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34.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试卷·com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2分)(2022·云南)19世纪,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是()A.纳赛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2.(2分)(2022·苏州)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2·1·c·n·j·y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3.(2分)(2021·遂宁)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21·世纪*教育网A.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人民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B.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4.(2分)(2022·山西)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2-1-c-n-j-y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俄国培养了大量人才。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A.瓦解了封建制度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C.实现了富国强兵D.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5.(2分)(2021·长沙)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6.(2分)(2021·盐城)特朗普曾宣称:美国历史上只有戴大帽子的林肯比他强。你认为林肯“强”在()【出处:21教育名师】A.领导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B.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C.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D.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渡过经济危机7.(2分)(2022·湘潭)1862年,林肯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版权所有:21教育】A.争取国家独立 B.制定联邦宪法C.解放黑人奴隶 D.国家干预经济8.(2分)(2020·沈阳)1787年美国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没有涉及4个没有参与叛乱的蓄奴州(即肯塔基州、马里兰州、密苏里州和特拉华州)的奴隶解放问题,而且,《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仅给了奴隶人身自由,却没有给他们土地和选举权。上述材料说明美国资产阶级革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具有正义性 B.具有进步性 C.具有多元性 D.具有局限性9.(2分)(2021·四川)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新式军队C.发展近代工业 D.促进文明开化10.(2分)(2022·苏州)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21*cnjy*com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25分)11.(5分)(2022·怀化)人物述评。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很多耀眼的名字,如古代的文天祥、近代的张自忠和左权,他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被后人铭记。请对上述三幅图片中的人物进行述评。述评要求:描述上述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概括出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并表明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认识和理解。12.(15分)(2021·攀枝花)亚非拉国家逐步摆脱殖民统治,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削弱,亚洲、北非地区多国取得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非洲共有45个国家获得了独立。——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上,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倡议亚非国家继续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开启亚非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摘编自2015年万隆会议纪念活动讲话(1)(5分)从材料一①②两条进军路线中,选出玻利瓦尔的进军路线,并指出他所反对的殖民者。
(2)(5分)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后半期非洲国家普遍获得独立的原因。
(3)(5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精神”形成的时间,简析当今“万隆精神”仍然得到亚非国家高度认可的原因。
13.(20分)(2020·海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材料二:1920年,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三:《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材料四:1955年的万隆会议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1)(5分)概括材料一中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
(2)(5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印度国大党的斗争目标及开展的相关运动。
(3)(5分)识读材料三,说说非洲独立运动在1960年和1990年取得的重大成果。
(4)(5分)据材料四,指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独立,谋求发展所作的努力。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4.(15分)(2022·南充)革命和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这场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他不仅要改变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旧制度与大革命命》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材料三:1929年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大崩渍》(1)(5分)材料一中“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革命的历史意义。
(2)(5分)据材料二归纳影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哪些?为解决这些问题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3)(5分)材料三中“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15.(15分)(2022·重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开始繁荣起来。四川中部、北部的物产经合州运往渝州集结,等到其他地方的物资汇集后再一遭装船出川。【来源:21·世纪·教育·网】——摘编自蓝勇等编著《巴渝历史沿革》等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GDP跃升至世界第2位,2021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18.1%,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火最有潜力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据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整编(1)(5分)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
(2)(5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
(3)(5分)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
16.(25分)(2020·辽阳)依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家要崛起,思想得创新,思想家的作用不言而喻;近代科学诞生以后,科学家的成就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杰出政治家的个性气质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信息一信息二他是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68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摘编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1)(5分)图①中人物创立的科学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革命是什么?
(2)(5分)图②中的人物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他颁布的哪部法律文献,有利于清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3)(5分)图③中的人物上任后实行的新政有何特点?新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5分)信息二中“他”是谁?
(5)(5分)上述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你学到了什么?
17.(20分)(2020·沈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兼并战争8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选自《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二:——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三: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8本港0,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四: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建议朝廷“下诏鼓天下之气",...提出设"议郎”-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设"议郎",表面是备皇帝顾问,实际上是模仿西方议会政治。"议郎"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可以"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21教育网——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根据材料-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并依据材料-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2)(5分)材料二与日本历史上的哪-改革有关?写出这一改革发生在哪一世纪?
(3)(5分)材料三反映出幕府统治面临着怎样的统治危机?
(4)(5分)材料四中康有为的主张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改革要求?18.(10分)(2021·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政府还通过废除行会限制和内部关税,去除了商业和贸易壁垒。政府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体系。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材料二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200万到1400万人失业。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等方案,内容涉及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最低存款保险、对困难户的住房保障和廉价住房供应等。——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1)(5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原因。
(2)(5分)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综合题(共1题;共10分)19.(10分)判断分析题。
(1)(5分)判断下列史实或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②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③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的。(
)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⑤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
)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⑦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2)(5分)先判断下面观点是否正确,然后说明理由。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列举题(共1题;共3分)20.(3分)(2021·四川)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补全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来源:21cnj*y.co*m】(1)(1分)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2)(1分)美国内战中,林肯发表了《》,废除了奴隶制。
(3)(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印度民族大起义【解析】【分析】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答案】D【知识点】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使拉丁美洲的五个国家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因此他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而华盛顿也完成了美国的民族独立,故D正确;
反对英国压迫与推动民族独立的对比中,显然民族独立的贡献更大,故排除A;
玻利瓦尔的功绩中不包括建立民主政治,故排除B;
华盛顿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真正完成美国国家统一的是林肯,而玻利瓦尔当时面临的国家困难是民族压迫,故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3.【答案】C【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解析】【分析】A.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人民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不符合题意;
B.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按照这一标准来分析备选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属于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故选项C符合题意;
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中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定义来分析备选项,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4.【答案】D【知识点】洋务运动;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解析】【分析】从材料中“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可以看出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都注重自然科学课程,注重培养科技人才,故D符合题意;
彼得一世改革和洋务运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发动了,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瓦解了封建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没有涉及制度创新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有很大的相似性,对它们共同点理解正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答案】D【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解析】【分析】由于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力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符合题意;
ABC项都属于政治革命,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6.【答案】C【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解析】【分析】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的发展和进步。C符合题意;
选项AB描述的是华盛顿的贡献,排除;
选项D是罗斯福的贡献,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7.【答案】C【知识点】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解析】【分析】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据题干可知。“这个文件”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其主要内容是解放黑人奴隶,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与《独立宣言》有关,排除;
选项B与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排除;
选项D与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有关,排除。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D【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却没有给他们土地和选举权”可知,这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局限性,故D符合题意;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体现不出正义性、进步性、多元性,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有关知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解答此类题的难点所在。运用排除法是解答此类题常用的方法之一。9.【答案】D【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解析】【分析】推翻幕府以后,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故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促进文明开化。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10.【答案】A【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日本明治维新【解析】【分析】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分别是美国内战、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A正确;
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排除C;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内战、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1.【答案】戚继光是中国明朝的抗倭英雄,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清朝时期在黄海大战中出现的民族英雄。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为国捐躯;章西女王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民族英雄,她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戚继光抗倭;印度民族大起义【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中国明朝的抗倭英雄,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清朝时期在黄海大战中出现的民族英雄。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为国捐躯;章西女王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民族英雄,她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是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我们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邓世昌、章西女王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戚继光是中国明朝的抗倭英雄,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巾帼英雄,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出现的英雄,他们都反抗外来侵略,是民族英雄。12.【答案】(1)路线:①;殖民者:西班牙。(2)原因:西方殖民国家的普遍衰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非洲人民的抗争(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3)时间:1955年;原因:契合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亚非国家合作共贏;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两点得2分)【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①进军路线需要翻越安第斯山脉,故问题一:利瓦尔的进军路线是①。问题二:玻利瓦尔所反对的殖民者是西班牙。
(2)依据材料二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削弱”“亚洲、北非地区多国取得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可知,20世纪后半期非洲国家普遍获得独立的原因是:西方殖民国家的普遍衰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3)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故问题一:万隆精神形成于1955年。问题二:依据材料三信息““万隆精神”,倡议亚非国家继续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开启亚非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万隆精神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亚非国家合作共贏;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点评】本题以“亚非拉国家逐步摆脱殖民统治,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主线,考查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主权的斗争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3.【答案】(1)背景: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殖民地民族意识增强;③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④宗主国统治力量削弱。(2)斗争目标:实现印度自治;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成果: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4)努力:召开万隆会议(或第一次亚非会议);形成不结盟运动。应对:①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②在国际交往中,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贏;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殖民地民族意识增强;材料“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说明其他背景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宗主国统治力量削弱。
⑵根据材料“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可知印度国大党的斗争目标:实现印度自治;运动:印度人民为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在甘地领导下进行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⑶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成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⑷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29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小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可知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有:①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②在国际交往中,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贏;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故答案为:⑴背景: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殖民地民族意识增强;③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④宗主国统治力量削弱。⑵斗争目标:实现印度自治;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⑶成果: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21*cnjy*com⑷努力:召开万隆会议(或第一次亚非会议);形成不结盟运动。应对:①发展中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②在国际交往中,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贏;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点评】本题考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等相关史实。内容涉及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万隆会议、“非洲年”等基础知识。所设置的问题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14.【答案】(1)革命:法国大革命意义:它推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2)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狭窄。措施: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作用: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手段: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1)、据“这场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可知,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可知,影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有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狭窄。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这些问题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可知,当时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去化解危机。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经过新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等相关史实。15.【答案】(1)表现:商品交换活跃度增强;沿江转输贸易发达;渝州等城市开始繁荣。突破: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因素:美国经济重新整合;全国铁路网的兴建。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3)条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意义:实现内部经济循环畅通,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宋代的经济发展;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开始繁荣起来。……….”可知,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是商品交换活跃度增强;沿江转输贸易发达;渝州等城市开始繁荣。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是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根据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可知,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是由于美国经济重新整合;全国铁路网的兴建。根据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エ业化。”可知,美国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
(3)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可知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根据材料三“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可知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是实现内部经济循环畅通,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美国、我国当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作用。正确理解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关系和影响。16.【答案】(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2)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国家干预手段;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或工业生产有所恢复,或就业人数逐步增加,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或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或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或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出一方面内容即可。)(4)牛顿(5)树立崇高的理想,为人类谋幸福的伟大抱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身残志坚,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钻研探索精神等。(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一方面即可。)【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解析】【分析】⑴紧扣“图①”信息判断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信息一图①中人物信息“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革命是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⑵依据“图②”信息结合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据信息一图②中人物信息“林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美国内战中,1862年,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利于清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黑人奴隶制。⑶依据“图③信息”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回答。依据信息一图③中人物信息“罗斯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⑷紧扣题干的“他是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莫基人之一。168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信息二的“他是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68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信息二中“他”是牛顿。英国的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⑸归纳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马克思、恩格斯、林肯、罗斯福、牛顿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我学到了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为人类谋幸福的伟大抱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身残志坚,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钻研探索精神等。故答案为: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⑵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⑶国家干预手段;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或工业生产有所恢复,或就业人数逐步增加,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或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或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或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出一方面内容即可。)⑷牛顿⑸树立崇高的理想,为人类谋幸福的伟大抱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身残志坚,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钻研探索精神等。(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一方面即可。)
【点评】这是一道有关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有关知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牛顿及其科技成就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2117.【答案】(1)变法(改革);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大化改新;7世纪(3)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国家的入侵)(4)政治制度【知识点】戊戌变法;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解析】【分析】⑴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可知,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可知,这体现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
⑵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7世纪,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进入到封建社会。⑶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香港,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可知,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民族危机严重。⑷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议郎……表面是备皇帝顾问,实际上是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可知,这体现了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故答案为:⑴变法(改革);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⑵大化改新;7世纪⑶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国家的入侵)⑷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以“改革”为主线,考查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等相关史实。所设置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www-2-1-cnjy-com18.【答案】(1)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原因: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兴建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去除商业和贸易壁垒;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2)背景: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严重(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胡佛政府不能抑制危机蔓延。评价: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解析】【分析】(1)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的危机是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据材料一“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政府还通过废除行会限制和内部关税,去除了商业和贸易壁垒。政府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体系。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可知,日本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原因是: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兴建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去除商业和贸易壁垒;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
(2)据材料二“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200万到1400万人失业。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并结合所学,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严重(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胡佛政府不能抑制危机蔓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点评】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和罗斯福新政,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19.【答案】(1)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错误;⑤正确;⑥错误;⑦正确(2)答案一:错误。《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丧失了领土、关税和司法等主权,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答案二: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辛丑条约》中,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辛丑条约》及其危害;文艺复兴;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李冰与都江堰【解析】【分析】(1)①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因此说法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②说法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因此③说法错误。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因此④说法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国际金融(nternatonaFnance)》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设计指南(试行)2025
- 伊犁师范大学《工程建设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地域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5年下学期初三英语试题中考仿真考试试卷含答案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篮球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学术交流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0-5
- 临时用地草原植被恢复治理方案
- 2025高考语文小说文本: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 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系统维保项目的售后服务方案
- 2023年4月1日江苏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原卷+答案
- 塞内加尔历史与现在
- 《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 T-JYBZ 024-2022《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玩教具配备规范》
- 关于太空垃圾
- 美妆博主营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