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在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在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在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在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校友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感谢*书记、*院长和文学院其他领导的盛情邀请,感谢广大文学院校友的高度信任,使我能够拥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聊一聊个人所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活到八十,已称高寿,这点时间还要吃饭、睡觉、休息、赡老养幼,能够用来工作的时段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走向另一个世界时,还能像星星一样给后来人一些光亮,这是我时常考虑的一个问题。如何概括自己这些年所做的工作呢?我想到了三个字:勤、真、韧。在教书上我追求勤。我是19*年*月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这个学校的,先是在培训科做了五年成人教育,教写作与现代文学;19*年转入当时的中文科,也就是现在的文学院,从此再未离开,先后开过《写作》《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散文创作》等课,带过三十来届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我教书的勤奋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备课勤。大学毕业相当一段时间,我备课都是分时段的,比如星期三下午、星期四晚上之类,其他时间干别的事情。自从手机有了上网功能之后,我开始了全时段备课,凡是正规电子书刊登载的对教学有用的素材,我都会及时收藏,上电脑的时候再补充进去。如果是读纸书,我会打下记号,方便时开电脑录进去。我觉得一个教师的思维必须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能容纳新的东西;也只有开放,才能带动学生思考。从教将近四十年,不敢说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但我倡导求新求变的思维始终没有改变过。二是提问勤。我上课最不喜欢沉闷的课堂,因此也不愿意一个人唱独角戏。每一堂课都会设计些问题,就算暂时没有问题,我也会想法让学生动一动,比如与老师共读某篇熟悉的诗文。我也不怕学生挑战自己。我的普通话不好,经常在班上问学生某个字怎么读;我长期打电脑易忘字,也会让学生告诉我某个字如何发笔。上课我鼓励学生提出跟老师不同的意见。考试里的主观题,我规定学生不按书上和老师的授课思路走,而能自圆其说的,给予加分奖励。备课勤、提问勤,最后还得读书勤,只有读书勤,脑子里才有学问、见识,上课时内心才有底气。我规定自己每天的阅读不小于两个小时,一年不低于*小时。这点阅读时间当然也不多,但联系到我的工作和业余爱好所花的时间,也算尽了力。勤读书给教学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以前我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会浓墨重彩地考察徐志摩对西方文明和英国留学生活的迷恋,后来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就是第一次去英国的时候认识了*,从而热烈相恋,而再去时,*已成了别人的妻子,在分析中引入了他那种“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心结,这样,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感性、更有温度,也更接近事物的真相。再比如我教《青春之歌》,以前分析*、*,只是讲到他们的性格特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后来读了*的散文、*的《*》,才知道*的身上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则是以*做蓝本的,*则与*有关。在教案里,我专门补充了三个内容,那就是*与*的关系、*与*的异同、*与*的感情对*这个人物塑造的影响。在大学时候,我就感觉到朦胧诗与19*年以来的诗歌传统非常不一样,说有点割裂也不为过,当时觉得奇怪:粉碎四人帮短短几年,诗歌怎么就出现这样的改变呢?后来读到一本叫做《交锋》的书,终于明白:朦胧诗在19*年左右其实就在地下运行,朦胧诗人有两个圈子,一个是*那些出身于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中学生,他们的父母可以买到供批判用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和苏联解冻文学时期的“禁书”,一个是这些中学生下放到*之后尝试着用新的艺术手法写作,这样就催生了朦胧诗。由此我导出一个结论:朦胧诗在公开诞生之前也有一个十年左右的艺术准备期。在育人上,我追求真。首先是做人真实。我在课堂上制订一个规矩:要求学生至少提前*分钟进教室,不准踩点。之所以定这样的规矩,是因为我发现一有学生踩点进教室,老师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上课就会缺少良好的感觉,这无形中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遵守纪律,我每次都会提前*多分钟进课堂,往往做好所有教学准备之后时间还有余剩。我这样做,是想告诉学生:人与人是平等的,老师在考勤上严格要求学生,只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是要显示什么威风。第二是愿意对学生付出真情。我带学生在新化工职中学实习的时候,发生了该校学生互殴导致家属参与伤及实习生胡某的严重事件。我的学生是农村来的,非常老实,不敢向对方讨公道。我当即向施害者提出要求:相关当事人必须向我的学生公开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对方自恃在当地有背景,反复强调家属出面打人是自己的孩子受了欺侮,不愿道歉,更不愿出钱。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们,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不管该学校参与互殴的学生谁对谁错,我的实习生维护教学秩序无错,不但无错,其敬业精神还值得表扬,假若闹事家属不给个说法,我将通过学校协调娄底地区公安处处理。因为我的坚持,这件事后来得到了圆满处理。20*级有个女生选我做论文指导老师,开始是列不出提纲,后来,我帮她列好了提纲,她完全写不出合规的论文,提交到系统里的文字,算上摘要,只有一千多字,我打电话,她不接;发微信、QQ,她不回。毕业时当然没有成绩,毕业证也没有及时拿到。20*年*月,学校组织第二次答辩,让她提交合规论文,她还是写不出,结果又一次错过了。这个学生选过我的《散文创作》,在课堂上表现也不错。当年*月,学校组织本届学生最后一次论文答辩。我联系这个学生,她还是说写不出。怎么办呢?难道就让她花费四年心血之后拿不到文凭吗?我只好将自己的一个讲座稿在网上发给她,供她借鉴,后来,她参考这个讲座稿,思路大开,把论文写完了,终于拿到了渴盼以久的本科文凭。自然,我并不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感到因为自己付出真心真情,没有愧对“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我是个写作者,从19*年开始写了四十年,在《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散文》《雨花》《*文学》《当代人》《北方文学》《*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多万字,出版了*本文学著作,有*本走市场,《梅花开了十七朵》《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都曾多次印刷,后一本还印刷*次,创造了本地作家的一个历史记录。我连续*年进入过*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社等单位出版的全国性权威文学年选。同时,我也是在娄底工作的作家中唯一入选“新*文库”的作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评了一级作家。文学上算是小有丰收。在写作上我追求韧,几十年如一日,不分寒暑假,不休节假日,不打牌搓麻、钓鱼闲逛,用句我们当年在汶川地震中发明的话叫做对文学“不抛弃、不放弃”。我的生活习惯是:有课上课,该备课备课,没有工作任务,就上午写作,下午读书,实在写不出,便浏览各种各样的资讯,以求刺激大脑。我对写作没有太多的功利目标,只是希望在自己离别人世的时候,还有人愿意翻看我的著作、朗诵我的作品,那时的中学还像现在一样愿意反复拿着我的文章设计各种试题。作家不是活在荣誉、金钱里,也不是活在职务、职称里,而是活在时间中。越关注世道人心,越远离当时当世的浮躁,越有可能走向永远。我的一些作品,比如《*》《*》发表*多年始终有报刊转载、读者朗诵,有人称之为“经典美文”;我的《*》反复印刷,也被一些人称为“经典文学”、“文学名著”,但我知道这些东西只是别人一时的评价,并没有征求时间和历史的意见。真正的经典是我死了一百年、两百年、五百年之后还有人去翻阅那些作品和著作,这样,它们才有资格享用如此高贵的字眼。或许我终生都没有这种走向远方的能力,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