号幅值范围内,衰减1dB误差不应超过±0.05dB,衰减40dB误差不应超过±0.10dB,衰减60dB误差不应超过±0.20dB。i)声源:在检定频率范围内,所需的声压级上总失真不应大于3.0%。j)声频功率放大器:在检定频率范围内,频率响应不应超过±0.2dB,总失真不应大于0.5%。k)自由声场装置:应符合JJF1147—2006对消声室的要求。1)低频耦合器:在10Hz~125Hz总失真不应大于4.0%,在160Hz~400Hz总失真不应大于3.0%。m)气压计:在检定环境条件内,气压计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0.2kPa。n)温度计:在检定环境条件内,温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土0.3℃。o)湿度计:在检定环境条件内,湿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4%。注:声频信号发生器、测量放大器、猝发音信号发生器可由带有输入和输出功能的满足相应技术要求的声分析仪替换。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检定项目和使用中检查项目见表3。8表3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检定和使用中检查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使用中检查1通用技术要求十十2指示声级调整十十3频率计权十 4级线性十5自生噪声十—6时间计权F和S十7猝发音响应十8重复猝发音响应十9计算功能十注:符号“十”表示需试验的项目,符号“—”表示不必试验的项目,7.3检定方法7.3.1通用技术要求目视检查或手动操作,噪声统计分析仪a)的面板或铭牌上应具有6.1所要求的标志;b)应符合6.2的功能性要求;c)的外观应符合6.3.1和6.3.2的要求;d)的电源应符合6.3.3的要求。7.3.2指示声级调整7.3.2.1指示声级的调整应在参考级范围的参考声压级和160Hz~1250Hz的校准检查频率上进行。应使用7.1.3中规定性能等级的声校准器,必要时优先使用由制造商规定型号的声校准器,依据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校准方法和调整数据,在校准检查频率上检查噪声统计分析仪响应于声校准器所产生的声压级的指示级。如需要,应调整到相应检定环境条件下所要求的指示级。对于多通道噪声统计分析仪,应在所有要求检定的通道中进行调整。应记录调整前、后的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指示级。如果调整值是随声校准器适配器的特定型号而确定的,那么在调整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时应使用该型号的适7.3.2.2与参考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声压级相比,环境条件对声校准器腔中声压级的影响,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给出的程序和校准数据来计算。7.3.2.3调整后,噪声统计分析仪响应于声校准器的指示级与目标值的偏差不应超过5.1给出的接受限。否则,不应进行后续项目的检定7.3.3频率计权7.3.3.1概述在噪声统计分析仪提供的频率计权中,至少有一个应进行声信号试验,其他的频率计权可作声信号试验,也可作电信号试验。进行电信号频率计权试验时,应考虑传声器9的标称频率响应、噪声统计分析仪外壳的反射以及传声器周围的绕射等影响。7.3.3.2频率计权的声信号试验频率计权声信号试验的程序及要点如下:a)频率计权声信号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中的传声器表示参考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或被检的噪声统计分析仪(相互替代)。声波以参考传声器校准时的方向入射至其参考点。声频信号发生器声频功率放大器声源传声器测量放大器图1频率计权声信号试验装置示意图b)如噪声统计分析仪具备C计权或Z计权,则应优先在C计权或Z计权进行声信号试验,其次才使用A计权。c)噪声统计分析仪应置于参考级范围和时间计权F或时间平均声级d)频率为500Hz或以上时,声信号试验应在自由声场中进行。在自由声场装置中,声信号应是正弦平面行波。对500Hz以下频率,声信号试验可在封闭的耦合器中注:若传声器均压孔暴露在耦合器声场内,频率低于约250Hz时,耦合器内压力场响应近似于自由场响应或无规入射响应,频率高于250Hz时应确认声场响应的一致性。若传声器均压孔不在耦合器声场内,则应考虑耦合器内压力场响应与自由场响应或无规入射响应的偏差。e)在所有试验频率上,声源工作时的声压级应至少比背景噪声声压级高30dB。f)在所有的频率计权试验中,均不考虑级线性偏差。g)噪声统计分析仪未提供电输出时,试验方法如下:1)按图1将参考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安装于自由声场装置中。在500Hz及以上的各试验频率上,调节声源的输出,使声源在参考传声器处产生的声压级为参考声压级。如果不能在所有试验频率上保持这个声压级,可以使用其他的声压级,但对实际声压级与参考声压级之间的差值应予以修正。记录测量放大器的声压级示值和所有声信号的2)用噪声统计分析仪替代参考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噪声统计分析仪上传声器的参考点应与原先参考传声器参考点的位置相同,声音应以规定的参考方向到达传声器。在各试验频率,声源产生的声压级应与参考传声器测量时的相同,记录各试验频率时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的声级。3)在各试验频率,频率计权为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的声级与参考传声器测得无频率计权的声压级之差。4)在500Hz以下的频率,噪声统计分析仪的传声器和参考传声器应插入封闭声耦合器中(如有风罩,应从传声器上移去风罩),记录噪声统计分析仪测得的声级和由参考传声器测得的无频率计权的声压级。在A计权试验中,频率下降至10Hz时,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线性工作范围应大于70dB,如需要的话,可改变级范围。A计权试验在下降至最低频率时,其声级指示应至少大于标称测量范围下边界5dB。5)同样,在封闭声耦合器内频率计权由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指示声级减去参考传声器测得的无频率计权声压级而得到。6)噪声统计分析仪的频率计权与设计目标的偏差应在表1给出的相应频率的接受限之内,并且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给出的适用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h)噪声统计分析仪提供电输出时,试验方法如下:1)噪声统计分析仪安装于自由场之前,应在500Hz及以上的每个试验频率上,测定噪声统计分析仪显示器指示的频率计权信号级与电输出的输出电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电输出的信号级应与显示器指示的信号级相对应。2)按图1将噪声统计分析仪安装在自由声场装置中并接收从规定的参考方向发射的声波。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电输出接至交流数字电压表。在500Hz及以上的各试验频率,应调节声源的输出直到噪声统计分析仪电输出的输出电压与7.3.3.2h)1)中预先调节的相同,记录输出电压、相应频率计权的指示声级和声源输出信号的细节。3)用参考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替代噪声统计分析仪,参考传声器参考点应与早先噪声统计分析仪上传声器参考点的位置相同,在各试验频率,声源的输出信号应与测量噪声统计分析仪时的相同,记录无频率计权的声压级。4)在各试验频率,频率计权由相应的输出电压计算的声级减去由参考传声器测得的无频率计权的声压级而得到。5)对500Hz以下各频率,频率计权的试验方法同7.3.3.2g)4)和5)。6)噪声统计分析仪的频率计权与设计目标的偏差应在表1给出的相应频率的接受限之内,并且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给出的适用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当噪声统计分析仪安装了测量无规入射声的传声器时,应采用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指向性指数,按GB/T17312给出的自由场法,确定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相对频率计权无规入射响应。7.3.3.3频率计权的电信号试验频率计权电信号试验的程序及要点如下:a)频率计权电信号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电信号应通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电输入装置施加到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电输入端。交流数字电压表声频信号发生器噪声统计分析仪图2频率计权电信号试验装置示意图b)在7.3.3.2中选作声信号试验的频率计权应在相同的频率上进行频率计权的电信号试验。噪声统计分析仪应置于与声信号试验时相同的级范围。在各试验频率,调节输入信号级使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的声级与声信号试验时相同,记录相应的电输入信号级或电压。c)频率计权的电信号试验应在其他频率计权上重复进行。噪声统计分析仪应置于声信号试验时所用的级范围。在各试验频率,调节输入电信号使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的声级与声信号试验时相同,记录相应的电输入信号级或电压。d)在各试验频率,计算7.3.3.3b)所记录的电输入信号级和c)所记录的电输入信号级之间的差值,用分贝表示。再将这个差值加到7.3.3.2中用声信号方法测得的相应频率计权上,则可得到与在噪声统计分析仪的传声器上施加声信号时等效的频率计权。差值:式中:e)噪声统计分析仪的C、Z或A等效频率计权与设计目标的偏差应在表1给出的相应频率的接受限之内,并且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给出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7.3.3.41kHz处的频率计权将1kHz的连续正弦电信号输入噪声统计分析仪,噪声统计分析仪置于A频率计权和参考级范围,调节输入信号级使其指示级为参考声压级,记录其指示级。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噪声统计分析仪分别置于C计权和Z计权,记录相应的指示级。分别计算C计权和Z计权指示级与A计权指示级之间的差值。C计权和Z计权指示级与A计权指示级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5.2.5给出的接受限,其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给出的适用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3.4级线性7.3.4.1概述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级线性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电信号通过电输入装置施加到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电输入端。声频信号发生器声频信号发生器精密衰减器噪声统计分析仪图3级线性试验装置示意图噪声统计分析仪设置为指示A计权、时间计权F或A计权、时间平均声级。级线性偏差是输入信号的指示声级与相应期望信号级之差,期望信号级可通过参考级范围上规定的起始点加上输入信号级的改变量而计算。1在参考级范围起始点上的级线性偏差为零。2输入信号级的改变量可从输入衰减器挡位的改变量(分贝表示)来确定或由输入信号的电压的改变量来计算。7.3.4.2参考级范围的级线性噪声统计分析仪参考级范围的级线性试验程序如下:a)参考级范围的级线性试验采用8kHz稳态正弦电信号。调节输入信号级至参考级范围内的起始点,记录输入信号级和指示级。以5dB的步级增加输入信号,直至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频率为8kHz时的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5dB之内,再以1dB步级增加输入信号级直至上边界,但不应出现过载指示。然后返回起始点,以5dB步级减少输入信号级,直至线性工作范围下边界5dB之内,再以1dB步级减少输入信号级直至下边界,但不应出现欠范围指示。记录各步级时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指示级和期望信b)由各步级时的指示级减去相应的期望信号级,计算级线性偏差。测得的级线性偏差不应超过5.3.2规定的适用接受限,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c)测得的任何1dB~10dB间的级线性偏差都应在5.3.3给出的接受限之内,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d)输入1kHz稳态正弦电信号,调节输入信号级至参考级范围内的起始点,记录输入信号级和指示级。从起始点开始分别调至上边界和下边界,得到级线性偏差不超过5.3.2规定的适用接受限的最大期望信号级和最小期望信号级,其差即为噪声统计分析仪的线性工作范围,应符合5.3.1要求。7.3.4.3包括级范围控制器的级线性参考级范围以外的其他级范围的级线性试验程序如下:a)其他级范围的级线性试验应采用1kHz稳态正弦电信号。对每个级范围,级线性试验应从参考级范围的参考声压级开始,并用相对于参考级范围的级范围控制器的标称改变量改变输入信号级。b)调整输入信号级使噪声统计分析仪在参考级范围上产生参考声压级的指示级,记录输入信号级和指示级。保持输入信号级恒定,在能指示该声级的所有其他级范围记录指示级和相应的预期值。c)对所有的其他级范围,调节输入信号级,使噪声统计分析仪在该级范围产生比首次引起欠范围指示的信号级高5dB的期望信号级,记录指示级和相应的期望信号级。d)由b)、c)中在各级范围时的指示级减去相应的期望信号级,计算级线性偏差。测得的级线性偏差不应超过5.3.2和5.3.3规定的适用接受限,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3.5.1装有传声器将噪声统计分析仪设置为最灵敏的级范围,并放置在不会引起自生噪声增加的低噪声声场中时,将装有传声器(不包括防风罩)的噪声统计分析仪放置在自由场装置中测量自生噪声级,记录最灵敏级范围上的A计权自生噪声的指示级。应测量至少30s的自生噪声的时间平均声级。7.3.5.2以电信号输入装置取代传声器当用电信号输入装置(或规定方式的插入电信号)取代传声器并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端接后,按与装有传声器时相同的程序,测量噪声统计分析仪所有频率计权的自生噪声级的时间平均声级。7.3.6时间计权F和S7.3.6.1噪声统计分析仪时间计权F和S的指数衰减时间常数用稳态4kHz正弦电信号进行试验。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调节输入信号级使噪声统计分析仪在参考级范围的指示级为规定的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以下3dB,待示值稳定且持续至少10s后,突然中断输入信号,记录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级的变化情况和测量时间,并计算指示级的衰减速率。时间计权F和S的衰减速率不应超过5.5.1规定的适用接受限,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注:可以通过显示器上观测的声级示值并同时用秒表、等效计时装置或取样速率(如显示数字信号级的更换速率)测定的经历时间来测量指数衰减速率。也可以使用视频摄像机或等效装置去记录显示装置上的声级示值,同时数字时钟以毫秒级显示时间。7.3.6.2如果噪声统计分析仪能以合适的分辨力显示声级随时间变化的函数,那么可以用这个函数来判定衰减时间常数。7.3.6.3对提供有时间计权S的噪声统计分析仪,输入1kHz正弦电信号,并调节输入信号级使其在参考级范围产生相当于参考声压级的时间计权F的A计权声级,记录该声级。保持输入信号级恒定,将噪声统计分析仪置于时间计权S,记录时间计权S的A计权声级。测得的时间计权S的A计权声级与时间计权F的A计权声级之间的偏差不应超过5.5.2给出的接受限,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3.7猝发音响应7.3.7.1概述噪声统计分析仪对短持续信号的响应应在参考级范围上,采用从4kHz稳态正弦电信号提取的、起始和终止在零交叉点的4kHz猝发音进行试验。噪声统计分析仪应设置为A计权。猝发音响应的试验装置如图4所示。猝发音信号发生器猝发音信号发生器精密衰减器噪声统计分析仪图4猝发音响应试验装置示意图7.3.7.2时间计权声级的猝发音响应噪声统计分析仪时间计权声级的猝发音响应的试验方法及要点如下:a)对于猝发音信号,应记录噪声统计分析仪时间计权F的最大声级和时间计权S的最大声级的指示级。b)当测试猝发音时间计权F的最大声级时,从中提取猝发音信号的稳态4kHz信号级应在时间计权F上测量。同样,当测试猝发音时间计权S的最大声级时,应测量稳态信号的时间计权S声级。c)稳态输入信号级应调整到时间计权F、时间计权S或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为使用说明书给出的频率为4kHz时参考级范围的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以下3dB。d)对于时间计权F,应分别记录持续时间200ms、2ms和0.25ms的猝发音时间计权F的最大指示级。e)对于时间计权S,应分别记录持续时间200ms和2ms的猝发音时间计权S的f)测得的猝发音响应为猝发音信号时间计权F的或时间计权S的最大指示级减去相应连续信号的时间计权F指示级或时间计权S指示级。测得的猝发音响应与相应的参考响应的偏差应在表2规定的适用接受限之内,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3.7.3声暴露级的猝发音响应噪声统计分析仪声暴露级的猝发音响应的试验要点如下:a)首先输入4kHz稳态连续信号,调节输入信号级至时间计权F的声级或时间平均声级指示级为4kHz时的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以下3dB。记录时间计权声级或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和平均时间的示值。b)从4kHz连续信号中提取猝发音,持续时间分别为200ms、2ms和0.25ms,测量并记录声暴露级的指示级和积分时间的示值。如噪声统计分析仪不能测量声暴露级,则应测量和记录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和平均时间的示值,并由测得的时间平均声级和平均时间按公式(2)计算猝发音的声暴露级。推荐的积分时间或平均时间为10s。c)测得的声暴露级猝发音响应为猝发音信号的声暴露级的指示级减去相应的连续信号的时间计权F的声级或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测得的猝发音响应与相应的参考响应的偏差应在表2规定的适用接受限之内,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3.8重复猝发音响应7.3.8.1噪声统计分析仪对重复猝发音序列的响应在参考级范围上采用4kHz正弦电信号进行试验。噪声统计分析仪应设置为A计权。重复猝发音响应的试验装置如图47.3.8.2首先输入4kHz稳态连续信号,调节输入信号级使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的时间平均声级为4kHz时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以下3dB。重复猝发音序列中的单个猝发音持续时间为0.25ms、2ms和200ms。记录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和平均时间的示值。平均时间应为10s。7.3.8.3从4kHz连续信号中提取重复猝发音序列信号,重复猝发音序列中的单个猝发音持续时间见5.7.1。序列中的每个单个猝发音,应起始和终止在零交叉点。序列中单个猝发音的间隔时间应为单个猝发音持续时间的4倍,总测量时间为10s。记录每个猝发音序列的时间平均声级的指示级和平均时间的示值。7.3.8.4测得的重复猝发音响应可由重复猝发音序列的时间平均声级和指示级减去相应连续信号的时间平均声级和指示级而得到。测得的重复猝发音响应与按公式(3)计算的参考重复猝发音响应的偏差应在表2为声暴露级给出的接受限之内,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3.9计算功能7.3.9.1噪声统计分析仪的计算功能采用扫幅4kHz正弦电信号试验,试验装置如图5所示。噪声统计分析仪设置于参考级范围,测量时间计权F的A计权声级,采样周期不大于1s。声频信号发生器声频信号发生器精密衰减器噪声统计分析仪图5计算功能试验装置示意图7.3.9.2计算功能的试验程序如下:a)声频信号发生器的幅值扫描功能设置如下:——信号频率:4kHz;——扫幅模式:双向对数扫幅,见图6; 终止幅值:调节精密衰减器,使其在噪声统计分析仪的参考级范围产生线性工作范围上边界3dB以下、下边界50dB以上的时间计权指示级;——起始幅值:为终止幅度的1/100;——扫幅周期:60s。图6双向对数扫幅波形图b)记录对应于终止幅值的时间计权指示级Lml。c)按如下方法设置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测量时段:——统计功能的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0.2s时,测量时段为扫幅周期的3倍;——统计功能的采样时间间隔大于0.2s时,测量时段为扫幅周期的10倍。d)启动扫幅信号,再启动噪声统计分析进行采样。e)采样完成后,记录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时间平均声级和各个累计百分数声级的指示级。f)按公式(5)计算时间平均声级的理论计算值:式中:Lmi——对应于扫幅终止幅值的时间计权指示级,dB;△₁——时间平均声级与最大时间计权指示级的级差,dB,幅值与起始幅值的级差为40dB时,△,=9.6dB。g)按公式(6)计算各个累计百分数声级的理论计算值:Ln.c=Lmi-N·δL式中:Ln.e——累计百分数声级的理论计算值,dB;Lmt——对应于扫幅终止幅值的时间计权指示级,dB;N——累计百分数声级的百分数的分子,最常用的为10、50当扫幅信号的终止和90;δ,累计百分数声级与最大时间计权指示级的级差系数,dB,当扫幅信号的终止幅值与起始幅值的级差为40dB时,δ=0.4dB。7.3.9.3测得的时间平均声级和各个累计百分数声级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5.8.2给出的适用接受限,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附录A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7.4检定结果的处理7.4.1所有数据应先计算,后修约,出具检定结果的数值应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7.4.2应对被检的噪声统计分析仪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对检定合格的噪声统计分析仪发给检定证书;对检定不合格的噪声统计分析仪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7.4.3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的内页格式分别见C.1和C.2。7.4.4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按JJF1059.1—2012的要求评定。不确定度评定的示例见附录D。7.5检定周期噪声统计分析仪的检定周期不应超过1年。附录A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表A.1给出了噪声统计分析仪计量性能测量结果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包含概率为95%。表A.1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包含概率为95%)条或表的编号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频率计权(10Hz~4kHz)表1频率计权(8kHz)表1频率计权(16kHz、20kHz)表11kHz处,C、Z频率计权声级相对A频率计权声级的偏差级线性偏差1dB~10dB的级变化时间计权F和S衰减速率对F为3.50dB/s;对S为0.40dB/s在1kHz处,时间计权S声级相对时间计权F声级的偏差猝发音响应5.6.1,表2重复猝发音响应5.7.1,表2计算功能注:频率计权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不包括传声器内部采样变化引入的不确定度,或者与使用安装在传声器周围附件有关的任何不确定度。频率计权声信号试验的其他方法B.1如适用的自由场或扩散场修正数据有效,可使用校准过的多频率声校准器、比较耦合器或静电激励器测量噪声统计分析仪的频率计权。多频率声校准器应符合JJG176—2005对1级声校准器的要求,如适用,1/C级多频声校准器可用于大部分环境条件。用于比较耦合器的工作标准传声器应符合JJG1019—2007的要求。静电激励器应符合JJF1293—2011中相应的要求。实验室可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频率计权的声信号试验方法。若以上方法与自由场法的测量结果不一致,则应以自由场法为准。注:符合JJG790—2005或JJG482—2017要求的实验室标准传声器也符合JJG1019—2007对工作标准传声器的要求。B.2如可能,在每个试验频率上,由IEC62585或GB/T17312的方法给出的噪声统计分析仪指示声级修正到相应的自由场或无规入射声级的数据是可用的。修正数据应说明以下情况:——噪声统计分析仪等效自由场或无规入射频率响应,如果声源或模拟声源为多频声校准器、比较耦合器或静电激励器产生的压力场;——如可能,噪声统计分析仪正常使用中所配的风罩或有关附件对典型传声器频率响应的平均影响; 如可能,修正项应包括声源或模拟声源的等效自由场或无规入射声级的修正、噪声统计分析仪的反射和噪声统计分析仪上传声器的散射引起的典型效应的修正。B.3修正数据宜从噪声统计分析仪的使用说明书中得到。如果所需的修正数据不能从说明书中得到,可以使用传声器、多频率声校准器、比较耦合器或者静电激励器的制造商提供的修正数据。这些数据应为公开适用的。注:说明书中未规定的公布可用的数据可能未按照IEC61672-2确认过。B.4自由场或无规入射修正数据的来源应在检定证书中说明。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应与修正数据的来源一致。若相关的自由场修正数据的不确定度不可用,实验室应采用IEC62585中给出的最大允许不确定度计算总不确定度。B.5如果附件是送检的噪声统计分析仪标称使用配置的组成部分,但是相应的关于附件对规定模式下典型传声器的频率响应影响的数据没有在使用说明书或者噪声统计分析仪的制造商或供应商的网页上给出,则只能采用自由场法。B.6噪声统计分析仪应置于参考级范围和时间计权F声级,也可置于时间平均声级或声暴露级。平均时间或者积分时间应至少为10s,应记录该时间。噪声统计分析仪应设置为参考级范围或最接近参考级范围的级范围,此范围应能显示多频率声校准器、比较耦合器或静电激励器的信号。B.7对于采用多频率声校准器的频率计权试验,应选择声校准器耦合腔中所产生的1kHz时的声压级作为参考声压级,但是所有频率的声压级都应在70dB~125dB。当声校准器耦合到噪声统计分析仪的传声器上时,耦合腔中所产生的声压级在每个试验频率上都应是经过校准而已知的。如果修正值由噪声统计分析仪上代替传声器保护栅的适配环所决定,那么声信号频率计权试验时应使用相同型号的适配环。如果修正值由声校准器的特定型号的适配器所决定,那么声信号频率计权试验时应采用相同型号的适B.8对于采用比较耦合器的频率计权试验,应选择其耦合器中所产生的1kHz时的声压级作为参考声压级,但是所有频率的声压级都应在70dB~125dB。耦合器中所产生的声压级在每个试验频率上都应是经过校准而已知的。如果修正值由噪声统计分析仪上代替传声器保护栅的适配环决定,那么声信号频率计权试验时应使用相同型号的适配环。如果修正值由声校准器的特定型号的适配器所决定,那么声信号频率计权试验时应采用相同型号的适配器。B.9对于采用静电激励器的频率计权试验,应按照静电激励器制造商和噪声统计分析仪所安装的传声器制造商的说明,将静电激励器耦合到传声器上。加至静电激励器的信号电压应调整到1kHz时显示的声压级在70dB~100dB。注:在1kHz以下的频率,用静电激励器试验频率计权时可能不能发现传声器膜片上有小洞这样的缺陷。B.10声校准器和传声器、比较耦合器和传声器或静电激励器和传声器,耦合后需要一段恰当的时间来稳定。应记录每个试验频率时响应输入信号的声级示值。试验应至少重复2次,并计算算术平均值。B.11在每个试验频率,应由频率计权声级调整后的示值的算术平均来计算平均声级。B.12在每个试验频率,对于采用多频率声校准器、比较耦合器或者静电激励器的试验,由B.11得出的平均声级应根据B.2要求的修正数据调整为等效自由场声级或无规入射频率计权声级。B.13相对于1kHz响应的频率计权,应为各试验频率的平均等效自由场声级或无规入射声级减去1kHz时的平均等效自由场声级或无规入射声级。B.14测得的相对频率计权与设计目标的偏差应在表1给出的相应频率的接受限之内,并且测量不确定度不应超过表A.1中相应的最大允许测量不确定度。附录C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的内页格式C.1检定证书的内页格式证书编号××××××—××××检定机构授权说明检定地点及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静压检定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基)标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检定使用的标准器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标准器证书编号有效期至第×页共×页证书编号××××××—××××一、通用技术要求二、指示声级调整噪声统计分析仪在参考环境条件下指示的等效声级:dB。三、频率计权标称频率Hz频率计权/dB与设计目标的偏差/dB测量不确定度ACZACZ40001kHz处的频率计权C频率计权相对A频率计权的偏差:dB。Z频率计权相对A频率计权的偏差:dB。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第×页共×页1.参考级范围(8kHz)起始点指示声级:证书编号××××××—××××指示信号级/dB期望信号级/dB级线性偏差/dB2.其他级范围(1kHz)级范围指示信号级/dB预期信号级/dB级线性偏差/dB五、自生噪声六、时间计权衰减速率:时间计权F;dB/s;时间计权S:dB/s。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B(k=2)。第×页共×页证书编号××××××—××××七、猝发音响应(A计权)猝发音持续时间/ms猝发音响应/dB与参考响应的偏差/dBLAFmax—LALASmax—LALAE—LA声暴露2八、重复猝发音响应(A计权)单个猝发音持续时间ms单个猝发音的间隔ms重复猝发音响应与理论值的偏差2九、计算功能测得值/dB理论计算值/dB偏差/dBLAeg.TL₁o第×页共×页证书编号××××××—××××检定环境条件:检定依据:JJG778—2019《噪声统计分析仪》标准装置名称:说明:第×页共×页C.2检定结果通知书的内页格式证书编号××××××—××××检定机构授权说明检定地点及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静压检定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基)标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检定使用的标准器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标准器证书编号有效期至第×页共×页证书编号××××××—××××一、通用技术要求二、指示声级调整噪声统计分析仪在参考环境条件下指示的等效声级:dB。三、频率计权标称频率Hz频率计权/dB与设计目标的偏差/dB测量不确定度ACZACZ40001kHz处的频率计权C频率计权相对A频率计权的偏差:dB。Z频率计权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镇医院设备采购合同样本
- 农村物流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传媒公司活动合同样本
- 供应配件合同样本
- 2025企业装饰设计合同
- 修车场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超市打工做饭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劳动合同中乙方可以委托人签字吗
- 公司居间合同样本
- 2025年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
- HIV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舌尖上的植物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艺术品保存状态对价格的考量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2课 美化调查图表教案 粤教版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招投标法对签订合同的规定(2024版)
- 2024字画装裱合同范本
- 宋词概况完整版本
- 小学英语语法名词练习(含答案)
-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先进控制技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