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股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案例分析—以ST宜生为例目录TOC\o"1-2"\h\u25945摘要 18780关键词:退市制度强制退市退市原因 2217291前言 271772A股市场上市公司退市现状分析 262142.1退市制度演化历程 289912.2上市公司退市条件 3260682.3上市公司退市流程 336202.4上市公司退市规模及原因分布 3136603A股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分析——以*ST宜生为例 5191823.1*ST宜生的基本情况 5259773.2*ST宜生强制退市过程 5197823.3*ST宜生强制退市深层次原因分析 6215071.经营业绩恶化,净利润亏损 661592.公司负债率高、资金风险高 7192223.公司家族式管理缺陷 7237243.4*ST宜生强制退市对投资者的影响 8285054研究结论及建议 9191264.1研究结论 93564.2研究建议 9149081.上市公司应注意经营环境变化 949862.上市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 10279383.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和保障投资者利益 107665参考文献 11摘要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维持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并优化了市场内资源的配置。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需要严格地出清不符合上市标准的劣质公司,把资源分配给更好的上市公司,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我国退市制度自2001年确立后不断完善发展,逐渐向成熟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转变。为进一步改善证券市场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完善退市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探索上市公司强制退市的原因对各层面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将站在退市新规的视角下,以*ST宜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强制退市的深层次原因,总结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退市制度强制退市退市原因1前言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上市公司退市问题,政府机构也更加重视退市制度,要求加强劣质上市公司出清力度,实现上市公司退市常态化。在多方的促进下,退市制度不断进行修改完善。202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股票上市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并于月底正式发布退市新规。退市新规从退市指标和退市流程入手,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改动和新增考察标准,还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阶段,缩短了退市整理期,大大提升了退市效率。为了进一步退市制度改进,研究被市场淘汰的典型退市公司能为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021年,宜华生活因触及不同指标而接连退市,公司反映出来的经营恶化、债务资金风险高、内部控制缺陷等情况也是目前环境下上市公司普遍问题的体现。因此,本文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分析其强制退市深层次原因,尝试回答中国A股市场普遍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上市公司明确洞察退市风险,对改善公司治理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同时丰富强制退市案例的研究资料,对监管部门完善我国退市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可行的建议。2A股市场上市公司退市现状分析2.1退市制度演化历程1993年《公司法》首次颁布,并宣布于1994年正式施行。其中虽然未明确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但提及了上市公司终止上市的相关规定,为后来退市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诞生,A股市场也逐渐向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转化,相应的退市制度也不断完善标准。我国借鉴国外先进证券市场的制度标准,结合自身市场的特殊性,提出“净资产为负”和“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等退市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退市标准体系。此外,我国交易所在管理证券市场方面也得到进一步加强,能够根据上市公司情况而决定其暂停、恢复、终止上市。2020年12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股票上市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并于月底正式发布退市新规。退市新规从退市指标和退市流程入手,在财务、交易、规范、违法四类指标都有改动或新增,并进一步简化了退市流程。经过政府和市场内每一个人的不断努力,我国退市制度逐渐向更适合所在大环境的方向发展。退市指标的多元化完善促使我国退市制度的应用越来越多元,是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保障。2.2上市公司退市条件上市公司退市指标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退市风险的标准型规则,在资本市场上起到规范性作用。2020年末上交所和深交所对退市制度内容和退市配套规则进行修订,其发布的退市新规对退市流程和退市指标进行修改。目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的标准一共有五类指标,通过不同情况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进行规制。2.3上市公司退市流程退市流程是保证上市公司形成优胜劣汰循环的重要程序,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退市效率有着重要作用。退市新规除了修改新增各类退市指标,还进一步简化了上市公司退市流程。退市新规出台以前,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流程主要分为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三个阶段。新规出台后,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阶段,限制大量劣质公司通过不同手段避免退市处决,缩短了退市进度。退市风险警示阶段是退市流程的第一步。如果上市公司触犯退市指标,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违法违规行为、股权分布问题等不能保证公司未来发展的状况,证券交易所将对上市公司实施风险警示。风险警示按类型可以分为其他风险警示和终止上市风险警示,前者是指存在投资风险的股票,后者是指存在退市风险的股票,分别在股票名称前加“ST”和“*ST”做区别。暂停上市阶段取消后,上市公司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能够通过调整而取消退市警示的情况有限,多数公司将直接进行终止上市阶段。终止上市时股票会进入退市整理期,届时公司股票将转移到退市整理板交易,并按规定公布公司退市警示,以提醒投资者投资风险。与以前不同,涉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没有退市整理期,其他上市公司的退市整理期交易日时长从30天缩短至15天,并且在交易首日不设置涨跌幅限制。2.4上市公司退市规模及原因分布自我国退市制度成立以来,每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屡屡增加,而市场退市公司数量保持少量,退市制度作用效果不尽如人意。表1整理了2001年至2021年A股市场公司IPO和退市数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可以看出,在2001年-2021年的21年间,退市公司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其数量呈现先增多后减少再增多的趋势;而IPO公司数量波动增多。从绝对数上分析,平均每年有7家公司退出A股市场,其中2014年和2016年仅有一家公司退市;而平均每年IPO公司新增数量有178家。从相对数来看,每年新增退市公司和IPO公司比例自2007年以后基本维持在10%以下,且在2016年比例达到低点。表1A股市场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年份退市公司数量IPO公司数量退市公司数量/IPO公司数量(%)20013793.80200276710.4520034646.252004109710.312005111478.572006116417.19200710125820082762.6320095985.10201053421.46201132781.08201241551.94201362300201411350.74201572592.70201612540.39201754451.12201851064.712019102034.932020163964.042021204834.143A股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分析——以*ST宜生为例3.1*ST宜生的基本情况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31日,其主营业务为家具制造业,公司主要以家居产品产业链为核心,是国内家具行业中少有的在国外市场采用自有品牌销售的企业之一。公司于2004年8月在上交所正式上市,成为汕头第一家上市和年产值超百亿的民营企业。上市以后公司积极发展产业链整合,积极积累公司资源以及拓宽营销建设。3.2*ST宜生强制退市过程2020年4月,宜华生活的2019年度财务报告被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报告显示,宜华生活公司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导致事务所无法对已经存在的审计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无法分析宜华生活公司的经营能力。公司于2020年4月2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对起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进行立案调查。随后,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在5月6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由“宜华生活”改为“*ST宜生”,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消息一经放出,宜华生活股票大跌,从4月初的2.40元每股下跌至5月末的1.06元每股,合计跌幅达66.76%,而其中连续几天股价低于1元,充分暴露了被强制退市的风险。除此之外,宜华生活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宜华生活控股股东宜华集团部分股份被冻结。宜华集团持有宜华生活股份总数4亿3千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9.02%,宜华集团被冻结股份数量为2亿8千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22%。其次是宜华集团的债项信用被降级。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在2019年12月、2020年4月、5月三次将“16宜华01”债项信用等级由AA+下降至AA-,由AA-下调至A,再由A下调至CC。宜华生活的问题事件引起了投资者和监管层的注意,公司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受制于大量债务逾期、出口业务受阻、股价持续下跌等事件,宜华生活2019年亏损1.89亿元,2020年度亏损进一步扩大,竟达到29.59亿元,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仅达2019年的8%。此外,宜华生活的负面新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投资者受负面新闻的影响纷纷抛售股票。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宜华生活的股价持续下跌。2020年12月29日,宜华生活因连续出现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股票面值,而收到第一次退市风险公告,而宜华生活通过董事合计增持80.6万股份的方法终于暂时停止了警示公告和退市风险。2021年1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宜华生活持续8个月的涉嫌违法案件调查进行披露。通报显示,宜华生活2016年-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第一,公司虚增利润27余亿元;第二,公司伪造银行单据,虚增银行存款86余亿元;第三,公司隐瞒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20余亿元。违法行为披露之后,宜华生活从2月1号连续每个交易日以平均5%的跌幅持续下跌。直到公司触及终止上市规定,上交所令公司自2021年2月23日开市起停牌15个交易日,并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同日,宜华生活宣布部分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两人合计以自有资金增持400万股,从而拉升股价脱离退市风险。未果,3月15日上交所决定中止宜华生活公司股票上市,且没有退市整理期。至此,宜华生活正式退出上交所主板市场,随之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3.3*ST宜生强制退市深层次原因分析1.经营业绩恶化,净利润亏损宜华生活的经营情况如图所示,在2017年之前公司经营稳定,每年都有盈利,企业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营业收入相比2016年增长40%,从2012年到2017年5年间增长了约140%。从2011年开始,企业收入增长幅度比企业成本增长幅度大,说明企业利润在平稳中逐渐上涨。但2018年以后宜华生活经营情况不断恶化,一年间企业净利润缩小一半,在往后的三年连年出现亏损,最高一年亏损29.6亿元。图1宜华生活经营情况2.公司负债率高、资金风险高企业的资金风险与其偿债能力有关,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收入或资本市场的途径来筹集资金偿还债务。上文分析宜华生活经营情况得知,其经营状况自2018年起因多种原因下降,偿还债务能力大幅下降,基本丧失偿债能力。如下表数据,宜华生活的负债中流动负债占比不断加大,到2019年近98%的负债都是流动负债,表示公司在短期内需要面对大量到期偿还的债务,一旦经营状况再度恶化就会引发现金流紧张,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在长期偿债方面,宜华生活资产负债率阶段性增高,公司状况恶化,公司试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法募集资金,但因自身和市场原因,宜华生活债券发行募集能力明显下降,票面利率也不断升高,融资能力下降,导致公司整体资金面出现危机。表2宜华生活负债情况表指标年度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资产负债率(%)62.2151.9653.1652.2453.5646.15流动负债/总负债(%)95.2497.3272.5662.5969.2165.49负债合计(亿元)77.7384.1294.9387.2585.5658.723.公司家族式管理缺陷绍喜打造的宜华系家族企业,也称为宜华集团,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宜华生活、宜华健康、宜华地产以及宜华资本,分别涉及家具、医疗、房地产和金融。宜华集团四大板块中掌握最核心业务的公司为宜华生活,集团也是宜华生活第一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29.02%。如图为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份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刘绍喜作为宜华系企业实际控制人,掌握了80%的宜华投资股份,56%的宜华集团股份和0.9%的宜华生活股份,而刘绍喜弟弟刘绍生和长子刘壮青作为辅助也各自占有宜华投资10%的股份和宜华集团7%的股份。图2宜华集团股权架构宜华集团从成立到发展期间的主要管理层全是刘绍喜及其家族成员。在这样股权结构、实际控制权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宜华生活的重大经营决策都掌握在家族管理层手中,有很强的主观性。长期来看,这样的治理模式虽然成本低,但缺乏有效制衡其权力的机构。宜华生活财务违法和信息披露事件都是由于管理层默许的状况下发生的,因为公司缺乏更有效严苛的监督管理机制来监督日常经营,宜华生活才在财务造假中一步步走向退市。3.4*ST宜生强制退市对投资者的影响宜华生活的强制退市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由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最新的情况和信息,只能得到公司或研究机构在行业内披露的报告,因此投资者往往不能及时识别投资风险,从而错失止损时机。自2020年4月宜华生活被立案调查以来,其股价便不断下跌,从2.30元每股跌到0.99元每股。但截止至6月末,其股东户数仅降低了约10%,可以推测投资者仍认为宜华生活存在投资价值,不愿意止损出局。直到2021年2月,宜华生活连续跌停触发交易类退市指标并进入退市整理期,其股东还有5万多户。宜华生活面临债务危机,深陷多项诉讼,企业不再具有持续性发展能力,重返资本市场的机会渺茫。从表3-7可以看出,在宜华生活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大部分股东仍选择继续持有公司股票。由此可见,投资者对宜华生活的投资行为是投机性的,他们不相信公司会被真正退市,并做出不合理的投资行为,最后损失了自身利益。表3宜华生活股东户数情况表时间股东户数(户)较上期变动(%)平均每户持股数(股)2021.6.3056,839-3.3526,0892020.9.3058,809-7.2425,2152020.6.3063,398-10.0323,3902020.3.3170,467-4.1321,0434研究结论及建议4.1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宜华生活退市的原因有经营业绩下滑、资金风险高以及家族式管理的缺陷。受到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影响,宜华生活2018年经营情况恶化,分别体现在成本提高和出口锐减,一年间企业净利润缩小一半,往后三年内出现亏损,最高亏损29.6亿元。公司试图通过扩张国内和其他国家营销来形成多元化布局,但仍难扭转恶化局面。除了营业收入不佳以外,宜华生活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经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调查后发现其2016年-2019年多次财务造假,包括虚增营业收入、虚增货币资金、隐瞒关联交易等。中国证监会对宜华生活相关高层人员进行罚款及警告,对公司形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4.2研究建议2020年末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了退市新规,旨在完善退市指标和缩短退市流程,对不合规的劣质上市公司进行更严格的要求和管理。本文根据实际案例结合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投资者、政府机构提出以下建议。1.上市公司应注意经营环境变化许多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市场环境恶化没有及时调整而导致连续亏损,最终引发一系列后果到引发退市指标。宜华生活被强制退市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布局不够多元化导致单一经营环境变化时自身经营业绩不断恶化。因此上市公司应把重点放在主营业务发展,维持良好的营业利润,积累资本发展多元化道路;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也需要重视宏观的市场环境,对国际国内形势有充分的认知,根据不同形式做好相应准备,及时调整核心产品的各项属性,在日益更新的市场上维持竞争力,促进经营业绩增长。2.上市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为了企业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股东分红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轻伤害事故和解协议及康复训练方案制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整体租赁法律风险评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食堂从业人员劳动保护聘用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厅知识产权股权合作协议
- 二手房买卖流程及协议范例2024一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甲乙双方关于设备租赁的详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物流数据分析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纸箱环保回收利用承包协议样本3篇
- 咖啡馆行业营销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措施
-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劝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 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规定
- 领导干部的情绪管理教学课件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课件设计
-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自评报告
- 优秀支行行长推荐材料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药店员工教育培训资料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