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住文本的“尾巴”-以教学《猴王出世》为例 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6/3F/wKhkGWYdSjKAJEXxAAJ7L_N32SA135.jpg)
![揪住文本的“尾巴”-以教学《猴王出世》为例 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6/3F/wKhkGWYdSjKAJEXxAAJ7L_N32SA1352.jpg)
![揪住文本的“尾巴”-以教学《猴王出世》为例 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6/3F/wKhkGWYdSjKAJEXxAAJ7L_N32SA1353.jpg)
![揪住文本的“尾巴”-以教学《猴王出世》为例 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6/3F/wKhkGWYdSjKAJEXxAAJ7L_N32SA1354.jpg)
![揪住文本的“尾巴”-以教学《猴王出世》为例 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36/3F/wKhkGWYdSjKAJEXxAAJ7L_N32SA1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揪住文本的“尾巴——以教学《猴王出世》为例摘要: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文本中的精彩点就是论点,学生写的批注就是论据,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内容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不枝不蔓,环环相扣。关键词:批注式,鉴赏,提炼,质疑。引言:元代学者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一书里,要求十五岁以前的学童,读书要自己断句和加标点,并且圈出多音字、假借字;十五岁后读经书要能用不同颜色的笔加批注和注释。在他的书院里念书的学生都得掌握这项基本功。我是个读书人,对圈点批注学习法情有独钟,也受益匪浅,它既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体现个性化阅读。这几年,我一直在我的语文课堂实践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学生的批注是在预习文本中完成的,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批注,交流探究,提出质疑,进行二次或三次批注,力主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课改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尝试运用批注式阅读,但他们总是让学生“在你最感动的地方”或“在你最喜欢的地方”写批注,这样的要求太宽泛了,指向不明。学生随心所欲地在一些字、词、句上进行圈点批注,他们的关注点五花八门,随意性较大,没有切实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深层对话,对文本重点、难点的突破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读书与写作是一脉相承的,以写议论文为例,论点和论据应十分清晰,紧密联系;批注式阅读也一样,文本中的精彩点就是论点,学生写的批注就是论据,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内容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不枝不蔓,环环相扣。为使学生真正形成阅读能力,掌握批注方法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除了坚持批注式阅读,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梳理、提炼和推广。这里,我要介绍的一种全新的批注方法——揪住文本的“尾巴”。揪住文本的“尾巴”,也就是把课文的结尾处作为批注的重点。爱好写作的人都十分重视文章的结尾,它不但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的作用,有时还给读者留足想象的空间,所以文章的结尾又被戏称为“豹尾”。在教学《猴王出世》这课时,我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揪住文本的“尾巴”写批注,提出质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猴王出世》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属“中国古典名著”教学单元。用批注式阅读这种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来教学,非常妥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为了检验“揪住文本的‘尾巴’”这种批注方法是否有效,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把《猴王出世》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为重点写批注。到了检验效果的时候了——教师课件出示《猴王出世》第4自然段。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喊叫,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去了,遂称美猴王。学生朗读完这一自然段后,就到了学生展示批注的时候了——生:这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猴王。开头第一句“众猴听得,个个欢喜”虽然只有八个字,却是一个过渡句。师:那么这一段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呢?生:欢喜。师:好。画出众猴欢喜的句子,展示你们的批注。生:我读懂了“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跳进去了”这一句。“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这些动作描写十分逼真,表现了胆小的猴子丰富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生:我读懂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碗,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这一句。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猴子高兴的心情和顽劣的个性,也为它们忘记自己的许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师:我们的石猴会怎么样呢?找到了描写他的动作的词语了吗?生:找到了。是“端坐”。这个动词用得好,与众猴的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石猴是个天生做大王的材料。生:我来帮他补充。众猴进入水帘洞后猴性大发,戏耍玩闹,早就把先前的誓言置之脑后。“端坐”一词写出了石猴的与众不同,他相当清醒,眼里从来没有蝇头小利,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从他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人要讲信用,目的是要大家拜他为王,写出了他的聪明、机敏、率直。师:“与众不同”这个成语用得真好!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石猴的与众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1、2、3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批注。生:石猴与众不同还在于他是仙石迸裂而生,其他猴子都是“凡夫俗子”。(生窃笑)师:哦,凡夫俗子?好词!为你点赞!生:石猴有冒险精神。他勇闯水帘洞,为大家寻找到安身之处,也应该为他点赞!师:很好!(学生朗读这三个自然段)让我们再回到第4自然段,继续探究。生:石猴等到众猴力倦神疲时才讲话,可以看出他“知人心”,善于把握时机,确实与众不同。生:他还用孔子的话来要求众人,更说明他与众不同之处。生:石猴由于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成为“美猴王”。我似乎能看到了当时的石猴阔步登场,威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石凳上,众猴顶礼膜拜、俯首称臣的壮观场面。师:你的想象很精彩。请你来表演一下。(生表演。掌声雷动。)生:我觉得这一部分的语言很有特色,都是短句,更适合描写猴子活泼顽劣的个性。在读这一自然段时,读众猴的部分要用欢快的语气去读,语速要快,读石猴的部分要用沉稳的语气去读,语速要慢。这样就能读出对比的效果。师:真棒!请你来读一读。(学生读。教师点评。)师:刚才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展示得很精彩。还有疑问吗?生:有。课文最后一句话“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这句话值得探究,石猴为什么要隐去“石”字呢?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很遗憾,老师一下子也答不上来。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就他的质疑写批注。小组间可以互相讨论。一阵窃窃私语过后,三三两两的,有人开始举手了。生:“石”字加上引号表示强调指出,因为石猴可能这样想,既然自己当了大王,名字叫“石猴王”多不好听,多不体面,如果换成“美猴王”,就能抬高自己的身份。生:因为他是石头里出来的,和其他猴子不一样,石头里出来的猴子没爹没娘的,自然就没有背景了,怎么能做大王?怎么能得到众猴的拥戴?就是当了大王也不会长久,所以把“石”字隐了,说明他是个很聪明的猴子,也说明他是个爱虚荣的猴子。生:古代的帝王是很讲究出生的。我从《百家讲坛》里听到,刘邦为了让人民臣服他,就杜撰了个“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把自己美化成赤帝子的化身;刘备织过席子,卖过草鞋,为了笼络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就到处强调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石猴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让众猴忘了他的出身。这也说明他真的有当大王的智慧,真的与众不同啊!生:美猴王的“美”值得探究。“美”概括了石猴身上美好的品质:机敏,审时度势,有冒险精神,还有卓越的管理才干!(掌声)……让学生揪住文本的“尾巴”写批注,是在教师对文本不作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先让学生圈点批注,防止了学生产生思维依赖或思维定式。揪住文本的”尾巴”是便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抓住重点词语、重点语段,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鉴赏艺术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经济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架构思考
- 医学伦理学试题附答案
- Module 1 Unit 1 Whats in your room综合练习 教科版(含答案)
- 三讲三心申请书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4
- Review Module练习英语四年级下册-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生物药理助力药物筛选与评估
- 履约保证金申请书
- 2025年江西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玄武区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 焊口外观检查记录
- 18-《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 Y2系列电机样本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方案
- 高考英语单词3500分类记忆(精编版)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我国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评估体系探究(金)
- 井控-井口套管头装置⑥课件
-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方案
- 变配电室受电方案
- 译林版五下英语1-3单元电子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