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9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疗效与安全性第一部分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2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原理及适应症 5第三部分手术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 6第四部分手术技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8第五部分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10第六部分术后患者康复护理 11第七部分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禁忌症和风险 15第八部分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远期疗效 17
第一部分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动脉粥样硬化
1.动脉粥样硬化是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约占60%-70%。
2.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疾病。
3.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吸烟酗酒等。
心脏病
1.心脏病是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的另一常见病因,约占20%-30%。
2.心脏病可导致血栓形成,当血栓脱落并进入脑动脉时,可引起脑梗死。
3.最常见的心脏病导致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的类型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血管炎
1.血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壁的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血栓栓塞性脑梗死。
2.血管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感染、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有关。
3.常见的血管炎类型包括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等。
血液高凝状态
1.血液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的一种状态,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血栓栓塞性脑梗死。
2.血液高凝状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获得性因素等。
3.常见的血液高凝状态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抗凝血酶缺乏、髓质增生性疾病等。
颅颈动脉疾病
1.颅颈动脉疾病是指发生在颅颈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畸形等病变,可引起脑缺血,导致血栓栓塞性脑梗死。
2.颅颈动脉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外伤等。
3.最常见的颅颈动脉疾病类型包括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动脉夹层等。
其他少见病因
1.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的其他少见病因包括感染、肿瘤、药物、毒物等。
2.感染可引起血管炎,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脑梗死。
3.肿瘤可压迫血管,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梗死。一、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进展可引起动脉腔狭窄、扭曲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阻塞动脉,导致脑梗死。
二、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是指起源于心脏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阻塞脑血管,导致脑梗死。常见的心源性栓塞病因包括:
1.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源性栓塞病因,栓子可来自左心耳或心房壁。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时,坏死的肌肉组织会脱落,形成栓子。
3.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可导致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从而形成栓子。
4.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导致心脏瓣膜上形成赘生物,脱落后形成栓子。
5.心脏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后,可能发生血栓形成,脱落后形成栓子。
三、血管炎
血管炎是指血管壁的炎症,可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常见的血管炎疾病包括:
1.巨细胞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累及大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颞动脉和枕动脉。
2.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累及全身血管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冠状动脉。
3.结节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小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肾动脉、肺动脉和脑动脉。
四、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常见的血液高凝状态包括:
1.遗传性血液高凝状态:遗传性血液高凝状态是指由基因缺陷引起的凝血因子异常,导致凝血亢进。
2.获得性血液高凝状态:获得性血液高凝状态是指后天因素导致的凝血亢进,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感染、创伤等。
五、其他
其他罕见的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病因包括:
1.动脉夹层: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壁内出现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形成夹层。夹层可压迫动脉腔,导致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脑梗死。
2.动脉畸形:动脉畸形是指动脉结构异常,如动脉瘤、动脉狭窄、动脉蜿蜒等。动脉畸形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形成血栓,从而导致脑梗死。
3.药物滥用:某些药物,如可卡因、安非他命等,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脑梗死。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原理及适应症关键词关键要点【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原理】:
1.该手术是一种介入性血管内治疗技术,通过在颅内动脉内置入一个微小球囊,暂时阻断血流,以减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的风险。
2.球囊闭塞术通常用于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如脑卒中,以恢复血流并防止进一步的脑组织损伤。
3.球囊闭塞术还可以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通过阻断血流向动脉瘤,降低其破裂的风险。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适应症】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原理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ICBE)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球囊导管引入颅内动脉,并在靶血管内充盈球囊,从而暂时或永久性阻断血流,以治疗各种颅内血管病变。ICBE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
1.机械闭塞:球囊充盈后,可直接对靶血管造成机械性闭塞,阻断血流通过,从而减少或消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病变的供血,降低出血风险。
2.血栓形成:球囊闭塞血管后,血流在球囊周围受阻,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进一步加固闭塞效果,防止病变再次出血或破裂。
3.血管重塑:球囊闭塞后,靶血管会发生重塑,血管壁增厚,内膜增生,使血管闭塞更加稳定持久。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适应症
ICBE适用于多种颅内血管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
1.颅内动脉瘤:ICBE是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颅内动脉瘤,包括圆形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ICBE可有效闭塞动脉瘤颈部,阻断血流进入动脉瘤,从而降低破裂风险。
2.动静脉畸形:ICBE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动静脉畸形,包括动静脉瘘、动静脉短路等。ICBE可通过闭塞畸形血管,阻断血流进入畸形区,从而减少或消除畸形区出血风险。
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BE可用于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通过闭塞供血血管,减少血管瘤出血风险。
4.其他颅内血管病变:ICBE还可用于治疗其他颅内血管病变,如颅内动脉狭窄、颅内动脉夹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等。第三部分手术术前评估及围术期处理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前评估】:
1.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卒中风险因素、症状体征、出血倾向、药物使用史等。
2.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以明确颅内动脉闭塞部位、范围、血栓负荷及侧支循环情况。
3.神经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包括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
4.血生化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手术耐受性。
【围术期处理】:
手术术前评估
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近期症状、体征等,了解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情况。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定位。
2.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脑梗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等,评估颅内动脉闭塞情况。
-血管造影:对缺血脑组织供血的动脉进行造影,明确颅内动脉闭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凝血功能,评估手术风险。
-心电图、胸片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排除手术禁忌症。
4.其他检查:
-术前评估中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等,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情况。
围术期处理
1.术前准备:
-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
-术前给予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术前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2.手术过程:
-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或桡动脉插管,将导丝送入颅内动脉闭塞部位。
-将球囊导管送入颅内动脉闭塞部位,充盈球囊,压迫闭塞动脉,阻断血流。
-保持球囊充盈一定时间,然后缓慢放气,撤出球囊导管。
3.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术后给予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术后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术效果,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第四部分手术技术步骤及注意事项关键词关键要点【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其建立】:
1.经股动脉入路:为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具有操作方便、切口小、创伤小等优点。
2.经锁骨下动脉入路:适用于股动脉闭塞或狭窄等情况。
3.经颈动脉入路:适用于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等情况。
【鞘管的插入及导丝的送入】
手术技术步骤
1.麻醉:选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2.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仰伸,颈部稍屈。
3.穿刺动脉:通常选用股动脉或肱动脉作为穿刺入路。在穿刺部位常选用12~14F的动脉鞘管,并用肝素化生理盐水冲洗。
4.动脉造影:首先对颅内动脉进行造影,以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
5.导丝送入:在动脉造影导管内插入导丝,并在造影剂的引导下,将导丝送入闭塞的颅内动脉。
6.球囊导管送入:将球囊导管从股动脉或肱动脉中送入,并使其通过导丝末端,到达颅内动脉闭塞部位。
7.球囊充盈:用生理盐水或造影剂充盈球囊,以扩张颅内动脉的闭塞部位。
8.球囊闭塞:充盈球囊后,将导丝和球囊导管抽出,即可闭塞颅内动脉。
9.栓塞剂注入:在颅内动脉闭塞后,可通过动脉鞘管注入栓塞剂,以进一步闭塞颅内动脉。
10.造影复查:术后在动脉造影机上再进行一次造影,以确认颅内动脉是否闭塞,同时观察是否有新的动脉病变。
注意事项
1.麻醉选择:对于有严重合并症或高龄的患者,麻醉选择应谨慎。
2.穿刺动脉的选择:股动脉或肱动脉均可作为穿刺入路,但股动脉穿刺更为常用。
3.球囊导管的选择:球囊导管的选择应根据颅内动脉的直径和病变长度来确定。
4.球囊充盈压力:球囊充盈压力应根据颅内动脉的耐受性来确定,一般不超过10atm。
5.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监测颅内压的变化,预防颅内出血和水肿。
6.术后复查:术后应定期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以评估颅内动脉闭塞情况和观察动脉的再通情况。第五部分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关键词关键要点【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球囊闭塞术能够有效改善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2.球囊闭塞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通常低于10%,且大多为轻微并发症,如头痛、恶心等。
3.球囊闭塞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通常低于5%,但可能受到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急性期治疗】:
#《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疗效与安全性》
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疗效
*再通率:术后颅内动脉再通率高,可达80%-90%。
*临床症状改善率: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
*功能恢复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良好,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可达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
并发症发生率
*颅内出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约为2%-5%。
*脑水肿:手术后可能发生脑水肿,发生率约为5%-10%。
*感染:手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率约为2%-5%。
*死亡率:手术死亡率低,约为1%-2%。
影响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
*患者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手术风险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梗死范围:梗死范围越大,手术难度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梗死部位:梗死位于重要脑功能区的患者,手术风险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手术时机:手术时机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并发症发生率越低。
*手术经验:手术医生的经验越丰富,手术效果越好,并发症发生率越低。
结论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再通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和功能恢复率。然而,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第六部分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疼痛护理
1.术后疼痛的原因:
-术中组织创伤、颅内血肿压迫和炎症反应导致疼痛。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术后疼痛通常在术后1-3天内最严重,然后逐渐减轻。
2.术后疼痛的处理: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止痛。
-物理治疗:使用冰敷或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
-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安抚,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避免术中损伤脑组织。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预防脑水肿: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预防脑水肿。
2.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脑水肿: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治疗脑水肿。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癫痫: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术后康复训练
1.术后康复训练的必要性:
-术后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
-术后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
-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词汇训练和语义理解训练等。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
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术后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术后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2.术后心理护理的内容:
-心理疏导:与患者沟通、安抚,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患者心理治疗。
术后饮食护理
1.术后饮食的原则:
-术后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术后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术后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2.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应少量进食,逐渐增加食量。
-术后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术后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术后随访
1.术后随访的意义:
-术后随访可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术后随访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术后随访的时机:
-术后早期每周随访1次,病情稳定后每1-3个月随访1次。
-术后随访的内容:
-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脑梗死灶的情况。术后患者康复护理
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是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包括: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早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以及时发现并发症。
2.神经功能评估
术后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等。评估结果有助于指导康复治疗方案。
3.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尿路感染等。
4.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核心。康复治疗包括理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治疗等。理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言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认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5.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应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康复的需要。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
6.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7.出院指导
术后患者出院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出院指导,包括药物使用、康复治疗、饮食、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8.随访
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9.预后
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手术时机、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总体来说,术后患者的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能够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七部分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禁忌症和风险关键词关键要点【禁忌症】:
1.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绝对禁忌症包括:
①发病时间过长,超过7天
②合并水肿严重的中线移位,影响闭塞手术的安全性
③有出血倾向的血性梗死或再出血梗死
④梗死面积过大,闭塞后血供不足,可致梗死范围扩大
⑤梗死所致的水肿或出血压迫脑干引起的神经功能严重损害,无法缓解
⑥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
2.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相对禁忌症包括:
①有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或脑梗死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②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的患者
③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④梗死面积较大,闭塞后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
⑤梗死位于重要的脑功能区,闭塞后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⑥有精神疾病或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3.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禁忌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由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风险】: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禁忌症和风险
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IBCA)是一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创外科手术。IBCA的禁忌症和风险包括:
禁忌症
-动脉瘤宽颈:动脉瘤颈部过宽,无法完全闭塞,有破裂风险。
-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直径大于2.5cm,有破裂风险。
-动脉瘤位于危险区域:动脉瘤位于脑干、基底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等危险区域,手术风险大。
-患者全身情况差: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肺病、肝病等,无法耐受手术。
-患者有出血倾向: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有出血风险。
风险
-动脉瘤破裂:IBCA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可能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
-脑梗死:IBCA手术过程中,球囊闭塞动脉瘤时,可能会阻断动脉血流,导致脑梗死。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认知功能障碍:IBCA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
-癫痫:IBCA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癫痫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意外伤害或死亡。
-死亡:IBCA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死亡率约为1-2%。
围手术期风险
-出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早期可能发生出血,这可能导致血肿形成或脑出血。
-感染:手术部位可能发生感染,这可能导致发烧、头痛和恶心。
-血栓形成:手术后可能发生血栓形成,这可能导致脑卒中或其他并发症。
-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神经,这可能导致面瘫、吞咽困难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死亡:IBCA术后死亡率约为1%-3%。
远期风险
-再狭窄:球囊闭塞术后,动脉瘤可能会再狭窄,这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
-复发:球囊闭塞术后,动脉瘤可能会复发,这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
-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球囊闭塞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远期认知功能障碍,这可能是由于脑梗死或其他并发症造成的。第八部分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远期疗效关键词关键要点【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的遠期疗效】:
1.颅内动脉球囊闭塞术(BAC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血栓栓塞性脑梗死的方法,可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览馆管理合作协议
- 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在制造业中的推广方案设计
- 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国际合作与交流方案
- 环保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合作协议
- 保证金质押担保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三方协议
- 可再生能源设备采购合同
- 项目季度工作总结与前景展望报告
- 大数据平台开发协议
- 承包招商合同协议书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考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课题申报参考: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对中国山水画论的阐释研究
-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2024年09月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部门秋季校园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小学督导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商务数据分析》课件-商务数据的分析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