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_第1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_第2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_第3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_第4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4/16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7课俄国的改革课件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手段革命改革被统治阶级通过暴力手段(如战争、流血政变等),自下而上,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如英、法、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统治阶级通过和平手段,自上而下,变革旧制度,逐步建立新制度,如俄国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第17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内容(2)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17世纪末期)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大国崛起》落后请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当时的俄国一.彼得一世改革目的: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00多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热衷领土扩张的俄国!莫斯科公国波罗的海(打败瑞典)西伯利亚、中亚、中国黑海三次瓜分波兰(打败土耳其)(18世纪与普、奥)(18世纪)(19世纪)(19世纪)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从欧洲内陆国到地跨欧亚的大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其他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和人员,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改革内容移植西方强制欧化马克思评价说“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他“让俄罗斯腾空而起”。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力条件影响P92积极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1718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已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如莫斯科的官营造帆工场拥有工人1162名,谢郭林制呢工场的工人为730名······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消极影响:强化了沙皇专制制度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地主阶级性质的封建改革材料一: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60年,俄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已达1万多家。材料二: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穷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面对新兴工业急需劳动力,农奴仍被困于土地上从事落后的农业或是成为地主的家仆,所以农奴制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材料,归纳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何阻碍废除农奴制改革——背景根本原因材料: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穷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面对新兴工业急需劳动力,农奴仍被困于土地上从事落后的农业或是成为地主的家仆,所以农奴制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材料,归纳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

劳动力:市场: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缺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极其贫困,造成市场狭小“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恩格斯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P93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的腐朽,激化了社会矛盾,沙皇统治陷入危机之中。克里米亚战争P94(每课一得)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农民暴动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农奴获得农奴付出政治经济人身自由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和买卖一块“份地”的使用权“村社”管理赎买俄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市场技术、设备有有有有有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这段话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话说明农奴制改革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时间(年)1865年1890年1898年数量(人)38.1万162万300万——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放”农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时间企业数(家)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赎买份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积极影响:P94废除了···缓解了···走上了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局限性

1.经济上: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2.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影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时间、改革者:目的内容实质性质影响1861亚历山大二世为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是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②③积极:1、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社会矛盾。2、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对实现近代化起积极作用。消极:1、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2、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B.国家处于分裂中.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的发展D.农奴制的阻碍2.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正确: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D【达标测评】3.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彼得大帝改革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C.1861年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