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件)_第1页
2024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件)_第2页
2024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件)_第3页
2024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件)_第4页
2024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4.由果析因法〔2〕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如果加这样的提示语:很多时候,有了良好的理

论或建议,我们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好结果,问题往往就

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你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请结

合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怎么写?4.由果析因法〔2〕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有了好的方法,还需要科学的落实接受别人好的意见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果加这样的提示语:很多时候,有了良好的理

论或建议,我们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好结果,问题往往就

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你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请结

合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怎么写?只选螃蟹例: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

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

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

这是为什么呢?(结果)两条大鲤鱼,三条鲫鱼,几只米虾,最后到

无。(问原因)为什么?(答)井里捞鱼,空间不宽,水域狭

窄,藏鱼不多。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例: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

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

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

这是为什么呢?(结果)两条大鲤鱼,三条鲫鱼,几只米虾,最后到

无。(问原因)为什么?(答)井里捞鱼,空间不宽,水域狭

窄,藏鱼不多。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由果析因法例: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

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

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

这是为什么呢?(结果)两条大鲤鱼,三条鲫鱼,几只米虾,最后到

无。(问原因)为什么?(答)井里捞鱼,空间不宽,水域狭

窄,藏鱼不多。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

1.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2.世界大,作为大。

3.只有索取终将一无所获由果析因法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

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

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

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

歉意;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

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5.提炼本质法-形象直白化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

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

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

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

歉意;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

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5.提炼本质法-形象直白化无私友爱的品质不贪的品质严格的习惯知错就改的品质仔细观察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

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

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

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

歉意;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

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5.提炼本质法-形象直白化无私友爱的品质不贪的品质严格的习惯知错就改的品质仔细观察的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做学问与做人;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观点良好的生活习惯5.提炼本质法-形象直白化〔2〕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

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

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

事要表示歉意;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

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可否只写“习惯”?如:1.习惯是怎样养成的……2.习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挑战与思考:5.提炼本质法-形象直白化〔2〕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

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

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

事要表示歉意;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

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可否只写“习惯”?如:1.习惯是怎样养成的……2.习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挑战与思考:错误!当成了“习惯”的话题作文。因为这一材料内涵体现出了一种辩证的关系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景象:几乎所有的树

根花根都不美丽,但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

大都是美丽的……这些景象给了你哪些联想或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6.道理升华法-哲理明确化审题立意分析(道理升华法)根与花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根不美,而开出的花却很美?根对花有什么影响?

由实入虚,提炼出其中的哲理审题:从根与花的关系这个角度可以立意:根的朴实无华、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精神成

就了花的美丽;花的美丽是平凡的根奉献出的;歌

咏默默奉献的精神;奉献者成就了辉煌。审题立意分析(道理升华法)根与花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根不美,而开出的花却很美?根对花有什么影响?

由实入虚,提炼出其中的哲理审题:从根与花的关系这个角度可以立意:根的朴实无华、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精神成

就了花的美丽;花的美丽是平凡的根奉献出的;歌

咏默默奉献的精神;奉献者成就了辉煌。分析:文章可否从“朴实”这一角度立意?不能。这是一个揭示根与花的关系的材料,因

而在立意上就应该明确二者关系,揭示生活中能够

体现这一关系的哲理。审题立意分析(道理升华法)根与花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根不美,而开出的花却很美?根对花有什么影响?

由实入虚,提炼出其中的哲理1.丑陋中孕育着美丽平凡中孕育着伟大2.无私成就美丽默默无闻却奉献了美丽3.平凡创造非凡的奇迹。4.成功来自于艰辛拟题如何拟题?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小结找关键词句法由果析因法提炼本质法道理升华法辨明关系法把握情感倾向法材料作文审题出现障碍时的应急方法材料作文审题出现障碍时的应急方法

1.相似联想,事例烘托〔同性质,同范畴,同指向〕相似事例联想的句式:(什么人)(什么性格,什么样地)做(事情)材料作文审题出现障碍时的应急方法

1.相似联想,事例烘托〔同性质,同范畴,同指向〕相似事例联想的句式:(什么人)(什么性格,什么样地)做(事情)

2.事中抽理,归纳共性材料作文审题出现障碍时的应急方法

1.相似联想,事例烘托〔同性质,同范畴,同指向〕相似事例联想的句式:(什么人)(什么性格,什么样地)做(事情)

2.事中抽理,归纳共性3.确立中心,完善观点。当堂练习例1:76岁的查克•费尼是一位拥有80亿美元资产的富翁,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共向医院、孤儿院等各类慈善机构捐

出40亿美元。他自己的生活却异常节俭,从没买过房,也不

买车。他总是穿一套破旧的蓝色休闲西装,戴一块廉价的塑

料手表。在一次慈善宣传会上,有人突然向查克•费尼提问:

“请问您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查克•费尼回答说:“十个

小时以上。”那人调侃地说:“我真不明白,您每天那么拼

命地工作,却将赚来的钱全都捐了出去。您知道吗?我是一

个流浪汉,每天才花了不到一个小时捡垃圾,可我却生活得

比您要好。”会场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巨大的哄笑声。很多人

都等着看查克•费尼的笑话。这时,查克•费尼不慌不忙地说:

“这就是慈善家和懒汉最大的区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呢?查克•费尼也许

会给我们很多启发……请自拟题目,写800字以上的作文。例1:76岁的查克•费尼是一位拥有80亿美元资产的富翁,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共向医院、孤儿院等各类慈善机构捐

出40亿美元。他自己的生活却异常节俭,从没买过房,也不

买车。他总是穿一套破旧的蓝色休闲西装,戴一块廉价的塑

料手表。在一次慈善宣传会上,有人突然向查克•费尼提问:

“请问您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查克•费尼回答说:“十个

小时以上。”那人调侃地说:“我真不明白,您每天那么拼

命地工作,却将赚来的钱全都捐了出去。您知道吗?我是一

个流浪汉,每天才花了不到一个小时捡垃圾,可我却生活得

比您要好。”会场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巨大的哄笑声。很多人

都等着看查克•费尼的笑话。这时,查克•费尼不慌不忙地说:

“这就是慈善家和懒汉最大的区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呢?查克•费尼也许

会给我们很多启发……请自拟题目,写800字以上的作文。例1:76岁的查克•费尼是一位拥有80亿美元资产的富翁,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共向医院、孤儿院等各类慈善机构捐

出40亿美元。他自己的生活却异常节俭,从没买过房,也不

买车。他总是穿一套破旧的蓝色休闲西装,戴一块廉价的塑

料手表。在一次慈善宣传会上,有人突然向查克•费尼提问:

“请问您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查克•费尼回答说:“十个

小时以上。”那人调侃地说:“我真不明白,您每天那么拼

命地工作,却将赚来的钱全都捐了出去。您知道吗?我是一

个流浪汉,每天才花了不到一个小时捡垃圾,可我却生活得

比您要好。”会场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巨大的哄笑声。很多人

都等着看查克•费尼的笑话。这时,查克•费尼不慌不忙地说:

“这就是慈善家和懒汉最大的区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呢?查克•费尼也许

会给我们很多启发……请自拟题目,写800字以上的作文。人生的意义在于慈爱、勤奋;在简朴中实现自我价值例2。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

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

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

由于没有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但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

比赛失败而灰心,坚信机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优越性,他

不断实验不断改进,200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

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发展,高速火车的时速却已超过

了300千米,试验性火车速度更加惊人。例2。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

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

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

由于没有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但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

比赛失败而灰心,坚信机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优越性,他

不断实验不断改进,200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

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发展,高速火车的时速却已超过

了300千米,试验性火车速度更加惊人。失败是成功之母认准目标坚定信念赞第一、敢为天下先新生事物具有无限生命力例2。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

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

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

由于没有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但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

比赛失败而灰心,坚信机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优越性,他

不断实验不断改进,200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

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发展,高速火车的时速却已超过

了300千米,试验性火车速度更加惊人。失败是成功之母认准目标坚定信念火车战胜了马车斯蒂芬逊在比赛失败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充满了信心。果赞第一、敢为天下先新生事物具有无限生命力例2。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

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

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

由于没有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但是斯蒂芬逊并没有因

比赛失败而灰心,坚信机车具有马车无法媲美的优越性,他

不断实验不断改进,200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

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发展,高速火车的时速却已超过

了300千米,试验性火车速度更加惊人。失败是成功之母认准目标坚定信念火车战胜了马车斯蒂芬逊在比赛失败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充满了信心。火车本身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开始时虽不完善,但是它扔有巨大的发展前途斯蒂芬逊失败后进行冷静思考分析,从而获得了新的认识,使火车得以不断改进果因赞第一、敢为天下先新生事物具有无限生命力世间充满摩擦,不仅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国家间、种族间、邻里间、同学间等都会出现一些摩擦。有摩擦是正常现象,我们应正确看待。摩擦对人们的生活有利有弊,当行走时,摩擦是阻力也是助力;当然,有些摩擦有百害而无一利,最终没有赢家。我们要仔细辨别,区别对待,趋利避害,有时要减少摩擦,有时要增大摩擦。有些摩擦有助于增进了解,从摩擦走向磨合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摩擦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则是人为制造的。要慎重对待摩擦,妥善处理摩擦,用智慧化解摩擦,从摩擦中寻求共赢。你想和她作对到何时袁恒雷她在13岁那年开始变得叛逆,敢直视母亲的眼睛,敢迎向她扇来的巴掌。做她母亲的人,显然一愣,手掌举起来,呆呆地停在半空。她头一歪,斜睨了母亲一眼,然后丢下仍在发愣的她,头也不回地走了。她有着打了胜仗的雀跃,她终于不怕母亲了。在她的记忆里,流淌着太多对母亲的惧怕,这惧怕里甚至带着不解与嗔怪。父亲与母亲关系也不好,母亲实在太过强势,在家里说一不二。在挨母亲打的时候,父亲不敢拦阻,只在事后领着她出去玩,给她买玩具,买好吃的,安慰她说,母亲也是为她好。为她好什么呢?为她好怎么还下手打她,还打得那么疼!她不过是打碎了一个盘子,不过是忘交了一次作业,不过是不小心将笔尖划到了裙子上,不过是多玩了一会儿……母亲统统不管三七二十一,非打即骂。她常常弄不明白,在学校对别的孩子慈眉善目的母亲,为何回到家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母亲对自己的这些近乎严苛的行为就是爱吗?那个时候,她就想着自己快点长大,早一点离开这个她不想多待一天的家。她15岁这年,已经出落得很标致了,已经和母亲一样高了。那晚,母亲回家有点晚,进入她房间的时候,她正在写心情日记,慌乱中,她急忙把日记本塞进抽屉里。母亲说:“拿出来,有什么我不能看的。”“不给,这是我的个人隐私。”母亲听到这句话,身体一晃——这句话她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她本来又想扬起手打她,可这次她抬不起来了,她看着眼前已颇有少女风姿的女儿,眼神写满自信与挑衅,她颓然地说了一句:“你长大了!”然后退出了房间。第二天放学,她迟迟不回家,在外面和同学瞎逛,直逛到夜色阑珊,直逛到父亲在街角把她搜到,领回了家。她一路上想着母亲暴跳的模样,想着她会如何修理自己,但那天,母亲没有动手——她很平静地坐在沙发里看电视,只说了一句:“回来了,饭菜在锅里热着呢!”然后不语。倒是平时木讷、寡言的父亲很是生气,一路上说他和母亲担心得要命,叫她以后一定早点回家,女生晚上在外面很危险。母亲这两次对她的态度很和缓,不仅没收住她叛逆的心,反而让尝到甜头的她愈发叛逆——她之前实在是压抑得太久了。母亲越不让她做的事情,她越要坚持做。她经常逃课,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有一次母亲把她找回,阴沉着脸对她说:“你很能干啊,我只供你到18岁,以后的路你自己走!”她心里不屑地一笑:自己走就自己走,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对前途很有信心,她觉得有这帮哥们姐妹,混口饭吃很容易。于是,她更多地出现在他们的活动中。小青年们不知哪里弄来的钱,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廉价的青春,被他们恣意挥霍!但没过多久就出事了。那天,她跟着这群人一起在街头滋事,打伤了人,他们被警察当场逮捕,被抓进了警局。母亲很快出现在她的视线里,但此时的母亲,没有了一点往日的强势,她的霸气全换成了谦卑的姿态,说尽了好话,求得办案民警从轻处理。她远远地看着,这成长的蜕变,于她和母亲而言,感觉是那么疼痛!她终于被母亲保释回家了。她想,母亲这次说什么也饶不了她,而且她想,这次是母亲救了她,她任打任骂,不会顶嘴了。但回家之后,只见父亲做好了一桌的饭菜,母亲一个劲儿地给她夹菜,她温热的目光让她既陌生又温暖,她很想看,却又不敢看,只一个劲儿地往嘴里扒饭。第二天,父亲告诉她,母亲哭了半宿。父亲问她:“你到底还要和你母亲作对到什么时候啊?以前她确实对你太严了,可这次你把她吓个半死,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恐怕也活不久了!”她呆呆地听着,听着窗外四月的潺潺溪水,听着花朵初绽的声响。她的心,终于为母亲而疼了!她又被父母送回了学校,安静地坐了下来。虽然耽误了整整半年,可她很聪颖,成绩扶摇直上。摩擦与认同顾洪浦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说没有共同志向的人,不值得与他共同谋事。如若不然,则容易出现摩擦。但我认为,思想上的差异并不仅仅会产生摩擦,在心灵的某一角落,一定还潜藏着认同的因子。摩擦与认同,并不是完全相斥的关系,有时候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有时,摩擦是为了让别人认同自己,接受自己的主张。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私心,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很多情况下都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遇到不同的思想观点时,总会无意识地与别人摩擦、碰撞,好让别人站在自己这一边,其实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奥运会冠军孙杨在训练期间与教练的摩擦,很大程度上就是想得到教练对自己的认同。或许摩擦这种方式并不容易被理解,但摩擦确实反映出人们渴望被认同的思想。有时,认同是摩擦无果后的妥协。这种认同是迫不得已的,这种认同只是表面上的附和,并没有真正的认同之意。如果一味妥协,自己永远无法得到别人认同,只能活在别人的影子之下。清末,经过几番交锋,清政府敌不过坚船利炮的列强,于是不得不向西方列强妥协,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被天下人嗤笑。清政府的认同就是被逼无奈之举,是不对等摩擦后的投降。巴金小说《家》中,觉新在与封建家族的摩擦中一味妥协,结果错失了自己的爱情,伤害了兄弟间的亲情,受尽了内心的折磨。这样的认同,只会让自己在现实中迷了路,无法做回真正的自己。摩擦会在某种催化剂下发生化学反应,能够转化成主动认同。随着摩擦的深化,思想认识也在发展变化,这种认识可能成为催化剂,促使摩擦化为主动认同。叛逆期的青少年常常与父母发生摩擦,在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年轻人会体会到父母的爱,从而主动认同父母。抗战初期,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共两党意识到联合共产党反对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性,从而认同了共产党的力量,从此中华儿女共御外侮,才夺得抗战的胜利。既然选择直面摩擦,就要勇敢地抬起自己的头颅;既然知道摩擦不可避免,就要谦卑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弄清摩擦与认同的关系,让自己的心不固步自封,也不随波逐流。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汤勺哪有不碰锅沿的?牙齿常咬舌头,但它们仍然是好朋友。

(德国)谁家没有个碟大碗小、磕着碰着的。我们踏上了光滑的冰面,没有摩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是理想的,但我们也正因此而无法前行。我们要前行,所以我们需要摩擦。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维特根斯坦)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导引文题提供了几则俗语、名言,多则材料要异中求同,这几则材料的共同的话题是“摩擦”,近义词有“碰撞”“矛盾”“对抗”“交锋”“对立”等。深刻认识“摩擦”是写作的前提。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有接触就会产生摩擦,摩擦存在于物体与物体、人与物体之间;从人类社会来看,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集团和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都存在摩擦;从类别上看,有空气摩擦、职场摩擦、肌体摩擦、语言摩擦、观念摩擦、情感摩擦、贸易摩擦等;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摩擦有利也有弊,是阻力也是动力,摩擦也要适度,摩擦也有内外、大小之分,有时要增加摩擦,有时则要减少摩擦;从摩擦的原因来看,有的是出于利益,有的是缺少沟通。可以联系近来频发的医患摩擦、师生摩擦等来写作。记叙文要突出“我”,写好个人的体验。可以写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摩擦,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摩擦,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摩擦等。当然,在不违背“真实”的基础上,也可以虚构生活,甚至可以写想象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要有摩擦的故事情节,要写清楚摩擦过程和结果,要给人启发。议论文要找个好的由头,选择恰当的论据,要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能联系实际展开辨证说理。误区指津1.把“摩擦”当一个筐,将战争、矛盾、竞争等都说成是摩擦,将与摩擦不相

关的例子都强行贴上摩擦的标签;2.任意拔高摩擦的作用,空话、套话连篇;3.用例陈旧,没有新鲜论据。素材链接1.美国监听盟友,引起摩擦

基于“揭秘者”斯诺登的爆料,欧洲媒体近日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欧洲公民电话实施监听。法国和西班牙媒体先后报道,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法国公民的7030万个电话通过进行了录音,监控逾6千万次西班牙境内电话通话。有消息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进行监听,并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广泛开展监听行动。默克尔因此致电奥巴马表示抗议,要求其对这一事件作出彻底解释。欧盟领导人近日也发表声明称,美国监听盟友所导致的对美国的不信任有可能对国际反恐斗争产生不利影响。2.李克强亲自化解中欧最大贸易摩擦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从2013年6月6号起,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决定对中国产品征收平均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更为严苛的是,两个月时间如果谈不拢,将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税。解决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问题一下子摆在了中国新一届政府新任总理李克强的案头上。接近50%的惩罚性关税一旦征收,意味着中国将彻底退出欧盟市场。这决定着中国150多家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命运,以及40万中国工人的就业。担任总理仅两个月的李克强,首次出访选择的欧洲两个国家便是瑞士和德国。不论走到欧洲的哪一个国家,李总理都数次提及光伏案,并且利用多个场合展开连串斡旋。最终,通过磋商合作化解了摩擦,握手言和。3.言语不通引发职场摩擦2012年11月,深圳黛丽斯一名女主管在车间向员工交代完一批新货的加工规定后,又改口说应该使用另外一种加工方法,因为这位女主管讲的是广东话,其中一名女员工随便说了一句“听不懂”,引来双方言语上的争执……结果引发了400余人停工。最终,事件的平息以公司给每人补发1000元“奖金”和这位女员工协议离职为代价。一类文别说我已尽力倪晶晶当我的脚迈进这个家门的时候,她拒绝的眼神告诉我,我永远都不可能走进她的世界,我永远都不可能取代她那死去的母亲在她心目中的位置。她坚毅而又冷漠的目光不禁使我打了个寒颤,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我不想放弃,我要用我的全力,用我爱的温暖融化她心中那块坚冰。每天,我早早起床,洗衣做饭,为她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然而,她总是拒绝接受我为她做的一切。她冷漠的表情告诉我:我不需要你为我做这些,你永远都不可能代替我妈妈。每次心中都会隐隐作痛,但我总告诉自己别放弃,总有一天她会接受我的。从她爸爸那儿我知道她学习成绩平平,于是我就想从提高她的成绩入手。我总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老师交流,了解她在校的学习生活,讨教如何辅导她学习。每天晚上,我都陪她在灯下学习,帮她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她学习方法上的不足。我帮她买了学习资料,要求她每天完成规定的内容。我以为这样做,她就会有进步,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从中感受到我对她的爱。然而,事与愿违,她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直线下滑。高二期末考试居然掉到班级40名。一天中午,我实在无法克制心中的压抑,与她大吵了一架。“我已尽力了,失败了不能怨我!“她丢下这句话就倔强地走开了,留下我在空空的房子里哭泣,我也尽力了。晚上,下起了大雨,我忍着内心的痛带着伞到学校去接她。放学了,学校的大门缓缓地向两边打开。我随着送伞接孩子的家长向教学楼迎过去,站在角落里等她下楼。她来了,熟悉的紫色裙子,但她没有看见我,挤进了同学的伞下,我不想喊她,慢慢地跟在后面。“玲玲,学习尽力就行了,不要整天愁眉不展的!”“我那位后妈比我亲妈还看得紧,成天关心我的成绩,她苦我也苦!”“难道她不知道弹簧被压得越紧,就越想要反弹吗?”“我只是应付着,根本不想尽全力。”……那一刻,我告诉自己:别说我已尽力。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她的内心。点评:

文章的“匠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视角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一般来说,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视角写自己的生活,这位学生却独辟蹊径,以一个后妈的视角写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摩擦。二是主题深刻,耐人寻味。初看本文,误以为是写后妈与女儿的隔阂;再看,文章还表现了父母过分的关爱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文章能从母女两人的角度体现主题。后妈自认为为女儿的学习已经尽了力,在听了女儿的心里话后,才知道“别说我已尽力”,自己还要去了解女儿的内心感受。女儿玲玲被后妈过分地关心学习,感到压力大,起了抵触情绪,借口“我已尽力”来搪塞,实际上并没有尽到全力。读完本文,我们会意识到:过度的爱也许是一种伤害,做父母的有时会好心办坏事!二类文多想回到从前黄倩奇班会,调座位。刚把桌椅挪到新位置,头一转,看见一张熟悉的脸,很礼貌的微笑,很陌生的熟悉。我们又是同桌了。坐在你身旁,耳侧是你均匀的呼吸,忘记了所有的吵闹声,安静了整个世界。可是,我们还会像以前那样不顾形象地嬉笑吗?七个月之前,我们是同桌。那时我们一起为小高考而奋斗,重重叠叠的试卷塞满了试卷夹。你的成绩一直比我优秀,我也一直把你当作自己的对手,尽管很努力,却从未能超过你。某天,老师发批改过的作业,你看了看自己的试卷,又看了一眼我的分数,习惯性地笑着说:“嘿嘿,又比你高哦!”或许听过太多你这样的话,心里再也盛不下了,便想发泄。我冷冷地对你说:“很了不起啊!”你被我反常的态度吓了一跳,愣在那里。之后好几天,我们都没有说过一句话。那是我们第一次有了摩擦,刺眼的火花在黑暗里滋滋作响,可是谁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五个月之前,我们还能一起吃饭。可是这次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忽冷忽热。终于,你问我:“你喜欢我吗?”而我却说了自己自以为不会后悔的话:“其实不怎么喜欢。”那一刻,所有的声音都归于沉寂,时光似乎被冻结。你安静地陪我从食堂走到教室,然后安静地坐在那写作业,可我似乎听到了泪水滴答的声音,被放大回响在我耳旁。摩擦的火星瞬间变成了烈火,灼烧着心房,留下一片片伤疤。三个月之前,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不说话。手机中没了你的消息通知,QQ空间里也没有你的访问记录,似乎像不曾认识一样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你不再和我说每天的心情,我也不和你聊身边的趣事,突然间生活像是缺了一块。孤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