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

2023.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毫无疑问,科学家们很早就懂得科学中蕴涵着奇妙的美。哥白尼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第一句话就是“在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

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我试图用一些词来定义科学中的美,显然,和谐、

优雅、一致、简单、整齐等都与科学中的美,特别是与理论物理中的美有关。但是,思索着

怎样把这些词组合在一起去形成“美”的定义时,我开始意识到,事实上物理学中美的概念

不是固定的。

我们对理论物理学中美的理解是变化的。对于这种变化,影响最显著最重要的是理论物

理学日益增长的数学化。人们公认伽利略时代是现代物理诞生时期。他教导科学界说,如果

你明智地选择了你观察到的事物,你将会发现,从一些纯化的和理想化的关于自然界的实验

中得出的物理定律,可以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伽利略的观念是一种深刻的美的观念。

后来是牛顿,我们都知道他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通过他的工作,物理学的数学

化取得了进展,并被认为是非常严格的数学化。在最近的物理学中,数学化正在加速进行。

量子力学概念的数学基础是称之为希尔伯特空间的漂亮而抽象的数学理论,非阿贝尔规范物

理理论是令人惊奇地建立在纤维丛几何上的,而纤维丛几何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物理学

没有任何关系,是由数学家们独立讨论的。所有这些数学发展对20世纪的物理学是非常重

要的,它们相当抽象又非常美丽。

也许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去了解,物理学数学化的加速导致了理论物理学中美的概念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我认为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就我们的直

感来说有许多物理现象是美的。早在童年时,看到彩虹我们会脱口而出“美极了”。当然,

有许多美丽的实验现象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能观测到。例如,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这是非

常美的现象。再举一个例子,原子的谱线是非常独特的,有严格的光学性质。麦克斯韦发现它

们是美的,因为它们似乎与发光原子所处的外界条件无关。正如19世纪科学家所发现的那样,

如果你把发光原子置于高压之下,光谱毫无变化,这似乎揭示了原子的一些内在性质。很多物

理学定律都有一个漂亮的描述。热力学的第一、第二定律是对自然界某些基本性质的很美的

理论描述,第一、第二定律的结论和对这些定律精确性的观察是每一位学热力学的学生都很

欣赏的课题。20世纪初发现了放射性,并很快地测定到放射性将导致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但正是卢瑟福给了我们一个精确的定律。这是一个有很高精确度的指数衰变定律,直到今天,

我们也没有发现它的偏差。

当一个理论公式化时,特别是在20世纪,它趋向于有一个漂亮的结构,这通常是指它本

身的数学结构。自然界为它的物理定律选择这样的数学结构是一件神奇的事。显然,这些数

学思想的美是另一种美,它与我们前面讨论的美很不相同。在这个问题上,也许下面这个例

子有助于说明问题。众所周知,周期表最初是19世纪构造出来的,那时发现,如果把性质相

似的元素按纵列放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美妙的表一一但表中有一些空缺。这些元素一个接

一个地被找到了,这是一个很美妙的并具有重大实用意义的结果。后来出现了玻尔原子和量

子力学,这些发展给周期表的结构提供了一个更基本的理论解释,即一个元素在周期表中应

占的位置与该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所拥有的电子数目有关。

狄拉克在1963年的《科学美国人》中写道:“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

重要。”令人惊讶的是,有时候,如果遵循你的本能提供的通向美的向导前进,你会获得深

刻的真理,即使这种真理与实验是相矛盾的。狄拉克就是沿着这条路得到了关于反物质的理

论。爱因斯坦在1934年说过:“理论科学家越来越不得不服从纯数学的形式考虑的支配。”

狄拉克说如果他必须在美和与实验符合两者之间选择的话,他将选择美。对爱因斯坦和狄拉

克来说,这种强调并不奇怪,如果你注意一下他们研究物理学的风格,美始终是一个指导原

则。

如果这种话从海森伯那里说出也许是令人惊讶的,他的工作很难区分是追求美多还是坚

持与事实和实验的关联多。在主张遵循实验的指导思想下,海森伯写下了一些方程。那时他

还年轻,他不懂得这些方程的数学结构,他从来没有学过矩阵理论,所以他写下这些方程时,

是他的导师玻尔辨认出了那是矩阵乘法。了解到这点你就会理解海森伯所说的'‘我们看到数

学家做了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所以我要说海森伯是经由一条不同的道路而获得了对理论

物理学的美的鉴赏。他没有遵循由美的观念所指导的直觉去进行工作,他被自己的发现搞糊

涂了,结果是他的数学完全预言了这些事实,从那以后他变成了数学美的皈依者。

(摘编自杨振宁《美和理论物理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物理学中美的概念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用“和谐”“优雅”等词语来对美形成定义。

B.理论物理学日益增长的数学化,是影响对理论物理学中美的理解发生变化的最大因素。

C.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是指自然界为它的物理定律选择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数学结构。

D.海森伯“看到数学家做了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这让他最终成为了数学美的皈依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一段内容可以得知,科学家应该首先以全副精力研究科学、艺术中蕴涵着的那些

奇妙的美。

B.牛顿之所以能极大推动理论物理学数学化取得进展,是因为他对理论物理学数学化有

深刻认知。

C.19世纪科学家发现,把发光原子置于高压之下,光谱没有变化,这与麦克斯韦当年

的发现相同。

D.从文中狄拉克和海森伯的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中以美为指导原则很

重要。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文理论物理学美的范畴的一项是(3分)

A.日前,“中国天眼”FAST,从一颗原本被认为“熄灭”状态的脉冲星中探测到一批极

其微弱的窄脉冲,发现了脉冲星的辐射新形态。

B.韦伯斯特大学辞典中对美的定义:“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

愉悦感官或使思想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

C.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用清晰严谨的数学语言,将物理世界的规则和秘密告知世人,展现

了复杂物理世界的简洁之美。

D.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如果自然界把我们引向极其简单而美丽的数学形式,我们就

不得不认为这些形式是'真'的,它们显示出自然界的真正特征。”

4.请分别概括文中理论物理学三种美的具体内涵。(4分)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站台回旋曲

肖复兴

夏天,我在北京火车站的站台上接人。记忆中,起码有小二十年没来过这个站台了。

青春时期到北大荒,往返千里长途,火车最是难忘。无数次奔波在火车的旅途中,每一

次,上车,下车,都必须经过这个站台。这个现在叫做北京东站的老站台,便像是一位亲人,

永远站在那里,守候着你归来,或送你远行,看你开怀大笑,看你隐隐落泪,看惯世事况味,

看尽春秋演绎。

五十二年前的7月20日,上午10点38分,我离开北京去北大荒。站台上,浩浩荡荡

的人群,①拥挤成了一锅搅不动巴了底的粥。人头攒动,旗帜招展,锣鼓喧天,那种热烈的

劲头,几乎能够把火车推动,让它如同飞机一样飞上云端。北京火车站的站台,仿佛在不停

地震动。

五十二年过去了,还是这个站台,已经无情而彻底地把我们遗忘,将当年煽动起来并施

予我们的热情,转手给予了新人。罗曼•罗兰说得好:每一个时代都要设置一个理想,好让

年轻人疯狂。②站台,只是迎送一代代年轻人的港口。

此刻,高音喇叭里正用一种软绵绵的声音播放着火车开出或到来的信息,声音在寂静而

显得空荡荡的站台上有气无力地回荡着,轻柔得如同一阵暧昧的抚摸。

一切曾经热烈喧嚣的场面,都如同戏剧转台上的布景,被迅速地置换,被打扫得那样干

干净净,连一点灰烬都不剩。只看见从天棚投射进来的阳光,在停靠站台对面的动车白色车

厢上闪烁,虽然是在炎热的夏天,那被风拂动的灯光却让人感到如同凄清而冰冷的秋霜一样,

一缕一缕地飘动着。

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感受到岁月是多么无情,历史已经残酷地翻开了崭新

的一页,而我们的青春已经彻底不在。无论我们怎么费劲地打捞,也不可能打捞上来什么东

西了,我们为什么还在做着猴子捞月亮这样徒劳的游戏?我们又为什么还在做着普希金渔夫

和金鱼的故事里的美梦,梦想打探上来一条想要什么就给我们什么的金鱼,哪怕只是一条西

湖醋鱼也好?

转眼之间,一代人已经无可奈何地老了。仅仅我们一个生产队,已经死去了二十几位知

青。可是,我们还是不可救药地思念那个曾经埋葬过我们青春的地方。无数知青,还是魂牵

梦绕地一次次重返北大荒。站台,便是我们的必经之路。③我也一样,不也是一次次重返北

大荒?

站台,像一位沧桑世故的老人,不说什么,却什么都知道,因为每一次去那里,或者从

那里回到北京,它都看得清清楚楚,须眉毕现,滴水不漏。

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曾经说:“一代人只有把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对置起来,才能

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他又说,“现在一起参加一次纪念性的集会,在想象中重演过去,以

此来再现我们那顽固不化的思想。”

这就是哈布瓦赫所论述的立足于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形成一种集体记忆的普遍的思

维模式。我们这一代人,谁也无法逃脱,都是这样顽固不化。

我们真的如哈布瓦赫早早就一针见血对我们预言的那样:没有我们这样的重返北大荒的

集体集会,没有我们这样在激动的想象中重演过去,过去的一切,就真的会在时间的迷雾中

慢慢飘散?而那是一代人的青春啊。是的,我们不甘心,我们渴望通过这样的集体记忆,在

顽强的想象和希望中,重新找回失去的一切,将已经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我们,重新拉回到

广场的中心位置,梦想着依旧能像广场中心那些旗帜一样迎风飘扬。但是,我们能够真正地

找回曾经失去的一切吗?早已经飘零在地上的落叶,可以拾起来夹在书中做一枚怀旧的书签,

却不会再上演如鸟一样重新飞回枝头的神话了。广场还在,站在那里的人们,已经不再是当

年挥舞旗帜高唱语录歌的我们,我们不过是在夜晚人群散去的时候,到那里寂寞又热闹着地

跳广场舞。

在那些路远天长的日子里,在北大荒甩手无边的荒草甸子里,想家、回家,曾经是心头

常常念响的主旋律。渴望见到绿色车厢,又怕见到绿色车厢,成了那时一种说不出的痛。火

车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好的印象,唯独站台给我以亲切感。尤其是回到北京下火车的时候,站

台,让我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而我要离开北京回北大荒的时候,站台又仿佛那样依依不

舍。

又想起五十二年前7月20日上午10点38分的站台。那一天,阳光灿烂。我再也没有

见过那样阳光灿烂的站台。我永远也忘记不了,就是火车刚刚驶动的时候,我们的车厢里就

有一个同学失声哭了起来。和当时热烈激动的场面显得不大协调的哭声,让满车厢的人都为

之一惊。谁都不会明白那刚刚离开北京的哭声,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只有到了五十二年后

的现在,我才多少明白一些,那哭声是对我们青春命定般的一种隐喻或象征。

站台,会像是一个硕大的容器,装下了这些岁月里青春的哭声吗?

即使是一个容器,五十二年过去了,会不会锈蚀破损而裂开缝隙甚至掉了底,让这些哭

声像水一样,跑冒滴漏得一干二净?

④我不知道会怎样。

记得那一天,哭声还没完全停止,火车还没有完全驶出站台,不仅我一个人看到,站台

的边上,紧连着明城墙的残墙垛上,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向着车厢挥手。我认识她,邻

校高一的女生,但她并不是为我送行,也不是向我挥手。火车在这一瞬间加速,很快风驰电

掣,将一切甩在身后。

火车就要进站,要接的人就要到了。铁轨哓当当的撞击声中,似乎将历史与现在、回忆

和现实,剪接交织一起,有了一种错位和间离的效果。站台,北京站的站台,一如既往,不

动声色,处变不惊,立在五十二年后夏日炎热的阳光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作者强调多年不曾来过这个站台,表明虽然时间间隔久远,但依然

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

B.将站台称为“老人”“亲人”,既写出了它曾是过往生活的见证者,又表达了作者

对站台念念不忘的深厚感情。

C.知青们“渴望见到绿色车厢,又怕见到绿色车厢”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既渴望乘车

归家又害怕有车难回的复杂心情。

D.残墙垛上送行的邻校女生向着车厢挥手,她既是在跟朋友告别,也是在跟那一代青

年人不可预测的青春告别。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运用暗喻,以''一锅搅不动巴了底的粥”形象地写出了送别时站台上人头攒

动的喧闹与拥挤。

B.句子②写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站台对年轻人的态度始终如一,意在赞美它对年轻人

的包容。

C.句子③运用反问修辞,抒发了自己同无数知青一样对北大荒不可救药、魂牵梦萦的

强烈思念之情。

D.句子④单独成段,与上文两处问句形成问答,答案的不确定引发读者思考,使情感

表达更为强烈。

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写出了“我们”的多重心理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文章反复回忆五十二年前站台的送别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材料一:

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

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

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过,

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

(节选自《慎子•民杂》)

材料二:

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

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

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职也。处人臣之职而欲无雍塞,虽舜不能为。武王之佐五

人,武王之于五人者之事无能也,然而世皆日取天下者武王也。故武王取非其有如己有之,

通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谋矣,能令勇者怒矣,能令辩者语矣。夫马者,伯乐相

之,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相之劳而有其功,则知所乘矣。今召客者,酒酣,

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此。使众能

与众贤,功名大立于世,不予佐之者,而予其主,其主使之也。譬之若为宫室,必任巧匠,

奚故?曰:匠不巧则宫室不善。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巧匠为宫室,为圆必

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不知规矩绳墨,而赏巧匠也。宫室已成,不

知巧匠,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之宫室也。”此不可不察也。入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

然自力之娜不虚在赍者妫惑之与不肖者比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君者固无任,

而以职受任。工拙,下也;赏罚,法也;君奚事哉?若是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

人自反而已。此治之至也。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括号内。(3分)

人主之不通A主道者则不B然C自为之则不D能E任F贤者则恶之G与H不肖者议

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指赞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吾与点也”中的“与“

意思相同。

B.怒,指威武、勇健,与《屈原列传》中“而齐竟怒不救楚”中的“怒”的意思是不同

的。

C.乐,指让自己快乐,成语“触目惊心”“汗牛充栋”中“惊”“汗”的用法与此相同。

D.规矩,指圆规、矩尺,与上文“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中的“规”“矩”意思

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主身居高位,只要让臣下竭尽智慧和能力来把事情做好,就能很容易治理好国家,

否则就会让国家陷入混乱。

B.君主如果硬要凭借自己有限的才智治理国家,那他即使像舜帝一样,也同样会使自

己落得耳目闭塞的境地。

C.虽然周武王并不能胜任任何一位辅佐大臣的工作,但世人却说是他夺取了天下,这说

明武王是通晓为君之道的。

D.治理国家与建造宫室道理相通,如果任同技艺不精巧的工匠,就建造不好宫室;如果

连宫室也建造不好,就更治理不好国家。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是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人自反而已。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1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相同主张。(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T6题

秋夜偶书

赵师秀

此生谩与蠹鱼同Q白发难收纸上功。

辅嗣易行无汉学②,玄晖诗变有唐风曳

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

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久

【注】①蠹鱼:蛀蚀书籍衣服的小虫。②辅嗣:三国时代经学家王弼,魏晋玄学的主

要代表人物。③玄晖:南朝诗人谢眺,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④扬雄:西汉末年著

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辞赋著作和正统儒学思想留名后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蠹鱼”和“白发”分别运用比喻和借代,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勤于读书却老而无功

的感慨。

B.颔联用典,在“无汉学”与“有唐风”的褒贬对比中寄寓诗人对谢眺文学成就的仰慕

之情。

C.“夜长灯烬挑频落”与“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都写了“灯烬”,但表现的意趣并

不相同。

1).颈联描写秋虫的鸣叫声,具有以动衬静的效果,烘托出诗人在深秋长夜勉力苦读的

形象。

16.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面对雄浑阔大的洞庭湖,杜甫不禁“”,滴滴泪水都是沥

血大爱;张孝祥泛舟洞庭湖,尽管头发稀疏衣着单薄,却依然“”,

表现出他心志的坚定。

(2)“不绝如缕”形容情势危急,刘克庄《贺新郎》中“”

句也以此比喻国家的衰微不堪;“暴虎冯河”指无所凭借,有勇无谋,而荀子在《劝学》中

认为君子之所以高于众人,是因为“”。

(3)国庆假期,小刚与友人同游山野,晚上散步于松间月下,听泉水叮咚,此情此境让

小刚不禁想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体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土壤是一种近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年,没有

人能完整见证一厘米土壤形成,A,可能只需要一场暴雨、一次污染事件。

①根据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显示,②世界范围内正面临土

壤侵蚀、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和土康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种威胁。③每年因侵蚀造成的谷物

损失可高达约760万吨。④近年来,⑤频频见诸于媒体的土壤污染事件,⑥更让人们对这一

宝贵资源的安全充满忧虑。

土壤的进一步丧失,不仅将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和安全,有可能使数百万人陷入饥饿和

贫穷,还将加剧对自然的破坏,摧毁人类共同的家园。然而,人们在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时

候,常常B。作为地球皮肤的土壤,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大”是迷人的,却也折磨人。它是农人劳作的对象,每一尺、

每一寸都要经过农人的手。

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

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

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

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

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在我伫立在田度上的时候,我

哪里能懂这些?对一个孩子来说,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一一淡绿的汪洋

——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

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一一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

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它们是

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

秆对秆。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

20.文中加点的词语语意相反,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1.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及意义。(3分)

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泥土开裂,庄稼抽穗,流水浇灌,这些像呢喃、像交

头接耳的声音是枕边的耳语。”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n中有两句话:

①每一个时代都要设置一个理想,好让年轻人疯狂。

②一代人只有把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对置起来,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以上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LD(“这让他最终成为了数学美的皈依者”的原因错)

2.D(A.曲解文意;B.无中生有:C.判断不当)

3.B(广义上美的定义。A.体现“现象之美”;C.体现“理论描述之美”;D.现“理论结构之

美”)

4.①现象之美是人们直觉感受到的物理现象的美;

②理论描述之美是指物理学定律对自然界某些基本性质的精确描述:

③理论结构之美是指理论公式呈现的漂亮的数学结构。(4分。①②各1分、③2分)

5.①首先提出物理学中美的概念不是固定的观点;

②接着从物理学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理论物理日益增长的数学化对理论物理学美的理解的

影响;

③然后提出理论物理学存在三种美并分类阐述;

④最后通过典型事例,强调美是研究理论物理学的指导原则。

(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D(“跟那一代青年人不可预测的青春告别”错)

7.B(“意在赞美它对年轻人的包容”错)

8.①对知青生活的怀念;②对知青经历被遗忘的不甘;③退出历史舞台的落寞;④被迫接受

现实的无奈。(4分。每点1分)

9.①再现当年知青们前往北大荒时的真实场景,强调对过往经历的刻骨铭心:与今天人们对

历史的遗忘形成对比,凸显文章主题;③将历史与现在、同忆与现实叉教述,形成文章虚实

结合的构思特点,使行文富有变化:④照应题目中的“回旋曲”,反复的回忆形成回环往复,

增强抒情性和感染力。(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EG

ILA(不相同,本文中的应为“参与”;“吾与点也”中是“赞许”)

12.D(“如果连宫室也建造不好,就更治理不好国家”曲解文意)

13.(1)如果这样,那么得到君王赏赐的人就不会感激他,而抵罪处死的人就不会对君主产生

怨恨,人人都进行自我反省罢了。(4分。“若是”“德”“抵诛”“自反”各1分)

(2)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

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行走了。(4分。“谨”“申”“孝悌”“负戴”各1分)

14.①要善于发挥臣下的特长;②君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越俎代庖。(3分。一点1分,

两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褒贬对比”错,对王弼、谢眺均为褒扬)

16.①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超然。诗人不以故人天赐的福禄和尊贵的地位为意。②对先贤的仰

慕之情。诗人希望自己能有扬雄那样的文学建树。③对人生追求的矢志不渝。为实现理想,

诗人虽已白发年老却依然长夜苦读,勤学不辍。(6分。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凭轩涕泗流稳泛沧浪空阔

(2)国脉微如缕善假于物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分。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7分)

18.A而土壤的毁灭B忽视脚下所踏立的土壤(4分。每空2分)

19.(1)①“根据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或“联合国2015年发布

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显示”

(2)③每年因侵蚀造成的谷物损失可高达760万吨

(3)⑤频频见诸媒体的土壤污染事件(3分。改对一处1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20.①“缓慢”写庄稼一日日的生长,过程漫长;②“急遽”写随着四季轮回,青黄荣枯变

化之快;③看似矛盾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了庄稼人独特的感受。(4分。①②各1分,③2

分)

21.表递进,连接各种色彩,呈现色彩的变化,表现了作物的生长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